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正常值范围表(体温35.5-35.9正常吗)

体温,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备受关注。正常体温的维持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体温正常值范围展开,解析健康体温的奥秘,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体温正常值范围

1. 成人正常体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人正常体温范围为36.1℃~37.2℃。其中,36.3℃~37.2℃为正常体温的高限,36.1℃~36.3℃为正常体温的低限。需要注意的是,体温的测量方法、时间、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体温值产生影响。

2. 儿童正常体温

儿童体温较成人略高,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体温逐渐接近成人。儿童体温的波动较大,受外界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3. 老年人正常体温

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体温较年轻人略低,正常体温范围为35.5℃~36.5℃。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 测量方法

体温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口腔、腋窝、肛门三种。其中,口腔温度最接近人体核心温度,但受口腔卫生、呼吸等因素影响较大;腋窝温度较稳定,但受外界环境、衣物等因素影响;肛门温度最准确,但测量过程较为繁琐。

2. 时间

人体体温存在昼夜节律,通常在清晨较低,下午较高。因此,测量体温时,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3. 环境

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会下降;在炎热环境中,体温会升高。

4. 情绪

情绪波动也会影响体温。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会使体温升高;平静、放松的情绪会使体温下降。

5. 饮食

饮食对体温也有一定影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使体温升高;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会使体温下降。

三、体温异常与疾病

1. 低体温

低体温是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常见于寒冷环境、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等情况。低体温可能导致代谢减慢、器官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

2. 高体温

高体温是指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常见于感染、炎症、中暑、代谢性疾病等情况。高体温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紊乱。

体温正常值范围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了解体温正常值范围,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体温异常,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体温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2019).健康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张伯礼,李兰娟,钟南山.(2017).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度

1、体温(T)正常值:36.0~37.0℃。腋测法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2、脉搏(P)正常值:60~100次/分。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3、呼吸(R)正常值:16~20次/分。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4、血压(BP)正常值:90~140/60~90mmHg。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高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上称为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扩展资料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

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成人的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称高血压。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生命体征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度范围值

针对腋下的体温曾经有人做过大样本的观察,做了25000人100万次的体温测量。发现正常人的体温范围是36.2℃-37.5℃之间。早晨6点是体温的最低点,午后4-6点是体温的最高点。平均体温是37℃,所以定义发烧的界限是37℃以上。

针对口腔的体温,认为早晨的体温最低点,体温如果在37.2℃以下属于正常体温。对于午后的最高点,温度在37.7℃以下属于正常的体温。

针对肛门的体温,如果体温在37.7℃以下,属于正常的体温。

影响体温的因素

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1、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2、年龄因素

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又不完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波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3、昼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4-8时体温最高,其变动范围约在0.5-1℃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的。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期性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体温下降的情况。

4、情绪与运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均可使体温略有升高。此外,外界气温的变化,进食等均可使体温产生波动。

因此,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3~38摄氏度为低热,38.1~39摄氏度为中度发热,39.1~41摄氏度为高热,41摄氏度以上为超高热。

体温正常值和测量方法有哪些

1.口测法

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2.腋测法

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

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在对人体腋窝正常体温是多少认识后,进行人体腋窝测温的时候,在时间上都是不要过短,时间太短的话,检测出的体温会不太准,这点在进行人体腋窝检查的时候,都是要进行注意,身体检查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人体正常体温是多少度,大家要注意我们平时的体温出现的异常的变化,特别是有的孩子会出现低烧的现象,体温就会维持在37度以下的话,而且长时间内都维持在这样的温度的情况下,我们就要重视了,应该要经常给孩子测量体温,避免出现什么意外的现象。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

体温不超过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体温。口表是在嘴里测量体温的体温计 幼儿正常体温该多高 (腋下) 孩子出生后,正常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

一般小儿的正常体温在37~37.2摄氏度左右,少数小儿一天中最高体温可达37.4摄氏度。除此之外,小儿体温在一日之间可有较大波动,年幼儿一日之间体温可相差0.5~1摄氏度,稍大点的则在1摄氏度以上。饭后、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热、午后体温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时体温较低。

由于个人的正常体温有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体温均能达到37.2摄氏度,或每日上下午体温均有0.5~1摄氏度的波动。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较轻时,孩子都有低烧现象,如果这些孩子平时的正常体温低于37摄氏度的话,在其患病的早期阶段,低烧温度则可能只在37.5摄氏度左右,对于这种情况则必须予以重视。

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影响体温的因素

(1) 气温高体温高,气温低则体温低

体温会随着气温而变化,比如在暖气十足的室内,人的体温会稍微升高,而在冰天雪地的室外待久了,体温则可能降低。气温对额温枪的测量结果影响尤为明显,不少北方的朋友反映,进小区时用额温枪甚至只测到30℃左右。

这种情况下,去常温环境中待一会再测准确度会提高一些。

(2)运动和进餐后,体温高

人在运动、劳动或进餐、喝热水后,体温也会略有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 1 ℃。

(3)婴幼儿体温高,老年人体温低

婴幼儿因代谢率高,体温通常高于大龄儿童和成人;老年人因代谢率较低,体温常低于青壮年,所以老人严重感染时,可能也仅表现为低热。

(4)女性排卵期、妊娠期体温高

女性排卵期体温大约会升高 0.6 ℃,并维持该体温直至月经来潮。因此一些备孕的夫妻会通过监测体温来预测排卵期。

另外,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会使体温升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594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