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它虽然默默无闻,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是——甘胆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普通,实则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小卫士”。
一、甘胆酸的“前世今生”
1. 什么是甘胆酸?
甘胆酸,又称胆酸,是一种胆汁酸,主要由肝脏合成,储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进入小肠。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2. 甘胆酸的历史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胆汁对消化的作用。直到20世纪初,科学家们才逐渐揭示了胆汁酸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
二、甘胆酸的作用
1. 促进脂肪消化
甘胆酸能够将大分子脂肪乳化成小分子,便于肠道吸收。这个过程就像是将一块大石头变成许多小石子,方便我们消化吸收。
2. 调节胆固醇代谢
甘胆酸能够促进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3. 抗氧化作用
甘胆酸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 调节肠道菌群
甘胆酸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三、甘胆酸的来源与摄入
1. 食物来源
甘胆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鱼类、蛋类等。一些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甘胆酸,如豆类、坚果等。
2. 摄入量
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甘胆酸量约为500-1000毫克。具体摄入量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四、甘胆酸与健康
1. 胆汁淤积症
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由于胆汁流动受阻,导致胆汁酸在体内积累。此时,甘胆酸的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缓解症状。
2. 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与甘胆酸代谢紊乱有关。适量摄入甘胆酸,有助于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病情。
3. 心血管疾病
如前文所述,甘胆酸能够调节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甘胆酸与食品安全
1. 食品安全问题
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甘胆酸可能会受到破坏。因此,我们要确保食品的安全,避免摄入被污染的食品。
2.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1)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
(2)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加工方式;
(3)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六、总结
甘胆酸虽然默默无闻,却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了解甘胆酸的作用、来源和摄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甘胆酸的摄入,确保身体健康。
表格:甘胆酸的主要作用
| 作用 | 描述 |
|---|---|
| 促进脂肪消化 | 将大分子脂肪乳化成小分子,便于肠道吸收 |
| 调节胆固醇代谢 | 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
| 抗氧化作用 | 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
| 调节肠道菌群 | 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
甘胆酸,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卫士,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更加关注甘胆酸,关爱自己的健康。
怎样降低甘胆酸
1.概述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 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二次的结合型胆酸之一,在肝细胞内,胆固醇经过及其复杂的酶促反应,转变成初级胆汁酸。其中有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胆酸的类固醇核上有三个羟基(C3、C7、C12),侧链末端的羟基以肽键与甘氨酸结合,分子量为462u。
CG正常代谢途径为肠—肝循环,CG由肝细胞合成,经毛细胆管、胆管排入胆囊,随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消化。95%胆酸在回肠末端重吸收,经门静脉再回肝脏,由肝细胞摄取再利用。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溢入体循环的总量小于1%。在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胆酸含量甚微,正常成人无论空腹或餐后,其血清CG浓度稳定在低水平。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胆汁郁滞时,肝脏排泄胆酸发生障碍,而返流血液循环的CG含量增高,也使血CG含量增高。因此,用RIA(radioimmunoassay放射免疫测定法)法彻底血清甘胆酸(SCG)是评价肝细胞功能及其肝胆系物质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2.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血清甘胆酸含量:1.3±0.8mg/L,范围0.4~2.98mg/L,肝炎诊断低限值为<3.18mg/L。
3.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患者血CG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呈递性增高。
(2)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血清CG显著升高。
(3)肝硬化、梗阻性肝病、肠—肝循环障碍血清CG水平高于正常人。
4.甘胆酸在产科中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CG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CG值较非孕时增加30%~60%。
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由于血中孕酮水平的增高,降低了平滑肌的张力,导致妊娠期间胆囊张力降低和排空抑制,使肝脏对胆汁的摄取及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胆汁不同程度的淤积。因此,部分妊娠妇女血清CG值可出现生理性升高,但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的ICP症状。随着CG值的升高程度不同,对母婴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且CG值越高危害越大。
大量研究显示,孕妇血清CG水平由于妊娠期胎盘合成和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代谢负荷增大,可能诱发肝胆系统的变化,使孕妇易患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ICP患者血清CG水平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甚至可达10~100倍,随ICP患者血清CG增高使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及剖宫产率增高,甘胆酸增高10倍以上,这些危险进一步增加。当孕妇有ICP时,肝小叶中央区和毛细血管内有胆汁淤积及胆栓存在、胆汁排泄障碍导致胆酸在外周循环中的堆积,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并产生皮肤瘙痒等症状。由于孕妇血液及羊水中胆汁酸均升高,使胎盘绒毛静脉腔内外均处于高浓度胆汁酸刺激之中,引起血管收缩,胎盘绒毛表面血管痉挛,氧合血流量减少,导致胎儿缺氧,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国内报道,早产率为13%~42. 4%,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44%~60. 6%。
ICP对围产儿预后影响较大,主要引起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国外报道其早产发生率为20%~60%,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0%~30%,围产儿病死率1%~3%。有研究认为,血清胆汁酸增高,刺激及增强了平滑肌的蠕动性,使自然早产的发生率显著增加。ICP已成为剖宫产率及早产率上升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认为,母体血中高浓度的胆汁酸、胆红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通过其细胞毒作用破坏线粒体膜,产生氧自由基,直接损害胎儿细胞及组织,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和胎儿氧的利用障碍。胆红素还可增加胆汁酸的细胞毒作用,使胆汁酸毒性增加,而胆红素本身又具有细胞毒性,可抑制细胞的氧化磷酸化,使ATP产生减少。随着血清甘胆酸及胆红素水平增高,围产儿预后更加不良。
对ICP孕妇适时终止妊娠,仍是妇产科医生所关注而棘手的问题,过早终止妊娠则会因为早产而增加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但如果未及时终止妊娠,则又有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的危险。首先是要及早发现ICP,其次是了解ICP的严重程度,以便对处理方法作出正确抉择。现多数学者认为对ICP进行产时监护和适时干预可大大降低不良围产儿结局。根据CG和TBIL值升高情况,将ICP患者分成轻型组和重型组,更有利于临床监和处理。对在高危门诊随访的、已达37周孕妇应主动干预,尽早终止妊娠,原则上不超过40孕周。对那些复发性ICP或有新生儿死亡史者,在妊娠35周时可考虑终止妊娠,从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甘胆酸高是什么原因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只要病情恶化,就会出现甘胆酸偏高,而对于孕妇来说,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甘胆酸水平随孕期增高,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血中孕酮水平也增高,从而降低了平滑肌的张力,导致妊娠期间胆囊张力降低和排空抑制,造成肝脏对胆汁的摄取和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胆汁不同程度的淤积。从而导致孕妇甘胆酸偏高,这类现象称之为生理性升高。如果孕妇甘胆酸升高的程度较大,那么母婴的损伤也比较严重,甘胆酸越高对母婴的损伤越严重。
。
甘胆酸偏高怎么办平时要注意什么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首先必须及时到医院诊断甘胆酸偏高的原因查看是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引起的还是其他疾病如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肠—肝循环障碍等引起的而后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其次孕妇甘胆酸偏高可能是一种生理性反映因为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甘胆酸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甘胆酸值较非孕时增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孕妇血清甘胆酸水平由于妊娠期胎盘合成和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代谢负荷增大可能诱发肝胆系统的变化使孕妇易患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所遇孕期需要检测总胆汁酸水平。
最后甘胆酸偏高日常饮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不要吃油炸腌制刺激性的食物尤其严格戒酒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适量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求采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