孕妇禁忌中药40种(孕妇禁忌中药40种有哪些)

孕妇作为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孕妇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应谨慎用药,尤其是禁忌中药。本文将详细梳理孕妇禁忌中药40种,为广大孕妇及家属提供一份守护母婴健康的绿色防线。

一、孕妇禁忌中药概述

孕妇禁忌中药是指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对孕妇和胎儿有害的中药。这些中药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孕妇禁忌中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具有毒性或强烈刺激性中药

2. 具有峻烈泻下作用的中药

3. 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的中药

4. 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的中药

5.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

二、孕妇禁忌中药40种详解

1. 附子:有毒,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导致流产、早产。

2. 川乌:有毒,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导致流产、早产。

3. 草乌:有毒,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导致流产、早产。

4. 巴豆:有毒,具有峻烈泻下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5. 甘遂:有毒,具有峻烈泻下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6. 芫花:有毒,具有峻烈泻下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7. 牵牛子:有毒,具有峻烈泻下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8. 大戟:有毒,具有峻烈泻下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9. 商陆:有毒,具有峻烈泻下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0. 麝香:有毒,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导致流产、早产。

11. 三棱:有毒,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2. 莪术:有毒,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3. 水蛭:有毒,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4. 虻虫:有毒,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5. 干漆:有毒,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6. 牛蒡子:有毒,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7. 地榆:有毒,具有破血、通经、逐瘀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8. 白头翁: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19. 苦参: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0. 黄连: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1. 黄柏: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2. 龙胆草: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3. 苦楝皮: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4. 土茯苓: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5. 木通: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6. 通草: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7. 瞿麦: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8. 车前子: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29. 牛蒡子: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0. 蝉蜕:有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1. 蛇床子: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2. 泽兰: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3. 川芎: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4. 红花: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5. 桃仁: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6. 牛膝: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7. 姜黄: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8. 郁金: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39. 穿山甲: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40. 五灵脂:有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导致流产、早产。

孕妇禁忌中药40种为广大孕妇及家属提供了一份守护母婴健康的绿色防线。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孕妇应严格遵守禁忌用药原则,避免因中药不当使用而影响母婴健康。孕妇在用药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安全。

妊娠用药禁忌(中药篇)。孕妇使用中药时的注意事项

俗话说: 女人是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个月的太后,一辈子的保姆。

十个月的皇后指的就是“十月怀胎”,孕妇在每个家庭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一旦有个感冒咳嗽,全家人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不该用药,该用什么药,怕对腹中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妊娠期不当用药确实会造成不良后果,很多药品会造成胎儿致畸、致死等。曾经美国的“海豹胎婴儿事件”,就是一起群体妊娠用药不良反应事件。

大家好,我是蔡药师。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药是安全的,孕妇生病了就用中药呗,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

很多中药明确指出了孕妇禁用或慎用。

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量大类。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禁用的多是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无论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还是优生优育的角度,对于妊娠禁忌的,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如孕妇患病非用不可,则应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计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与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全。

孕妇禁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凡破血逐瘀、破气之品,易使气乱而气妄行,不利于血聚以养胎;峻下之品,可使胎气下坠,中气不举;大辛大热之品,易动血伤阴,损伤胎气;大苦大寒之品,易伤阳气,损气血,使胎冷不长;有毒之品,则直接损伤胎儿。所以,从中药的性能来讲,凡峻下、滑得、祛瘀、破气、有毒、苦寒之品禁用或慎用。

常见妊娠禁忌用药如下:

峻下类:大黄、芒硝、巴豆等。

滑利类:大戟、芫花、甘遂、商陆、牵牛子、生苡仁、茅根、芦荟、冬葵子等。

祛瘀类:水蛭、虻虫、地鳖虫、蛴螬、蜈蚣、蝼蛄、斑蟊、全蝎、麝香、益母草、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当归尾、川芎、赤芍、泽兰、苏木、刘寄奴、王不留行、川牛膝、皂角、干漆、槐角、茜根、穿山甲等。

破气类:枳实、枳壳、两面针、厚朴、槟榔等。

芳香走窜类:冰片等。 有毒类:生草乌、生川乌、生附子、侧子、生半夏、生南星、水银、雄黄、雌黄、磺黄、硇砂、马钱子、砒石、轻粉、蛇蜕、了哥王、芫青、野葛等。

苦寒类:绿豆、常山、漏芦、苦参、鸦胆子、地胆头、九里香等。

某些中成药也有一定的毒性,可造成胎儿的畸形,或造成流产,或死胎。如六神丸在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牛黄解毒丸、片仔癀、消炎解毒丸等药,含有牛黄等成份,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大、小活络丸、华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均有活血通络之功,有损胎儿。七厘散、小金丹、脑血栓片等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气滞胃痛冲剂等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禁忌药。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行车散等含有麝香,易致坠胎。麻仁丸、润肠丸等攻下之力较强,有损胎气。囊虫片、驱虫片、化虫丸等驱虫药,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畸形、流产。

哪些中药孕妇不能使用

怀孕期间禁用诱变致畸的中草药包括:百合、茜草、草贝母、光慈菇、藜芦、山豆根、苦参、杏仁、郁李仁、白芥子、苦丁茶、毕澄茄、长春花、野决明及咖啡等。经大量药理及毒理实验研究证明,若在妊娠早期服用上述药物可能导致胎儿基因突变、先天愚型、智力低下及胎儿畸形。

怀孕期间必须慎用或减量使用的中草药包括:桃仁、蒲黄、江花、归尾、枳实、厚朴、郁金、川椒、槟榔、滑石、木通等。这些药物对胎儿脑及肢体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怀孕期间不要单独使用,最好不用。

妊娠期间尽可能避免使用或视病情需要减量使用(减轻药物副作用)的中草药包括:附子、生大黄、芒硝、乌头、甘遂、三棱、生南星、生五灵脂、穿山甲、皂角刺、硼砂、雄黄、射干及马鞭草等。

孕妇禁止使用的药物包括:巴豆、大戟、牵牛子、铅粉、麝香、蜈蚣、商陆及士牛膝等。经动物实验表明,孕妇使用可导致死胎、流产、先天畸形等,因此怀孕期间应绝对禁止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913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