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稀粑粑,是许多新手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宝宝拉稀不仅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当宝宝拉稀粑粑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从原因分析、护理措施、预防方法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一、宝宝拉稀粑粑的原因
1. 感染性疾病: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胃炎,会导致宝宝出现拉稀症状。
2. 消化不良: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摄入过多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或饮食不规律,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拉稀。
3. 过敏:部分宝宝对某些食物或乳制品过敏,如牛奶、鸡蛋等,可能导致拉稀。
4. 气候变化:宝宝在气候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如夏季、冬季,容易出现腹泻症状。
5. 婴儿奶粉:部分婴儿奶粉成分不适合宝宝体质,也可能导致宝宝拉稀。
二、宝宝拉稀粑粑的护理措施
1. 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若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无发热、呕吐等症状,可在家中观察护理。
2. 饮食调整:暂时停止食用乳制品和油腻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可给宝宝食用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
3. 补充水分:宝宝拉稀容易导致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可给宝宝喝温水、米汤等。
4. 注意腹部保暖:给宝宝穿暖和的衣物,避免腹部受凉。
5. 观察大便情况:定期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形状、次数等,以便了解病情变化。
6. 及时就医:若宝宝出现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或病情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三、宝宝拉稀粑粑的预防方法
1. 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宝宝食用变质、过期食品。
2. 定期消毒: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餐具、玩具等。
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宝宝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4. 注意气候变化: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注意给宝宝保暖或降温。
5. 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粉:选择适合宝宝体质的奶粉,避免过敏。
宝宝拉稀粑粑是育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家长要了解原因,掌握护理方法,并采取预防措施。关注宝宝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育儿过程中,我们应时刻保持耐心和细心,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岁宝宝拉稀怎么办
1岁宝宝拉稀怎么办
一、1岁宝宝拉稀一般的临床症状
(1)轻型? 起病可缓可急,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及性状改变;无脱水机全身酸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在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腹泻虽轻,但常迁延,可继发其他疾病。患儿可表现为无力、苍白、食欲低下。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2)重型?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1)胃肠道症状? 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呕吐咖啡色液体,食欲低下,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2)脱水? 由于吐泻丢失液体和摄入量不足,使液体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见表1),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见表2),以前两者多见。
3)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与脱水程度平行。轻者无明显表现,重者可有面色灰白、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根据血C02CP分为轻度(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
4)低钾血症? 多见于急性腹泻脱水部分纠正后,或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伴腹泻者。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腹胀、肠鸣音减弱,心率加快、心音低钝;血清钾<3.5mmo1/L;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倒置,出现U波及心律失常。
