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喂养指南(宝宝喂养指南app)

宝宝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合理的喂养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将根据宝宝喂养指南,为大家详细解读科学育儿的方法,让宝宝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一、宝宝喂养指南概述

1. 喂养时间:根据宝宝的需求和生理特点,合理安排喂养时间。新生儿每2-3小时喂养一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延长喂养间隔。

2. 喂养量:宝宝喂养量应根据体重、年龄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新生儿每次喂养量为60-100毫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3.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是首选,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如条件不允许,可选择配方奶喂养。喂养过程中,应注意奶嘴大小适宜,避免宝宝吞咽空气。

4. 喂养注意事项:保持手部卫生,避免宝宝感染;观察宝宝喂养过程中的反应,如吐奶、腹胀等,及时调整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导致肥胖。

二、宝宝喂养指南详解

1. 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母乳喂养有助于母婴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

(2)母乳喂养的方法:哺乳前,母亲应清洁双手;哺乳时,让宝宝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避免乳头疼痛;哺乳后,轻拍宝宝背部,帮助宝宝排气。

2. 配方奶喂养

(1)配方奶喂养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配方奶,注意营养均衡;严格按照喂养比例冲泡奶粉,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保持奶瓶及奶嘴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2)配方奶喂养的方法:冲泡奶粉时,水温控制在40-50℃;将奶粉倒入奶瓶,轻轻摇匀;喂养过程中,注意观察宝宝反应,避免过度喂养。

3. 宝宝辅食添加

(1)辅食添加的时间:一般宝宝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具体时间根据宝宝个体差异而定。

(2)辅食添加的原则: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注意食物的口感,逐渐适应宝宝的咀嚼能力。

(3)辅食添加的方法:将辅食与母乳或配方奶混合喂养,逐渐增加辅食比例;根据宝宝喜好,选择适合的食材。

宝宝喂养是育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家长应遵循宝宝喂养指南,科学喂养,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助力!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喂养方法需根据宝宝个体差异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南

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南

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南,喂养孩子的方法其实一直都是网络上争议比较大的,但也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关注的到,喂养孩子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种,以下了解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南。

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南1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

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三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准备母乳喂养应从孕期开始。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此外,母乳有利于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母乳喂养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母乳喂养的婴儿最聪明。

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重滞留,并降低母体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的积极支持。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保护母乳喂养。

3、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婴儿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长应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

随着月龄增加,婴儿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哺喂间隔则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逐渐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如果婴儿哭闹明显不符平日进食规律,应该首先排除非饥饿原因,如胃肠不适等。非饥饿原因哭闹时,增加哺喂次数只能缓解婴儿的焦躁心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及时就医。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 (400 IU)。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推荐新生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K,特别是剖宫产的新生儿。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选适合于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婴儿。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纯母乳喂养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或者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6月龄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婴儿配方奶,对婴儿的健康是不利的。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会使婴儿生长缓慢或停滞。6月龄前婴儿应每半月测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并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婴儿是否得到正确、合理喂养。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

婴儿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母乳喂养儿体重增长可能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只要处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轨迹,既是健康的生长状态。

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南2

0-1岁宝宝喂养指南

1、一岁宝宝的饮食要点

主要吃软饭、烂面条、米粥、小馄饨等,每次一小碗,每天进餐5-6次,强调平衡膳食和粗细、米面、荤素搭配。补充蛋白质时要注意奶类与固体食物的比例应为40:60。

2、食物要搭配多样化

最好能经常更换花样,如小包子、小饺子、馄饨、馒头、花卷等,以提高宝宝进食的兴趣。如果您的孩子醒来时很不高兴,可以给他一些橙子汁。这有助于宝宝的消化。橙子汁也是预防感冒的一种好选择。

0-1岁宝宝怎样护理

1、要培养排便习惯

宝宝断奶吃饭后,大便只有一两次,这时家长更应重视排便的调教,使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这个时期宝宝还小神经发育还没到完全成熟,但是也可以慢慢训练宝宝把尿。

2、要有良好的睡眠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晚上的睡眠时间在10-11个小时,每天加睡两次,每次1-2小时。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有个体的差异,要是宝宝睡眠时间过少的要注意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帮助改善宝宝的睡眠情况。睡眠不好的宝宝也会使食欲下降。

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南3

科学喂养是什么意思?

