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搐怎么紧急处理(突发抽搐急救处理方法)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生活中总有一些意外情况让人措手不及。其中,孩子抽搐就是让家长们担忧不已的一种情况。面对孩子抽搐,家长们应如何紧急处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孩子抽搐的原因及症状

1. 原因

(1)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主要原因是高热引起的脑部功能紊乱。

(2)癫痫:一种慢性脑部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

(3)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4)中毒:如药物、农药、重金属等。

2. 症状

(1)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口吐白沫。

(2)四肢抽搐,面部肌肉抽动。

(3)呼吸急促,面色苍白。

二、紧急处理方法

1. 保持冷静

面对孩子抽搐,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过度紧张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甚至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2. 确保安全

(1)立即将孩子平放在地上,避免跌倒或碰撞。

(2)解开孩子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用软物垫在孩子头下,防止头部受伤。

3. 防止二次伤害

(1)避免强行按压孩子肢体,以免造成骨折。

(2)不要将硬物放入孩子口中,防止咬伤舌头。

(3)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孩子受到惊吓。

4. 紧急处理措施

(1)高热惊厥:立即用温水擦拭孩子身体,降低体温。尽快就医。

(2)癫痫:观察孩子发作时间,若超过5分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代谢性疾病: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4)中毒:立即停止接触中毒源,尽快就医。

三、预防措施

1. 注意孩子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2. 定期给孩子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3.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预防感冒。

4. 注意孩子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

5.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孩子抽搐是一种紧急情况,家长们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孩子抽搐的发生率。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王丽丽. 儿童抽搐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35(10):12-14.

[2] 刘晓燕,张晓红. 儿童抽搐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0):36-37.

[3] 杨柳,刘丽华. 儿童抽搐的预防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17,31(10):1493-1494.

小孩发烧抽搐该怎么紧急处理

1、将孩子平卧,头偏向一侧 孩子抽搐时会牙关紧闭,有的会有口腔分泌物甚至会发生呕吐,将头偏向一侧以便引流而避免吸入窒息。家长可以给孩子的衣领稍微放宽松,使其保持呼吸通畅,同时按压合谷、人中穴位。 2、保暖降温 此外,孩子发烧时如果未出现明显的寒战,不必过度保暖,适当暴露还可增加散热。如果是体温上升期,出现寒战的孩子则可以适当保暖。家长可以同时给孩子做些物理降温,擦浴或头部降温。 3、避免咬伤舌头 另外,孩子牙关紧闭时容易咬伤舌头,此时如果能将勺背、压舌板等插入孩子口中,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孩子牙关闭得非常紧,这一措施则不要强求,否则反而容易发生损伤。 4、禁止喂药 孩子发生抽搐时,禁止喂药,容易误吸。宝宝抽搐一般多发生在家里,需注意抽搐时间的长短。若是第一次抽搐、抽搐超过十分钟或连续抽搐、神智无法恢复时,应紧急送医。

孩子发烧抽搐怎么治

小儿抽风包括小儿高热惊厥和癫痫大发作。小儿高热惊厥多在2岁以前出现,发作前常有中热或高热,而癫痫大发作小儿一般年龄较大,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抽搐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小儿抽风急救常识

癫痫发作是突然性的,少部分有先兆。癫痫发作的病因有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要确诊应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如一年内发作次数在2次以上,应适当给予治疗。

抽风突发时,家长应协助小儿患者侧卧,以利小儿口涎的流出,保持小儿的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将毛巾,衣服,手帕等柔软的东西垫到患者的头下,解开上衣领扣。小儿患者发作抽搐停止后,要过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在这段时间里,要给孩子换个舒适的环境,让其安静入睡,并要严格看护,防止意外事件出现。

在抽风急救应变措施中,保护舌头,最好抢在出现先兆症状时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小儿上下磨牙之间,以防阵挛期患儿将自己的舌头咬破。若先兆期不能放上,强直期患儿张口时也应放入,到阵挛期就不宜放入。压舌板压着舌头可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抽搐的病情,详细记录其发作时的情况。若小儿连续数次出现抽搐,并且一直不能回复神智时,应及时将其送到医院抢救,以免延误病情,发生意外。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抽搐发作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其灌药,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死亡的严重后果。

其实小儿抽搐的原因远不止高热惊厥和癫痫大发作这两种情况,比如颅内感染、颅内占位、颅脑外伤、药物中毒、中暑、脱水等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小儿出现抽搐,一定要给患儿作进一步确诊,以便能够及早做到有效的对因治疗及对症治疗,将抽搐对患儿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小儿抽搐不同原因及其区别

