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的初期症状(厌食症的初期症状表现)

厌食症,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却时刻威胁着无数人的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厌食症。在我国,厌食症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早期识别厌食症的症状,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带你走进厌食症的初期症状,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隐秘的恶魔。

一、厌食症的定义与危害

1. 定义

厌食症,又称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显著体重减轻、对食物过度关注、恐惧肥胖为特征的饮食障碍。患者通常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度关注,采取极端的节食、过度运动等手段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2. 危害

厌食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

(1)生理危害:营养不良、骨质疏松、心脏问题、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等。

(2)心理危害:抑郁、焦虑、自卑、社交障碍等。

(3)家庭危害: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庭氛围压抑。

二、厌食症初期症状

1. 食欲减退

厌食症患者在初期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这种食欲减退并非因为疾病,而是患者为了追求瘦身而刻意压制食欲。

2. 体重下降

厌食症患者体重下降速度较快,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体重下降幅度通常在每月5-10公斤左右。

3. 对食物过度关注

患者对食物的摄入过分关注,如过分关注食物的热量、成分、制作过程等。甚至对某些食物产生恐惧感,如蛋糕、巧克力等。

4. 恐惧肥胖

厌食症患者对肥胖过度恐惧,认为肥胖是罪恶的根源。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体重,甚至采取极端的节食、过度运动等行为。

5. 身体形态改变

患者身体形态发生改变,如肌肉萎缩、皮肤松弛、头发稀疏等。这些变化可能与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6. 情绪波动

厌食症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如焦虑、抑郁、易怒等。这些情绪波动可能与心理压力、自卑心理等因素有关。

7. 社交障碍

患者逐渐远离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减少。这种社交障碍可能与自卑心理、焦虑情绪等因素有关。

三、早期识别与干预

1. 提高认识

了解厌食症的症状和危害,提高公众对厌食症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

2. 关注异常行为

家人和朋友要关注患者的饮食行为、体重变化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沟通、引导。

3. 倡导健康饮食

倡导健康、合理的饮食观念,避免过度追求瘦身,减少厌食症的发生。

4.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5. 及早寻求专业帮助

一旦怀疑患者患有厌食症,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饮食障碍,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及其家庭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关注厌食症,为守护生命之光而努力。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厌食症是人体内的一种生理现象。厌食症不仅危害到人的身体的健康,严重是很可能会导致其他的疾病的发生。所以及时的了解厌食症可以提早的预防,避免对身体带来更多的伤害,那么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起病隐匿:起病隐匿,以致家里人不易发现,最初患者仅是偶尔几次的不进食,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规律性的节食,以致出现进食后引吐,参加剧烈运动,吃减肥药、喝减肥茶,参加各种与减肥有关的活动,如学习班等,交流减肥经验,心得,体会,最后发展成条件反射,一听到吃饭就恶心、呕吐,总说自己不饿,体重明显减轻,营养缺乏。出现头晕、头昏、眼花低血糖等反应,稍活动就出汗。

体象障碍:厌食症的主要表现往往是围统体重减轻而进行的。患者由于长期刻意挖制食欲不敢吃饱,消化液分泌减少,引起食量进一步减少。随着“减肥”的深入而真的出现食欲减退现象。患者在发病早期,仅有体重减轻的现象,仍能正常工作学习,同时,由于刻意增加活动量、继续减肥、继续节食、体重持续下降。病程后期由于严重营养不良,产生浮肿、乏力、消瘦和心率减慢等症状,最后产生心、肝、肾、脑等器质性损害,然而至此病人仍然不愿进食,以致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病情继续恶化,出现重度营养不良甚至并发其他躯体疾患如感染,严重者有死亡的危险。国外有人报告5%~10%的患者会死于自身的强迫饥饿,国内严重病例少见。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有胃部胀满、厌食、呕吐、焦虑等症状。有很多女性为了追求身材的苗条通过节食的方法减肥,不但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人体出现厌食症,早期厌食症的患者会出现食欲变差,尤其到症状吃饭时感觉吃不下东西出现胃部胀满感。厌食症患者看见食物就不想吃,胃部特别饥饿的状态下也不想去吃东西,一般都有厌食表现,对自己平常喜欢吃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部分人为了摄取能量强迫自己进食,但是也容易出现胃部不适、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减肥期间的患者担心体重增长,还会出现焦虑或抑郁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小儿厌食的饮食疗法?