1、《科学喂养:婴幼儿一生的.健康基石》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如何合理喂养。奠定一生的健康,从出生开始,乳类为主,饮食均衡、多样。科学的喂养,不仅关乎宝宝的健康,还决定智商、情商的高低。

2、全面阐述了婴幼儿的平衡膳食配制。读者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喂养以及疾病的防治等,帮助满怀爱心的父母科学合理地养育出自己心爱的宝宝。

怎样进行科学喂养?

1、宝宝一出生就需要合理的喂养,而母乳是最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天然营养品。对此,多年来伊利母婴营养研究中心一直坚持对母乳成份的研究,并把母乳比喻为金标准。

2、母乳喂养是人类最基本的喂养方法,同样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根据伊利母婴营养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婴语词典》建议,母乳喂养最好能坚持到宝宝2岁,至少要6个月左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儿科学院也推荐婴儿应该接受至少6个月的母乳喂养。

有的妈妈认为只要孩子不想吃或者不吃了就意味着宝宝吃饱了,其实用科学的思维来想要考虑是否是因为食品不符合孩子的胃口,孩子的消化系统是否健康等原因。科学绝对不是说说而已,是要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期待许久的宝宝终于出生了,,你们一家肯定很高兴,但在高兴的同时不要忘了给宝宝好的喂养与护理哦!下面是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1

1、海水鱼

女性怎么给宝宝补充营养呢?其实,现在有很多常见的食品都是真正益智健脑的“高手”。

鱼类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铁、维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宝宝脑部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因为淡水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海鱼高,因此,可多给宝宝使用海水鱼。

补脑美味搭配:鱼头冬瓜煲粥

原料: 鱼头一个,冬瓜少许,姜片一片,黄酒少许、盐大米(泡2—3小时)

做法:

1、将鱼头去腮洗净,用上等黄酒去腥;

2、铁锅烧热加入油,把鱼头过一下油,然后放入另一锅烧沸的水中,加入姜、冬瓜熬到汤发白;

3、最后加入大米,慢火熬至大米发粘为止。

适合人群: 10个月以上的宝宝

2、各种蛋

无论是鸡蛋、鸭蛋、鸽蛋,都提倡孩子吃全蛋,蛋类不仅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经吸收后释放出来的胆碱,能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能显著改善宝宝的记忆力。

此外,蛋黄中铁、磷的含量较高,也有利于宝宝的脑部发育。

补脑美味搭配:什锦蛋丝

原料: 鸡蛋2个、青椒50克、干香菇5克、胡萝卜50克及油、盐、味素、水淀粉、麻油适量

做法 :

1、先将鸡蛋蛋清、蛋黄分别打入2个盛器内,打散后加入少许水淀粉打匀(不可打起泡);

2、再分别放入涂油的方盘中,入锅隔水蒸熟(用中小火,大火会起孔变老);

3、冷却后取出,分别改刀成蛋白丝和蛋黄丝;

4、香菇用温水浸泡变软,青椒洗净挖去籽,胡萝卜洗净,分别改刀成丝;

5、炒锅中加油,放入胡萝卜丝、香菇丝、青椒丝,煸炒至熟,放入蛋白丝和蛋黄丝,加入盐、味素,翻炒均匀,淋入麻油即成。

适合人群: 宝宝皆宜

3、核桃仁

核桃仁能益血补髓、强肾补脑,是强化记忆力和理解力的佳品。核桃仁含油脂较多,不易消化,一般3~6岁的幼儿每天吃3、4颗大核桃仁就够了。

补脑美味搭配:核桃仁稠粥

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脑功能。但因为核桃含油脂较多,一次不要给宝宝吃太多,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原料: 核桃仁10克、粳米或糯米30克

