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吐奶怎么办 (一个月宝宝老是吐奶怎么办)

宝宝吐奶是许多新手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这让家长们既担忧又困惑。宝宝为什么会吐奶?如何科学应对宝宝吐奶问题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宝宝吐奶的原因

1. 吐奶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宝宝的胃部呈水平状,贲门括约肌尚未发育成熟,导致宝宝在喂奶过程中容易发生吐奶。

2. 喂奶姿势不正确。如果家长在喂奶时没有让宝宝头部略高,或者宝宝在吸吮过程中频繁换边,都可能导致宝宝吐奶。

3. 喂奶量过多。宝宝胃容量有限,过量喂奶容易导致宝宝吐奶。

4. 喂奶后活动过多。宝宝在喂奶后立即活动,如翻滚、摇晃等,容易刺激宝宝胃部,导致吐奶。

5. 宝宝感冒、感染等疾病。宝宝感冒、感染等疾病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发吐奶。

二、科学应对宝宝吐奶

1. 调整喂奶姿势。在喂奶时,让宝宝头部略高,以减少吐奶发生。喂奶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帮助宝宝排气。

2. 控制喂奶量。根据宝宝月龄和需求,适当控制喂奶量。一般建议每次喂奶量不超过宝宝胃容量的1/3。

3. 喂奶后适当休息。喂奶后,让宝宝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吐奶发生。

4.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奶具、餐具的清洁,预防宝宝感染。

5. 观察宝宝症状。如果宝宝吐奶频繁,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预防宝宝吐奶

1. 选择合适的奶粉。选择适合宝宝月龄和体质的奶粉,有助于减少吐奶发生。

2. 适当添加辅食。在宝宝6个月左右,可以适当添加辅食,有助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

3. 注意宝宝饮食卫生。保持宝宝饮食环境清洁,预防宝宝感染。

4.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宝宝吐奶等问题。

宝宝吐奶是常见的现象,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调整喂奶姿势,控制喂奶量,注意宝宝饮食卫生,就能有效预防宝宝吐奶。让我们共同呵护宝宝健康成长,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参考文献:

[1] 张瑞芳,刘慧敏.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6(4):48-49.

[2] 胡丽芳,张丽君. 新生儿吐奶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6,30(6):745-746.

[3] 陈静,王芳.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5(6):45-46.

宝宝经常吐奶怎么办

宝宝经常吐奶怎么办

一、宝宝老吐奶怎么处理喂养姿势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2、选择最合适的奶嘴孔:使用奶嘴的宝宝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3、改变喂养时间:当宝宝有吐奶症状时,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宝宝肠胃适应了就不会吐奶了。

4、改变喂养次数: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2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时一次。

5、妈妈加强护理: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改变抱姿,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引起吐奶。

6、及时就医:如果用以上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好转,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宝宝肠胃可能有病变,应及时去看儿科医生,然后对症下药。

二、宝宝吐奶是怎么引起的

1、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

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三、宝宝吐奶是正常现象吗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判断新生儿吐奶是否正常,首先需要弄清楚宝宝是病理性吐奶,还是生理性溢奶,病理性吐奶是不正常现象,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现象。病理性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生理性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新生儿吐奶后,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但宝宝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四、宝宝吐奶怎么预防

1、45°斜抱孩子。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2、给宝宝拍背。

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防止新生儿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宝宝拍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有时候任宝宝怎么拍隔,宝宝还是没有隔打出来,家长也不用担心,一般先抱半个小时,然后再把宝宝放到小床上,先侧躺,然后再平躺。

3、吃奶后侧卧一会儿。

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这样很容易造成宝宝吐奶,平躺的时候吐奶,奶水很容易从鼻子里出来,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宝宝清理鼻腔,很容易造成宝宝呼吸不了,造成危险的事情发生。新生儿吃完奶后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宝宝老吐奶该怎么办

导语:宝宝吐奶的情况是非常的多的,但是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下面为你支招吧。

宝宝老吐奶该怎么办

1、改变喂养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2、选择最合适的奶嘴孔:使用奶嘴的宝宝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3、改变喂养时间:当宝宝有吐奶症状时,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宝宝肠胃适应了就不会吐奶了。

4、改变喂养次数: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2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时一次。

5、妈妈加强护理: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改变抱姿,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引起吐奶。

6、及时就医:如果用以上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好转,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宝宝肠胃可能有病变,应及时去看儿科医生,然后对症下药。

如何预防宝宝吐奶

1.喂奶后最好让宝宝趴在你肩上,你用手轻拍宝宝背部5分钟以上,直至打嗝后再将宝宝轻轻放下;或者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手托住宝宝的下巴,然后轻拍他的后背。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减轻胃的压力。

2.先换尿布后吃奶。当宝宝肚子饱饱的时候,如果被妈妈左翻右翻地拎起双腿垫尿布,很容易吐奶。同样,按摩、抚触、洗澡等都应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后过多翻动引发吐奶。

3.吃完奶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最好是右侧卧,将宝宝上半身用浴巾垫高一些,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来。

4.奶嘴大小要适合宝宝。如果奶嘴孔过小,宝宝就要用力吮吸,容易导致空气与奶汁一起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过大,宝贝吮吸时又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咳嗽。

5.喂奶时,要让宝宝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进入嘴里。用奶瓶喂时,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

6.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势,最好抱起宝宝坐位喂奶。怀抱里的宝贝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分排空。

7.适量喂食,切勿过多。喂奶时不能太急、太快,中间让宝宝休息片刻。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一般在3小时左右。若吐奶较频繁,可让宝宝少食多餐,以减轻胃部压力。

孩子老是吐奶怎么办

1、注意喂宝宝的方式

2、注意环境

3、宝宝的胃容量是非常小的

4、注意宝宝的纸尿裤不要太紧

5、宝宝是因为受凉导致的吐奶

1. 首先要注意喂宝宝的方式,正常来说不要在宝宝大哭大笑时候、或者孩子饿了很久之后喂奶,这样很容易使吐奶的情况出现。

2. 其次要注意环境,尽量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妈妈半卧或者将孩子竖起来喂,可以很有效的减少吐奶的情况发生。

3. 最后宝宝的胃容量是非常小的,妈妈要注意不要让孩子一下吃太多,孩子在吃完奶后两到四个小时才能后消化,这段时间让孩子右侧卧,先观察有无吐奶的情况,过上十几分钟之后再让他仰卧,可以有效防止吐奶。

4. 要注意宝宝的纸尿裤不要太紧,不然会导致腹部受到压力,导致吐奶。另外,很多妈妈在给孩子换纸尿裤时,会将宝宝的腿抬高,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不要将孩子的腿抬得抬高,同时在孩子刚吃完饭之后不要逗她们笑、或者过紧拥抱孩子,这些都很重要。

5. 如果宝宝是因为受凉导致的吐奶,可以拿一个热毛巾隔着内衣敷到宝宝的肚子上帮助缓解孩子吐奶的情况。或者将宝宝竖起,轻轻按摩孩子的胃部到脖子的地方,来缓解宝宝吐奶的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1027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