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宝宝皮肤娇嫩,容易受到痱子的侵扰。痱子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尤其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宝宝更容易出现痱子。本文将从痱子的成因、症状、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家长们应对夏日宝宝痱子困扰。
一、痱子的成因
痱子是由于汗腺导管阻塞,汗液排泄不畅而引起的。夏日气温升高,人体为了调节体温,通过汗腺分泌汗液。当汗液分泌过多,汗腺导管被汗液堵塞,汗液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形成痱子。
二、痱子的症状
痱子通常出现在宝宝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痱子初起时,皮肤上会出现红色或粉红色的小点,随后逐渐增大,形成白色或黄色的小脓包。宝宝患痱子时,会感到皮肤瘙痒、疼痛,严重时还会出现感染。
三、痱子的预防
1. 保持室内通风:夏日气温高,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
2. 适时洗澡:宝宝出汗后要及时洗澡,清洗汗液,保持皮肤清洁。
3. 穿着宽松衣物: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4. 注意饮食:夏日宝宝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5.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夏日阳光强烈,要避免宝宝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四、痱子的护理
1. 保持皮肤清洁:宝宝患痱子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2. 选用痱子粉:在宝宝患痱子的部位,可以适量涂抹痱子粉,吸汗止痒。
3. 注意衣物清洗:宝宝患痱子时,衣物要勤洗勤换,避免细菌滋生。
4. 适当用药:如痱子严重,可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5. 注意休息:宝宝患痱子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五、引用权威资料
据《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报道,痱子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发生率高达30%-50%。夏季高温潮湿,是痱子高发季节。家长应重视宝宝痱子的预防和护理,以免影响宝宝的生活质量。
夏日宝宝痱子困扰,家长要学会科学预防和护理。保持室内通风、适时洗澡、穿着宽松衣物、注意饮食、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等,都是预防痱子的有效方法。一旦宝宝患痱子,要及时清洁皮肤、选用痱子粉、适当用药等,以减轻宝宝的不适。让我们共同呵护宝宝健康成长,度过一个愉快的夏日。
湿疹和热疹和痱子的区别图片及护理方法
这段时间,浙大儿院皮肤科的医生忙得团团转,不少皮疹患儿都纷纷来就诊,
“宝宝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看了好久才发现宝宝手臂、大小腿、PP上都是红点点……”这样的场景,很多妈妈并不陌生。
夏季是各种皮疹的高峰季,加上炎热的高温,宝宝们待在室内,空调长期开着,要是再加上作息不规律,一些荨麻疹这些常见的皮疹可要主动惹上宝宝们了。
“野火烧不尽,高温天又生。”来势汹汹的皮疹让宝宝受罪,妈妈们也焦虑不堪。
别着急,小南今天就把几种常见的皮疹叨唠叨唠,看完这一篇,下次再遇上也能不怕不怕不拍啦~~~
所谓“十宝九疹”,可以说,皮疹是不少宝宝们必须经历的坎!
提到皮疹,妈妈们最先脑补的肯定是湿疹、痱子、麻疹等等,小南就根据儿科常见的几种皮疹的临床表现来说一说吧。
皮疹到底是啥?
皮疹被定义为广泛的皮肤病发作,有多种表现形式,干燥、潮湿、破裂或起泡,可以是占领身体的局部,或者覆盖身体大面积。有时会痒,有时不会痒。其种类和发病原因较多,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诊断。
非传染性的皮疹
1.湿疹: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婴儿湿疹本质上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通常在婴幼儿发展。症状取决于湿疹的类型和个体的年龄,但通常包括:
皮肤干燥的鳞状斑块
强烈发痒的皮疹
破裂和皮肤粗糙
皮肤完整的可涂抹保湿霜,皮肤有破溃、渗液的,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激素药膏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湿疹,爸宝妈妈们要及时排查过敏原,尽量避免。
2. 痱子
痱子即热疹,由于天气炎热导致汗液不容易蒸发排除引起的皮肤炎症。多出现在宝宝出汗多的颈部褶皱处、胸背、腋下、臀部等部位,还有头部、前额等。
只要注意卫生、清洗干净,然后局部涂点炉甘石水,天气凉快后就消了。注意,少用痱子粉哦。
3. 荨麻疹
即风团样皮疹,荨麻疹可以为感染所致;但更常见的是由于过敏导致的,如皮肤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等。荨麻疹表现为隆起的红斑,其上中央区常发白。红斑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一旦发作,胆儿小的妈妈看着就觉得吓人。不过比起害怕,荨麻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痒,尤其在夜间。对于成人来说,这也是相当痛苦的,更别说宝宝了。一般1天左右就可消退,如果持续超过6周就被认为是慢性荨麻疹了,治疗时间也较长。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对症止痒;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等。
4、药物疹
顾名思义,因为使用药物引起。药物疹形态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湿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等等。
传染性疾病的皮疹(此表格建议妈妈收藏)
一般都会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都需要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其中,麻疹、风疹、水痘、手足口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最后,小南要强调的是除了个别皮疹可以接种疫苗预防外,爸爸妈妈们特别要注意的是疾病流行季节和地区,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其他的只能靠“勤通风、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传染”来家庭预防啦。
如何区别热痱子症状图片
炎炎夏日很多皮肤病进入高发季了,比如脚气、汗斑这种真菌感染疾病;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皮炎等紫外线相关的皮肤病;还有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那就是“痱子”。
提到“痱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也见到过。
为什么白的是痱子,红的医生也说是痱子,究竟长什么样?
