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20年(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20年百度百科)

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孩子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不断更新,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育儿指导。本文将结合2020年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为您解读如何科学育儿,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一、2020年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概述

2020年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是根据我国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状况、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的,适用于0-18岁儿童。该标准表将儿童分为年龄、性别两个维度,分别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身高体重参考值。

二、身高体重标准的重要性

1. 评估儿童健康状况:身高体重标准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营养不良、肥胖等。

2.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根据身高体重标准,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 提高儿童生活质量:身高体重标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三、如何根据标准表科学育儿

1. 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家长应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体重,对照标准表,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

2. 合理搭配膳食:根据孩子年龄和性别,为孩子提供均衡的营养,确保孩子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3. 增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4.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

四、身高体重标准表的应用实例

1. 5岁男孩小明的身高体重分别为120cm、25kg,根据2020年标准表,他的身高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说明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2. 8岁女孩小红身高135cm、30kg,身高处于正常范围,但体重偏重。家长应调整小红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帮助孩子减肥。

2020年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育儿指导,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合理搭配膳食,增加户外活动,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儿童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表格2020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已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下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表1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2 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3 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表4 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说明: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2020年最新版儿童体重标准表

1. 2020年婴儿男童体重标准表

说明1:中位数代表人群平均水平,正常范围为中位数±1标准差,涵盖68%的儿童;偏矮(高)范围为中位数±2标准差,涵盖27.4%的儿童;矮(高)范围为中位数±3标准差,涵盖4.6%的儿童。极少数儿童(<5%)的身高体重在三个标准差之外。

说明2:体重测量应在宝宝排便后空腹、裸体情况下进行。

说明3:身高测量应使用柔软的皮尺,从头顶量至脚底。女童通常体重较轻,但现代儿童营养过剩,肥胖现象也不少见。

2. 2020年婴儿女童体重标准表

同上,中位数、正常范围、偏矮(高)范围、矮(高)范围的定义适用于女童。

3. 2020年儿童男童身高标准表

同上,中位数、正常范围、偏矮(高)范围、矮(高)范围的定义适用于男童。

4. 2020年儿童女童身高标准表

同上,中位数、正常范围、偏矮(高)范围、矮(高)范围的定义适用于女童。

5. 身高、体重标准计算方法说明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

– 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身高体重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视为不正常。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20

表1: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2: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3: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表4: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说明:

– “中位数”代表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 处于“-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覆盖了68%的儿童。

– 处于“(-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覆盖了27.4%的儿童。

– 处于“(-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覆盖了4.6%的儿童。

– 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因此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

– 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2858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