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即“全面放开二胎”。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性转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影响与展望三个方面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进行探讨。
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历史背景
1.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人口老龄化不仅给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压力,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 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政府不断调整生育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显现出其弊端,如人口性别比失衡、生育率下降等。因此,调整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成为我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的重要举措。
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影响
1. 生育率有所回升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施后,我国生育率有所回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31亿,比2015年增加328万人。尽管生育率回升幅度有限,但这一趋势表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育率下降的压力。
2. 人口结构得到优化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助于优化我国人口结构。一方面,生育率的回升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二孩”家庭的增多,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 经济社会发展受益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提高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人口结构,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展望
1. 继续完善生育政策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但并不意味着生育政策的终点。未来,我国政府应继续完善生育政策,如提高生育保障水平、优化生育环境等,以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
2. 重视人口素质提升
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背景下,我国政府应更加重视人口素质提升。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但人口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未来,我国政府应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口数量、结构、质量的全面优化。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政府应继续完善生育政策,重视人口素质提升,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哪一年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哪一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在2016年1月1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国营企业的职工还是普通企业的职工,无论是头一胎是男孩还是女孩,现在都可以生二胎了。主要因为我们国家老龄化趋势增大,年轻人减少,所以放开二胎政策。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就向全国人民宣告,两孩生育新政策已在中国大陆全面实施。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正式实施的是“两孩生育政策”而并非“二胎生育政策”。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国家对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主要继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1、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2、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
3、家庭规模缩小,养老抚幼、互助互济等传统功能弱化。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全面二胎开放时间是哪一年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从2016年1月1号开始的。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之前,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国家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将卫生部的职责、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拟订计划生育政策,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等。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第二十条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二十一条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前款规定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者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
中国放开二胎政策是哪一年
二胎是从2016年1月1日起开放的。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
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21年5月11日,国新办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举行发布会,“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
怎么办第二胎准生证?
二胎准生证的办理流程如下:
1、先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并填写《照顾生育第二个子女申请审批表》进行申请,然后分别报男、女双方所在单位审查;
2、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进行审查。
3、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再报送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决定。
4、经县级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同意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的,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审批发放。
法律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