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反复高烧39度以上则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本文将围绕这一现象,探讨其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以期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共同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反复高烧39度以上的原因
1.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等。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
3. 药物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高烧。
4. 先天性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等。
5. 精神因素:如过度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高烧。
二、反复高烧39度以上的危害
1.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高烧可能导致儿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2. 加重器官负担:长期高烧可能加重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甚至引发器官衰竭。
3. 引发并发症:如高热惊厥、肺炎、脑膜炎等。
4. 影响智力发育:高烧可能对儿童的大脑造成损害,影响智力发育。
三、应对策略
1.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儿童反复高烧39度以上,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 营养支持: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3. 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法,降低体温。
4. 心理疏导: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减轻其焦虑、紧张等情绪。
5.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措施
1.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避免接触传染源。
2. 加强锻炼: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3. 按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降低感染风险。
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其乐观、自信的品质。
反复高烧39度以上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严重危害,家长和社会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了解病因、掌握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共同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10岁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子的身体是比较虚弱和脆弱的,因为这个时候小孩子的身体免疫力并不高。而且在用药上也需要谨慎使用,那10岁的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好呢?因为发烧39度属于高烧,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到医院进行降温。或者可以先拿湿毛巾给孩子,把体温先降下来。
10岁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1、10岁的孩子出现发烧39℃已经属于高烧症状,此时要及时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先控制体温上升。可以使用温凉毛巾冷敷额头和孩子颈后部位,同时还可擦拭手心、脚心、腹股沟、腋窝和腿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有利于体表散热退烧。
2、引起孩子发高烧的原因较多,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要带孩子去医院儿科进行检查。确诊发烧的原因后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以尽快使体温恢复正常。家长切记不宜盲目使用退烧药物,以防药物不对症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3、孩子发高烧期间容易流失较多水分,所以要注意适量多喝一些温热水。在使用退烧药物之后,往往会随着体温下降而有出汗过多情况,这时要给孩子擦去汗液,如果内衣被汗水浸湿,还要及时更换干爽舒适的内衣,避免湿凉刺激。
小孩发烧不退怎么办
宝宝发烧不同度数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当体温<38.5℃
推荐处理方法:适当饮水、物理降温、适当少穿衣服
当宝宝的体温是低于38.5℃,而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生活作息规律,爸妈们就不必太过着急。因为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给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最好也不要“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当38.5℃≤体温<39℃
推荐处理方法:物理降温、适度使用退烧药、考虑去医院
如果孩子发烧没有好转,度数继续上升到38.5℃-39℃之间,家长应该现在家里采取冰敷、温湿敷等物理降温的办法,在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或退热栓帮助退烧。
退烧药或退热栓:
宝宝发烧度数在38.5℃-39℃之间,可适度服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退烧药最好是实现经过医生允可、保证小儿安全食用的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家长需与医生沟通后才能让宝宝使用。
幼儿反复高烧39度以上是什么原因
发烧39度时属于高烧,一般来说,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能盲目退烧,应到医院查明发烧的原因,根据结果做出相应治疗。因为发烧是一种身体的正常防御反应,感冒、白血病、乃至其他疾病都会表现出发烧的症状。
39度高烧的确严重,而一般人都会误以为高烧不退会烧坏头脑。其实高温烧坏头脑是和温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关。只有在体温超过42度,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体的蛋白质才会开始变性,对脑部才会造成直接的伤害。
宝宝反复高烧39度以上可以采取:
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通风散热。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保证水分。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脱掉过多的衣服。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其实一般宝宝发高烧,医生都会建议盖被子,吃药。其实这种方法有时候不是特别有效。不妨使用一下西方的物理降温方法,那样效果会比较好。
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
导语:孩子发烧反复很多的家长都不知道怎么办吧?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欢迎阅读。
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办
小孩为什么会反复发烧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家长能做到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发育情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均衡地添加辅食。
在保证营养到位后,就能积极预防和治疗某些营养性疾病,如佝偻病,其与肺炎的发生及治疗的效果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季节都会有高发的疾病,春季要注意肺炎的防护。当然,预防疾病更有效地方法是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坚持多带孩子或督促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
以下是针对三类发烧情况的三种应对方法:
1、体温38℃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 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
孩子发烧的初步检查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适当给他们喝些新鲜的果蔬汁,如果不慎哺乳超量,可以为孩子按摩腹部促进消化,或吃一些促进消化的食品,如宝贝乐儿童益生菌颗粒。宝贝乐益生菌里的婴儿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可以在肠道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抵御对肠道粘膜的侵袭破坏,能产生乳酸和醋酸等酸性物质,造成不利于有害菌生长的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4、用冰袋敷,冰敷时以四肢、颈下、腋下为主,不能敷在心口上与头部,这样才能正确退热而不伤及小孩。
5、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一般要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