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身体的酸碱平衡,导致各种健康问题。本文将为您揭秘如何通过科学饮食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在短短10天内使身体变为碱性,焕发健康活力。
一、认识碱性体质
碱性体质是指人体内环境的pH值处于7.35-7.45之间,这个范围被认为是健康人体的理想状态。当人体内环境过于酸性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皮肤暗沉等问题。因此,维持碱性体质对健康至关重要。
二、科学饮食,平衡酸碱
1.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蔬菜和水果富含钾、钙、镁等碱性元素,能够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
2. 适量摄入碱性食物
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等食物也具有一定的碱性。适量摄入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3. 减少酸性食物摄入
酸性食物包括肉类、鱼类、蛋类、糖类等。过多摄入酸性食物会导致体内酸性物质增加,不利于碱性体质的维持。因此,要控制酸性食物的摄入量。
4. 注意饮食搭配
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助于提高食物的碱性。例如,将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与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搭配食用,可以使食物的碱性得到提升。
三、合理生活方式,助力碱性体质
1.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调节酸碱平衡。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2. 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维持碱性体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态对身体的酸碱平衡有重要影响。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有助于身体恢复碱性。
四、10天碱性体质打造计划
1. 第一天:了解碱性体质的重要性,调整饮食习惯。
2. 第二天: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减少酸性食物摄入。
3. 第三天:适量摄入碱性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4. 第四天: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第五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6. 第六天: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保持乐观。
7. 第七天:回顾前六天的成果,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8. 第八天:继续坚持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运动。
9. 第九天:关注身体反应,适当调整饮食和运动。
10. 第十天:庆祝成功,继续保持碱性体质。
通过10天的努力,您将成功打造碱性体质,焕发健康活力。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生的事业,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健康生活加油!
如何将酸性体质变为碱性体质麻烦告诉我
人体体质没有酸性或碱性之别,人体血液的PH值是基本恒定的。
曾受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任高级营养官员的葛可佑表示,不管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他举例,“胃液PH值约为1.5,胃是人体酸度最强的器官,但并不是发生癌症最多的器官。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但至今还没有任何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与饮食的酸碱性或环境的酸碱度有关联。由此也说明,酸性条件容易罹患癌症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江苏省级机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申志祥认为说,酸碱平衡在人体内确实存在,人体在生物进化中,体内都存在内环境稳态,这个稳态指的就是酸碱平衡,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体温在37℃左右、血浆的pH值在7.35-7.45之间。
但当pH值大于7.45或小于7.35时,人体就会发生碱中毒或酸中毒,这种中毒是一种病理状态,和酸碱体质无关。也就是说,人体存在酸碱平衡,但是没有酸碱体质之分。
“酸碱体质理论的核心说法是食物会影响体液酸碱度,这也是毫无根据的说法。”申志祥介绍,食物也存在酸碱度,如植物类偏酸性,肉类偏碱性,人体食用植物和肉类后并不会从外部调解人体酸碱平衡;比如某个人爱喝醋,但喝醋对人体的酸碱平衡毫无影响;在正常的生理环境下,酸碱平衡还是依靠人体内部自动调节。
只有一种情况下可以从外部调解人体酸碱平衡,那就是病态下。如患尿毒症的病人,由于肾功能不全,调节体液酸碱的功能缺失,只有依靠服用药物来调。如高尿酸的病人和糖尿病引起酮症酸中毒的人,医生会开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这种碱性药物可以中和尿液和血液。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对记者强调,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所谓人体酸碱性是一个“伪命题”。“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过多地影响血液的PH值,因为血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冲系统,就是喝醋也不会让血液变成酸性。”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健康饮食主要还是提倡膳食金字塔,也就是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逐级递减的饮食结构。”钟凯表示,膳食金字塔的设定是根据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来规划的,与酸碱性毫无关系。
/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46583ed515d5ad6eddc438a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46583ed515d5ad6eddc438a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其他伪科学
1、“辟谷”治百病还能“饿死”肿瘤
“辟谷”是我国古代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指一段时间内禁食的养生方式。尤其是一些养生“大师”们说辟谷可以减肥,还可以帮助人体排毒,促进体内淤积毒素的排除,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还能“饿死”肿瘤,等等。
虽然短期辟谷可以帮助肥胖人群减重,但通过不吃饭减肥,人体骨骼肌的丢失远远大于体脂肪的减少,对健康无益。尤其是患病人群自行辟谷,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不但不能够起到所谓包治百病的效果,反而会加重身体各个器官的损害,健康风险极大。
