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以其独特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它通过在特定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祛除寒湿、增强体质的目的。本文将为您揭秘三伏贴的配方及制作方法,让您深入了解这一中医瑰宝。
一、三伏贴的配方
1. 常见配方
三伏贴的配方多样,以下为一种常见的配方:
(1)白芥子15g,细辛10g,延胡索10g,甘遂10g,冰片5g。
(2)姜黄10g,艾叶15g,白芷10g,川芎10g,花椒10g。
2. 配方来源
这些配方大多源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学典籍,经过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和传承,形成了今天的三伏贴配方。
二、三伏贴的制作方法
1. 原料准备
准备好上述药材,并将其研磨成粉末。注意,研磨过程中需戴口罩,以防吸入粉末。
2. 调制膏药
将研磨好的粉末与适量的黄酒或白酒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膏药。
3. 敷贴
将制成的膏药贴于人体特定穴位,如足三里、肺俞、脾俞、肾俞等。每次敷贴时间为4-6小时,期间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调整。
三、三伏贴的功效与适用人群
1. 功效
三伏贴具有以下功效:
(1)疏通经络,调节阴阳。
(2)祛除寒湿,增强体质。
(3)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等。
(4)缓解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泻等。
2. 适用人群
三伏贴适用于以下人群:
(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2)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3)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四、注意事项
1. 三伏贴敷贴时,注意不要贴于皮肤破损处。
2. 敷贴过程中,如有不适,请及时取下膏药。
3. 敷贴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4. 孕妇、哺乳期妇女、心脏病患者、皮肤病患者等人群不宜使用三伏贴。
三伏贴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疗效,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了解三伏贴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医智慧,还能让更多人受益于这一传统疗法。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中医文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三伏贴的配方及制作
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三伏贴的配方根据病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配方: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2、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配方: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三伏贴发挥的冬病夏治的功效是中医学防治疾病中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方法。在夏季最炎热的时间段贴上三伏贴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让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不断地加强,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抵抗外界疾病的能力。三伏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点:
1、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这个时候贴三伏贴能帮助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让伴随长久的疾病得到改善,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2、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气温低的冬季疾病容易复发,而夏季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时机。三伏天外贴服药主要用于治疗喘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
三伏贴配方及贴敷方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冬病夏治法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采用针灸、贴膏药、中药等综合方法,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冬主收藏,夏主升发。冬季我们的汗毛孔是闭塞的,可以把元气锁住,到了春夏,汗毛孔开始张开,用冬病夏治的方式,可以把疾病通过有利时节排除体外,所以一般有寒症表现明显的疾病,您在这个季节艾灸,在春夏的时候会感觉更加寒冷,寒气重的会有一种透彻骨髓般的寒气。这就是季节的关系,寒气排在体表的时候。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今年又快到了三伏了,就有网友问,阿姨您能不能加工一些三伏贴的药粉来卖,我们买不齐这些中药,同时也加工不细。大家说得对,我原来买药找的是一家小的加工店加工的药粉,很粗糙,粘不到一起。还是大的药粉加工厂家加工的好一些。120目箩,加工的真细啊!
