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作为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为许多准妈妈们解决了分娩难题。剖宫产后护理同样重要,关系到妈妈们的身体健康和产后恢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剖宫产后护理的那些事儿。
一、剖宫产后护理的重要性
剖宫产手术虽然安全,但术后护理同样不容忽视。以下是剖宫产后护理的重要性:
1. 预防感染:剖宫产手术切口容易感染,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2. 促进伤口愈合:合理的护理有助于伤口快速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3. 缓解疼痛:术后护理可以缓解疼痛,提高妈妈们的舒适度。
4. 预防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可以预防产后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
5. 促进子宫恢复:合理的护理有助于子宫恢复正常大小,减少产后出血。
二、剖宫产后护理的具体措施
以下是剖宫产后护理的具体措施,妈妈们可以参考:
序号 | 护理措施 | 说明 |
---|---|---|
1 | 伤口护理 |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
2 | 饮食调理 | 增加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3 | 休息与活动 |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
4 | 产后检查 | 定期进行产后检查,了解子宫恢复情况。 |
5 | 心理护理 | 关注妈妈们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
6 | 母乳喂养 | 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 |
7 | 防止便秘 | 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当运动。 |
8 | 避免性生活 | 产后42天以内禁止性生活。 |
三、剖宫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拆线后,可用温水清洗伤口,避免用力揉搓。
2.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蔬菜、水果等。
3. 休息与活动:产后初期,妈妈们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4. 产后检查:定期进行产后检查,了解子宫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 心理护理:关注妈妈们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6. 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提高母乳质量。
7. 防止便秘: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当运动,预防便秘。
8. 性生活:产后42天以内禁止性生活,以免感染。
四、剖宫产后护理的误区
1. 剖宫产后无需护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剖宫产后护理同样重要,关系到妈妈们的身体健康和产后恢复。
2. 剖宫产后不能运动: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有助于子宫恢复和身体康复。
3. 剖宫产后不能洗澡: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在伤口愈合后,妈妈们可以正常洗澡,但要注意保持伤口干燥。
五、剖宫产后护理的温馨提醒
1. 保持乐观的心态:产后护理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2. 与家人沟通:及时与家人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需求,共同度过产后恢复期。
3. 关注自身变化:密切关注自身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剖宫产后护理是妈妈们产后恢复的关键环节。希望本文能帮助妈妈们了解剖宫产后护理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为她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祝所有妈妈们早日康复,迎来美好的新生活!
剖宫产术后护理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设施和医疗条件也在不断的提高。有些孕妈们会因为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宫缩乏力等一些难产的症状,而选择剖宫产。但是剖宫产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产妇是很难恢复的,所以产后要好好护理,好好休养。那么剖宫产术后护理目标是什么呢?
剖宫产术后护理目标? 1.注意阴道出血
剖宫产子宫出血较多,家属应不时看一下阴道出血量,如超过月经量,要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2.术后多翻身
由于受麻醉药物影响抑制肠蠕动,引起肠胀气,剖宫产妈妈术后都会感到腹胀。产后多做翻身动作,可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肠道内气体尽早排出,以解除腹胀。
3.卧床宜取半卧位
剖宫产后无法短时间内起床活动,会导致恶露不易排出。采取半卧位,配合多翻身,可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而引起感染,影响子宫复位,也有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4.尽早下床活动