在民间也一直流行“饿死肿瘤”说法——因为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自然也就多,肿瘤组织血管丛生,供血丰富,对营养物质消耗大。所以不少肿瘤病人希望通过所谓的断食“辟谷”疗法“饿死”肿瘤。因轻信“养生大师”盲目“辟谷”而断送性命的报道近年来屡见不鲜。
国际权威营养指南指出:无任何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促进肿瘤生长,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根本不必考虑这个理论问题。机体营养得不到充足的补充,正常细胞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人体免疫力会大幅下降,而肿瘤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反而生长、繁殖得更快。
结果饿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而不是肿瘤细胞。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人群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更加容易发生肿瘤,且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并发症更多、生活质量更低、临床预后更差、生存时间更短。
临床上所谓“饿死肿瘤”是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即根据肿瘤组织血管生长快、供血丰富这个特点,通过介入方法或注入化学药物等,让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发生堵塞,从而让肿块中心缺血、缺营养物质而逐渐坏死。对于一些瘤体比较大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可以让瘤体缩小,有利于手术切除。
2、常吃维生素C防百病
感冒不需吃药,用Vc泡腾片冲水喝即可??不知从何时起维生素C竟成为治疗、预防百病的灵丹妙药。
专家表示,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防止人们得坏血病、有利于伤口痊愈、强健血管和骨骼等作用。但说维生素C治百病完全毫无根据,反而研究发现,维生素C吃多了会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易患皮肤白化病,还会引起头痛、红细胞破裂等多种副作用。
像这样的民间传说还有不少。王卉说,比如,“可乐+曼妥思,同食撑死人”,可乐作为碳酸饮料,的确会产生大量气体,但在喝进胃之前,气体就会以打嗝等方式排出体外,剩下那点碰到曼妥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撑破胃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3、“螃蟹+柿子”会相克中毒
“螃蟹+柿子”“相克”,两者同吃会中毒的“老经验”。专家说,柿子和螃蟹上市的季节比较接近,吃很多柿子可能导致柿结石,螃蟹不新鲜或未蒸透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两个加一起,中招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或许这就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但现代医学认为,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
4、扁桃体与阑尾等都是多余的
扁桃体特别是寒冬季节,一旦受凉或疲劳它就会发炎。对于扁桃体经常发炎的少年儿童来说,多年前医生通常的做法是“一切了之”。许多人也通常认为扁桃体是人体无用的器官,切除也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致病微生物入侵呼吸系统和消化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它不仅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口腔的细菌,还能分泌抗体物质来抵抗病源微生物。如果切除了扁桃体,则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相当于为致病微生物入侵口腔和呼吸道打开了方便之门。
同样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无用器官的还有“阑尾”。专家说它能发挥淋巴器官的功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类抗体的生成,阑尾还能帮助抑制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体液性抗体反应,同时能够提供局部的免疫作用。切除阑尾的人,得肠癌的概率要比没切除者高。同样的研究还发现,切除胆囊的人,其患大肠癌的比例也比较高。
专家指出,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物竞天择、自然进化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精密的有机体,机体内是没有“无用”“多余”的东西的,器官存在就是合理或必须的,只是科学研究还未发现它的功能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8/1119/c14739-30408689.html”target=”_blank”>人民网–“酸碱体质”原是伪科学吃什么都改变不了酸碱平衡
如何变成碱性体质
首先,每天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焦急、生气、压力大、忧虑等情绪都会产生很多酸性的物质,对身体酸化影响很大。每天大笑一次、微笑多次,多包容忍让,对他人对自己都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啊。
[图]
2/6
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抽烟酗酒、绝对不可以熬夜。抽烟喝酒都是使身体变酸的重要因素,而熬夜更加可以使体内产生毒素,危害健康。所以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可以使你一天精神焕发,神力倍增呕。
3/6
不吃宵夜,定时吃早餐。晚上八点之后,身体处于休息状态,活动力下降,这时候进食,对身体无疑增加的是负担,而且影响睡眠质量
怎样短时间才能让酸性体质变碱性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点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假若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很容易引起酸性体质。
三、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困倦。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引起过劳体虚从而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引起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引起精神紧张造成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五、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点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取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强酸性:白糖、乳酪、西点、柿子、蛋黄、乌鱼子和柴鱼等。
中酸性:牛肉、猪肉、鸡肉、马肉、鳗鱼、小麦、奶油、火腿、鲔鱼、面包等。
弱酸性:啤酒、文蛤(蚬)、章鱼、泥鳅、白米、油炸豆腐、花生、海苔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