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约有6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的形成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将其代谢并排出体外。新生儿肝脏功能尚不完善,胆红素代谢途径尚未成熟,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引发黄疸。本文将为您揭秘新生儿黄疸的退程,帮助家长了解科学护理方法,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一、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表现

1. 按胆红素水平分类:

(1)生理性黄疸: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一般2-3天内达到高峰,7-10天内消退。

(2)病理性黄疸: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

2. 按临床表现分类:

(1)轻度黄疸:仅表现为皮肤、黏膜轻度黄染,无其他症状。

(2)中度黄疸:皮肤、黏膜黄染明显,伴有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状。

(3)重度黄疸:皮肤、黏膜严重黄染,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发热等。

二、新生儿黄疸的退程

1. 生理性黄疸:一般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退程如下:

(1)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2-3天内达到高峰。

(2)4-6天开始消退,7-10天内基本消退。

2.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退程较为复杂,需根据具体病因和治疗方法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性黄疸退程:

(1)溶血性黄疸:在病因去除后,黄疸可逐渐消退。

(2)肝性黄疸:需经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黄疸才能逐渐消退。

(3)胆道闭锁:需进行手术治疗,黄疸才能得到改善。

三、新生儿黄疸的科学护理

1. 保证充足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因为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2. 定期监测黄疸指数:家长需定期带新生儿去医院检测黄疸指数,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3. 光照治疗:对于病理性黄疸,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光照治疗。家长需按照医嘱进行操作,确保治疗效果。

4. 避免使用含汞药物:汞是一种重金属,可影响新生儿肝脏功能,加重黄疸。

5.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勤换尿布,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了解黄疸的退程和科学护理方法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家长需关注新生儿黄疸的表现,及时带宝宝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护理,以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它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肝肠循环特点,从而使胆红素数值过高,宝宝出现皮肤发黄的情况。

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

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生后2到3天出现黄疸,4到5天达到高峰,5到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而早产儿黄疸多见于生后2到3天出现,5到7天达到高峰,7到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到4周。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出生之后24小时之内就能够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大于两周,早产儿大于四周,黄疸退而反复。

3、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由于热量跟液体摄入量不足,排便延迟使血红素升高,这种原因导致的黄疸,通过增加母乳的量和频率而得到缓解,一般不发生胆红素脑病,这种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还有一部分宝宝是晚发母乳性黄疸,主要由于母乳中的成分影响胆红素的代谢,黄疸程度一般不重,可能到生后2到3个月完全消退,一般没有其他伴随症状。

婴儿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早产新生儿。其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

1、生理性的黄疸足月儿基本上在14天左右就能够消退,早产儿在21天左右就能够消退。

2、病理性的黄疸可以是溶血性的黄疸,也可以是某些病毒感染导致的黄疸,病理性黄疸的消退时间是取决于疾病好转控制的程度。

3、母乳性黄疸一般是由于患儿吃母乳引起黄疸,胆红素维持在一定的数值内上下波动,但数值不会特别高,不会造成孩子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基本上在2~3个月左右才能够消退,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

黄疸消退的时间取决于疾病本身,如果并非是生理性的黄疸,我们需要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只有把诱发因素去除掉,把孩子的肝功能保护好,那么,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更好的消除黄疸。如果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需要光疗,否则高胆红素血症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较为产检的疾病,需要及时做好护理工作,否则会对宝宝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需要做好护理和调理工作,那么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新生儿黄疸什么时候退完?新生儿的黄疸症状恢复很快,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1、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

新生儿:2周内消退

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

早产儿:2-4周内消退

由于肝功能更加不成熟,黄疸会出现得比较晚,大概在第3或者第4天,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正常情况可持续2-4周。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持续2个月左右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持续2周以上

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2、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年人的两倍。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3、新生儿黄疸不退怎么办

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让宝宝的黄疸尽快退去。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建议尽早就医治疗。

1、适当补充水分

给新生儿喝点水,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2、晒晒太阳

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

注意!晒太阳时避免阳光直射新生儿的眼睛,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5944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