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疫苗死亡18人(上海疫苗接种死亡)

我国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日上海疫苗接种死亡事件的发生,再次将疫苗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本文将围绕此事件,探讨疫苗安全与生命至上的较量,以期引起社会对疫苗安全的关注。

一、事件回顾

2021年3月,上海某疫苗接种点发生一起死亡事件,18名接种者不幸离世。经调查,死亡原因可能与疫苗有关。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疫苗接种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二、疫苗安全与生命至上的较量

1. 疫苗安全的重要性

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疫苗并非绝对安全,偶有不良反应发生。在疫苗安全与生命至上的较量中,如何确保疫苗安全成为首要任务。

2. 疫苗不良反应与死亡事件

疫苗不良反应是指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部分受种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0万人因疫苗接种死亡。我国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仍需引起重视。

3. 上海疫苗接种死亡事件原因分析

(1)疫苗质量问题:疫苗质量是确保疫苗安全的基础。上海疫苗接种死亡事件可能与疫苗质量问题有关,如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储存运输不当等。

(2)接种操作不规范:接种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疫苗注射剂量不准确、注射部位不当等问题,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3)个体差异:部分受种者对疫苗成分过敏,或存在其他疾病,导致疫苗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三、加强疫苗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1. 完善疫苗生产监管体系

(1)严格疫苗生产标准:加强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疫苗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

(2)提高疫苗质量检测水平:加大对疫苗质量检测的投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2. 优化疫苗接种流程

(1)规范接种操作: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确保接种操作规范。

(2)加强疫苗接种后观察:对受种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3. 提高疫苗接种者自我保护意识

(1)了解疫苗相关知识:受种者应了解疫苗的成分、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合理选择疫苗接种: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疫苗。

疫苗安全与生命至上的较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上海疫苗接种死亡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疫苗接种工作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加强疫苗安全管理,完善疫苗接种体系,确保疫苗安全,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上海3例死亡病例均为高龄未接种疫苗,其直接死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恶化,这三例死亡病例年龄都在90岁左右,因为自身原因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感染新冠后基础疾病病情加重,入院后治疗无效死亡。

上海公布了三例死亡病例,它们死于基础疾病的恶化,这三名病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脑梗,以及冠状动脉硬化,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长期用药,因为他们自身的身体原因导致他们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在这次大面积疫情爆发的时候感染了新冠,导致基础疾病的病情加重,最终入院抢救无效死亡。

现在多数人接种了新冠疫苗,体内产生了抗体,他们感染新冠以后,多数是轻症或者是无症状,感染者很少会发展成重症。这些重症患者的出现多与自身身体状况有关,多数患者年龄偏大,而且有基础疾病,并且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导致体内没有抗体,成为了新冠的易感人群。

这些患有基础疾病的高龄人群,身体素质本身就差,而且体力多器官的功能已经出现了衰竭,在长时间治疗这些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身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严重损伤,再加上没有接种疫苗,他们自身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比较差,容易被病毒感染,感染以后治疗又会面临很多困难,要考虑到他们的基础疾病,用药和治疗方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增加了他们的死亡风险。

80岁以上的老人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现有的疫苗不是和这些老年人接种,而是和他们的疫苗还没有上市,所以在新冠肆虐的时候,他们成了高危人群,被病毒感染以后,病情发展很快,而且会导致本身的基础疾病病情加重,他们因此死亡的概率特别高。

上海16例重型患者中仅1人打过疫苗,为何疫苗的接种率这么低

因为上海的这次疫情非常的严重,很多人都知道上海这次的疫情还有一些重型的患者,但是在这些就行的患者当中,只有一个人打过疫苗。之所以他们的疫苗千重率非常的低,是因为这些重型患者都是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

大家在接种疫苗的时候,都会知道有一些疾病是不可以接种疫苗的,而且上海之所以有这些重型的患者,也是他们自身的一些疾病,加上确诊新冠所导致的。因为很多人在患有新冠以后,他们的症状都是比较轻的,不会出现重型的症状。那这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了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本身身体上面就有一些疾病,在加上确诊新冠病毒以后,对他们的身体伤害和打击都是非常大的。而且他们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都没有办法去及时的接种疫苗,所以就导致他们在确诊以后的病症是非常重的。而一些接种过疫苗身体并没有一些相关的疾病,那这个时候如果有些确诊的人员那他们的确诊病症就是非常轻缓的,是可以完全被治疗的。但是这些重型的患者他们治疗起来,可能是需要花费一些功夫的。

