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了解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肺炎的五大常见症状,帮助家长提高警惕。
一、呼吸系统症状
1. 呼吸急促:新生儿肺炎患儿常常表现为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家长在观察宝宝呼吸时,如发现呼吸频率异常,应及时就医。
2. 喂养困难:由于呼吸困难,新生儿肺炎患儿在喂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甚至拒绝进食。
3. 咳嗽:新生儿肺炎患儿咳嗽声音粗糙,有时伴有痰声。咳嗽是肺炎的重要症状之一,家长需引起重视。
4. 发绀:新生儿肺炎患儿口唇、指甲等部位可能出现发绀,这是由于缺氧引起的。
二、全身症状
1. 发热:新生儿肺炎患儿体温可升高,但部分患儿体温可能正常或偏低。家长在观察宝宝体温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 精神萎靡:新生儿肺炎患儿精神状态较差,表现为嗜睡、哭声低弱、反应迟钝等。
3. 腹泻:新生儿肺炎患儿可能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次数增多。
4. 肌肉无力:新生儿肺炎患儿肌肉无力,表现为四肢无力、难以支撑身体。
三、其他症状
1. 耳温异常:新生儿肺炎患儿耳温可能升高,家长可用耳温枪进行测量。
2. 脉搏加快:新生儿肺炎患儿脉搏加快,每分钟可达120-140次。
四、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家长要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的通风,避免空气污染。
2. 注意保暖: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家长要为宝宝提供适宜的室温,避免受凉。
3. 做好个人卫生:家长要勤洗手,避免将病毒、细菌传染给宝宝。
4. 接种疫苗:按时为宝宝接种肺炎疫苗,提高免疫力。
五、治疗与护理
1. 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家长需遵医嘱为宝宝用药。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家长要帮助宝宝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痰液,要及时清理。
3. 保持营养:新生儿肺炎患儿需要充足的营养,家长要为宝宝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4. 观察病情: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的五大常见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其他症状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好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
新生儿肺炎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对婴儿的生命威胁性非常大。这种疾病带有传染性质,如果家人中有人感冒或者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染给新生儿之后很容易会导致婴儿产生这种疾病,也有少数是在孕妇怀孕时感染导致,那新生儿肺炎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1、不吃奶
新生儿如果患有肺炎了,一般不肯吃奶、没有精神、哭声很小、伴随有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2、咳嗽
新生儿感染肺炎,一般可能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表现为呛奶、单生短暂的咳嗽,但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宫内感染性肺炎,往往没有咳嗽等呼吸都症状。
3、皮肤青紫
新生儿肺炎患者,在口周周围可以出现青紫的情况,严重的话嘴巴、指甲、头面部和全身都可能出现青紫。这是新生儿缺氧的表现。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
4、呼吸增快
呼吸变快,是新生儿肺炎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表现,正常的新生儿呼吸频率一般为每分钟40次左右,而感染肺炎后可以达到每分钟60次以上。
5、发热
大部分新生儿肺炎不会有发热的症状,即使发热也为低热,时间持续为24–36小时,很少有超过7天,重症的新生儿肺炎患者有时不但不会发热,体温还低于正常的体温。
6、口吐白沫
口吐白沫是新生儿肺炎的最要特征之一,白沫多来源于气管内分泌物。
7、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
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2.抗生素
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2)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治疗3天,再改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
(3)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氨苄西林
(4)李斯特菌肺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5)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剂量为每天50mg/kg,共2~3周。
(6)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灭滴灵)静脉滴注。
(7)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用利巴韦林(病毒唑)雾化吸入3~7天。单纯疱疹病毒可用阿糖腺苷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静脉滴注。
3.供氧
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用持续正压呼吸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
对于低氧血症,可因情况进行供氧,维持血氧在6.65~10.7kPa(50~80mmHg),不超过16.0kPa(120mmHg)。
4.对症处理
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处理。如烦躁、惊厥者及时进行镇静、止痉;体温不升者应保温等。
8、预防方法
1、定期做产前检查
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尽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2、预防感染
(1)出生前:母亲孕期应预防感染,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出生后:生活空间要洁净舒适,衣被,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用具应消毒,父母和护理人员应注意卫生,注意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若母亲感冒,应戴口罩喂奶,发现孩子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立即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0-1岁幼儿得肺炎有哪些症状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小儿肺炎有典型症状,也有不典型的,新生儿肺炎尤其不典型。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目前可通过疫苗预防小儿肺炎。常见有安尔宝(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7价的肺炎球菌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小儿肺炎的患病人群为0~16岁的青少年、儿童。
症状体征
轻型支气管肺炎
小儿肺炎
1.发热:大多数较高。
2.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重型肺炎
除轻症肺炎的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 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2.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3.神经系统症状:
(1)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窜。
(2)昏睡,甚致昏迷、惊厥。
(3)球结膜水肿。
(4)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5)呼吸节律不整。
(6)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剌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严重者颅压更高,可出现脑疝。
