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婴幼儿群体。幼儿湿疹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诸多困扰。了解湿疹的症状、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对于预防和治疗幼儿湿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幼儿湿疹的症状
1. 皮肤瘙痒:湿疹患儿的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夜间尤为严重。
2. 皮肤红斑:患处皮肤呈红色,边界不清,表面可见细小丘疹。
3. 水疱:部分患儿的皮肤上会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渗液。
4. 脱屑:湿疹患儿的皮肤会逐渐出现脱屑现象。
5. 瘙痒:患处皮肤瘙痒,患儿难以忍受。
6. 发病部位:湿疹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但以面部、颈部、四肢和臀部较为常见。
二、幼儿湿疹的治疗方法
1. 外用药物:常用的外用药有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软膏等。外用药具有抗炎、止痒、抗感染等作用。
2. 口服药物: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考虑口服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口服药物可减轻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光疗:光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患处皮肤,起到抗炎、止痒的作用。
4.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湿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中药内服或外敷。
三、幼儿湿疹的护理要点
1.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
2. 适当保湿:湿疹患儿的皮肤干燥,需保持皮肤湿润。可选用适合婴幼儿使用的保湿霜。
3. 避免刺激:患儿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花粉、尘螨等。
4.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5.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
6. 定期检查: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幼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了解其症状、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有助于家长预防和治疗湿疹。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注意患儿的日常护理,以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婴儿湿疹的症状介绍及治疗方法
孩子还小控制不住自己,如果宝宝出现了湿疹以后感觉到瘙痒的话就会用手去抓这样就很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感染的危害,宝宝如果出现湿疹现象,就会伴随严重的瘙痒症状发生,婴幼儿是没有能力进行控制的,当出现瘙痒感觉总想去抓挠,如果因为抓破了皮肤出现流血现象,就会加重湿疹的现象,从而在治疗上也会有一定的阻碍。那么,婴儿湿疹都有哪些症状呢?
一、婴儿湿疹的症状介绍
1、渗出型的湿疹多发生于肥胖有渗出性体质的婴儿。初起于两颊 ,发生红斑,境界不清,红斑上密集针尖大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液。
渗液干燥则形成黄色厚薄不一的痂皮,常因剧痒、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剥脱,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及头皮。
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并发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
少数患儿由于处理不当扩展至全身变为红皮病,并常伴有腹泻、营养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2、干燥型的皮疹常见于瘦弱的婴儿,为淡红色的暗红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无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状鳞屑。
常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慢性时亦可轻度浸润肥厚、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婴儿湿疹的症状表现:除上述两型外,有人还分出脂溢型,其特点为皮损发生在头皮、耳后等皮脂腺发达区,可产生黄色厚痂,但其基本特点和渗出型相似。
婴儿湿疹症状表现: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皮肤病,它也可能是一种由遗传性素质引起的`皮肤病,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患湿疹,他们的宝宝也容易得湿疹。
二、西医治疗湿疹的最好方法有几种
在急性湿疹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湿敷,炉甘石洗剂或2%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如仅有潮红湿疹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1日多次频频撒扑。水疱糜烂渗出明显湿疹者,宜收敛、消炎,以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防腐收敛性药液作湿敷或罨包,常用的如复方硫酸酮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轻度渗出湿疹者,可用氧化锌油外涂或氧化锌糊包扎。
慢性湿疹治疗原则为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可根据皮损肥厚,干燥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浓度的焦油类(煤焦油、松馏油、糠馏油、黑豆馏油)软膏或糊剂。
对慢性湿疹还可采用浅层X线照射或用放射性同位素磷32和锶90治疗。一般放射量为80~100拉德,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量一般不超过1000拉德,但非常肥厚的病损可用至1500拉德。亚急性湿疹有少量渗出者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其开始量以30拉德左右为好,待渗出消退后可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应超过800拉德,一般总量为500~800拉德。