做法:

1、先将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后微火煮至半熟

2、再将炒熟的核桃仁压成粉状,择去皮后放入粥里,煮至粘稠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 4—6个月宝宝

经常给孩子吃含铝量高的食物,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导致痴呆。所以,父母最好不要让孩子常吃油条、油饼等含铝量高的食物。

新生儿饮食方面的喂养指南2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

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三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准备母乳喂养应从孕期开始。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此外,母乳有利于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建立和肠道功能成熟,降低感染性疾病和过敏发生的风险。母乳喂养营造母子情感交流的环境,给婴儿最大的安全感,有利于婴儿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母乳喂养的婴儿最聪明。

母乳喂养经济、安全又方便,同时有利于避免母体产后体重滞留,并降低母体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的积极支持。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保护母乳喂养。

3、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婴儿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长应明确感知其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随着月龄增加,婴儿胃容量逐渐增加,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哺喂间隔则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逐渐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

如果婴儿哭闹明显不符平日进食规律,应该首先排除非饥饿原因,如胃肠不适等。非饥饿原因哭闹时,增加哺喂次数只能缓解婴儿的焦躁心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及时就医。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

婴儿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 (400 IU)。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推荐新生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K,特别是剖宫产的新生儿。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 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

建议首选适合于0到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喂养,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婴儿。

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纯母乳喂养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或者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6月龄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婴儿配方奶,对婴儿的健康是不利的。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会使婴儿生长缓慢或停滞。

6月龄前婴儿应每半月测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并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婴儿是否得到正确、合理喂养。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

婴儿生长存在个体差异,也有阶段性波动,不必相互攀比生长指标。母乳喂养儿体重增长可能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只要处于正常的生长曲线轨迹,既是健康的生长状态。

0-12各月龄宝宝喂养指南

迪帅说

Babycenter是著名的亲子育儿网站,这份阶段喂养指南非常详尽且具有指导意义,特邀迪帅的好朋友、才貌双全的土豆妈妈翻译出来给各位辅食妈妈参考。只是参考哈,迪帅一再强调添加辅食不是搞科研,不可能那么精准,孩子的食量也有差异和变化。

指南用以了解一岁以内宝宝喂养的食物和剂量,剂量仅作参考,并不需要为多一点或少一点而担忧。

吃是每个人的天性,你并不需要专门、特意为孩子介绍如何进食。如果你想在6月龄左右给他尝尝豆腐的味道这也无可厚非,即使严格来说这一类食物在8月龄时才能添加。

尽管在美国,传统认为第一口辅食应为谷物,但如果你给宝宝吃果泥或蔬菜泥,也并没什么太大问题。

通常情况下,鸡蛋、鱼、花生等致敏食物,并不需要太害怕引入。

0-4月龄

喂养表现

觅食反射帮助宝宝从寻找乳头到寻找食物

喂养食物

仅母乳或配方奶

喂养须知

宝宝的消化道尚未健全,严禁固体食物

4-6月龄

准备进食固体食物的表现(注意可能只表现出其中几种,非全部)

可以自己撑住头部

可以在高脚凳上(餐椅)坐得很好

会咀嚼

体重明显增长(自出生体重翻倍)达13磅以上(5.9千克)

对食物有兴趣

喂勺子后会闭上嘴巴

会把嘴里前端的食物吞咽到嘴的后部

舌头会来回动,但舌头不会把食物推出嘴巴(挺舌反射消失)

每日8-10顿母乳或40盎司(1120g)配方奶后仍觉饥饿

正在长牙

喂养食物

母乳或配方奶

泥类食物(如南瓜、红薯、苹果、香蕉、桃子、梨)或半液体的含铁谷物

每日食量

从1茶匙左右的泥类食物开始添加,用4-5茶匙母乳或配方奶搅拌谷物(是比较稀的)

逐步增至一天两顿泥类食物,如是谷物类食物,要逐步增稠

(1茶匙=5ml,1汤匙=15ml)

