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将对手足口病的治疗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建议。

一、手足口病治疗原则

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可自愈。但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引发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2. 对症治疗:手足口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退热、止痛、止痒等。

3.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 加强支持治疗:加强营养、保持水分,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1. 抗病毒治疗

(1)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适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治疗。

(2)干扰素: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可减轻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 对症治疗

(1)退热: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止痛:对于口腔疱疹引起的疼痛,可使用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凝胶。

(3)止痒:对于手足皮疹引起的瘙痒,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3. 支持治疗

(1)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

(2)保持水分:多饮水,防止脱水。

(3)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病情恢复。

三、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了解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

3. 环境消毒:定期对家中、幼儿园等场所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4. 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已研发出手足口病疫苗,可预防部分病毒株感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针对手足口病的治疗,应以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加强支持治疗为主。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刘丽芳,王丽丽. 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6(2):1-4.

[2] 李晓霞,王芳,刘芳. 手足口病防治现状及对策[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5(11):1-3.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J].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

手足口病怎么样快速治疗

潜伏期一般 2~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者急性起病,轻重不一,轻者无症状。

1. 发热

急性起病,约半数患者发病前 1~2 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 38 ℃左右,以婴幼儿居多,年龄越小越呈高热趋势,热程2 ~7 天。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部分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

2. 皮疹

发热 1~2 天后,手掌或脚掌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有时在患儿臀部和肛周也可见到疱疹。口腔黏膜可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多分布在口腔、舌尖、颊粘膜、软腭、硬腭、扁桃体等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口腔溃疡可引起局部疼痛影响进食,婴幼儿表现为哭闹、拒食、流涎。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皮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愈合后不留痕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一般无疼痛感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腔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

重症病例:① 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功能衰竭等。②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单有发热伴肌阵挛、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脏衰竭、肺水肿等。

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

我有位朋友的孩子有段时间得了手足口病,经常发烧和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孩子难受的不得了,好在现在已经痊愈了,之后我去查了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吧。

1.第一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同时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或者可以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缓解一下疼痛

2.第二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注意口腔皮肤清洁,必须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的清洁,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等。

3.第三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平时要注意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要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等

小儿得手足口病,要怎么治疗和注意

手足口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等)和药物治疗(退热药物、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

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儿童的口腔、手、脚部位出现很多的疱疹,部分儿童进入神经系统受累期和心肺功能衰竭期后会表现精神差、头痛、呕吐等神经受累症状,或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口唇部位颜色发紫发黑)等症状。

1.一般治疗,在感染了手足口病后,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患儿使用过的衣物要充分消毒,家里要经常通风。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和生水,饮食上建议吃容易消化没有刺激的食物。

2.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病因是柯萨奇病毒的感染,但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对于出现高热,如体温高于38.5℃的,可服用退烧药物;出现惊厥的病例需及时止惊,常用药物有咪达唑仑,地西泮,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

部分重症病例可出现脑水肿,心肺水肿,休克,颅压高等症状,需要住院治疗,给予相应的脱水药物、降颅压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出现脑脊髓炎和持续高热的,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以上药物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预防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患手足口病的患儿需及时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2674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