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儿童呼吸道较为脆弱,咳嗽往往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困扰。了解咳嗽的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热咳与寒咳的区别,以帮助家长们正确应对孩子的咳嗽问题。
一、热咳与寒咳的定义及成因
1. 热咳
热咳是指因外感风热或内热所致的咳嗽。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声音响亮,伴有咽喉肿痛、痰黄黏稠、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热咳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外界环境:如空气干燥、温度较高,易导致孩子呼吸道黏膜受损,引发热咳。
(2)饮食不当:过多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导致内热滋生,引发咳嗽。
(3)疾病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2. 寒咳
寒咳是指因外感风寒所致的咳嗽。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声音低沉,痰白清稀,伴有怕冷、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等。寒咳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外界环境:如天气寒冷、温差较大,易导致孩子受凉感冒,引发咳嗽。
(2)衣物保暖不当:孩子在寒冷环境下衣物单薄,容易受凉。
(3)体质虚弱:孩子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咳嗽。
二、热咳与寒咳的鉴别方法
1. 痰液颜色及质地
热咳:痰液呈黄色、黏稠。
寒咳:痰液呈白色、清稀。
2. 咳嗽声音
热咳:咳嗽声音响亮。
寒咳:咳嗽声音低沉。
3. 其他症状
热咳:伴有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小便黄、大便干结等。
寒咳:伴有怕冷、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等。
三、热咳与寒咳的调理方法
1. 热咳调理
(1)饮食调理: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梨、西瓜、黄瓜等,以清热润肺。
(2)药物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中成药,如川贝枇杷膏、板蓝根颗粒等。
(3)按摩疗法:按摩背部肺俞穴、足三里穴等,有助于缓解咳嗽。
2. 寒咳调理
(1)饮食调理:多喝水,多吃温热食物,如姜汤、红糖水等,以温中散寒。
(2)药物治疗:可选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中成药,如川贝枇杷膏、麻黄止咳糖浆等。
(3)按摩疗法:按摩背部肺俞穴、足三里穴等,有助于缓解咳嗽。
通过本文对儿童热咳与寒咳的区别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孩子的咳嗽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咳嗽的发生。在发现孩子咳嗽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以免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李晓亮. 儿童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4):61-62.
[2] 张红霞. 儿童咳嗽的中医分型治疗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0):1953-1954.
[3] 陈丽,刘慧敏,陈晓芳. 儿童咳嗽的中医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6(12):13-14.
小孩热咳和寒咳的区别
1、病因不同,小儿热咳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内郁热;小儿寒咳多由风寒之邪侵袭;2、症状不同,热咳往往是咳黄色或白色的粘痰,而寒咳往往是痰稀薄白;3、治疗不同,寒咳用通宣理肺口服液;4、护理不同,热咳应注意室内的温度不要过高,对于寒咳防止着凉。
咳嗽,有热咳和寒咳之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讲身体抵抗力差,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咳嗽这种情况,不过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究竟患的是热咳还是寒咳。那么,小孩热咳和寒咳的区别有哪些呢?接下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小孩热咳和寒咳的区别
1、病因不同
