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已经成为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面对高昂的产前检查费用,不少家庭仍然感到压力重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21年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政策,帮助您了解相关政策,轻松办理报销手续。
一、2021年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政策概述
1. 报销范围
根据我国现行政策,2021年产前检查费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孕妇保健服务项目:包括孕妇健康咨询、孕期营养指导、孕期心理疏导等。
(2)产前筛查:包括唐氏综合征筛查、无创产前检测等。
(3)产前诊断:包括羊水穿刺、脐带血穿刺等。
(4)孕期并发症诊疗: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
2. 报销标准
(1)基本医疗保险:产前检查费用中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按照医疗保险政策予以报销。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产前检查费用中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予以报销。
(3)生育保险:对于有生育保险的人员,产前检查费用中符合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的,按照生育保险政策予以报销。
二、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流程
1. 准备材料
(1)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有效证件。
(2)医疗机构出具的产前检查费用清单。
(3)医疗机构出具的产前检查费用发票。
(4)生育保险卡(如有)。
2. 办理报销
(1)基本医疗保险:将上述材料提交至所在地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医疗保险政策进行报销。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上述材料提交至所在地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进行报销。
(3)生育保险:将上述材料提交至所在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生育保险政策进行报销。
三、注意事项
1. 报销时限:产前检查费用报销一般应在检查结束后3个月内完成。
2. 费用报销额度:根据不同地区的政策,产前检查费用报销额度可能有所不同。
3. 政策变化: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政策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请关注相关政策动态。
了解2021年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政策,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保障母婴健康。在办理报销过程中,请注意准备相关材料,了解政策变化,以确保顺利报销。希望我国产前检查费用报销政策能够不断完善,为更多家庭提供更好的保障。
2021年产前检查费用怎么报销
产检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对于很多妈妈来说,会节省掉这笔费用,因此产检费用如何走医保成为了大家的热议,那么2021年产前检查费用怎么报销?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1年产前检查费用怎么报销?
因为居住的城市不同,走医保的形式也不同,据有些地区产前费用不能够走医保,有的地方可以,像广州,北京,南京等地,具体也要看当地的相关政策。
例如
北京:北京市虽然可以走医保,但只有1400元报销
广州:
广州市的福利比较好,医保内的产检费用可以全部报销,据去年的信息来看,先由参保人员个人垫付,自出院(或结付医疗费)之日起5个月之内向所属单位办理申报手续,和生宝宝的住院费用一起结算,具体详情请以当地社保局公布的政策为准。
二、报销流程:
每个地区的政策不同,报销的标准也不一样,以北京为例:
北京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操作说明—社保服务平台用户指南—城镇职工业务指南(或机关事业单位用户指南)—生育津贴登记申领。
生育津贴领取所需材料
1、参保职工的社会保障卡复印件。
2、准生证、出生证和独子证复印件。
3、生育住院发票复印件、出院小结(盖就诊医院章)。
4、单位证明(含职工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产假起止日期)。
5、报销资料涉及复印件的部分,需提供原件审核。那么2021孕期检查费用报销流程是怎样的呢?
1、女职工生育后3个月向单位递交产检费用报销相关资料。
2、随后,经公司审核后,单位填写《生育保险费用手工报销审批表》以及《生育保险手工报销医疗费用申报结算汇总单》,并将资料递交给辖区社保中心。
3、最后,在通过审核的情况下,只要是符合保险条件并且报销资料齐全的,社保中心将报销款打入单位账户。在完成上述所有条件之后,单位收到报销费用之后发放给职员。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2021孕期检查费用报销流程是怎样的全部内容。不得不提醒一下的是,孕妈的产检费用报销之前不能用社保卡结算,需要孕妈自己先垫付然后分娩后3个月内回公司进行报销。
2021生育险新规是什么怎么报销
一、2021年生育险的新规有哪些?
1.生育险与医疗险正式合并
2021年,生育险最大的变化就是将生育险和医疗保险正式合并了。
合并之后并不会对生育险的报销造成什么影响,主要就是简化了参保流程,也不会增加缴费的负担。
两个保险合并之后,产前检查费不再单独报销,可以和普通医疗费用一同报销,结算的标准和医保标准是一样的。
有社保卡的宝妈出院结算时可以直接刷社保卡,从社保卡中扣除生育医疗费用,大大简化了报销流程。
2.提高生育险报销比例
多地提高了生育险医疗费用待遇。比如北京,产前检查支付标准由每人1400提高至3000元。
住院分娩由3000元提高至5000元、剖宫产为4400元提高至5800元、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由270元提高至770元。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生育险报销比例如下:
??
不过不同的地方具体政策有所不同,建议拨打区号+12333咨询当地的社保局了解详情~
3.增加生育津贴
我们都知道,生育险除了能够报销生育过程中医疗费用,还可以领取一笔生育津贴。
2021年生育险新规规定生育津贴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发放。
也就是说,如果生育津贴低于本人生育休假期间应享受的个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如果生育津贴高于本人生育休假期间应享受的个人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必须全额发给个人。
那具体能领到多少钱呢?