爽身粉到底能不能用,为什么有的医生说可以用,有的不让用?
宝宝每年都有痱子,我应该如何预防?
这么多疑问,让我们一个个回答。
1.为什么会得痱子
说到为什么会得痱子,相信大家都知道是热的、热出来的!
没错!就是因为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出汗多,但不易蒸发,汗液使皮肤浸渍后,汗腺导管口闭塞,汗液出不来,越积越多,严重时汗管破裂,汗液外溢刺激周围皮肤。严重时可激发感染。
另外,也有研究证实和细菌感染有一些关系。
2. 痱子长什么样?白的红的都是吗?
痱子其实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确实长的不一样,有白、有红、还有脓。
(1)白痱:这属于最轻的痱子,也是痱子最早的表现。
因为汗液溢出的部位比较表浅,所以主要表现为针尖大小的小水泡,亮晶晶的,周围也不红,特别容易破,干后会有鳞屑。
这个不仅仅是夏季多见,一些长期卧床、高热、过度衰弱的患者。
(2)红痱:
红痱就相对严重一些了,为止比较深,成批成片的出现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就是小疙瘩),周围可以看到红晕。
(3)脓痱
这个又比上一种类型要严重。
听名字就可以猜到,已经开始有小脓疱了,而这种小脓疱多为无菌性的。
常见部位为四肢屈侧。会阴等皱褶部位和小儿头部。
(4)深痱
这种痱子的特点就是深,深到不是很明显;
密集的和汗孔一致的皮肤色的水泡,当出汗刺激后会明显增大,不出汗时看不太出来的,刺破后可有透明的浆液。
这种就相对比较严重了,严重时因为全身出汗少可以出现热衰竭,有疲劳、食欲不振、倦睡、头痛、眩晕等症状。
这种情况不要拖,抓紧去就诊。
3. 如何预防痱子的出现?
前面讲到痱子的诱因,主要是热、湿度大、汗液堆积,那预防也是针对这些。
(1)环境的通风、散热。越闷热的环境越容易出现。
(2)衣服宜宽大,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
(3)出汗以后要及时清洁、干燥,婴幼儿清洁后可以扑洒痱子粉,但不宜过多和过后,且出汗后及时擦干净,以免粘稠后进一步堵塞汗孔。
(4)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5)婴幼儿重点提一下:衣服宽松、勤换,每天可以用清水擦洗2~3次,头部较多时可以将头发剃掉。痱子粉使用时不要太多,而且出汗后,还要及时擦掉。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抓破感染。
4.痱子该如何治疗?
其实,注意通风、清洁一些轻度的白痱、红痱是可以自己慢慢消退的。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就是炉甘石洗剂,亦可1%薄荷炉甘石洗剂。干燥后及时擦掉。另外,还有冰霜痱子粉。
对于脓痱除了上述的处理,还可以使用乳酸依沙吖啶软膏,复方黄柏液稀释后擦洗。
又到了痱子高发的季节,做好防护完全可以避免,尤其是婴幼儿更要注意。
怎样区别湿疹和痱子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天气的特殊原因,加之宝宝的皮肤汗腺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汗液的排出不畅, 所以痱子在夏季发病率是很高的。当宝宝出现满身皮疹痒等症状时,宝妈妈就会很茫然的,到底是痱子还是湿疹造成的呢?
首先,先科普一下什么叫痱子,其原因主要是天气炎热,加之汗腺发育不健全,就容易使汗液排出不畅,形成皮肤急性炎症,出现痱子的症状。所以,常常伴有痒、热辣疼痛等症状的,其好发部位婴幼儿多见于头部、颈部、胸背、腋窝等出汗较多的部位,发病是比较迅速的,常常以针头大小的红丘疹密集呈片状,伴有脓性。?
再对湿疹科普一下,湿疹的原因,主要和遗传因素,或是环境、饮食等易过敏的物质是有直接关系,常常以粟粒疹丘疱疹为主,以瘙痒症状明显,常常好发于头部、耳部、四肢、生殖器等皱褶较多的部位,属于慢性疾病,容易复发。
为了更清楚的区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先针对病因区别,湿疹多有过敏史或者是遗传史;而痱子多发生于出汗较多的部位,属于急性皮肤炎症;
二,季节性的区别,湿疹是不分季节的,只要接触过敏原就容易发病;而痱子多发生于夏季,闷热的天气多见;
三,根据症状区别,湿疹主要是以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常常伴有瘙痒分泌物等症状,容易复发,属于慢性疾病。而痱子起病急,先以皮肤红为主,然后会迅速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密集成片状,常常伴有痒,热辣烧痛等症状。?
四,在护理时也是有区别的;
痱子在护理期间,要注意避免室内湿热,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炎症感染有利于康复的,饮食避免吃油腻和辛辣食物,以清淡食物为主。
而湿疹护理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饮食避免吃海产品辛辣等易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或者是影响康复。【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