小儿热咳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出现咳嗽为主的一种症候;小儿寒咳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
2、症状不同
热咳一般是风热感冒,肺热等因素引起,热咳往往是咳黄色或白色的粘痰,同时还有口干、咽喉肿痛、便秘、浑身发热喘息等方面的症状表现,会发现病人的舌苔比较红,脉滑数或细数;而寒咳往往是咳嗽、咳痰、痰稀薄、白咽喉发痒,同时伴有流清鼻涕、打喷嚏、头痛、肢体酸痛等方面的表现,有的病人还有发烧。
3、治疗不同
寒咳可以用通宣理肺口服液、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而热咳可以用川贝清肺糖浆或者橘红颗粒、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护理不同
在宝宝热咳的时候,应注意室内的温度不要过高,不然不容易散热,要注意保证空气的新鲜,稍微冷一些的空气能够让呼吸道黏膜收缩,减轻充血、肿胀等不适,但温度也不能过低,不然也可能会让宝宝的抵抗力下降;对于寒咳,居室的空气要清新,温度要适度,经常进行消毒,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着凉,不要吃寒凉的食物等。
怎么判断热咳嗽还是寒咳 热咳和寒咳的区别
1 怎么判断热咳嗽还是寒咳
具体如下:
临床上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一般风寒也被称为寒咳,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白痰明显且痰液稀薄;同时还有流清鼻涕症状、乏力、浑身酸痛等一些临床表现;中医是上认为会出现舌苔发白、脉象浮紧表现。
而热咳患者咳嗽较为剧烈,有明显的黄痰症状,痰液比较黏稠,有时还会出现咽喉红肿、出汗、发烧等临床表现;中医生表面为舌质发红发黄,并且脉象浮数。
2 晚上咳是热咳还是寒咳
都有可能。
一般根据晚上咳嗽判断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是不对的,因为夜里咳嗽既有可能是风热咳嗽也有可能是风寒咳嗽,要根据患者实际症状判断。
一般要是患者夜里咳嗽时伴随着发冷、手脚冰凉、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出来的痰比较稀薄,那么可能是风寒咳嗽。
但如果患者在夜里咳嗽时出现了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发热、出汗、流黄鼻涕、小便发黄,咳出来的痰发黄、黏稠,那么则是热咳。
3 热咳和寒咳的区别
一般风热咳嗽的患者常伴有发热重、恶寒轻、鼻塞、鼻流黄涕、浊涕或者咽痛,或咳嗽咳黄痰、咳浓痰,或者便秘、尿黄、小便赤等症状,脉浮滑;而风寒咳嗽则冬季较多,患者受凉之后出现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的症状,咽部一般不痛,然后会肌肉酸痛,咳嗽咳白痰,脉浮紧。
所以要是患者出现以上类似的症状,应及时至相关医院就医,在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以明确其疾病类型,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 寒咳怎么治疗最有效
寒咳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寒导致的,是外感或内伤等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而肺气上逆导致的,如果出现寒咳情况,在情况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要是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宝宝热咳和寒咳的区别
可以看舌苔。舌苔发白,孩子的手脚是凉的,那就是受寒引起的咳嗽。舌苔黄而舌质红说明体内有热,孩子咳嗽时手脚不发凉,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也发红,多数是热咳了。
孩子咳嗽了,要先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如果手脚是冷的,舌苔是白的,就用两片生姜、半勺红糖、3~4瓣大蒜一起煮水给孩子喝,一天喝2~3次,喝到孩子手脚开始发热时,就半小时给孩子喝一杯温开水,随着孩子排尿的次数增多,咳嗽的次数就减少了。晚上家长要给孩子用温水泡脚,泡到微微出汗,让孩子多睡觉,尽快恢复体力。 第二天同样是摸孩子的手脚,如果手脚仍冷,继续按上述方法处理。如果孩子手脚已经温热,就只喝1~2次的生姜红糖水巩固一下,保证孩子多喝温开水,饮食要清淡,多给孩子吃肉汤、鸡汤,不吃鱼、虾、山药、辣椒,慢慢地孩子就不咳嗽了。或者家长在晚上孩子睡觉前做麻油姜末炒鸡蛋给孩子吃,方法是这样的: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倒入一个鸡蛋炒匀,在孩子临睡前趁热喂孩子吃下去,坚持吃上几天,孩子因受凉引起的咳嗽都能明显好转。 如果孩子咳嗽时手脚不发凉,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也发红,家长就要给孩子大量喝淡盐水,这样不但能消内热,还能止咳。同时还要以煮梨水给孩子喝,润肺,另外让孩子早点休息,饮食要清淡,很快孩子的病情就能控制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