但凡发烧、脱水、低血糖、脑部病变、外伤、肿瘤,都可能造成抽搐现象,而其中为热性痉挛的比例最高。热性痉挛主要是因为婴幼儿脑神经功能还不稳定,体温急遽升高引起脑细胞不正常放电,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热性痉挛常在发热24小时以内发生,大多数为全身性的大发作,发作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内。热性痉挛好发于六个月至五岁大的孩童,在台湾六岁以下儿童,其发生率为3~4%。热性痉挛小朋友中约有20—40%家族中有热性痉挛病史的成员。

但是抽搐并发烧,并不一定就是热性痉挛,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的疾病如脑膜炎引起,可以藉由与热性痉挛不同的症状来区分,以下几点提供家长参考:

1、脑膜炎、脑炎等脑部感染,常伴随高烧不退、头痛、颈部僵硬、呕吐、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状。而热性痉挛,抽搐前多半无明显生病症状,有时抽搐发生后才发现小孩有发烧。

2、热性痉挛的抽搐多为全身性,很少像脑膜炎、脑肿瘤或脑出血出现局部性抽搐。

3、热性痉挛病童于抽搐后,经短暂睡眠,多半有很好的活力,不像脑膜炎、脑炎或其他问题,持续昏睡。

小儿抽搐家中紧急处理

孩子在家中突然出现抽搐的现象,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此才能帮助小孩。

1、应先将孩子侧躺,挪除周围尖锐危险物品,以免发作时撞到。

2、松开衣物,头抬高,使呼吸道畅通。

3、测量体温,若发烧,立即使用肛门塞剂退烧。

4、若口腔中有异物容易取出者,可在侧躺后清出。

5、请仔细观察小孩抽搐时眼睛、脸、四肢的变化如双侧或仅是单侧抽搐,也需注意抽搐时间的长短。

6、在抽搐时或抽搐后不要马上给小孩喝东西以免呛到。

7、若是第一次抽搐、抽搐超过十分钟或连续抽搐、神智无法恢复时,应紧急送医。

孩子有了抽动症怎么治疗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

家表示,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

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等过程。

临床症状

临床上根据表现不同,抽动症通常被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一、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复杂发声性抽动由有意义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组成,表现为与环境不符的不由自主地重复无意义的词句或无缘无故地骂人。

二、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眨眼、蹙额、厥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

临床分类

急性单纯性

抽动症开始的症状大多数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极少数为单纯发声抽动。常见的眼、面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少数单纯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声。症状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波动及转移部位。多在12岁前发病,最多见的是眨眼。症状持续2周~1年即可自然消失。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

慢性单纯性

15岁以前发病者多,成人少见。表现为一组或两组肌肉抽动,无过多的变化。持续时间很长,可终身存在。

亚急性或持续性

可见于儿童期、青春期。单纯性者,一组或两组肌肉抽动持续1年以上,至青春期自然消失。多发性抽动有发声者,至青春期症状是否消失不一定,此要与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相鉴别。

多发性抽动

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 以上分型并不完全,特别是第3型和第4型之间有些混乱。因此此处仍将“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单独予以讨论。

编辑本段危害

抽动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性格孤辟.久而久之孩子变的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这样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抽动症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不及格,甚至留级。给孩子及家长都带来很大的痛苦。也影响孩子的将来升学。

专家蒋燕清介绍,抽动症对儿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归结三点:

一、是引发学习困难。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

二、个性发展问题。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如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的,是漂亮的还是丑的等等。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这种自我评价大多来自外界,如老师、同伴和家长。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三、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我国已故的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人类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这点很重要。

有研究表明,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 或猥亵行为。这种疾病对儿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一般抽动症的儿童不会影响智力,但是生活上却遭受很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病因

以下列出的一些主要因素可引起儿童抽动症,这些因素是:

1.孕产因素:母孕期高热、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等。

2.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3.精神因素: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等。

4.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5.其他:如癫痫、外伤、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消化不良、过敏等。

编辑本段易发部位

抽动症是多组肌群同时或相继抽动,但其易发部位不尽相同。国外有人总结六百多例抽动患者抽动症状终生分布的百分比如下:

单纯抽动:单纯面部抽动占 93.1%

头颈部抽动91%

上肢抽动者 68.6%

下肢抽动者40.7%

躯干部抽动者46.5%

单纯发音抽动者 98.5%

复杂运动抽动者68.5% 。

受累最多的易发部位是头颈区。

编辑本段鉴别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儿童多动症比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高,所以人们对多动症的认识较深刻。又因两者名字类似,故易于混淆。但两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必须加以区别。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和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从婴幼儿期即表现为易兴奋、睡眠差、喂养困难等,年龄渐大,活动明显增加,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钮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缺乏控制能力;平时好与人争吵,容易激动;不听话,不讲道理,无礼貌,不避危险等;对指试验阳性。

