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正常值(体温正常值最新标准)

体温,作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正常体温的维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体温的正常值、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方面,对体温进行详细剖析,帮助大家了解体温的奥秘。

一、体温的正常值

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6.1℃至37.2℃之间。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因素、测量部位等因素的影响,体温的正常范围会有所不同。

1. 口腔温度:正常范围为36.3℃至37.2℃;

2. 肛门温度:正常范围为36.5℃至37.7℃;

3. 腋下温度:正常范围为36.0℃至37.0℃。

需要注意的是,早晨的体温通常略低于白天,因此,早晨的体温更接近于人体正常的体温值。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体温存在一定差异,如新生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体温可能略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

2. 环境因素:气温、湿度、海拔等环境因素对体温有一定影响;

3. 饮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提高体温;

4. 运动和情绪: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也会导致体温升高;

5. 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体温调节,导致体温波动。

三、体温的测量方法

1. 口腔测温法:将体温计放入口中,等待3-5分钟,取出后读取数值;

2. 肛门测温法:将体温计插入肛门,等待3-5分钟,取出后读取数值;

3. 腋下测温法:将体温计夹在腋下,等待3-5分钟,取出后读取数值。

四、体温异常与疾病

体温异常是许多疾病的早期信号,如发热、低热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体温异常及其可能对应的疾病:

1. 发热:体温超过38℃,可能是感冒、流感、肺炎、阑尾炎等疾病;

2. 低热:体温在37.3℃至38℃之间,可能是结核病、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疾病;

3. 高热:体温超过39℃,可能是严重感染、脑炎、败血症等疾病。

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关注体温变化,了解体温的正常范围、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身体异常,预防和治疗疾病。在此,提醒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关注体温变化,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李晓芳,体温测量与体温异常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4):47-49.

[2] 杨晓红,体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123-125.

[3] 王丽君,体温异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6(5):1-3.

成人正常体温多少度正常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直肠温度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2~0.5℃),腋下温度36.0℃-37.4℃。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iknow-pic.cdn.bcebos.com/cb8065380cd791239a3eef4ca2345982b2b7802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b8065380cd791239a3eef4ca2345982b2b7802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波动于正常范围之内,所以健康人的体温就能保持相对恒定。一些外来的或内生的物质均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破坏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机体就表现为发热,医学将这些能引起发热的物质统称为致热原。当然,体温调节中枢自身功能紊乱也可引起发热。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口腔温度),可以区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4%BD%93%E6%B8%A9/19692207″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体温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AD%A3%E5%B8%B8%E4%BD%93%E6%B8%A9/118579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正常体温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度

1、体温(T)正常值:36.0~37.0℃。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2、脉搏(P)正常值:60~100次/分。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3、呼吸(R)正常值:16~20次/分。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4、血压(BP)正常值:90~140/60~90mmHg。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高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上称为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扩展资料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

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成人的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称高血压。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生命体征

体温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分为口腔和腋窝两种测量方式。口腔测量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3℃至37.2℃,而腋窝测量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1℃至37℃。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由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体内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当体温上升时,身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稳定;相反,当体温下降时,身体则增加产热并减少散热,以确保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这种体温调节机制使得体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人体各项生理功能正常进行。了解这些关于体温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在需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节体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61982.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