其实在生活当中,如果大家的身体并没有影响到疫苗接种,那这个时候大家还是要及时的去接种疫苗。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防止一些感染的情况产生,而且接种疫苗以后大家身体还会产生一些抗体来对抗这些病毒,即使是被感染以后症状也都是比较轻缓的。这个时候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因为在接种以后大家的病情比较亲的,身体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所以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应该去接种疫苗,一些身体患有疾病的人,如果不能够接种疫苗也应该及时的去寻找医生看一看有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在生活当中,大家都是需要注意,尤其是一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是非常需要注意,防止出现感染的情况。

在生活当中,大家应该做好自身的防护,尤其是一些风险比较高的地区。那这个时候感染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应该带好口罩,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麻疹疫苗详细资料大全

麻疹疫苗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后冻干制成。 按瓿签所示用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注射可起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麻疹疫苗 外文名 :Measles Vaine 研制成功时间 :1965年 接种对象 :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 介绍,疫苗研发,接种对象,使用方法,接种反应,禁忌症,效果,注意事项,贮运条件,强化免疫,简介,释疑,效果,卫生部释疑,专家解释,异常反应,德国疫苗, 介绍 麻疹疫苗 Measles Vaine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麻疹易感者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其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麻疹好发年龄为1-5岁,约占总发病数的80%左右。典型麻疹发发热、结合膜炎、上呼吸道炎症、口颊黏膜科氏(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疹退留色素斑为特征。 检查婴儿 婴幼儿患病后死亡原因多由于并发症,如喉炎、脑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等。在未套用麻疹疫苗之前,麻疹发病率及病死率占儿童传染病首位,每隔几年流行一次,流行的关键是易感儿的积累。安全有效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套用后,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水平是预防麻疹的主导措施。 疫苗研发 1960年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分离培育出沪191麻疹减毒株,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及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相继培育出麻疹减毒株京55和长47,1965年研制成功麻疹疫苗主要使用沪191、长47这两株减毒疫苗株。麻疹疫苗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后冻干制成。 冻干麻疹疫苗为乳酪色疏松体,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为澄明橘红色液体。成品疫苗滴度不得低于3.5logCCID50/1.0ml。 接种对象 1、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麻疹疫苗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套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使用方法 冻干麻疹活疫苗:按瓿签所示用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注射部位及剂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儿童和成人剂量相同。 接种反应 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3℃或以上)或皮疹。 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禁忌症 妊娠期的妇女。 对青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效果 其效果受多方因素影响。麻疹疫苗的质量是关系到否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关键,但必须要有冷链设备及科学的管理以及正确地实施接种。 接种麻疹疫苗 1、疫苗血清学效果:注射疫苗1周后开始产生抗体,1个月达高峰,阳转率在95%以上。 2、免疫人群在流行病学效果与免疫后血清学效果一致,即抗体阳转者可免于发病。 3、应急接种的效果:当麻疹野病毒感染时,病毒要先通过呼吸道黏膜屏障,再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清,潜伏期约7-14日。接种疫苗的途径与自然感染不同,一般在接种后第7日抗体开始产生,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得多,这正是流行时可以采用应急接种的办法控制流行的根据。当某地发生麻疹流行时,尽快给周围的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可以起到减少发病、阻止流行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本疫苗加水溶解后橘红色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变紫、变黄(变紫是安瓿有微细裂纹、变黄是有杂菌生长),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溶解不好、超过有效期者均不可使用。 麻疹疫苗 2、麻疹病毒对温度和光线抵抗力较弱,可迅速灭活,应注意避光保存。冻干疫苗经溶解成液体状态后,可迅速导致效价降低,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用不完应废弃,因时间长了疫苗内的活病毒会很快死亡,使疫苗失效。同时,疫苗中没有防腐剂,在空气中长了可能污染细菌。 3、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用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后再注射。 4、注射后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因丙种球蛋白含有麻疹抗体,能中和疫苗中的麻疹病毒,干扰免疫效果。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因麻疹疫苗注射后2周人体即可产生抗体,这时就不受丙种球蛋白影响。 