这个要和产假天数、以及公司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挂钩。计算公式: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生育津贴
举个例子,王女士公司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 8 千,产假 98 天,那她就可以领取 26133 元。如果她的工资高于 8 千,公司还要给她补上差额。
所以,公司的平均工资越高,能领到手的钱就越多。
4.延长产假时间
关于产假时间,国家也有明确的规定:
最低不能少于 98 天,如果是难产或者多胞胎,就增加 15 天。
据统计,大部分城市产假天数都在 128 天以上 ,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宝妈们可以安心照顾宝宝,能感受ta每一天的成长和变化,见证ta第一次啼哭、微笑、翻身。
不过具体能休多少天,还要看当地的规定。
三、2021生育险报销流程,有哪些?
由医疗险新规第1条我们可以知道,生育险与医保合并了,这意味着生育期间的医疗费可以直接从医保卡划扣,无需自己再去线下报销。
下面我们来看看生育津贴的报销流程:
一般来说,生育津贴在女职工分娩后3个月内可以申请领取,当然不同省份规定也有不一样的,具体咨询当地社保局。
1、生育津贴领取所需的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本人结婚证原件、复印件;
(3)本人银卡复印件(备注本人手机号、姓名和开户行地址);
(4)孩子出生证明原件、复印件;
(5)准生证原件、复印件或是在所属机构开具盖章的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卡原件、复印件;
(6)产前检查单据、B超单据和发票等;
(7)出院结算单据;
(8)医院病案室复印的完整病例(包含入院、分娩、出院、临时医嘱、长期医嘱等的完整病例)
四、常见问题答疑
1.生育险,可以自己交吗?
不可以,生育险由企业单位缴纳,个人无需费用。换句话说就是不可以以个人名义缴纳五险。
如果没有参加工作,个人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的医保保险是包含生育报销的,但是报销的额度没有职工保险中的生育保险报销的多!
2.妻子没有工作,可以用老公的生育险吗?
可以,但有前提!
如果老公正在缴纳生育险,且累计交满 1 年,就可以用老公的生育险报销生娃的医疗费,但不能享受生育津贴。
此外,老公本人还可以申请7- 15 天的带薪陪产假。只要提前准备身份证、社保卡、妻子的失业证明等,到社保局办理就可以了。
3、异地生育可以报销吗?
可以,不过仅限部分城市,而且手续麻烦!这里以深圳为例:
需要提前做好异地就医备案,并在生育后凭出生证、身份证等资料申请报销。
由于每个城市政策不同,如果打算异地生育,最好提前咨询当地社保局,确认报销的手续和流程。
4.生二、三胎也可以报销吗?
可以,并且报销标准和一胎相同。
而且现在国家放开三胎政策,为了鼓励生育,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加好的生育福利。
深圳生育津贴有多少钱 2021年深圳生育津贴怎么算
深圳生育津贴有多少钱
生育津贴计算办法:(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30×规定的产假天数。
其中,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举个例子
王女士公司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8千,是顺产,产假98天,那她就可以领取8000÷30×98=26133元。
如果她的工资高于8千,公司还要给她补上差额。
算下来,比她 3个月的工资还高,算是小赚了一笔。如果是剖腹产的话,产假会再多 30天,算下来就是3万4的津贴。
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一: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二: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我国生育津贴都有一个补贴标准的,据知,深圳生育补贴报销的费用是直接打到社保金融卡,各地的政策不同,是根据地方而定的。还未办社保金融卡的朋友,趁早去办,不然等到用上的时候就晚了。
生育津贴是什么
生育津贴是我们生育保险中的福利之一,我们每个月都在交社保,平时好像就是交钱,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好处。就像生育险,可以节省一大笔生育开支。
自己不用花一分钱,生娃就能享受到的福利有以下三种:生育医疗、生育津贴、产假。
1、生育医疗
简单说来,生育医疗就是报销生育费用,一些基础项目都能报销,比如产前检查、顺产、流产等。由于各地的政策不同,所以报销金额也不一样。但是用生育医疗报销完,花不了自己多少钱。
2、产假
关于产假时间,国家是有明确的规定:最低不能少于 98 天,如果是难产或者多胞胎,就增加 15 天,一般大部分城市 产假天数都在 128 天以上 。
3、领取生育津贴
第三就是我们要说的领取生育津贴,在休产假期间,还能领一笔生育津贴。这个钱一般是公司先垫付,然后再去社保局报销,所有的费用都由国家承担。大家尽管安心“带薪休假”就可以了。
只要我们生孩子之前还在交社保,并且交满一定时间,像深圳,累计交满1年,生完之后就可以领了!
生育津贴相关政策
广东职工生育保险政策出新规。2014年11月11日,广东省发布了新修订的《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该规定相比现行规定将会提高相当一部分女职工的生育津贴。改变了此前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数的方式,变为与本单位工资挂钩。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单位,生育津贴将更高。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单位,生育津贴也会相应降低。
南京生育保险新政。《南京市贯彻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新政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都纳入到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而且男职工护理假期间,享受10天生育津贴。
新政增加了职工休假期间享受生育津贴的5种情况,包括:妊娠满2个月不满3个月流产的,享受30天的生育津贴,妊娠满7个月引产的,享受98天的生育津贴;实行输卵管结扎或复通手术的,享受21天的生育津贴;实行输精管结扎手术的,享受7天的生育津贴,输精管复通手术的,享受14天的生育津贴;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享受2天的生育津贴;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的,享受10天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低于产假或者休假前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予以补足,高于其产假或者休假前工资标准的,高出的部分用人单位不得截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