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针,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健康成长路上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抵御各种传染病,还能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对于一些家长来说,面对孩子打预防针的场景,往往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孩打预防针的那些事儿,让你轻松应对疫苗接种全攻略。
一、预防针的种类
我们要了解一下预防针的种类。目前,我国儿童预防接种的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基础免疫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
2. 加强免疫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HPV疫苗等。
3. 特殊免疫疫苗:包括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二、打预防针的时间表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儿童预防接种的时间表如下:
年龄 | 疫苗种类 | 接种时间 |
---|---|---|
0个月 | 卡介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1个月 | 乙肝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2个月 | 脊灰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3个月 | 百白破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4个月 | 白破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6个月 | 麻疹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8个月 | 乙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9个月 | 流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1岁 | 脊灰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1岁6个月 | 百白破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1岁8个月 | 麻疹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2岁 | 乙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2岁6个月 | 流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3岁 | 脊灰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4岁 | 百白破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6岁 | 麻疹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9岁 | 流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12岁 | 乙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三、打预防针的注意事项
1. 接种前: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腹泻、皮疹等症状,应暂缓接种。
2. 接种时:孩子需空腹接种,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以防出现过敏反应。
3. 接种后: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发热、红肿等反应,可采取物理降温、局部冷敷等措施。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四、如何缓解孩子打预防针的恐惧
1. 提前沟通:在接种前,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解释预防针的作用,让孩子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2. 选择合适的接种场所:尽量选择离家近、环境舒适的接种点,减少孩子的紧张情绪。
3. 分散注意力:接种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观看动画片、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
4. 给予鼓励:接种后,家长要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接种疫苗的成就感。
打预防针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家长要充分了解预防针的种类、时间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缓解孩子的恐惧,让孩子顺利度过疫苗接种的过程。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防针种类 | 接种时间 | 注意事项 |
---|---|---|
卡介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乙肝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脊灰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百白破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白破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麻疹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乙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流脑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手足口病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HPV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白喉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破伤风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狂犬病疫苗 | 出生后24小时内 |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暂缓接种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小孩打预防针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宝宝打预防针的注意事项
为了宝宝健康地成长,打预防针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打预防针是有许多注意事项的。下面我带你了解宝宝打预防针的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宝宝打预防针的注意事项 1、长牙期间可以打预防针
宝宝长牙如果没有出现发烧症状,那么是可以打预防针的。
宝宝长牙跟打预防针并没有冲突,如果宝宝在长牙期间没有其他异状,如发烧、感冒等,那么打预防针可以正常进行。
注意:不过打完之后多喝水,可以预防发烧。
2、出现发烧症状不宜打预防针
宝宝长牙期间如果出现发烧症状,或者感冒等疾病,那么,家长最好不要带宝宝去打预防针。
宝宝发烧期间打预防针,容易加重病情或者导致预防效果减弱。所以,宝宝长牙如果发烧的话最好不要打预防针。
建议:宝宝长牙发烧,要及时治疗退烧,期间多喝水。
注意:宝宝每次打预防针之前要测量体温,看宝宝有没有感冒发烧,如果感冒发烧了,要先退烧,治疗疾病并且没有用药的情况下再去。
打预防针的禁忌有哪些 1、患了一些急性、或者是慢性肾脏等等疾病、或者是活动性肺结核、比较厉害的先天性心脏病、化脓性的肌肤疾病。化脓性的一些中耳炎的孩子们,在小孩打预防针之后,可能是会因此造成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病儿的康复。但小儿若患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功能好仍然可以打预防针。
2、在预防接种期间,小儿若有不舒服、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病状好转后再补打。
3、发热和正在患感冒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否则会使发热加重,并可诱发其他疾病或加重病情。
4、患传染病后处于恢复期的儿童若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孩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活疫苗及百、白、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有癫痫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及百、白、破混合制剂,易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
关于打预防针的问题解答 1、打疫苗是否伤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
2、接种疫苗后哪些症状为正常反应?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
3、打重、漏打有什么后果?关于有效性,少打肯定会影响效果。打重复了,如果跟前一针间隔比较近,可能反而会影响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如果多打了疫苗,在头一两天或者头一个星期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但一般来讲,不良反应几率不会因此增加。
小孩为什么要打预防针我们知道初生的孩子抵抗力很弱,一旦受到外界某些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得病。打预防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抵抗某些病菌的侵袭,从而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打预防针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呢?原来,人体受到病原菌的入侵后,便会产生一种相对应的抗体来保护自己。急病痊愈这种抗体就会长时间地留在人体内,保护人体预防此类病菌的再次侵人。打预防针就是根据这个道理,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能使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细菌、病毒杀死或用特殊的方法减低其毒性制成的疫苗,并将这种疫苗接种到人身上,人体内便会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以后假如再遇到此类病菌的入侵能发挥强大的歼敌作用。必须指出的是,一种预防针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针对性强。因此,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多次预防接种,作为父母应积极配合,高度重视。
小孩怎么打预防针
还记得自己是小孩儿的时候,村里大喇叭过一阵就喊:“谁家有15岁以下孩子去村卫生所打预防针”。每每听到这个声音,我心里就发怵,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过15岁,要是不打针该多好。那些讨厌的大人为什么要让我们打针?
