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中。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严重吗?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共同守护儿童健康。
一、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患者以婴幼儿为主,尤其是1-5岁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部分病例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手足口病的严重性
1. 病情轻重不一
手足口病的病情轻重不一,多数病例症状较轻,经过休息、治疗可痊愈。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脑炎、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肺炎:可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
(3)心肌炎:可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 严重病例死亡率较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手足口病严重病例的死亡率约为1%。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严重病例的死亡率更高。
3. 存在潜在风险
手足口病病毒可导致慢性病毒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症状。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畸形、死亡等严重后果。
三、预防手足口病
1. 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2.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用嘴喂食等,可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已批准手足口病疫苗上市,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按时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
4. 避免接触患者
若家中有人感染手足口病,应尽量避免接触,减少病毒传播。
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了解手足口病的严重性,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共同守护儿童健康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手足口病严重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何时何地发生?
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
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它能预防吗?
对手足口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预防措施包括常洗手,尤其是换尿布后;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清洗脏的衣物。儿童发病头几天不要上幼儿园和学校或参加其他聚会。以上措施可大大减少传播,但还不能完全阻断传播。
这个只是我在网上找的~!最好去医院看~!~!
手足口病。严重吗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病。
表现: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药物治疗:
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
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提示:
1、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2、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3、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4、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斥,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当妈咪不能识别这种病时,要去看医生,对可疑都要早诊早治早隔离。
手足口病宝宝的居家护理
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 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居家护理尤为重要:
消毒隔离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2、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饮食营养
1、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2、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3、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1、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
2、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3、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什么情况必须急诊看医生?
●宝宝体温超过38.5℃,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
●精神萎靡或出现不寻常的嗜睡;
●烦躁不安、持续发烧、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等;
●呕吐增多,甚至持续呕吐或呈现喷射样呕吐;
●肌肉抽搐痉挛或颈部及肢体僵硬、意识模糊或昏迷;
这时必须要马上就医! 如果已经确诊手足口病在家护理治疗,发现上述情况,也应立即到医院复诊。
如何预防
目前该病尚没有疫苗。对本病的预防,主要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因为此病病程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等。而口腔溃疡往往会误诊为单纯性的口腔炎。因此,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就地隔离避免接触。发现有手足口征象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直到病愈后才可回校,以免传染其它儿童。
●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布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孩子随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饮料。
●养成卫生习惯。教育宝宝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彻底洗手的习惯。
●强化环境卫生。对幼托机构的环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须严格消毒,最好通过卫生防疫部门来指导处理。注意粪便无害化处理,绝不允许污染用水
平常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平时屋内用薰醋的方法消毒。试试用“莫匹罗星软膏”吧。
小孩手足口病严重吗
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的弱,特别容易患有手足口病,但是很多人对手足口病不是特别的了解,下面跟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1.首先,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2.其次,手足口病容易导致一些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像是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3.最后,可以多服用一些维生素来进行治疗,像是B族维生素,也可以选择中成药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平时要注意室内的卫生情况,每天早晨给孩子测下体温,室内多通通风会比较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