抽动-秽语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脑轻微功能障碍引起的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1)症状开始于2~15岁之间

(2)反复出现眼肌、面肌、四肢、躯干部肌肉多发性不自主抽动

(3)喉部异常发音及模仿语言,模仿动作

(4)以上症状轻重交替出现,感冒、腹泻、精神紧张或看电视时间过长,有时可使症状加重,入睡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5)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部分症状能短时间自我抑制

(6)除外风湿性舞蹈病(应检查血沉、抗链“O”、C反应蛋白)、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应检查肝功、血浆铜蓝蛋白)等类似疾病。

抽动症容易被误诊:

1、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

2.家长对此症的不认同。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3.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

4.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编辑本段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分类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程可呈短暂的或慢性,有的甚至持续终生。短暂性的抽动一般不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慢性的抽动可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及导致适应障碍。

抽动秽语综合征按其临床症状和病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暂时性抽动障碍(抽动症、单纯性抽动或称儿童习惯性痉挛)

②慢性运动性抽动障碍

③发声与多种联合抽动障碍(也就是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综合征)。

一般来说,这三种类型,具有连续性。暂时性抽动障碍可因病程持续而发展为慢性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约有半数患者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经过数日或数月后呈现抽动秽语综合征。另外,暂时性抽动障碍可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服用兴奋剂之后易出现抽动秽语综合征并可影响儿童学习成绩。

编辑本段治疗方式中西医治疗

西医、中医都开展了针对抽动症的治疗,传统治疗以精神类药物、中药药物为主。精神类药物虽能暂时控制症状,但副作用相当大,如食欲减退、失眠、头痛、腹痛等,长期服用还易产生药物依赖,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形成长不高、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和精神综合症;中药虽相对安全,但疗效仍不确切,常以补药为主,容易导致儿童过早性发育。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1.西医: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均为控制症状,进行病因治疗的尚无报道。神经阻滞多巴胺受体,从而控制抽搐等症状,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但其相应副作用较明显,如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动作缓慢、肌张力增强、张口困难等,严重者可影响继续治疗,同时服用安坦可减少副作用。吩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疗效亦可,有人认为症状控制及病情稳定方面不如前两药。抑制多巴胺合成及消耗多巴胺作用的药物四苯嗪在部分病人亦有较好效果,但副作用也很明显。

总之,西药作用于神经递质及受体,控制症状较快,因药理作用无选择性,在控制症状的同时亦有明显控制正常肌群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因副作用突出或无法抵消,只好中断治疗,影响了本病的治疗和预后。目前除了药物治疗抽动症外还有物理治疗的方法,一种是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另一种是经颅磁电刺激术(TMES),这种方法是通过安装分离型脑起搏器来完成的,它是通过磁场和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多动症和抽动症症状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已酰胆碱,这些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够全面改善多动和抽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易激惹、活动过度等表现。

总之,中医治疗要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通过调整阴阳,增强体质,标本兼治,减少复发,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明天。儿科抽动症门诊专家从中医辩证及整体观的原则对抽动症进行病因及症型的分析,经过长期的探索及临床实践,得出了一套治疗抽动最适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中药治疗结合三联疗法,四维综合疗法,同时给予心理支持等综合治疗,达到治愈的效果。

生物医学治疗

中国已经把儿童健康和成才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所以,生物医学的“绿色–微创–非侵害性”首先应用于与民族未来息息相关的儿童医院,比如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国内知名的专业研究儿童疑难杂症的医学机构已经全面引进生物医学技术,改变了使用药物通过 肝、肾排泄从而增加肝、肾功能的损害,部分治疗中的兴奋剂、抗精神类处方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的伤害,使“绿色医疗”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国内部分知名儿童医院的生物医学临床应用,表明我国的儿童的健康保护事业和儿童疑难病的治疗已经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MOGT生物治疗

“微创生物基因靶向治疗系统”(MOGT技术),该技术是应用特殊的基因蛋白植入器将人体治病的特殊生物蛋白(独特的晶体BFG)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特定生物磁场达到一定的临界值的环境下,植入患儿特定的部位,诱发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参与调节免疫系统、调节内分泌等机体功能,使人体阴阳得到平衡,人体内环境得到了改善,病理信息得到抑制,损伤组织得以修复,促使身体恢复健康。NGF是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其与人体NGF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生物效应也无明显的种间特异性,能够显著提高BFG植入的生物治疗作用。