剖腹产的妈妈需要卧床休息24小时左右,然后护士会帮忙拔掉导尿管,催促你下床行走。
一开始,你可能非常勉强,需要别人搀扶。但依然要坚持尽早活动,避免下肢静脉栓塞及肺栓塞。
5.注意体温
停用抗生素后可能出现低热,这常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现。如超过37.4摄氏度,则不宜强行出院;无低热出院者,回家1周内,最好每天下午测体温一次,以便及早发现低热,及时处理。
6.少用止痛药
剖宫术后,麻醉药作用逐渐消退,下腹部伤口痛觉开始恢复,一般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此时,为了让产妇能很好地休息,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不要再用止痛药物,因为它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引起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所以需要产妇对疼痛做些忍耐。
剖腹产产后护理和饮食?剖宫产术后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术后24小时采取半卧位,可促进恶露排出,术后留置导尿管24小时,拔管后指导产妇尽早排尿。鼓励产妇勤翻身,并尽早离床活动,给予产妇高营养,易消化饮食。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酌情补液2~3天。指导产妇出院后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鼓励适宜母乳喂养,产后42天来医院进行复查。
剖腹产因有伤口,同时产后腹内压突然减轻,腹肌松弛、肠子蠕动缓慢,易有便秘倾向,饮食的安排与自然生产应有差别,产妇在术后12小时,可以喝一点开水,刺激肠子蠕动,等到排气后,才可进食;刚开始进食的时候,应选择流质食物,然后由软质食物、固体食物渐进。
术后进食不宜过多。剖腹产手术胃肠受到刺激,胃肠正常功能被抑制,容易造成便秘、产期增多、腹压增高,不利于康复。术后进食不宜多吃鱼类食物。据研究,鱼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有机酸物质,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妨碍术后止血剂伤口愈合。术后进食不宜多吃产气多的食物。产气多的食物有黄豆、豆制品、红薯等,食后易在腹内发酵,在肠道内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起发酵。
剖宫产术后常见护理问题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的剖宫产率逐年在增加。剖宫产和自然产有着很大的区别,术后身体出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是剖宫产后的护理工作也是很关键的,毕竟对产妇术后顺利康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剖宫产术后常见护理问题有哪些?还有剖宫产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剖宫产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剖腹产是妇科最大的手术,由于准妈在开展剖宫产手术时,要在小腹腔做这条12公分的创口便于于圆满剖出胎宝宝。
1、维持私处及腹腔创口清理刚做了手术治疗,要尽量减少创口沾水,洗澡应当挑选擦身体的方式,淋浴绝对是要防止的。
2、很多填补水分很多的多喝水有利于孕妇将身体的脏物照出来
3、生完孩子留意小便在开展剖宫产手术前,大夫都会刨腹产手术前要置放导尿管。
4、术后1~3d内常有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此系手术反应所致,无需处理。对术后3d体温超过38.5℃者,应注意观察切口、尿路、肺部有无感染。如无感染情况,应注意乳房有无胀奶。据临床观察,发热多与乳汁淤积有关,多由于产妇不及时哺乳引起。术后积极进行母乳喂养宣传、指导,由乳腺管不畅引起的奶胀用吸奶器协助产妇排出乳汁,对乳头凹陷婴儿吸吮困难者,用双手拇指扩拉乳头括约肌,手指牵拉乳头等措施,使乳头站立,趁机让婴儿含住奶头,数次后,即可解决乳头凹陷问题,从容哺乳。乳汁排出顺利后,多能解决发热问题。体温在24~48h内恢复正常。
剖宫产术后注意事项 1.尽早活动
目的: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孕晚期和产后比较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引起此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不能早日下床活动、年龄较大、多胎经产妇等。
2.及时大小便
目的:预防尿路感染、便秘
一般术后第二天静脉滴注结束会拔除留置导尿管,拔除后3~4小时应排尿,以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
3.清淡饮食
目的:避免呕吐或腹胀
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内因麻醉药药效尚未消失,全身反应低下,为避免引起呛咳、呕吐等,应暂时禁食,若产妇确实口渴,可间隔一定时间喂少量温水。
我希望通过以上文章介绍大家对于剖腹产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剖腹产虽然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不过毕竟是剖腹手术,所以术后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留下后遗症。
剖腹产产后护理有哪些剖腹产产后护理要点
分娩是一件极其危险、困难、痛苦的事情,但是分娩在心理层面却是一件让人期待而欣喜的事情,女性分娩之后,身体会极度虚弱,气血双亏,尤其是剖腹产的女性,几乎无法下床,因此剖腹产后一定要注意护理,否则将来会留下很多后遗症。那么剖腹产后应该如何护理呢?