喂养须知

如果宝宝一开始不会吃,则过几天再尝试喂食

6-8月龄

准备进食固体食物的表现 ,与4-6月龄时相似

喂养食物

母乳或配方奶,以及

泥类或粗滤水果如香蕉、梨、苹果、桃

打成浆、糊或泥状的蔬菜,如牛油果、煮好的胡萝卜、南瓜、红薯

肉泥(鸡肉、猪肉、牛肉)

豆腐泥

少量不带甜味的酸奶(注意1岁以下不添加牛奶)

豆泥(如黑豆、鹰嘴豆、毛豆、蚕豆、豇豆、扁豆、芸豆等)

含铁谷物(燕麦、大麦)

每日食量

水果从1茶匙逐步增至1/4,1/2杯

蔬菜从1茶匙逐步增至1/4,1/2杯

谷物3-9茶匙

(1杯=240ml,以上食物为全天总量,通过2-3次喂食完成)

喂养须知

每次引入一种新食物,每两次尝试新食物中至少间隔3天以确认宝宝不对其过敏

8-10月龄

准备进食固体食物和手指食物的表现

与6-8月龄相似,以及

会用大拇指和食指拿物体(钳状抓握)

会把物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

会把所有东西准确地放进嘴里

咀嚼活动时会运动下颌

喂养食物

母乳或配方奶,以及

少量巴氏灭菌的软乳酪和农夫乳酪(又称茅屋芝士)

捣成糊状的水果和蔬菜(香蕉、桃、梨、牛油果、煮的胡萝卜、南瓜、土豆、红薯)

手指食物(零食):剥好的小块香蕉、炒蛋、煮的切块的南瓜、豌豆、土豆、煮好的螺旋状意面、磨牙饼干、低糖O型谷物圈、切块的微烤面包圈

少量蛋白质(鸡蛋、肉泥、鸡鸭等禽类肉泥、剔骨鱼泥、豆腐、煮好捣碎的肉类如扁豆、剥好的豌豆、花豆、黑豆)

含铁谷物(大麦、小麦、燕麦、混合谷物)

每日食量

1/4至1/3杯乳制品或1/2盎司奶酪

1/4至1/2杯含铁谷物

1/4至1/2杯水果

1/4至1/2杯蔬菜

1/8至1/4杯蛋白质食物

(1盎司=28g,1杯=240ml)

喂养须知

每次引入一种新食物,每两次尝试新食物中至少间隔3天以确认宝宝不对其过敏

10-12月龄

准备进食其他固体食物的表现

与8-10月龄相似,以及

吞咽食物更容易

继续长牙

不再把食物用舌头顶出来

尝试用勺子

喂养食物

母乳或配方奶,以及

巴氏灭菌的软乳酪、酸奶、农夫乳酪(但注意1岁以下不添加牛奶)

碾碎或切成块、条状的水果

煮软、易于咬的蔬菜如豌豆、胡萝卜

组合食物,如意式奶酪通心粉、蔬菜肉类炖菜

蛋白质(鸡蛋、细碎的肉馅、禽类、剔骨鱼、豆腐、煮好碾碎的豆类)

手指食物(零食):微烤的面包、小块剥皮的香蕉、炒蛋、煮好切块的南瓜、豌豆、土豆、螺旋状意面、磨牙饼干、低糖O型谷物圈

含铁谷物(大麦、小麦、燕麦、混合谷物)

每日剂量

1/3杯乳制品或1/2盎司奶酪

1/4至1/2杯含铁谷物

1/4至1/2杯水果

1/4至1/2杯蔬菜

1/8至1/4杯组合食物

1/8至1/4杯蛋白质食物

(1盎司=28g,1杯=240ml)

喂养须知

每次引入一种新食物,每两次尝试新食物中至少间隔3天以确认宝宝不对其过敏

封面宝宝:土豆 ,因其父爱吃土豆得名,超预产期10日降生,双子马宝,圆滚滚,肥嘟嘟,爱坏笑,爱旅行,爱吃饭,目前以粗壮的硕腿闻名朋友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2660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