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捂热疹子,又称婴儿捂热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皮肤病。捂热疹子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本文将详细介绍婴儿捂热疹子的成因、症状及预防措施,旨在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降低婴儿捂热疹子的发病率。
一、成因
1. 气温升高: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家长为了防止婴儿着凉,常常给婴儿穿得过多,导致婴儿体温升高,汗液不易蒸发,从而引发捂热疹子。
2. 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不流通,湿度较高,婴儿皮肤表面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捂热疹子。
3. 皮肤护理不当:家长在护理婴儿皮肤时,未及时清洗、保持干燥,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容易感染细菌。
4. 遗传因素:部分婴儿由于遗传因素,皮肤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捂热疹子。
二、症状
1. 皮肤红肿:婴儿捂热疹子初期,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触摸时有疼痛感。
2. 疹子: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上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疹子,呈红色或紫红色,部分疹子中心有水泡。
3. 瘙痒:婴儿捂热疹子患者会感到瘙痒难忍,严重时会影响睡眠。
4. 发热:部分婴儿捂热疹子患者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8℃以上。
三、预防措施
1. 合理穿衣:家长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为婴儿增减衣物,避免过度捂热。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湿度。
3. 皮肤护理: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婴儿洗澡,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用品。
4. 避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以免损伤婴儿皮肤屏障。
5. 注意饮食:为婴儿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6. 避免接触过敏原:家长应了解婴儿的过敏原,避免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
婴儿捂热疹子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皮肤病,了解其成因、症状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家长做好育儿工作,降低婴儿捂热疹子的发病率。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婴儿的皮肤状况,做到科学育儿,为婴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刘丽君,王丽华. 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与预防[J]. 护理研究,2018,32(9):1278-1280.
[2] 王晓丽,张晓燕,李晓红. 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护理研究,2017,31(15):2364-2365.
[3] 陈思思,刘丽华,王丽华. 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与预防[J]. 护理研究,2019,33(3):439-441.
婴儿捂热的疹子怎么治疗
婴儿的皮肤比较难护理,如果身体的热量不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在皮肤的表面出一些小疹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痱子。痱子在夏天的时候比较常见,但在其它季节也同样有可能会出现。如果身体出汗后,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后出现热疹,继发感染后还会形成脓疱疹。那么,婴儿捂热的疹子怎么治疗?
如果婴儿不小心捂出了热疹子,需要先明确婴儿出现热疹子的原因,如果是痱子或者热疹的表现,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是不要紧的,皮肤表面的温度逐渐下降,室内的温度逐渐下降,穿戴包裹的并不是很多,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可以逐渐好转的。
一般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是如果婴儿的情况是皮疹,就需要考虑借助外用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室内的温度避免太高,同时可以外用痱子粉进行涂抹皮肤,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等,对于改善热痱子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由于捂热的原因而导致出现的皮疹,并不会对皮肤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样的皮疹一般是可以逐渐好转治愈的,并不会影响皮肤的功能,不会对以后的皮肤的情况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穿戴包裹松散一点。
婴儿裹太厚容易患上“捂热综合征”,这是种什么病
奶奶害怕孩子太冷,穿了八层衣服导致儿童发生危险,这个本来是长辈的好意和关心结果却酿成了惨剧,就医后医生初步诊断儿童患上了“捂热综合征”,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经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原因就是因为“穿的太多”。
