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异常姿势判断脑瘫(六种异常姿势判断脑瘫程度)

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脑部损伤导致的永久性运动功能障碍。脑瘫患者常常伴随有姿势异常,这些异常姿势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将根据六种常见的异常姿势,深入探讨脑瘫的诊断与预防。

一、六种异常姿势

1. 颈部僵硬

颈部僵硬是脑瘫患者常见的异常姿势之一。患者头部不能自由转动,颈部肌肉紧张,导致头部偏向一侧或后仰。据《中国脑瘫康复指南》报道,颈部僵硬的脑瘫患者约占60%。

2. 躯干弯曲

躯干弯曲是指患者躯干向一侧或后仰,甚至呈现弓形。这种姿势不仅影响患者的站立和行走,还会导致脊柱畸形。据统计,约80%的脑瘫患者存在躯干弯曲。

3. 肩关节外展

肩关节外展是指患者肩关节向外扩展,使得肩部呈现出“翼状肩”的外观。这种姿势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会导致肩关节功能受限。据《中国脑瘫康复指南》报道,肩关节外展的脑瘫患者约占70%。

4. 髋关节内收

髋关节内收是指患者髋关节向内收,使得双腿交叉。这种姿势不仅影响患者的站立和行走,还会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据统计,约50%的脑瘫患者存在髋关节内收。

5. 膝关节屈曲

膝关节屈曲是指患者膝关节过度屈曲,使得小腿与大腿呈90度角。这种姿势不仅影响患者的站立和行走,还会导致膝关节畸形。据《中国脑瘫康复指南》报道,膝关节屈曲的脑瘫患者约占60%。

6. 足内翻或外翻

足内翻或外翻是指患者足部向内或向外翻,使得足底无法着地。这种姿势不仅影响患者的站立和行走,还会导致足部畸形。据统计,约80%的脑瘫患者存在足内翻或外翻。

二、脑瘫的诊断与预防

1. 诊断

脑瘫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影像学检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的姿势、运动功能、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

(2)病史:询问患者的出生史、家族史、疾病史等。

(3)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以了解脑部结构变化。

2. 预防

预防脑瘫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孕期保健: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确保胎儿健康。

(2)出生时干预:加强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安全。

(3)早期干预:对于疑似脑瘫的婴儿,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与预防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六种异常姿势,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脑瘫患者,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强孕期保健、出生时干预和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脑瘫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脑瘫患者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脑瘫宝宝姿势异常图】宝宝脑瘫蹬脚姿势图

脑瘫宝宝姿势异常图:俯卧位异常姿势

1、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

2、或不能擡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牀,臀部高举;

3、或上肢内旋、屈曲,两手握拳,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足尖朝内;

4、也可表现为一侧异常,一侧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图中所示为左侧受累。

脑瘫宝宝姿势异常图:仰卧位异常姿势

1、头后仰,下肢伸直,婴儿脑瘫的姿势异常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

2、由于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持续时间延长(正常小儿 4~5个月时消失),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枕部的一侧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状,面部一侧上下肢伸直。

3、有时呈Mom反射状姿势,有时呈双下肢伸直。

4、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等关节均可同时平置于牀面,呈青蛙仰卧状。

脑瘫宝宝姿势异常图:肢体不协调

1、宝宝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而另一侧肢体的废用,左右肢体有明显的不对称。

2、宝宝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其运动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运动外观显的持续而松散,幅度大而无法控制。

3、宝宝呈醉汉步态,他们常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当站立时为维持站立姿势,必须不停地进行调节。

脑瘫宝宝姿势异常图:其他

1、2个月以后的小儿仍有手紧握拳现象,宝宝上肢内旋位,双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

2、有的宝宝安静时无明显的姿势异常,而当检查者突然扶宝宝腋下,使其足底着牀时,可见患儿下肢内收、交叉,同时双上肢内收、内旋。

3、超过6个月的小儿仍不能呈现正常的坐位姿势,而表现出特殊的异常坐位姿势,如前倾坐位、后倾坐位等。

脑瘫宝宝姿势异常图:脑瘫宝宝有哪些其他症状

1、身体异常

脑瘫患儿手一般呈现握拳的状态,而且头颈松软擡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四肢呈下垂状态。另外还可能出现身体突然僵硬,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会感到困难。

2、情绪不稳定

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3、喂养困难

宝宝会有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等表现,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