三、中医治疗湿疹最好方法是什么
1、湿疹验方治疗:竭麝通圣散,物血竭、麝香、冰片、青黛、黄芪、猪苓等。湿疹患者服用汤药或者口服散剂,一日剂。功效祛湿热、清血毒。
2、湿疹电针治疗:以酒精消毒皮损区后,毫针由皮损边缘刺入皮下组织,针的方向与皮面平行,针刺数目按每块皮损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20次/分,强度可逐渐增大,至病人感觉适度为止。湿疹患者每次电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3、湿疹外敷方:马齿苋60g,黄柏20g,地榆15g,苦参10g,苍术15g,上药共加水1200ml,煎3遍混合备用,用4~8层的沙布或口罩垫于患处湿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适用于急性湿疹。
4、湿疹洗方:败酱草50g,苦参15g,蛇床子30g,川柏10g,明矾6g,马尾连10g,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约剩药液500~1000ml,即可用之熏洗患处,每日2次。对外阴湿疹效果尤佳。
5、湿疹坐浴方(外用):苦参、白鲜皮、蛇床子、露蜂房各30克,大黄、白芷、紫草各15克,五倍子12克,花椒10克,冰片(另包)、芒硝(另包)各6克。以上中药除另包外,湿疹患者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煎煮取汁约1000毫升,倒人盆内,加人冰片、芒硝各少许拌均匀,待水温后坐浴浸泡20分钟左右,湿疹患者早晚各1次。
6、湿疹散:黄柏30g,冰片20g,青黛粉20g,苍术5g,白矾10g,石膏10Og。将黄柏、苍术洗净泥土及杂质,烤干后共细粉,白矾、石膏用火烧透后研成粉末。湿疹患者将青黛、冰片制成粉未,各药混后均匀过筛后装瓶备用。
四、如何避免婴儿湿疹反复出现
1、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但往往有困难。
2、喂养和饮食:
(1) 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
(2) 如果已经发现某种食物因食用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
(3) 有牛奶过敏的宝宝,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
(4) 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可单吃蛋黄。
(5)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
(6)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
3、衣物方面:
比如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最好是棉质的,衣服穿得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宝宝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4、洗浴护肤方面:
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婴幼儿湿疹怎么治疗
1、室温不能过高,因为湿疹宝宝怕热,室温高能够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因此湿疹最好控制在22度以下。
2、家里环境要干燥、通风、清洁。
3、衣服要宽松肥大并且是纯棉的。
4、宝宝洗澡水温不能太热,时间不能长,洗后给宝宝擦干身体抹上护肤乳并在患处抹上湿疹膏。
5、剪短宝宝指甲,防止宝宝抓伤自己。
6、排查过敏原,湿疹反复发作的宝宝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系,妈妈们可以在添加辅食过程中观察宝宝的症状,逐一排查,必要时可以做过敏原检测。
7、湿疹症状重时尽量不要进行预防接种,以免加重湿疹症状。
宝宝湿疹怎么办 教你四个方法轻松搞定
患上湿疹怎么办
湿疹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宝宝脸上、脖子上、腿上是重灾区,从
皮肤发红→慢慢变为皮疹→皮肤变粗糙、脱屑
→
摸宝宝就像摸砂纸一样糙糙的。湿疹一旦出现了就会反反复复骚扰宝宝,让宝宝瘙痒难忍,严重影响宝宝的睡眠和生长发育。
看着宝宝用小手抓出的一道道血痂,新手**们既心疼又紧张。焦急的**们常在后台咨询医生:宝宝脸上的是湿疹吗?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湿疹是什么?
很多家长误以为湿疹就是体内有湿,给孩子喝祛湿的薏米红豆水,甚至故意让组织液渗出的皮肤保持干燥,结果湿疹越来越严重。
还有的家长觉得是孩子吃了“发物”才导致过敏,凡是海鲜都不吃,甚至肉类、鸡蛋都不给孩子吃,不但湿疹不见好,生生把孩子饿出了贫血。
也有家长认为湿疹可以根治,很遗憾的是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湿疹是皮肤的过敏反应,不能根除,但我们可以学会管理,来减轻湿疹宝宝的痛苦。
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很难摸清规律:症状随时都可能出现或消失,有时趋于严重,有时趋于好转。每个宝宝症状都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有
干燥、发红、瘙痒、出现皮疹
等。红疹处既可能有渗出物,也可能十分干燥。
湿疹发病原因,至今没完全搞清楚!通常认为
引起宝宝湿疹的原因
有3类:
1、外界的刺激:
日晒、寒冷、空气干燥、炎热、清洁的水温过高、动物皮脂毛发漂浮在空气中、植物散发的气味、日常使用的洗护产品、贴身的床品、衣物等含人造纤维;
2、内因引起:
宝宝消化系统不完善、精神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情绪变化、、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
3、食物引起的刺激:
过量喂养、乳汁、食物中含糖过高、有辛辣刺激成分(如葱、姜、蒜、辣椒、茴香桂皮**)
但是超过一半的宝宝,随着年龄增长,湿疹会完全自愈。这一过程中,宝爸妈需要做的,就是
科学护理+合理用药
,尽量控制湿疹的反复发作,减轻对宝宝的影响。
婴儿湿疹按皮肤损害分为3大类型:
1
脂溢型
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
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被覆**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的黄浆液痂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
渗出型
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
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水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
3
干燥型
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
可一开始就是干燥型表现,或亚急性期以后。皮损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无渗出,常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侧伸面。
如何护理宝宝娇嫩的皮肤?