1、产后护理
有关妇科专家针对剖腹产产后护理的问题为大家做了一个详细的解答,具体有以下几种,一起来看一下。
(1)在剖腹产手术的当天,产妇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这也是属于一次比较大的手术。产妇在这个时候会有导尿管的刺激、心电监护的袖带缠绕以及吸氧管的不适,部分患者的后背还有镇痛泵。宝宝在出生之后,给你妈妈很大的吸引力,妈妈会不断的关注孩子,除了要提醒妈妈要喂孩子之外,还要注意休息,这样才能更快的恢复体力。
(2)产妇在拔掉导尿管之后,应该尽快的多活动,可以先起来坐着,然后在床附近活动,然后在下地活动。千万不要一动不动的卧床休息,这样会影响到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出现下肢深部的静脉炎。同时,也要注意产妇的卫生,勤换衣服,尽量穿一些吸汗宽松的衣物。
2、伤口护理
(一)密切观察剖宫产后伤口局部的情况
剖宫产后,要特别注意腹部伤口愈合及护理。剖宫产伤口分为两种,直接口与横切口。不管哪种切口,术者在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对齐伤口,术后伤口要压置沙袋6小时。剖宫产的伤愈合约需1周,因为伤口较大,发生感染的概率也相对提高。另外,肥胖的新妈妈由于皮下脂肪较厚,也容易发生伤口感染。产后第二天,伤口换敷料,检查有无渗血及红肿,一般情况下术后伤口要换药2次,第七天拆线。如为肥胖病人,或糖尿病,贫血及其他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要延迟拆线。术后若新妈妈体温高,而且伤口痛,要及时检查伤口,发现红肿可用95%酒精纱布湿敷,每日2次。若敷后无好转,伤口红肿处有波动感,就确认有感染,要即使拆线引流。每天为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清洁情况及是否新鲜,如果每天伤口换药,引流纱条已无分泌物,创面新鲜,可考虑二次缝合。缝线不宜拉得太紧,观察伤口是否有渗出,如果渗出较多,创面不新鲜,不考虑二次缝合。尽量引流彻底,否则不易愈合。
由于术后伤口范围较大,表皮的伤口在手术后5-7天即可拆线或去除皮肤夹。但是,完全恢复的时间需要4-6周。刚刚分娩的新妈妈,身体抵抗力较弱,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引起伤口感染。因此,一定要悉心呵护伤口,避免给非常忙乱的月子里增添更多麻烦。
(二)协助新妈妈术后多翻身
麻醉药物可抑制肠蠕动,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发生腹胀。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术后12小时,为新妈妈泡一些番泻叶水喝,帮助减轻腹胀。24小时候帮助新妈妈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这样能增强肠胃蠕动,今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还可以按摩足三里、合谷、内关等穴位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三)鼓励新妈妈自行排尿
为了手术方便,一般在剖宫产术前均要安放导尿管。术后24-48小时麻醉药物影响消失,膀胱肌肉才可恢复排尿功能。这时,可拔掉导尿管,要求新妈妈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排尿,减少导尿管保留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易引起尿路细菌感染。如果新妈妈第一次自行排尿有困难,可让新妈妈听流水声或用水壶盛温水冲洗会阴诱导排尿。
(四)协助新妈妈摆放合适的体位
剖宫产术后身体恢复较慢,不像女性私处自然分娩的新妈妈,在产后24小时就可起床活动。因为,剖宫产的新妈妈容易发生恶露不易排出的问题。如果采取半卧位,配合多翻身,那么就可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淤积子宫腔引起感染,影响子宫复位,也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新妈妈伤口感到疼痛,而平卧子宫收缩的疼痛最敏感,这时应协助新妈妈采取侧卧位,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将被子或毛毯垫在背后,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痛。
(五)保持腹部刀口的清洁
术后2周内避免使腹部切口沾湿,清洁身体宜采取擦浴。在此之后可采取沐浴,但在恶露未排干净之前禁止盆浴。每天冲洗外阴1-2次,不要让脏水进入女性私处。如果伤口发生了红、肿、热、疼痛,不可随意挤压敷贴,提醒新妈妈及时就医。
(六)劝慰新妈妈尽量少用止痛药
剖宫产术后麻醉药作用逐渐消失去,腹部伤口的痛觉开始恢复,一般术后数小时开始剧烈疼痛。为了能够好地休息,使身体尽快复原,可适当地使用一些镇痛药。但在此之后,就要劝慰新妈妈尽可能的忍耐,以免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一般而言伤口的疼痛可在3天最后时间会自行消失。
(七)鼓励新妈妈尽早下床活动
只要体力允许,产后尽量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量。这样,不仅可促进肠蠕动和子宫复位,还可避免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
(八)进食不宜过饱
剖宫手术时肠道不仅要受到刺激,胃肠道正常功能也被抑制,肠蠕动相对减慢。如多食会使肠内代谢物增多,在肠道滞留时间延长,这不仅可造成便秘,而且产气增多,腹压增高,不利于康复。所以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
(九)即使排便
剖宫产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故术后新妈妈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
(十)严防感冒
感冒咳嗽可影响伤口的愈合,剧烈的咳嗽甚至可能造成切口撕裂。因此,要交代新妈妈严防感冒。对已患感冒的新妈妈要及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另外,要确保腹部切口和会女性私处的清洁,刀口发痒时不要搔抓,更不要用不洁物品擦洗。
(十一)指导剖宫新妈妈做健身锻炼
剖宫产术后10天左右,剐身体恢复良好即可进行身体锻炼。方法如下。
1.仰卧,两腿交替举起,先与身体垂直,后慢慢放下来,两腿分别做5次。