这个药粉是使用姜汁调糊,制成一毛硬币大小,然后贴附在穴位上使用的。有人一定会问,姜汁怎么制作呢?如果家中有蒜臼,可以把生姜切碎后,放在蒜臼里面捣碎,挤出里面的汁液,然后在用10克药粉和在一起,制成一毛钱银币大小的膏药,这时用医用胶布或伤湿膏贴敷。现在超市里面也有卖现成的姜汁,如果里面没有其他添加剂,您也可以使用现成的。(注意,有些人如果是伤湿膏或胶布过敏,请您选择脱敏胶布使用。)
1、这次我是使用的这个处方:1、采用药物白芥子25%,延胡索25%,鹅不食草20%,细辛15%,甘遂15%,用生姜汁调匀,制成一毛钱硬币大小。
2、取穴:定喘,肺俞,膏肓。左右各三次,贴敷3-4小时,既揭去敷药。每天或隔天一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以生姜水调敷定喘,肺俞、膏肓、等穴治冷哮。后人根据这一疗法,用于防治冬天易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
3、每次贴敷后,最好在结合局部艾灸,这样会增加叠加效果。如果是过敏性鼻炎,还可以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
方法:治疗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感觉大热移动到印堂,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移到攒竹、阳白、太阳,面部艾灸下来大约是30分钟到1个小时。
4、艾灸治疗鼻炎取穴面部的穴位,一定要用好一些的艾条。最好使用金艾条或高级艾条。
而“三伏贴”之所以能达到防治冬病的目的,是因为伏天人体毛孔张开,在相应穴位贴敷膏药,药物能很好地渗透皮肤,通过刺激穴位和舒通经络,起到固本扶阳和祛除病邪的作用。
我今天介绍的这个方剂您可以在三伏天使用,也可以在现在这个季节使用,所以我介绍的是7-10次为一个疗程。这样我们延长了贴敷的时间,促使疾病尽快康复。
有的人可能要问,三伏贴就一定要在三伏天贴敷吗?其他时间贴敷没有效果吗?也不是的,其实,三伏贴在中医上是时间医学的一种,意思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如三伏日),给予适当的药物(或艾灸),可以达到治疗的叠加效果,这是中医数千年来独特的智慧。当然,如果不在三伏贴那三天治疗的话,依照上面的叙述,夏季仍是阳气最旺的季节,当然也可以达到疗效,这是无庸置疑的`。
那么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这种治疗吗?也不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假如您贴敷后,感觉不舒服,或有严重的烧灼感,那么您就马上揭下来,一般这种治疗最多贴敷3-4个小时,也不是越久越好。贴敷后,会有一点热热的感觉和一种微微的刺痛,但是这些是都可以忍受的,有些人还会觉得有一点舒服的感觉。如果是咳嗽,哮喘和鼻炎,连续治疗三年,加上艾灸,也许会有痊愈的可能。但是我还要说,这种治疗的疗效并不是百分之百。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因此要根据一年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来适时调整人的饮食起居和精神意志,使人体之气与自然四时之气取得和谐统一。对于冬季寒时容易加重的咳喘病,多为阳虚而阴寒内盛引起,夏季时,阳气较旺,因此病症较轻,此时扶阳最适宜。《内经》中说:‘春夏养其阳,秋冬养其阴。’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冬病夏治的依据。”
我在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习惯性的在这几个穴位上先拔罐后贴敷,拔罐后局部会有印记,如果印记很深,表示疾病在表层,贴敷的效果会很好。如果印记很浅,表示疾病在深层,可能需要多贴敷几次。贴敷后,揭下来的时候我会在这里温和灸,记住此时不能使用艾灸罐,最好的方式就是手持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如果宝宝不配合,那么就只能使用艾灸罐了。直接对准穴位和皮肤的治疗应该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三伏贴配方
三伏贴的话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着一定的已维护的作用的,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问题来制作出不同治疗功效的三伏贴,帮助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维护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生活中三伏贴的话的配方是怎么样的,在平时生活中的话应该如何的进行配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伏贴配方
三伏贴的配方的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药方,因为三伏贴的药方会根据每一个人的症状来进行药方搭配的,并不是说所有的药方都是固定的,在生活中如果是一些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的话三伏贴的药方的话就是用一些白芥子、生姜、盆草细辛、元胡、重择制成的,这些都是属于三伏贴的固定的药方,还会之后根据病情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麝香、麻黄、玉桂之类的中药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病情的治疗,或者是一些小儿哮喘类疾病的人群的话就是将原本的三伏贴的药材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调配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关于三伏贴的药方的话都是根据个人的病情来进行搭配的,并没有说一个规定的药方即可救治各种疾病,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的话是需要注意的。
三伏贴的药方的话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的,在平时生活中不同的三伏贴的搭配方式的话可以救治各种不同的病症,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着一定的维护的功效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的话是需要注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