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按摩退烧图解(儿童发烧按摩退烧图解大全)

儿童感冒发烧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孩子发热,家长们既焦虑又不知所措。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份详细的儿童发烧按摩退烧图解,一起了解如何在家庭中为宝宝提供有效的护理。

一、认识发烧

我们要明确发烧的概念。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的一种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正常体温在36.1℃至37.2℃之间,如果体温超过37.2℃,可视为发热。儿童发烧时,家长应保持冷静,了解发烧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

二、儿童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1. 合谷穴按摩

合谷穴位于手背侧,大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合谷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30秒,每天3-5次。

2. 足三里穴按摩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眼向下4横指处。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足三里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30秒,每天3-5次。

3. 太阳穴按摩

太阳穴位于头部两侧,眉毛上方,耳廓前缘。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按住太阳穴,轻轻揉动30秒,每天3-5次。

4. 膻中穴按摩

膻中穴位于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膻中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30秒,每天3-5次。

5. 肩井穴按摩

肩井穴位于肩部最高点,当肩胛骨与颈椎交接处。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肩井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30秒,每天3-5次。

三、注意事项

1. 按摩力度适中,避免过重导致孩子不适。

2. 按摩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3. 按摩退烧的要保持室内通风,给孩子多喝水,注意保暖。

4. 如发烧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儿童发烧按摩退烧图解,相信家长们对家庭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呵护。我们也要明白,发烧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只要正确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能很快康复。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宝宝发烧按摩退烧图解 小儿发热按摩哪里

1 宝宝发烧常用按摩方法

开天门:按摩者两拇指交替自两眉中至前堂发际一直线处自下向上推,为“开天门”。

推坎宫:按摩者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即推坎宫。

揉太阳:太阳为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按摩者用中指指端揉或运,为揉太阳。

运耳后高骨: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中,与翳风,风池成等腰三角形。

清肺经:肺经在无名指掌面,按摩时用拇指在小儿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为清肺经。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掌侧中央,腕至肘的正中直线上,按摩时食指,中指并拢,放于小儿腕部正中,自腕向肘反复直推。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拇指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食指放于患儿肘横纹拇指侧,拇指放于腕横纹拇指侧,拇指向肘部直推。

掐揉二扇门:按摩者一手托患儿的手,掌心朝下,用拇指指甲掐按二扇门3-5下后,再用拇指指端按顺时针方向按揉100-300次。

拿风池:风池位于后发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食指用力提拿,有节奏的一松一放,为拿风池。

清胃经: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用拇指直推称清胃经。

清大肠:按摩者拇指在患儿食指外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称清大肠。

揉板门:板门位于拇指根下方的大鱼际处,拇指端在患儿大鱼际的中点处,先顺时针揉按,再逆时针揉按。

运内八卦:用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运内八卦,以患儿感觉酸胀发热为度。

揉天枢:按摩者中指与食指分开,按于患儿脐左右旁开2寸处,即天枢,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补脾经:脾经在拇指桡侧外侧缘,按摩者用拇指在小儿拇指外侧缘,自指尖向掌侧直推,为补脾经。

补肾经:肾经位于小指掌面,按摩者用拇指在患儿小指掌面,自指尖向指根直推200-300次。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掌面。按摩者拇指在患儿中指末节掌面,自掌侧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的腕至肘的连线上,按摩时拇指,食指张开,拇指放于患儿肘部尺侧,食指放于腕部小指侧,拇指反复向肘部直推100-300次。

揉小天心:中指端放于患儿大小鱼际交接处,顺时针方向揉按10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按100次。

2 宝宝外感型发烧按摩图解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1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的话,加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按摩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3 肺胃实热型发烧按摩图解

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分钟,清天河水,退六腑各2分钟,揉天枢,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帮助清除肺胃的湿热;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排便,以退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重在清热退热。

4 阴虚型发烧按摩图解

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儿童发烧怎么退烧按摩

在儿童的整个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烧等一些症状是非常正常的,当出现了这种事情时,家长们都会选择吃药打针,等一些方法帮助儿童退烧,其实也可以利用中医的按摩手法进行治疗,那么儿童发烧怎么退烧按摩?

当儿童发烧的时候就要知道发烧的具体度数,如果超过了38度5的话,此时可以使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按摩,可以使用清天河水的小儿推拿手法进行退烧,这种方法也是不可以盲目使用的,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处进行使用。

天河水的穴位在前臂内侧的正中线,就是从手腕横纹起到手肘的一条直线,找好穴位以后利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在一起沾一些清水,从手腕的横纹处一直推到手肘处,在按摩的时候方向千万不能够搞错了,一般推300~500下,每推20次左右的时候就要沾水。

如果清天河水推了300下左右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儿童的体温还是没有任何的变化,没有发生退烧的情况,或者是温度也没有在明显的升高,那么就要重复此方法,还应该再推300~500下,在推的时候要注意用力必须要均匀。

孩子发烧可以按摩什么穴位退烧吗

谣言:最管用退烧方法,不管烧多狠,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烧。

辟谣: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及急诊科临床症状,有人提出在小儿发烧期间,给小儿采取推拿的方法有利于退烧,那么小儿推拿退烧有用吗?最近网上甚至流传着“最管用退烧方法,不管烧多狠,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烧。”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说到退烧,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发热。

什么是发热?

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医学上将体温在37.5~38.0℃称为低热,体温在38.1~39.0℃称为中等热,体温在39.1~40.0℃称为高热,体温在40℃以上称为超高热。

推拿能够辅助退烧,但不管烧多狠,推拿都能搞定是不科学的。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疗法,在长期的实践中证实能够辅助退烧,也因其操作方便、无针、无药,无创伤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烧多狠,推拿都能搞定吗?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第一、小儿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推拿只是能够辅助降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发热的原因,而临床上认为当患儿体温持续超过38.5℃,且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应怀疑存在感染的可能性,要及时就医判断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引起肺炎、重症感染等危害患儿健康。第二、目前普遍主张当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积极采取退热措施,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方面。但仅仅用推拿患儿是否能够短时间减低温度,能降低到什么程度,目前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而由于儿童大脑发育还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经常会出现高热,如果降温不及时、有效就会造成抽风、惊厥甚至颅内感染等,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高热,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8.5℃,且患儿烦躁不安时,应及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给患儿服用退烧药。

总而言之,小儿推拿对退烧是有帮助的,但是小儿推拿仅仅是一种退烧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小儿发热,而且对于出现高热,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降温治疗。

面对小儿发热,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发热对小孩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增强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体温如果过高会对小孩造成伤害。

其次,发热时,家长要勤给孩子测体温,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且患者精神、活动可以,未出现明显不舒服,可以采取非药物降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可以通过多饮水,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患儿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不主张传统的在发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冷、温水擦浴有可能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酒精擦浴则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

第三,若孩子体温在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热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具体剂量参照各种药物的参考剂量。在使用降温退热药物时,不可过频,以免引起低体温或其他不良反应,一般24小时内退热药物的应用不超过4次。使用退热药物后一定注意要给孩子多多补充水分,并及时换洗内衣。

第四,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假如孩子出现了全身皮肤温度潮湿冰冷、颜色发青、四肢颤抖、精神差、活动差、拒绝吃饭、身上出皮疹等任何一种异常表现时,就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希望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儿发热,更好的呵护小孩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6).

[2]刘晓红.小儿急性发热的诊治思路[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1-6.

辟谣专家:

山西医科大学 赵一静博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组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 吴一波博士

复核专家:

中华医学会 唐芹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5852.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