现在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小孩儿,每个月都会查看接种本,生怕漏掉哪一针,若有遗漏,恨不得马上就补。带着小朋友去防疫站打针,几乎每个都吱哇乱叫,我家儿子更加丢人,每次都躺地上,被我揪着去打针。这时候我忘记了打针是会疼的,只知道打针是必须的。
什么是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打了预防针可以让我们对疾病有抵抗能力,现在疾病种类又多,看病又难又贵。拥有疾病抵抗能力是多么重要。
疫苗一般分两种,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接种的,也是要求接种的,直接影响孩子以后入学的。二类疫苗,也就是自费疫苗,是根据个人情况注射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选择性注射,注射一些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的疫苗。毕竟二类疫苗打的多了对孩子和大人来说都是负担。
打完疫苗一定要观察孩子的情况,有的会发烧,有的会有皮肤反应,只要不太严重一般都没事,但是一定要仔细留意注射完疫苗的一两天内。
最后还是要跟孩子好好沟通,告诉他我们是去跟身体增加一种能量,打败细菌病毒怪兽的技能。愿宝贝们都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去当地卫生院:带好双方父母身份证,孩子的出生证明,孕期手册。去新生儿登记,卫生院会发防御接种证给你。每次都按规定时间去打育苗,就可以了。打完育苗要观察30分钟,医生看过,没事再回家,大家要记住,按照医生安排预苗接种时间,这是接种的最佳时间,请不要错过。
您说的打预防针应该是指的儿童疫苗接种。
我国对儿童疫苗接种是强制性要求的,按要求接种疫苗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入学。各地的接种单位一般有医院、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其中在医院里一般是负责孩子出生时的第一针疫苗接种。今后的定期疫苗接种,如果是在城市,去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如果是农村,去乡镇卫生院接种。疫苗接种不限制地区和户口,到离自己近的接种点接种就可以。
我国现在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且免费接种的疫苗,需要儿童按时接种,此类疫苗不能漏打,从孩子出生到七周岁都有,如果有漏打需要补接,不然会影响今后的入学。
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属自愿接种非国家强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打或不打。二类疫苗质量价格不齐,家长要慎重选择。
关于打预防针的时间,可以参考接种证上面的排期表,上面有详细的标注,接种时间的原则是只能推后,不能提前,如果孩子到了接种时间,身体出现感冒等不适情况,应该等身体恢复正常了再去接种。
接种疫苗不只是打针,有时是吃药丸。接种后半小时内应休息观察30分种,无不良反应后再离开。如当天是打针接种,当天不可以用水洗接种处。
按时接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家长们都能重视。
现在宝宝在出生的时候就需要去打预防针了,那么这个预防针是如何去打的呢?要怎么打才合理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所以下面我就给各位朋友说说在不同的时期如何去选择预防针,看完之后保证大家是不会忘记的!