1、病理及原因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因为给儿童捂得太后太热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尤其是婴幼儿在冬季或者季节交换的时候,家长为了害怕孩子感冒受风而过度给孩子保暖,捂得太久导致身体皮肤和肺部难以呼吸,导致缺氧,发热脱水,呼吸受阻,心肺功能受损,最关键的诱因就是缺氧。
2、患病的群体
基本上多发于学龄前的儿童,甚至是婴幼儿,因为婴幼儿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而且没有完善的表达能力,对环境的感知度也比较迟钝,因此感觉到寒冷或者燥热是无法自己明确表达出来了,只能通过哭的方式传达,而哭会被父母误认为是饿,因此只能是家长通过自己的感官和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幼儿的情况,很多家长都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害怕幼儿着凉感冒,因此不管是在什么场所,都尽量给孩子穿的很多,尤其是老一辈的姥姥或者奶奶,用她们年轻时候的育儿经验来抚养现在的小孩子,在以往的年代,住宅条件并不是非常的好,保暖措施确实不是很到位,人们只能通过多穿衣服来保持体温,但是现在基本都是集中供暖,室内温度都是恒温的状态,完全不需要穿那么多,即使带孩子出门,现在的衣服保温性能也非常的高。以往这种陈旧的经验就导致给婴幼儿穿太多太紧,导致本身就很脆弱的身体被过分束缚缺氧,酿成惨剧。
3、预防措施
其实很多医生现在都建议尤其是婴幼儿都不需要过度保暖,应该以舒适的温度为主,让婴幼儿适应这种环境,提高机体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同时一定要给婴幼儿及时补充水分,贴身的衣物也一定要保持宽松,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树立正确的育儿知识,不要盲目的用不科学的方法育儿,导致不可逆的后果和惨剧,发现婴儿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及时就诊。
尤其是现在的宝妈,因为没有育儿经验容易被老一辈的经验误导,作为新生宝妈一定要努力学习各种科学育儿知识。
捂热综合征最明显症状 婴儿被裹10层衣物患捂热综合征
通常大多数的小孩子是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的,而有些时间家长的过度照顾也是会给宝宝带来一些影响的,那么我们便了解一下捂热综合征最明显症状?婴儿被裹10层衣物患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最明显症状
捂热综合征多见于小婴儿,以3-4月龄以内的宝宝常见,可以表现为高热、大汗淋沥、精神萎糜、脱水、哭时泪少、尿量减少、口唇干燥,囟门凹陷,甚至抽搐等症状。因为宝宝年龄小,大脑发育中枢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出现以上症状。所以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使宝宝包被和穿着舒适,以免因过度捂热而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蒙被者可因缺氧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衰等多个器官损害,如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导致婴儿短时死亡。
婴儿被裹10层衣物患捂热综合征
12月9日,江苏淮安,一5个月大的婴儿,被爷爷奶奶裹了8件衣服和2层厚被子,患上了“捂热综合征”,送医时体温超高且明显脱水。“小孩当时来的时候呼吸非常急,明显的脱水,小孩体温极度不稳定,体温非常高。”医生表示。据悉,由于最近天气寒冷,爷爷奶奶担心小孩会受凉生病,就把孩子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医生介绍,小孩的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保暖过度以后,很容易出现快速丢失体液,大量出汗,对氧气的需求消耗明显变大。据了解,“捂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严重者会并发呼吸衰竭、脑水肿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捂热综合征”死亡率可达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三十,就算抢救成活之后,可能也会有百分之二三十的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医生提醒,婴儿的体温高于大人,父母无需过度担心孩子会受凉。
捂热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针对于新生儿的捂热综合征,需要采用下面的治疗措施:首先,要给新生儿及时的解开包被以及减少穿衣服的数量。因为新生儿之所以出现捂热综合征,是由于新生儿的家长护理不当引起的。家长在新生儿发热以后,会给其穿太多的衣服。这就会造成散热不当,从而引起严重的脱水以及电解质的紊乱等捂热综合征的症状。其次,需要给新生儿及时的进行补液以及补充电解质治疗。因为捂热综合征的后果是会造成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的紊乱。这种情况下要及时的进行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才能使症状得到缓解。另外,要给予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因为引起发热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只有抗感染以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热的持续。
捂热综合征的原因
父母认为孩子小,就会觉得孩子容易被冻着,因此,在孩子睡觉时不会给脱去棉衣棉裤,但还会加盖多。撑棉被,甚至还会盖过头。这就出现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情况,而且头上还会戴帽子,还会给加围巾。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孩子捂得太多,出现捂热综合症。有的孩子在发烧时,家长就会给孩子穿的很多。又说孩子发烧怕冷,有的说穿厚点可以不出汗。只要孩子一出汗烧就退了。发烧捂出汗,通常是越捂越热的现象,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而且容易诱发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孩子出现高热时,肢体的循环就会变的不好,手脚冰凉。这个时候,需要把孩子的衣服解开,让孩子能够充分的散热,但是手脚是需要保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