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功能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肝功能不正常,即肝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了解肝功能不正常的几项关键指标,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肝功能不正常的几项关键指标展开论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肝功能不正常的几项关键指标
1. 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ALT升高是肝功能不正常的常见指标,其正常范围为0-40U/L。ALT升高提示肝脏可能存在炎症、脂肪肝、肝纤维化等病变。
2. 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AST)同样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AST也会释放到血液中。AST升高提示肝脏可能存在炎症、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等病变。AST的正常范围为0-40U/L。
3. 总胆红素(TBIL)
总胆红素(TBIL)是血液中胆红素的总和,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TBIL升高提示肝脏可能存在胆汁淤积、肝细胞损伤、溶血等病变。TBIL的正常范围为1.7-17.1μmol/L。
4. 直接胆红素(DBIL)
直接胆红素(DBIL)是总胆红素中的一部分,主要与肝脏的胆汁排泄功能相关。DBIL升高提示肝脏可能存在胆汁淤积、胆管阻塞等病变。DBIL的正常范围为0-6.8μmol/L。
5. 间接胆红素(IBIL)
间接胆红素(IBIL)是总胆红素中的一部分,主要与溶血相关。IBIL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溶血性疾病。IBIL的正常范围为0-10.2μmol/L。
6. 胆碱酯酶(CHE)
胆碱酯酶(CHE)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肝脏。CHE降低提示肝脏可能存在炎症、肝纤维化、肝细胞坏死等病变。CHE的正常范围为2.9-12.9U/L。
7. 白蛋白(ALB)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物质等功能。ALB降低提示肝脏可能存在严重损伤、营养不良、肝功能衰竭等病变。ALB的正常范围为35-55g/L。
二、肝功能不正常的临床意义
1. 早期诊断
通过检测肝功能不正常的几项关键指标,可以早期发现肝脏疾病,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2. 治疗评估
肝功能不正常的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3. 预后判断
肝功能不正常的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判断预后。
肝功能不正常的几项关键指标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和患者应重视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肝脏疾病,以保障身体健康。
肝功能检测哪几项
肝功能检查项目有
1、肝细胞损伤试验,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磷酶,酸性磷酸酶等酶学指标,其值的升高提示肝实质受到损害。
2、排泄功能试验,如胆汁酸、胆红素等检查项目,肝功能受损时,其值将相应升高。
3,肝脏储备功能检查,如蛋白等检查项目,值升高或降低提示肝脏储备能力下降。
4、反应间质性损伤的项目,通过蛋白电泳检查,获得蛋白成分变化的信息,判断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平时要避免饮酒,要注意多休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扩展资料:
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选择肝功能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
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
对原发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试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以帮助临床诊断。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几项指标呢
主要为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功能、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功能。
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功能、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功能、酶学指标、脂质代谢功能、肝脏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检测。
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
扩展资料:
肝功能检查的相关要求规定:
1、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其HPT降低。病情越重,HPT越低。
2、当肝病发展到肝细胞功能衰竭时,其HPT均显著下降,一般多低于0.5.若HPT逐渐依次恢复,则预后良好。
3、所有的肝功能检查都是要求采取空腹抽血的,这是因为正常人血液内含有一定量大分子的β和γ球蛋白,可与某些化学试剂结合而沉淀,而小分子的白蛋白和α1- 球蛋白,便可预防沉淀的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主要看哪几项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肝功能是衡量肝脏能力的一种指标。在我们对肝脏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通过多个项目来分析肝功能的强弱,或者是是否存在肝功能异常,但对于普通的人而言,对于这些东西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那么,肝功能主要看哪几项?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1、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为5——40U/L,是反映肝功能是否受损的一个重要项目,往往升高即说明肝脏受损,升高的越高,表明受损的越严重。
2、谷草转氨酶:正常值为8——40U/L,同谷丙转氨酶一样,是反映肝受损的指标,升高的程度与肝脏的受损程度呈正比。
3、谷酰转肽酶:正常值为7——40U/L,当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伴有谷酰转肽酶的升高,因此也是反映肝脏受损的指标。
4、总蛋白:正常值是60——83g/L,总蛋白主要是检查肝脏的代谢能力,反映了肝脏的储备能力,当肝功能受损时,总蛋白会降低。
5、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Umol/L,当白蛋白降低的时候,通常与肝功能异常有关,表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
6、总胆汁素:正常值为0——10Umol/L,胆汁素是胆汁的重要成分,靠肝细胞的转运系统在肠肝之间进行循环,当总胆汁素升高时,说明肝细胞吸收和分泌能力降低,肝功能出现了异常。
7、胆红素:总胆红素正常值为2——20Umol/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0——7Umol/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2——13Umol/L,胆红素主要是诊断黄疸的重要指标。
肝功检查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1、药物性肝损伤是可以引起肝功异常的,因为化学药品往往可破坏肝细胞的酶系统,引起代谢障碍,或使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TP生成减少,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表现为肝功能不正常,如果长时间肝功不正常,需要到正规专业化医院检查,及时更换药物,积极配合治疗。
2、各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病因,引起的肝功异常,这是比较常见的肝功不正常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