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这一病症越来越受到关注。据统计,我国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其中儿童自闭症患者占比较高。而“十喊九不理”这一现象,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儿童自闭症的关注。本文将从儿童自闭症的定义、症状、成因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自闭症的认识。
一、儿童自闭症的定义及症状
1. 定义
儿童自闭症,又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社交互动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患者在早期可能表现为语言、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2. 症状
(1)社交互动障碍:儿童自闭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对他人情感的漠视,难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他们可能对他人关注、拥抱等社交行为表示抗拒,甚至表现出攻击性。
(2)沟通障碍:自闭症患者在语言表达、理解等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可能不会使用语言进行沟通,或者语言表达方式异常。他们还可能存在非语言沟通障碍,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
(3)重复刻板行为:自闭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重复、刻板的行为,如重复某些动作、重复某些话语等。这些行为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二、儿童自闭症的成因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自闭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可能有其他自闭症患者。
2. 环境因素:孕期感染、出生时缺氧、早期脑损伤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自闭症。
3. 生物因素:大脑发育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生物因素也可能导致自闭症。
三、预防与干预
1. 预防
(1)孕期保健:孕妇应注重孕期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2)早期筛查: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儿童的语言、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尽早进行筛查。
2. 干预
(1)康复训练:针对自闭症患者的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2)家庭支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融入社会。
“十喊九不理”这一现象,可能是儿童自闭症的信号。家长和社会应提高对自闭症的认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刘晓丽. 儿童自闭症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0):975-979.
[2] 王晓丽,张晓辉. 儿童自闭症早期筛查与干预策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3):275-278.
[3] 王丽君,张晓辉. 儿童自闭症家庭支持系统构建[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2):1289-1292.
孩子十喊九不理是自闭症
孩子十喊九不理是自闭症
孩子十喊九不理是自闭症,孩子的发展问题,是亲人们所关心的,幼儿时期是培养各项能力的关键时刻,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一同成为更好的人。以下是孩子十喊九不理是自闭症方法。
孩子十喊九不理是自闭症1
1、太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
当一件事情、一个事物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时,他们便会孜孜不倦地沉浸下去,他们的思维和灵魂完全被吸引,忽略了周围的一切,包括大人的说话和吩咐。这其实是值得父母高兴的,表明孩子的专注力非常好。
面对这种情形,除非大人或小孩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需要立即做,否则大人最好不要打搅,频繁的打搅只会让孩子丢失了宝贵的专注力。
2、逆反期无声的抗议
“十喊九不应”最初集中发生在年龄3~4岁左右的孩子身上,小部分孩子会较早出现。发展心理学认为,这是孩子经历的“第一逆反期”,反映在孩子会要求行为活动自由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
这时孩子们由于强烈的自我意愿,他们不想按照大人所说的执行,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敢公开反抗大人,便出现了无声的抗议、当作没听见。他们一方面想坚持自己的意愿,一方面却又担心大人的异议,左右寻思间,便出现了沉默,在旁人看来就是“十喊九不应”和装作没听见。
当孩子这种无声抗议的行为未能得到阻止而养成习惯,孩子可能就会在过了逆反期后仍然继续“十喊九不应”。
那么该怎么应对呢?
一、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
走到孩子面前耐心告诉他们,不理会大人的行为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样,我们喜欢及时回应的孩子。”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对大人有反对意见或不愿意做某些事情,可以直接告诉大人,大人还需要保证不会因为孩子的反对而打骂孩子,也绝对不会大惊小怪,让孩子以放松的心态对大人说“不”。
二、做个小约定
让孩子意识到不理会大人是不礼貌、不尊重的行为后,可以跟孩子做个小小的约定:如果下次还是装作没听见,爸爸妈妈就执行“1,2,3”命令了。“1,2,3”似乎是个万能的指令,大人只要一脸严肃地开始数,孩子一般就会立即采取行动。这是因为数数给了孩子缓冲的时间,同时数数也给孩子制造了紧张感和紧迫感,催使他们做出妥协的举动。
当然,让孩子改变行动后,最好还要询问一下孩子,刚才为什么又装作没听见爸妈说话,让孩子说出心中所想。在一次次的沟通后,孩子“十喊九不应”的行为便会慢慢减少。
三、让孩子承担“不理会”的后果
