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1年,雅培奶粉不合格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事件,揭示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以警示社会各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事件回顾
2021年,我国某地一家雅培奶粉专卖店因销售不合格奶粉被查。经调查,该批次奶粉中含有致病菌,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雅培奶粉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二、事件原因分析
1. 生产环节监管不力
雅培奶粉不合格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在生产环节,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违规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2.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
雅培奶粉不合格事件反映出企业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监管不严,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 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监管盲区。在市场流通环节,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不合格产品得以流通。
三、事件影响及反思
1. 事件影响
雅培奶粉不合格事件对消费者、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心受损,企业品牌形象受损,行业信誉受损,社会舆论压力增大。
2. 反思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惩违规企业。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企业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形成震慑效应。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填补监管盲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4)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合格产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雅培奶粉不合格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雅培奶粉检出微量香兰素被罚909万,2021年放心奶粉名单
继嘉宝米粉重金属事件发生后,近日又一关于婴幼儿食品事件发生。知名 奶粉品牌 雅培,因“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被罚909万,这是近三年国内对奶粉品牌开出的最大罚单。5月16日雅培中国针对此处罚一事给21世纪经济报道回复称,涉事产品为批次18042NT,生产日期2020年6月3日的雅培铂优恩美力配方奶粉1段900克产品,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对市场中存留的该批次产品的全部回收工作。婴幼儿食品安全直接关乎每一位宝宝的成长,宝宝奶粉安全事件总有发生,不少家长在为此次 雅培奶粉 事件焦虑的同时已经在关心2021年放心奶粉名单了。
关心过奶粉配方的家长应该都知道,香兰素其实就是一种香精,常被添加在婴幼儿奶粉中,商家在奶粉中添加香兰素一般都是为了让奶更好吃,让宝宝更容易接受,吃得更多。虽然合理使用香兰素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对以吃奶的为主的宝宝来说,长期使用添加香兰素的配方奶可能会对宝宝的食量、口味偏好造成影响。所以家长们普遍对添加了香兰素的奶粉好感有限,担心自家孩子会养成偏食的习惯,对添加香兰素的奶粉形成依赖。
不过,各位家长也不用太过恐惧添加了香兰素的奶粉,香兰素是合法的添加剂,我国规定允许较大婴幼儿奶粉适量添加,但对于奶粉一段则要求不得含有,而此次涉事奶粉的香兰素项目实测值为171.6μg/kg。有乳业专家表示,上述奶粉被检出是因为管道清洗不净造成,“这属于失误,一套设备要生产不同批次产品,每生产一批次都要清洁管道。管道清洗不干净,造成香兰素在新生产产品中检测出带来的不合格问题。”
对于知名大品牌大企业,消费者希望其能够以身作则,但由于管道清洁不干净导致出现香兰素不合格问题,被消费者质疑该品牌奶粉的生产加工工厂在相关制度管理与流程执行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类似某知名品牌奶粉被曝光检出某类物质不合格事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且事件的主体多为海外奶粉品牌,这也令越来越多家长对 国产奶粉 有信心。其实奶粉的选择不仅要看品牌,还要看:
1、看配方:
先看下奶基,最好选择生牛乳而不是乳粉。一般奶粉常规强化配方有叶黄素、牛黄酸、胆碱等,有些奶粉还会以DHA/ARA、益生元等为卖点。留意一些敏感成分,比如白砂糖、香兰素、棕榈油等。
2、看段数:
一段:0-6个月
二段:6-12个月。
三段:12个月-36个月以上。
3、看宝宝体质:
对蛋白过敏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水解奶粉。
宝宝容易容易肠胃不适、便秘的可以留意下含益生元组合、不含棕榈油的配方奶粉。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奶粉,适合自己宝宝的奶粉才是最好的,2021年尚未过半,“放心奶粉名单”还不好说,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再看到关于奶粉的安全事件发生,对于奶粉家长们更应该根据宝宝的体质、需求来进行选择,若有需要还建议服用前向医生作进一步咨询。在购买奶粉时,应尽量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这样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才有保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