5)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活动性佝偻病患儿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惊厥,应考虑低钙的可能,当用钙剂无效时,应考虑低镁的可能。血镁正常值为0.74~0.99mmol/L(1.8~2.4mg/dl),<0.58mmol/L(1.4mg/dl)可出现惊厥或手足搐搦。
二、1岁宝宝拉稀的原因
1.感染性因素。感染性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卫生问题,如果宝宝使用的餐具或者食用的食物不干净,这就成为了细菌入侵宝宝体内的一大路径,从而造成细菌感染的腹泻问题;并发症问题,由其他的感染性疾病引发的病毒性干扰造成的宝宝的腹泻,例如呼吸道感染疾病、咽炎、肺炎等等;母乳喂养的时候由于前半部分的奶含蛋白质这类比较好消化的物质,但是后半部分输出的则是多含脂肪类的不易消化的物质,而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善,由此容易引发腹泻。
2.非感染性因素。并非细菌或者病毒的作用才有可能造成宝宝腹泻的结果,同样如同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感冒一样,能引发腹泻的原因也有很多,就像正常的天气变化都有可能是诱因之一,另外宝宝的喂养不当也会造成腹泻。天气变凉宝宝的肠道功能紊乱、辅食过快造成不适反应、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等等。
三、1岁宝宝拉稀的食疗方法
1、煮苹果
苹果是碱性食物之一,其中蕴含丰富的果胶和鞣酸,果胶和鞣酸有止泻的功效。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那么应该如何煮苹果呢?可以用隔水煮,也可以把苹果切片后加些冰糖一起煮,这样在口感上能让宝宝更加喜欢。
2、蛋黄膳
蛋黄也是治疗拉肚子的一个很好的食物。先把鸡蛋在水中煮熟,之后去掉蛋壳还有蛋白,剩下蛋黄放入一口小锅内用小火慢慢熬炼出油,然后取蛋黄油给婴儿服用,1岁内一天一个,分为2—3次服用,一个疗程是3天,这样的蛋黄油对腹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且还能补脾益胃止泻。
3、胡萝卜汤
胡萝卜这种食物性质属于碱性,里面所含有的果胶成分有促使大便成形的作用,可以将肠粘膜上的细菌还有毒素吸咐出来,是止泻的一种良好食物。
4、喝姜茶
如果宝宝拉肚子是因为受凉所引起时,可以熬制一些姜茶给宝宝去凉,先把姜切成碎末状,然后先把水煮开,之后再将姜末放入,再用少量的’熟茶加入,每天喂宝宝一些也能对宝宝拉肚子的症状起一些缓解的作用。
5、山楂麦芽水
如果宝宝的拉肚子是因为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可以制作山楂麦芽水给宝宝喝,同样也有不错的效果,不过麦芽要选择炒熟的,然后加入3到5个山楂就行了。
四、对于拉稀粑粑怎么正确喂养
小儿腹泻饮食调理原则上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尽量鼓励多吃,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
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者,如大便量,次数明显增多,呈水样稀便,带酸臭味,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又引起较严重的脱水和酸中毒,停止喂哺后症状减轻,测大便pH<6.0,还原物质>0.5%,考虑急性腹泻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乳糖吸收不良,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不含乳糖)喂养,并密切观察,一旦小儿能耐受即应恢复正常饮食。
对于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何婉儿主任认为宜暂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必要时对重症腹泻伴营养不良者采用静脉营养,腹泻停止后,应提供富有热卡和营养价值高的饮食,并应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一般2周内每天加餐1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赶上正常生长。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直拉肚子,究竟该怎么办呢
宝妈向羊爸爸求助的时候说:
“宝宝五个多月,纯母乳,拉肚子一个半月了,医院跑了好几次,中医西医都看了,有好转但是不彻底,化验大便没有病毒感染,西医的说法是乳糖不耐受。“
按照老规矩,整理十个问题。
大便:一天三四次,比较稀,有时候有粘液,有时候是绿的,有时候是暗黄的。妈妈分不清楚酸臭和腥臭,但是认为大便一直都很臭。
冷热体感:宝宝一直比较怕热,哭的时候容易满头大汗。背部好像比肚子热一些,但是温差不明显。最近手心比较热,手脚心都湿哒哒的感觉。
食欲和食物:最近食欲不是很好吃的少,小便偏黄,但是没有难闻的气味。宝妈说一开始拉肚子是因为自己连续吃了几天西瓜。
睡觉:不太安稳,翻来覆去的。一直趴睡。
(蓝色字体考虑是寒的证据,红色字体考虑是热的证据)
整体看上去是有热有寒,辨证是阳明太阴。
再看病史:
1、一开始拉稀十来天没有很严重,就没有处理,后来越拉越多,到后来粑粑变成水样才去了医院。
2、开的是益生菌,蒙脱石散,乳糖酶。服用西药之后有恶心的情况。两天后停了蒙脱石散。乳糖酶和益生菌继续吃了六天,没有明显改善。
3、改看中医,方子是一个寒热夹杂的腹泻处理方子,吃了中药之后,恶心的情况没有改善。中医叮嘱藿香泡澡,止泻,恶心状况改善。但之后五天没有拉。第五天后连着拉了四次。
4、再去医院,开了益生菌,止泻药,头孢,大便化验有炎症,之后吃药,又出现了恶心的情况。
5、换了一个医院,说让前面的药继续吃,加了葡萄糖酸锌,继续吃乳糖酶。一共五种药。
6、后来拉粑粑的虽然次数减少了,但还是拉稀,睡不好,喜欢趴睡,换了无乳糖的奶粉,和母乳混合喂养。有一天吃母乳没有加乳糖酶,就要拉稀,有时候是吃着吃着就拉了。
要总结思考的地方是:
1、小儿一般的腹泻使用蒙脱石散和止泻药的使用是不对的,止泻药使用的不对会比较伤脾胃。(相关阅读:为什么用蒙脱石散后会呕吐,便秘?)