4、发育迟缓

脑瘫宝宝学会擡头、坐和运用双手要迟于同龄孩子。

脑瘫宝宝姿势异常图:如何预防宝宝脑瘫

1、怀孕时,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

2、怀孕后,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注意排除难产的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治疗。保证营养,防止早产。避免不必要的服药。按预产期选择好产院,有准备地进行安全分娩。

3、婴儿出生后,重点保护未成熟儿,窒息、重症黄疸婴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保温箱等。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定期筛查。

4、鼓励母乳喂养,为婴儿进行一二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

5、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如发热、颈硬、嗜睡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6、发热病儿,要脱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饮水,及时治疗。

7、教育家长要注意为腹泻儿童补水,如果腹泻严重,应及时就诊。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脑瘫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健康康的,辛苦的备孕加上十月怀胎,等的就是和宝宝见面这一天。但有一些宝宝,却因为母体在孕期营养不良、在妈妈肚子里缺氧,又或者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受到一些病原体微生物的感染,比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感染,导致中枢神经发育受到了伤害,脑发育不良甚至畸形,就会让宝宝患上脑瘫。

现在脑瘫的发病率在新生儿当中是比较高的,在2.5‰-3‰左右。脑瘫宝宝在胎儿期的时候很多还不能通过产检发现,如果出生以后发现的晚了,康复治疗的效果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了,康复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意味着脑瘫宝宝很可能一辈子都离不开人照顾,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所以,医生通常建议对于脑瘫宝宝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通常经过专业的肢体功能康复,语言康复和智力康复训练,很多脑瘫宝宝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那么,怎么判断婴儿是不是有脑瘫呢?

1、哭声和喂养异常。我们知道,正常的宝宝的哭声是比较响亮的,而且不会无缘无故哭闹,如果发现宝宝哭的时候有气无力,发出奇怪的声音;或者一直哭闹哄不好,入睡困难,或者还有吃奶困难、拒乳这样的表现,说明宝宝可能有脑瘫的情况。

2、发育迟缓。正常的新生儿,出生10天左右就会有自发性的笑容,这种笑容是微笑,到了两个月以后逐渐会被逗笑,但如果宝宝出生两个月了还不会笑,四个月了对于引逗这样的方式毫无反应,或者更明显一些的,宝宝三四个月了还紧握着拳头,不会竖头;五个月依然有身体姿势不对称的情况,不会自己翻身,不能做双手举到眼前玩的动作;到了八个月还不会坐,平时还有身体过软或过硬、身体打挺、斜颈、无论大人做什么动作脸上的表情都很淡漠,没什么反应。

3、视力障碍。有些脑瘫宝宝同时还伴有视力发育的问题,比如弱视、斜视,这个只要平时多多注意,还是比较好发现的。

如果产妇在医院生宝宝,出院前医生一般都会让产妇到了产后42天的时候来医院复查,这个复查不但复查的是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情况,还有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看宝宝是不是有其他疾病,除此之外,在宝宝出生后第三个月、第六个月、第九个月、1岁、18个月、2岁、3岁的时候都需要带宝宝去儿保科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偏离发育目标,及时做出纠正。

如何判断脑瘫的严重程度呢

1、轻度脑瘫

脑瘫的病程是一种进行性脑毁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早期的时候就发现的脑瘫,很有可能只是轻度脑瘫。脑瘫,越早发现越早进行治疗的话,是很有可能会让患儿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特别是在六个月之前,就判断出小儿有患上脑瘫的倾向,然后对其进行脑瘫的早期干预,帮助患儿纠正不良的发育状态,让脑部发育趋向于正常儿。在婴儿6个月之前就进行早期干预,比在之后再进行治疗的患儿来说,其恢复正常的概率更高。婴幼儿在患上脑瘫的时候,会表现出一些跟正常儿不同的行动异常,比如说在坐位时,向各方向推患儿,患儿不会用手支撑,这是因为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弛缓型脑瘫的常见症状是脑瘫患儿头部、躯干的上抬、四肢的支撑均较困难。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也是轻度脑瘫的症状。

2、重度脑瘫

重度脑瘫,是比较严重的脑瘫,一般就算经过治疗,都很难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通常重度脑瘫的患者,都是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一些患儿经过治疗,也许能够达到基本的生活自理。重度脑瘫,可能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一般都会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重度脑瘫患儿是痛苦的,他们孤独不合群,有时候还可能会出现自伤行为。重度脑瘫患儿常有的表现是,身体变很软,自主运动的能力降低,导致不能正常坐立和翻身。一些重度脑瘫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恢复部分运动,再加上坚持做好康复训练,有可能达到生活自理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5798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