中国儿童医学研究中心多动症、抽动症专家组依据”非侵害、微创”治疗原则,首次将患儿的”安全–健康—未来”统畴结合,融合了分子基因学、临床生化学、分子遗传学、经络学、神经交叉学、阴阳平衡理论、生物力学、生物控制学及全息效应,生物医学干预能量被吸收后,通过”电磁相干振荡''使人体紊乱的细胞振荡频率恢复正常,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目的。生物医学干预技术还能改善人体的耐毒状态,提高血液质量,有明显排毒、修复免疫、神经系统功能,平衡协调机体内环境,治愈后不易反弹。

引抽动症托管治疗

每逢暑期来临,许多家长都会为孩子谁来看管而伤透脑筋,尤其是多动抽动症孩子,独自留在家中无人看管,不仅会加重孩子的病情;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抽动症托管治疗是根据儿童心理意识与行为发育特征,及抽动症治疗的整体技术品质要求而将“门诊治疗、住院治疗、家庭治疗”三方完美结合起来,以国家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论证的绿色诊疗技术为信托,使抽动症患儿在院内通过一站式治疗定性后,再回家巩固到自然康复的一种复合型特色诊疗服务模式。

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症

用行为疗法的习惯颠倒训练法对控制抽动是有效的。习惯颠倒训练是利用对抗反应来阻止抽动。例如,对于抽动累及前臂伸肌的患者,每次当他意识到要发作抽动时,训练他收缩相应肌肉,这种操作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防止和阻断抽动,从10例一组的研究看,结果抽动的频度减少93%。由于病例较少,其结果仅供参考。行为疗法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又无药物的副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配合应用。

按摩法治疗抽动症

治疗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双侧内关、神门、灵道、风池、太阳、率谷各1分钟;推小天心,清心经、肝经各300次,分推坎宫10次。用上法治疗21次,睡眠恢复正常。症状好转,继续治疗10次,基本恢复正常。3例随访4个月,无复发。

食物疗法

(1)动物脑子及骨髓:蒸煮均可,常食可益肾填髓,提高注意力及记忆力。

(2)鲜鱼清蒸:鱼类含有许多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物质,清蒸食用,成分破坏少,有益智作用。

(3)莲子百合粥:上两药加粳米共煮成粥,每晨1次,有补脾肾、安心神之功。

(4)茯苓山药粥:茯苓粉与鲜山药共煮加玉米面适量熬成粥,可健脾助运,以消痰湿。

鲜鱼清蒸(尤其是海鱼):鱼类含有许多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物质,清蒸食用,成分破坏少,有益智作用。莲子百合粥:莲子 百合两药加粳米共煮成粥,每天早晨吃一次,有补肾脾、按心神之功。 茯苓山药粥:茯苓粉与鲜山药共煮加玉米面适量熬成粥,可健脾助运,以消痰湿。

食疗食谱

1、蜜炖木瓜汤

原料:木瓜100克,蜂蜜30克。

做法:木瓜洗净,加蜂蜜30克,水适量,蒸30分钟,去木瓜,分次饮汤,7天一个疗程。

说明:具有缓解肌肉抽动,适用于肌肉抽动尤以腹肌抽动,喉间异声的抽动症患儿。

2、百合鸡子汤

原料:鸡蛋两个,百合60克

做法:百合60克,用水浸泡一夜,取之加水3碗,煎煮2碗,然后取鸡蛋2个,去蛋白,蛋黄捣烂,倒入百合汤中拌匀(慢火煮),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分2次,1天内服完。

说明:具有养阴润燥,清心安神的功效。原治癔症,现适用于多发性抽动症,伴心脾不足,心神失宁,症见抽动,少眠的患儿,疗效尚佳。

3、百合银耳羹

原料:百合50克,去心莲肉50克,银耳25克,冰糖50克

做法:百合,莲肉加水适量,煮沸,再加银耳,文火煨至汤汁稍黏,加冰糖,冷后即可服用。

说明: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多发性抽动症,阴虚火旺,抽动兼见脾气急躁、大便偏干等症的患儿。

4、百合芦笋汤

原料:百合50克,罐装芦笋250克,鸡汤500毫升,盐、味精适量。

做法:先将百合放入温水浸泡,发好洗净,加鸡汤500毫升,加热烧12分钟,再加入芦笋,煮开后加盐、味精,即成。

说明: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多发性抽动症,症见心烦少眠,好动难静,记忆力减退的患儿。经常服用,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5、莲子猪心汤

原料:莲子肉30克,猪心一副。食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猪心洗净切片装入光波饭煲中,加入莲子肉,放入光波炉中,用中火炖0分钟,加入食盐、味精、酱油等调味即成。佐菜佐餐服食,每日晚1次。

说明:益智安神,补血养心,适用于心神不宁,惊悸怔仲,健忘、记忆力减退等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2086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