2、持续腹泻和母乳有很大关系。有时候也要母子同调。
3、中医的方子一开始有效的,但是为什么会反复?要再次推敲。
4、月龄小的孩子脾胃还在生长,所以身体非常敏感,而且变化非常快,腹泻又比较容易伤到脾胃,所以稍微处理得不对都会反复。
之后妈妈说到:吃中药那天医生嘱咐用藿香正气液泡澡,说孩子有湿热的问题,泡澡可以处理部分湿的问题,泡了之后止泻了。妈妈觉得效果很好,想要巩固一下,就又连着泡了五天。——藿香正气是很容易发散水湿的,小月龄泡澡就会有效,但是如果泡多了,也会消耗津液。
羊爸爸辨证课程辅导老师给的建议是用保济口服液吸满棉花,塞肚脐,八小时换一次。保济口服液是阳明太阴用药,敷肚脐也很安全。此外用米油代替部分奶粉,濡养津液和脾胃。
贴了保济口服液几天后来反馈:第一天使用后睡眠改善,第二天粑粑变稠了,第三天睡眠更好一些了。第四天粑粑又变稀了……辅导老师看了大便,看偏绿。妈妈说一共贴了四天,考虑贴过了,现在孩子偏寒了。又交待换成藿香正气液敷肚脐。
反馈贴了之后,粑粑变稠了变黄了。但是睡眠依然不是特别好。过了几天之后说孩子的粑粑虽然稠了,但是酸臭味明显,手脚心汗明显,整体看是有点积食。嘱咐喂一点焦米汤。
在之后几天里,妈妈看宝宝好了,就去上班了,白天喂的是挤出来的冻奶,和部分奶粉。后来宝宝又开始睡不好。小月龄宝宝大病一场一定会殃及到脾胃,所以这个脾胃是要小心翼翼的呵护的,最好能亲喂就亲喂。
要总结的部分:
1、小月龄常见问题处理真的是要中病即止。
2、一边观察孩子的变化,一边及时地调整穿衣盖被和喂养是小月龄的关键。
3、如西医所说的乳糖不耐受,中医也同意有的宝宝就是不适合吃奶粉。母乳跟母亲的体质有关系,奶粉也有偏性。对于胃肠敏感的宝宝,都是需要根据宝宝自身的决定要不要用,怎么用。
4、母乳妈妈在遇到腹泻宝宝的时候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尤其是本身就寒湿的妈妈们,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考虑用米油代替奶粉几天,或者代替不忙乳母几天。或者就是妈妈与宝宝一起用药,一起调理。
小孩拉黄稀粑粑怎么回事
宝宝拉黄稀便大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宝宝肚子消化不良引起的,不过还有可能是宝宝的小肚子着凉了,所以拉稀了。这种情况下应当给宝宝少吃多餐,宝宝进食后宝妈要帮宝宝揉一下腹部,另外还要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受凉,宝妈们不要过于担心紧张,平时多注意观察一下,如果症状得不到缓解就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
宝宝拉肚子,不能完全禁食,应该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淀粉类的食物,比如喝一些稀米粥,吃一些面片、面糊糊等,暂时禁止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和生冷的水果,可以适当吃一些煮熟的水果。 必要的时候还是要给宝宝吃一些帮助消化的药或者止泻的药,不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以上就是对于宝宝拉黄稀便怎么回事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整理,希望能帮到大家。宝宝拉稀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宝宝的消化能力不够好,一旦饮食有点不规律就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因此宝妈们不要过于担心,注意给宝宝按摩和保暖,症状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