1、 乳食不节型:(1)鸡内金粥: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末。先用粳米100克,加水500~800毫升,煮至稀稠适当时加入鸡内金粉3~5克,加少量白糖,分次温服,连服5日。(2)萝卜子粥:炒莱菔子10克,北粳米50克。先用炒莱菔子煎汤,然后加入粳米,文火煮成稀粥,每日服1次,连服3日。(3)山楂麦芽粥:生山楂、炒麦芽各6~10克,粳米50克。先将山楂、麦芽煎水,然后用此水入粳米煮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日1~2次,连服数日。(4)消食粥:莲肉10克,山药30克,芡实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扁豆20克,山楂15克,加入少许粳米煮粥,可健脾消食化滞。每日服1次,连服3日。(5)淮山内金粥:怀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小米或大米150克。将山药、内金研成细末,与米共同煮粥,米熟烂后,加适量的白糖调味食用。适用于小儿厌食,偏食,进食少,伴见食后腹胀、泄泻等。

2、 胃阴不足型:(1)荸荠粥:将荸荠100克去皮捣碎,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同煮,文火熬成稀粥,每日1次,连服数日。(2)梨汁粥:梨3~5个捣烂取汁,粳米50克,先将粳米熬成稀粥,将梨汁兑入,开一次后即关火,每日1次,连服1周。(3)蔗浆粥:粳米50克,加入适量水煮成稀粥,将新鲜甘蔗榨汁,在粥中兑入甘蔗浆100~150毫升,分次温服。

3、脾胃气虚型:(1)山药糯米粥:山药30克,糯米50克,文火煮成稠粥,每日1次。长期服用能达健脾之功。(2)莲子粥:莲子粉或莲子去心5克,糯米30克。先加入适量水煮莲子,微软后加入糯米,文火熬至莲子软烂,随意服食,连服数日。(3)胡萝卜粥:胡萝卜200克,粳米100 克。先将胡萝卜切碎捣烂,与粳米一同煮粥。1日服2次,可常服用。(4)猪肚粥:生猪肚50 0克洗净,加水适量,煮至七成熟,捞出,用刀切成细丝备用。再以大米100克,熟猪肚100克,猪肚汤适量,煮成粥,可加葱、姜等调料。经常食用可治疗脾虚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渴以及消瘦、疲倦等症。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

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厌食症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发生在小孩的身上,他们对于生活的饮食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适应的地方。有很多的小孩在厌食症的初期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 症状会出现,那么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有胃部胀满、厌食、呕吐、焦虑等症状。有很多女性为了追求身材的苗条通过节食的方法减肥,不但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人体出现厌食症,早期厌食症的患者会出现食欲变差,尤其到症状吃饭时感觉吃不下东西出现胃部胀满感。厌食症患者看见食物就不想吃,胃部特别饥饿的状态下也不想去吃东西,一般都有厌食表现,对自己平常喜欢吃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部分人为了摄取能量强迫自己进食,但是也容易出现胃部不适、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减肥期间的患者担心体重增长,还会出现焦虑或抑郁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厌食症又称为神经性厌食,是指患者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的造成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这是一种进食障碍,属于精神科的疾病,多见于年轻的女性。

出现厌食症早期可有以下症状,例如胃寒、便秘、胃胀、恶心、呕吐、嗳气等胃肠道的症状,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疲乏无力、眩晕、晕厥、心慌、心悸、气短、胸闷、头昏眼花、停经、性欲减低、不孕不育,睡眠质量下降、早醒,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有心理方面的改变。如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心情、易激惹、强迫症状等。

轻微厌食症的表现

厌食症概念在医学上大概分两种情况,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食欲下降,没有胃口或消化能力下降,患者不愿意吃饭,没有胃口吃饭,这是一般的厌食症,很多疾病在一定阶段都可以出现这种表现,情绪不好时也可能会出现。专业精神科的一种疾病叫神经性厌食,突出表现是患者自己有意识的控制进食量、控制进食。如果是指第一种轻微厌食症,还要看引起厌食的原因,精神科中比较常见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相关的疾病,都会引起食欲下降。

如果有其它表现,要进行系统的抗抑郁焦虑治疗,指神经性厌食这类疾病,该类疾病治疗起来有一定复杂性,确诊以后重点以心理治疗为主,如果在某一阶段存在其它症状,需要时可以合并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作用,轻微的厌食症要进行系统治疗,才可能恢复正常,而且越早进行系统治疗恢复正常的可能性越大。轻度厌食症的表现主要就是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食欲不振,吃了容易有呕吐恶心的感觉,体重有明显的下降,并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周以上,这个要判断是轻微厌食症,最好是尽早的去医院看一下通过一些调理肠胃药物改善,如果还伴有心理上了的一些抑郁表现还要进行心理调节。

厌食症的初期症状是什么

1、厌食症患者初期往往过多关注与自己的体型,明明很瘦,但是总是说自己太胖要减肥,每次吃饭吃很少

2、厌食症患者会进行过度的锻炼,限制自己进食,对于自己的饥饿和疲劳持否认态度。

3、厌食症初期往往会害怕寒冷,容易恶心呕吐,时常伴有胃胀的感觉

4、厌食症初期会厌烦社交,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有关性的兴趣减弱

5、厌食症初期还会内分泌失调,抑郁不想说话,睡眠质量下降

特别提示

写得这么辛苦,点个赞再走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768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