1
止痒很重要
湿疹导致的皮疹非常痒,尤其到了夜间,瘙痒更厉害。孩子难免抓挠,如果损伤皮肤,还有引起继发感染的危险。
不让宝宝抓挠,试试这样做:
①对于全身性痒,可口服抗组胺药(抗过敏)适当止痒;
②给宝宝剪短指甲,必要时给小手套上小棉袜,防止抓伤自己;
③尽量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多谈话、玩耍;
④格外瘙痒的话,可用凉毛巾敷在湿疹部位,能起到短暂的止痒作用。
2
保湿是根本
所谓湿疹,有的**会认为是皮肤太湿造成的,于是想方设法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湿疹怕的不是湿,湿疹最怕的是干。
我们先来了解下宝宝皮肤特点:婴幼儿的皮肤含水量高,保水锁水能力低,防护差,PH值高;单位面积上出汗多;总皮脂量低,保湿可以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也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所以,
保湿是预防与治疗湿疹的重中之重。
泡澡可以让皮肤吸收水分,也有助于洗走皮肤表面病菌,
水温
控制在38℃-40℃,避免碱性较大的洗浴品。湿疹严重或渗出时切勿洗澡。
还可以给宝宝抹以矿物油为主要成分的稠厚的软膏(如凡士林);对于皮肤干裂严重的皮屑湿疹,可以考虑使用尿素维E乳膏。每天至少涂3次以上,让宝宝的皮肤一整天都湿湿的、油油的。
3
注意饮食
母乳喂养可以减轻宝宝湿疹的程度。但无论是哺乳还是辅食,**和宝宝的饮食同样重要,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海鲜,调味品也要尽量少吃。
4
避免皮肤刺激
长时间的阳光照射、烈性肥皂和洗涤剂,香水,粗糙不透气的衣物,出汗等都可能诱发、加重湿疹,应尽量避免。
注意衣被不宜过厚,衣服尽量穿得宽松,别让毛衣、毛毯、化纤等直接接触宝宝皮肤。
5
谈激素色变没必要
很多**一看到“激素”两个字就认为对宝宝有害,但事实上,部分激素类药物能用于治疗皮肤疾病,比如类固醇药物,低剂量、短期使用,对于治湿疹有明显效果。
但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6
切勿乱用偏方
切勿病急乱投医,胡乱使用偏方,宝宝皮肤薄嫩,万一加重病情就得不偿失了。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根治湿疹,
通常,宝宝病情之所以反复,护理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
1、对轻度的湿疹,做好皮肤清洁和保湿,可以选用郁美净等湿疹适用的护肤品做好保持滋润;
2、湿疹严重时,部分疫苗需要暂停,灭活的疫苗还好,碱度活性疫苗可能致湿疹更加严重,具体咨询医生后决定;
3、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4、维生素D的选择:对湿疹迟迟不好者,最好选纯维生素D滴剂,暂停服用鱼肝油等避免引起湿疹加重;
5、消化不好的宝宝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生菌。
最后,和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让患儿保持情绪愉快,对湿疹的消退也有助益。
还有的宝妈反映:湿疹和痱子傻傻分不清!马上就到炎热的夏季了,嘟嘟再多说两句,先一起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痱子:
1红痱(红色粟粒疹)
在气温高、天气潮湿或者宝宝哭闹、急躁后出汗不畅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是属于急性的皮肤病。红痱多是成批出现的,看起来像圆锥形有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宝宝会有刺痒感,会想要抓挠。
常见于宝宝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臀、头面部位,最为常见。
2白痱(晶形粟粒疹)
常见于被包裹宝宝、高热出汗或者大量出汗的宝宝,白痱是针尖或针头大的小水疱,水疱壁薄而微发亮,水疱液清澈透明,周围没有红晕,擦拭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屑。
常见于宝宝在颈部、躯**位。
3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较为少见,一般是由红痱护理不当形成的,在痱子顶端有针头大的小脓疱,颜色有些发黄,溃破后可能会引发感染。
常见于皱襞部位(如四肢曲侧)、宝宝头颈部、背部。
痱子与湿疹如何区分:
了解了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分辨痱子与湿疹,如果宝宝出现痱子的情况,沐浴擦干后可以扑些痱子粉,痱子粉尽量选择植物的,如果宝宝出现湿疹的情况可以给宝宝用紫草油或者紫草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