宝宝预防针怎么打
一般,宝宝出生后,在医院住院第二天,医院会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并给家属提供一份疫苗接种的文件,上面有盖章的。
这份医院提供的有盖章的乙肝疫苗文件,一定要保存好,因为下一次打疫苗必须提供这份文件。
等孩子满月后,去你户口所在地旗县市妇幼保健院,提供医院提供的乙肝疫苗盖章文件,进行疫苗接种。不过,还要提供孩子的出生证明,若是已经落完了户口,还要提供户口簿等文件,有些地方因地而异。
妇幼保健院的疫苗接种是免费的,不会收费的,打疫苗的时候,孩子必须是醒着的,所以去之前尽量要让孩子醒着。
打完疫苗,会在妇幼保健院观察三十分钟,如果孩子没出现什么异样,就可以回家了,不过会在下一个一个月内再次去接种。
妇幼保健院会给你提供几分文件以及下一次打疫苗日期的,一定要注意,孩子打完疫苗不要沾水。宝宝疫苗有哪些
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
其实宝宝在出生之后需要打的疫苗种类还是有很多的,所以请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记清楚,因为这些疫苗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如何去打疫苗的顺序和种类也说的很清楚,所以大家按照上文所提到的内容去做即可,一般就不会耽误什么事情的!
刚出生打乙肝疫苗、卡介苗,一个月打第二针乙肝疫苗,第二个月打脊灰灭活疫苗等,详情如下表…
您好家长凭户口本去登记。去卫生中心或防疫站注册登记,填写家长姓名与孩子姓名。登记好后发给一个儿童疫苗接种证。.拿着接种证按规定时间去打针。第一步还是先登记,然后给孩子量体温。体温正常就可以接种了。感冒一般不能接种。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从妈妈体内获得的抵抗力会逐渐减弱,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就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宝宝进行疫苗接种,以保护宝宝健康地成长。
什么是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预防性生物制品(俗称疫苗),按照国家和省级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接种疫苗必须要知道的7件事
1、尽早办理疫苗证
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可以到居住地所在的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为接种疫苗做好准备。
2、接种时需出示证书
《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每次预防接种时必须携带本证,否则无法接种疫苗。
3、入托需要接种证
《儿童预防接种证》必须是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时应当及时补办,因为我国明确规定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查验此证书。
4、接种前须知禁忌知识
儿童监护人有义务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行禁忌情况。
5、接种疫苗需到正规点
为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请家长带小孩到当地指定的接种单位(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疫苗,并对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6、外来儿童同样享受免费疫苗
无论是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均可按时携带儿童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外来儿童同样享受政府免费提供的计划内疫苗的接种权利。
7、接种后需观察,必要时需就医
一般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必须在接种场所休息15分钟~30分钟。有些儿童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高热等反应,请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将出现的此类反应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接种疫苗前后,妈妈应该怎么做
接种疫苗一定是要在宝宝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接种前,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的,首先要告知医生,遵循医嘱,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因为有癫痫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最好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其次,一般孩子要先测体温,如果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应当推迟接种,在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不过一旦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后,就应当及时补接种。
接种疫苗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宝宝太疲劳。如果极个别孩子出现高烧等现象,应当及时请医生就诊,给予对症治疗
孩子出生会在医院打相关疫苗,满月了,携带出生证以及在医院打的预防针的证明,父母身份证,暂住证明,本地人就不需要了。前往当地所属卫生社区或防疫站办理预防接种证。以后每次需要什么时候该打什么针,注意什么,比如感冒发热不能打,特别是新生儿湿疹严重,要防预站工作人员确认能不能打。防预站都会提前告知,按时记得去打就可以了。祝所有小宝宝们健康成长。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针疫苗是在医院接种的,医院会给你发接种证和监护人同意书,第二针以后要在所在地社区进行接种,出院后带好双方身份证,孕期手册,出生证明,去社区进行新生儿登记,签约,社区会给一张接种通知书,告知哪天上午或下午进行接种,看各地情况,青岛市要当天早晨去抽号,接种时要注意孩子黄疸不能高于10,无感冒发烧等不良症状,接种前后半小时均不能吃奶,接种后半小时为观察期,当天不能洗澡。
同时会预约第二次疫苗时间
小孩必须在指定的时间进行预防针的注射,这样才能对一些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也会有效的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在预防针应用的疫苗里,主要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必须要注射的疫苗,也就是国家免费的疫苗。
二类疫苗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比如经常性的感冒发热,经常出现肺炎的情况,这种可以用肺炎疫苗来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
小孩子打哪些预防针
你好。给你一个儿童计划免疫表对照一下。一类疫苗是免费的,二类疫苗是自费的。
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
A 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