5、冻干麻疹疫苗虽已加保护剂,但因是活疫苗,所以在贮运及接种过程中,仍需保持完善的冷链系统,以确保疫苗的效价。 贮运条件 麻疹疫苗应于2℃-8℃贮运,0℃以下更有利于保持疫苗的效力。疫苗自病毒滴定之日起效期为1年半。 强化免疫 简介 2010年9月11日起,我国将开展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近日,有一些网友对此次强化免疫麻疹疫苗的行为提出质疑,并对麻疹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怀疑,称“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 医生接种麻疹疫苗 9月6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辟谣,麻疹疫苗已使用多年,全部来自国产,质量是有保障的。 郝阳表示,麻疹疫苗全部来自国产,而且质量是有保障的。此前,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曾介绍说,这次使用的麻疹疫苗的生产企业主要有上海、武汉、兰州和北京的企业,未使用进口疫苗。 郝阳表示,麻疹疫苗从1966年开始就使用,疫苗质量有保证。对于网帖中质疑,“为何能一次拿出一亿支疫苗”以及“其他国家是否也有强化免疫的现象”,郝阳表示,此次强化免疫工作早已筹备,从去年至今,已准备了1.1亿多支。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将强化免疫定为消除麻疹的最有效策略之一。美洲于1989年至1995年期间进行了强化免疫活动。2002年11月以来,美洲区未发现有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释疑 卫生部指出,这次之所以实施强化免疫,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既往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或因个体差异等其他原因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一次补种的机会,从而使儿童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强化免疫可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已接种过疫苗的儿童为何要再次接种? 麻疹疫苗首剂未成功须补种 麻疹疫苗接种后,一般情况下个体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但也因人而异,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称为免疫不成功,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有可能被感染。 医生为学生接种麻疹疫苗 据介绍,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孩子8月龄接种首剂成功率为85%,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2剂次接种的,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到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 强化接种免疫率为何要达到95%以上? 95%人有抗体方可形成人群免疫屏障 卫生部指出,对于人群来讲,需要有至少95%的人有抗体才可以产生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对于个体而言,通过强化免疫再次接种麻疹疫苗,可以使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接种后免疫无应答的孩子增加产生抗体的机会。 卫生部表示,强化免疫为各种原因导致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免疫史不详或未完成2剂次免疫的人群尤为必要,因此国际上在开展强化免疫时,通常不考虑目标人群既往的麻疹疫苗免疫史,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以便建立起高水平的人群免疫屏障。 效果 麻疹疫苗全部来自国产,而且质量是有保障的。使用的麻疹疫苗的生产企业主要有上海、武汉、兰州和北京的企业,未使用进口疫苗。 麻疹疫苗从1966年开始就使用,疫苗质量有保证。对于网帖中质疑,“为何能一次拿出一亿支疫苗”以及“其他国家是否也有强化免疫的现象”,表示,此次强化免疫工作早已筹备,从去年至今,已准备了1.1亿多支。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将强化免疫定为消除麻疹的最有效策略之一。美洲于1989年至1995年期间进行了强化免疫活动。2002年11月以来,美洲区未发现有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卫生部释疑 卫生部网站讯息 卫生部昨日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相关热点问题逐一进行答问时指出,本次强化免疫对儿童家长不收取任何费用,疫苗及注射器费用均由国家财政负担。 麻疹疫苗 为什么要开展强化免疫 此次实施强化免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既往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或因个体差异等其他原因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一次补种的机会,从而使儿童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对特定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有效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疫苗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本次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所使用的疫苗,是由各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的招标采购程式向国内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招标采购的国产疫苗,所有疫苗均为经过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每批检测合格的疫苗。 本次强化免疫收费吗 本次强化免疫对儿童家长不收取任何费用,疫苗及注射器费用均由国家财政负担。 接种过的孩子还需要吗 麻疹疫苗接种后,一般情况下个体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但也根据受种者年龄及个人体质的不同而异,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称为免疫无应答(或免疫不成功),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有可能被感染。 