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自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生育时代。本文将回顾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政策放开的原因
1. 人口老龄化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人口老龄化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养老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
2.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生育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动力,需要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3. 家庭结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逐渐从“四二一”向“四二二”转变,即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子女,且父母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结构使得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上升,生育观念发生转变。
三、政策放开的影响
1. 生育率有所回升
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我国生育率有所回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比2015年增加131万人。从长期来看,我国生育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 家庭负担加重
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增加。一方面,教育、医疗等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家庭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需要投入更多。
3. 社会资源配置压力加大
随着生育率的回升,我国社会资源配置压力逐渐加大。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需求量增加,供给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
四、未来发展趋势
1. 政策将进一步优化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家庭负担加重等问题,我国政府将继续优化生育政策。一方面,加大对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更多福利。
2. 生育观念逐渐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育观念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成长,而不仅仅是数量。
3. 人口结构逐渐优化
随着生育政策的优化和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人口结构将逐渐优化。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得到缓解,人口红利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二胎政策的放开,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生育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政策放开的影响,积极应对挑战,为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放开二胎是什么时间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在2016年1月1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国营企业的职工还是普通企业的职工,无论是头一胎是男孩还是女孩,现在都可以生二胎了。主要因为我们国家老龄化趋势增大,年轻人减少,所以放开二胎政策。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新形势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重大决策。单独两孩政策稳妥扎实有序实施,为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积累了经验,当前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法治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使计划生育成为惠及亿万家庭的甜蜜事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时间
开放二胎政策时间2016年1月1日。是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自2016年1月1日起就已经执行了。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2016年1月1日起,《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国家放宽生育条件,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胎的权利。
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近年来,随着全面二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计划生育成为热点话题,任何一件事都有其利弊之处,那么,二胎政策放开有哪些利弊
二胎政策有利方面
1.抑制男女比例失衡受“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家庭重男轻女。以往因受“一胎政策”限制,不少家庭选择“性别生育”,致使产生男女比例失调现象。现在实行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那么很多夫妻就能生两个孩子,极大地地减少这一现象的产生。
2.缓解人口老龄化以前的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国人的出生率,致使其下滑。而现在放开二胎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问题。这项政策对社会的经济、保障制度等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胎政策弊端方面
1.国家财政支出将增加全面放开二胎之后,国家人口数量会上涨,这会增加国家在环境、财政支出和社会公共福利等方面的压力。
2.加重个人家庭负担如今物价高涨,养育一个孩子成本花费不菲。现在全面放开二胎,但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全面二胎开放时间是哪一年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从2016年1月1号开始的。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之前,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国家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将卫生部的职责、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组织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拟订计划生育政策,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等。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第二十条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二十一条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前款规定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者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