2.仰卧,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屈曲抬起右腿,并使其大腿尽力靠近腹部,脚跟尽力靠近臀部,左右腿交替做,各做5次。
3.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交叉合抱在胸前,后慢慢坐成半坐位,再恢复仰卧位。
4.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上举伸直,做仰卧起坐。
5.俯位,两腿屈向胸部,大腿与床垂直并抬起臀,胸部与床贴紧,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时,从2-3分钟逐渐延长到10分钟。
3、护理要点
(1)剖腹产后当天
剖宫产当天产妇回到病房后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为这毕竟是一次大的手术经历。这时会有导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适、心电监护的袖带缠绕,后背还有镇痛泵。
孩子出生后给了妈妈极大的吸引力,妈妈会不断地关注孩子,提醒妈妈们在这时除了需要喂奶时喂孩子外,其他时间一定要闭目休息,以尽快恢复体力。产后还要多翻身,促进尽早排气,也要尽早进食,以补充手术造成的体能损失。
(2)剖腹产后第2天
产后第2天拔除导尿管后,要尽快活动,可以先坐起,再在床边活动,再下地活动。千万不要一动不动地卧床,这样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发生下肢深部静脉炎。当镇痛泵取走后,伤口会有疼痛的感觉,孩子吮吸乳房时会有子宫收缩疼痛,这些疼痛对于没有经历产程的剖宫产产妇来说就觉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过来。孩子吃奶时的宫缩疼就像是平时来月经时的轻微痛经一样,是可以忍受的,只有这样的收缩才促使子宫由一个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缩小成孕前的大小。
产后会有褥汗,这是孕期体内贮存的水分在产后以褥汗的方式排出体外,不要以为是体虚出的虚汗。每天都要换衣服,以保证身体清洁。护士会帮助产妇进行外阴清洗,保持外阴清洁。产后前两天还需要输液,以补充术中的损失和手术后不能尽快进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医生还会给予产妇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3)剖腹产后第3天
第3天产妇基本就适应了宫缩的疼痛,这时医生会给伤口换药,可能会有小的不适。医生会查看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红肿发炎,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最重要的是这时开始涨奶(一般产后24~48小时就开始涨奶),需要产妇咬牙挺过这一关,可通过乳房按摩疏通乳管,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
一般产后第3天就可以在温暖的屋子里洗洗头,擦擦身子,并将头发用热风吹干。一周时可以在温暖的浴室里洗洗澡,但要注意保护好伤口。产后每天要刷牙,保护好牙齿。
4、护理禁忌
(1)剖腹产后的危险动作之一:平卧
因为剖腹产之后,随着麻醉效果的逐渐消退,就会出现切口的疼痛,而平卧位子宫收缩的疼痛最敏感,故应采取侧卧位,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将被子或毛毯垫在背后,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切口听震动和牵拉痛。
(2)剖腹产后的危险动作之二:不活动
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因为活动了肠道才能活动,肠道活动了才能排气,排气了才能慢慢进食,恢复饮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东西,让乳汁进一步分泌。这样助于产妇体力恢复,促进排尿、排便,促进恶露排出,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3)剖腹产后的危险动作之三:不敢大小便
剖腹产后,由于疼痛致使产妇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故术后产妇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平时多喝水,冲洗尿道,预防感染,但是不要喝太多,膀胱有一些感觉的时候就要解小便。
(4)剖腹产后的危险动作之四:坐浴或盆浴
进行剖腹产后的妈妈,在伤口拆线前不能淋浴洗澡,要保持腹部伤口的干燥、清洁,可用温水擦洗局部,或是请医生将腹部伤口做好防水保护后再进行淋浴。
要注意的是:在产后四周之内子宫颈尚未闭合,不要进行坐浴或盆浴,以免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但是应该每日冲洗外阴2~3次。有侧切伤口的产妇,应该在每次便后均冲洗外阴。
(5)剖腹产后的危险动作之五:大鱼大肉
剖腹产后,产妇会消耗大量能量,所以要及时补充营养,但不宜立即进食大量含高蛋白的食品,术后一周内禁食蛋类、发酵食物及牛奶,以避免胀气,一周后可开始摄取鱼、鲜奶、鸡精、肉类高蛋白质食物,帮助组织修复。同时,应少食用油腻、含深色色素和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6)剖腹产后的危险动作之六:性生活
恶露未干净或产后42天以内,由于子宫内的创面尚未完全修复,所以要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为了一时之欢而忘了“戒严令”,很容易造成产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后果。恶露干净较早的产妇,在恢复性生活时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为产褥期受孕也是常见的事,应引起重视。
(7)剖腹产后的危险动作之七:吹风着凉
产后,产妇的毛孔会完全张开,正是“弱不禁风”的时候,如果因空调等制冷设置温度太低而使产妇着凉,不仅容易使其感冒,更容易落下病根。因此,注意空调的风不可以直接吹到产妇,室温一般以25-28℃为宜,产妇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最好还穿上一双薄袜子,穿着不宜暴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