4.消化系统症状: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中毒性肠麻痹,以及中毒性肝炎。
5.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并发症
小儿肺炎只要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病儿可很快康复。但重症易出现下列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治疗措施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药物,早期治疗、足疗程,可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同时还应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服用退热剂,咳嗽应给予化痰止咳药物,对重症肺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住院治疗。
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治疗:用于细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5—10mg/kg/日,分2次肌注,至热退3天。若效果不佳或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30—50mg/kg/日,分2次静滴。头孢噻肟(凯福隆)50-100mg/kg/日,分2次静滴。轻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50—100mg/kg/日。弗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25~50mg/kg/日,分2—3次。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可予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或20-30mg/kg/日静滴。浓度0.5-1mg/ml。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病毒唑)10-20mg/kg/日,分3次口服,或10-15mg/kg/日,分2次静滴,无环鸟苷15—20mg/kg/日,分2-3次静滴。
3.对症处理
(1)吸氧:有紫绀者予吸氧。
(2)镇咳:非那根0.5-1mg/L,口服或肌注。
(3)化痰:—糜蛋白酶雾化吸人。
中医药治疗
1.常症
(1)风寒闭肺: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或淡红,脉浮紧,指纹青红在风关。
治法:辛温宜肺,化痰止咳。
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半夏6克、莱菔子10克。
中成药:小青龙冲剂1/2-1袋,每日2次。
(2)风热袭肺: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咽红,指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滑。
治法;辛凉解表,宜肺化痰
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
中成药:射麻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止咳橘红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
(3)痰热阻肺:壮热,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红口渴,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至气关。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乎喘。
方药:麻黄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龙、钩藤、黄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25克。
中成药:竹沥水,每次5~10ml,每日3次。
(4)阴虚肺热:潮热盗汗,颧红唇赤,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吐,舌质嫩红、舌苔光剥少津,脉细数,指纹沉紫。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生扁豆、炙杷叶、川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
中成药:养阴清肺糖浆,每次5—10ml,每日1次;川贝楷杷霹,每次5—10ml,每日2次。
(5)脾气虚:低热起伏,面色白光白,动测汗出,咳嗽无力,微微气喘,喉中痰鸣,神倦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法:益气健脾,调和营卫。
方药:太于参、生黄芪、茯苓、白术、五味子、麦冬各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陈皮、甘草、半夏各6克。
中成药:玉屏风散,每次1袋,每日2次。
2.变症
(1)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下出现痞块,舌质紫舌苔溥白,脉象虚数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人参10克、附子10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龙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加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
(2)邪陷厥阴: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羊角粉(冲服)1.5克、白芍10克、钩藤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菖薄10克、远志10克、天竺黄10克。
中成药:紫雪散,牛黄清心丸。
怎么辨别小儿肺炎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感冒、发烧后如果发展成肺炎,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感冒、发烧后出现鼻翼扇动、持续发烧、发蔫、脸色不好、食欲不振等情况,就该带孩子到医院排查肺炎了,以免贻误治疗。
鼻翼一张一合提示肺炎
专家指出,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来说,他们还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感受。孩子患呼吸道疾病后,要判断孩子是否发展成肺炎,家长应该观察孩子有无憋气、呼吸急促、吃奶费劲等情况。如果孩子脸色不好、发灰发暗,甚至口周发青、发蔫、鼻翼扇动(一张一合),就可能是发展成小儿肺炎了。其中,鼻翼扇动是个很关键的判断因素,因为健康的孩子鼻翼在正常呼吸时是不会一张一合的。
对于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来说,他们发烧后很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就发展成肺炎甚至脑炎、败血症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因此家长尤其要注意观察,及时带孩子就医。
对于4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剧烈咳嗽、发烧时间长(如发烧38度以上,持续3天以上),也提示他们可能发展成肺炎了。有的孩子在呼吸时感觉憋得慌,这也提示可能孩子已经患上肺炎,因为只有病情严重时孩子才会觉得憋得慌。
数呼吸法应在孩子入睡时进行
有些家长会凭借孩子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发展成肺炎。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健康的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接近40次,两三岁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在30次到40次左右,成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而发烧尤其是肺炎会加快人的呼吸频率。不过,数孩子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要在孩子安静入睡时进行,但孩子的呼吸次数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孩子生病后很难安静入睡,或是孩子哭闹、吃奶也会影响家长的判断。
此外,还有的家长通过观察孩子有无胸凹陷(在吸气时,两侧肋骨边缘处内陷随呼吸起伏)来判断孩子是否发展成肺炎。对此专家指出,医生的确可以通过患儿的胸骨、肋缘下、胸骨下端等部位是否凹陷来判断患儿是否发展成肺炎。但这一做法非医学专业的人不好掌握,尤其是有的孩子比较胖,家长就更不好判断了。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后,如果孩子不能安睡,或是睡着了很难叫醒,或是有憋气、呼吸急促、吃奶费劲、脸色不好、发蔫、鼻翼扇动、食欲下降等情况,就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