如果约定起不了作用,那么可以尝试让孩子承担“不理会”的后果:“听不见”大人叫吃饭,那么就承担饿肚子的后果;“听不见”大人叫洗澡,那么就承担浑身酸臭的后果;“听不见”大人叫上床睡,那么就承担黑灯瞎火自己摸索上床的后果;“听不见”大人叫收拾玩具,那么就承担三天不能玩玩具的后果……当孩子经历过”不理会“的后果后,在下次他们会为了避免糟糕的后果而提高行动力。
孩子十喊九不理是自闭症2
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语言障碍是其典型症状之一,主要有以下7个:
部分对他人呼叫不应答;不会说话或语言延迟;自言自语“火星语”;重复、鹦鹉式语言;语言刻板;人称代词分不清;叙述性语言等。
如需要详细了解自闭症请自闭症儿童家长指南:表现和症状、测试和诊断、治疗……
家长在判断孩子不应答、不搭理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是否是自闭症的症状:
名字是否不固定:
孩子名字有很多,如“宝宝”、“小宝”、“胖胖”、“妞妞”等。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混淆,不知道哪个名字是在喊自己。
重复单调叫名字:
很多家长为来验证宝宝对名字的反应,长时间持续无缘无故叫一声孩子名字,孩子作出反应后,家长又没有任何表示,如此不断重复之后,宝宝就会认为叫名字这件事“无聊”,自然不再作出反应了。
孩子玩耍时叫名字:
当孩子正专心玩玩具时,叫名字可能会反应减少或延迟,但孩子平时与人互动良好,眼神注视和追视正常,这点是和自闭症孩子又本质区别。
如果仅仅是叫名字不应答,排除生理上的问题,可能与上述一些原因有关,但如果伴随有其他发育落后情况,或者眼神交流问题等,可能会是自闭症或其他发育问题,应该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孩子十喊九不理是自闭症3
孩子的注意力尚未发展完善
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注意力=专注力,其实注意力的范围更广,在心理学上,注意力有四种特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这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而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幼儿注意力的这四个方面,都相对差一些。
孩子经常听不见我们喊他,也不能同时做几件事,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实际情况是他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注意力会逐步发展健全,所以,遇到孩子出现的一些“失聪”现象,我们不必过于苛责。
逆反期的无声反抗
孩子在三岁左右是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期,一直到大概5岁,我们称之为“第一逆反期”,例如孩子玩着喜欢的猪妹妹,面对家长的呼喊就是不肯应答。他们由于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愿,不想处处顺从,总想反抗一下家长的权威,“喊了不理”就是其中一种反抗形式,尤其大人态度比较强硬时,会更加激起他们的反抗欲。
孩子未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比如在叫孩子睡觉、起床的时候,喊一遍不应,喊两遍不应,甚至家长当面去“请”,都无动于衷。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比较随意、懒散,没有规律。家长需要从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角度去“从长计议”,当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后,你不用喊,他就能做到自我管理。
宝宝两岁才会说话医院检查说是自闭症怎么办
这种情况应该不是自闭症,现在才两岁,判断是自闭症为时过早。但需要去干预,再大一些应该会改善的。我家小孩跟你的差不多。我家孩子两岁的时候只会说爸爸,到了两岁半还是不会说其他话,我们也紧张了,带去大医院检查,说是发育迟缓,后来辞职了自己带他,跟他说话说得慢一些,重复几次,让他看口型,鼓励他说出来,每天都带出去玩,现在孩子还有一个月就四岁了,在上中班,除了比较胆小,不怎么说话之外,老师说表现还可以。放学之后他就很活泼,哔哔叭叭说不停,但是发音不是很清楚。因为也是九月份才上的幼儿园,需要时间去适应集体生活。当初我们也很担心是自闭症,医生评测给出的结论是发育迟缓,做好干预也是会改善。这种情况应该也是发育问题,多跟孩子交流,多出去玩,和家长多互动,一定要多互动,会改善的,加油。
自闭症儿童有什么特点,都有什么症状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孤独症谱系(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中的一种,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是社交沟通障碍、行为刻板及兴趣狭窄。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
一、语言障碍表现为:
1.无语言或语言发育迟缓。
2.鹦鹉学舌语言
3.异常的语音语调,说话缺乏抑扬顿挫。
4.不会正确使用你、我、他。
5.说话声音过高或者过低。
6.不能持续和他人进行对话,不知道如何发起、维持和结束对话。
7.与别人沟通时,总是答非所问。
8.不能使用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例如手势、卡片等。
9.不会主动与人沟通。
二、社交障碍表现为:
1、很少或几乎没有目光对视。即使你按着他的头想和他目光对视,他的眼神也会飘走,几乎不会看你。
2、较少关注他人,对他人的活动不感兴趣。我行我素,不关注周围的情况。
3、对别人喊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
4、拒绝或抗议他人的接触。
5、对独处感到满足,不参与他人的活动,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6、看不懂他人的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
7、不能理解社会规则,没有规则意识。比如在上课的时候,会毫不顾忌的走出教室。
8、缺乏主动分享等行为。
三、刻板行为的表现:
1、强迫或仪式性的行为模式。比如某天早上带孩子走了西边的路去学校,他就每天都一定要走西边的路,否则就会发脾气、哭闹、焦躁不安。
2、自我刺激行为。一些孩子会出现不停地搓手、挥手等动作,有一些自闭症儿童会有打自己的头、撞墙的自伤行为,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会有攻击行为。
3、过分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某一两项特征。自闭症儿童玩玩具小汽车,他可能只会关注小汽车的轮子,用手不断拨动轮子,而不会正确的去玩这个玩具。
希望对您有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