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约为85%,即100个受种儿童有85个会产生免疫力,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2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对人群而言,至少95%的人有抗体才能产生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对个体而言,通过强化免疫再次接种麻疹疫苗,可以使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接种后免疫无应答的孩子增加产生抗体的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强化免疫为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特别是对免疫史不详或未完成2剂次免疫的人群尤为必要。国际上在开展强化免疫时,通常不考虑目标人群既往的麻疹疫苗免疫史,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以便建立起高水平的人群免疫屏障。因此,除具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外,其他目标人群都应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强化免疫期间接种麻疹疫苗。 需要强调的两点是:首先,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第二,接种麻疹疫苗既是对个体的保护也是对群体的保护。 家长有权利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预防麻疹的机会,也有义务为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作出贡献。当然,疫苗接种需要家长知情同意,如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禁忌症等情况可缓种或不接种麻疹疫苗。 家长有哪些投诉渠道 家长可以向12320(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或当地政府指定的咨询电话咨询相关信息。如果对接种单位的设备、卫生、资质等或对接种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资质等不满意,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也可查询卫生部网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相关专题内容。 专家解释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 麻疹疫苗在中国接种有四十多年了,它被事实证明是安全的、有效的。我们国家麻疹疫苗的毒株从哪儿来的呢?1960年上海麻疹流行期间从一名2岁男孩血液分离,1965年卫生部批准生产,1985年全部改为冻干剂型。但是这个疫苗种株还是有一些杂质,会影响它的有效性。所以到1991年的时候,我国在荷兰国内卫生研究所的协助之下,把毒株再次进行纯化,最后被我国批准来继续使用,到目前为止仍然使用这个疫苗的毒株来治疗麻疹。没有从美国或其他国家来进口疫苗,全部都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毒株,由我国的企业自己来生产的疫苗。 麻疹疫苗非慢性毒药 根据卫生部安排,2010年9月11日至20日,将对全国范围内近1亿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包括8月龄-4岁儿童。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关于近期儿童要接种麻疹疫苗是国外赠送的慢性毒药的说法。不少市民收到这样一条简讯:“紧急呼吁各位家长慎重考虑马上进行的一亿儿童额外疫苗注射要求,这批美国赠送的产品完全可能是慢性毒药。”在网上一些论坛,记者也搜寻到标题为“共济会阴谋?”等帖子,大意是,麻疹疫苗只针对亚洲和非洲开发中国家的儿童进行,有美国名人曾声称,新型疫苗和转基因食物是降低世界人口的好方法。这些说法引起了一些市民恐慌,有家长打电话到报社询问疫苗是否从美国进口。 卫生部昨天强调,本次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所使用的疫苗,是由各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的招标采购程式,向国内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招标采购的国产疫苗,所有疫苗均为经过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每批检测合格的疫苗。所有疫苗都是国产,不使用进口疫苗。北京市卫生局也表示,为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本市使用的是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是从国家批准上市的产品中招标选出的,采购的疫苗均经过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合格。 接种麻疹疫苗 针对简讯和网路上流传的说法,卫生部昨日也表示,此次使用的麻疹疫苗的生产企业主要有上海、武汉、兰州和北京的有关企业,不使用进口疫苗。麻疹疫苗是个老疫苗,已经使用了44年,质量是有保证的。市卫生局还强调,本次强化免疫期间,各接种点按规定只提供国家统一配发的、经过国家严格检测的免费麻疹疫苗,“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可放心接种。” 据了解,疫苗接种期间,卫生部门已指定辖区178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疫苗接种后疑似不良反应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本市包括疫苗学、流行病学、免疫规划、呼吸等各相关专业的24名专家已组成接种指导组。目前,本次接种所需的各项物资数量充足,提前准备到位。疫苗和注射器已全部下发,各区县疾控中心也正在逐级下发至相应的指定接种门诊。 麻疹疫苗为国产并非进口,至于慢性毒药一说就更加是空穴来风了。 异常反应 接种麻疹400多例异常多数是过敏皮疹;5000万人已接种 2010年9月19日,卫生部网站转发专家接受人民网线上访谈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病毒学专家赵铠说,截至9月14日,麻疹疫苗已接种约5000万人,异常反应为400多例,绝大多数是过敏性皮疹。 9月11日,我国开始在全国对8月—14岁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此次强化免疫儿童约为一亿人。 根据卫生部的答疑,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赵铠说,接种麻疹疫苗以后,少数人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他表示,根据统计,此次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的发生率只有0.8/10万,而且这些发生过敏性皮疹的孩子很快就恢复。“至少从报告数据看,国产麻疹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数据。” 德国疫苗 2019年5月7日,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向议会提交法律草案,要求家长必须为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否则面临罚款。不给孩子接种疫苗的父母面临2500欧元(约合1.9万元人民币)罚款。截止4月29日达到704例。确诊病例中,超过七成患者没有接种麻疹疫苗,超过三分之一患者不满5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560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