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算高烧还是低烧(38度算高烧还是低烧可以吃退烧药吗)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之一。面对体温升高,许多人都会心生恐慌,尤其是当体温达到38℃时,是否意味着已经进入了高烧状态?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发烧的真相,辨析高烧与低烧的临界点,让您在面对体温升高时,能保持冷静,科学应对。

一、发烧的定义及原因

1. 定义:发烧,又称发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体温范围一般为36.1℃~37.2℃,超过37.2℃即为发热。

2. 原因: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如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等)、炎症(如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二、38℃体温是否属于高烧?

1. 高烧与低烧的界定: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体温在38℃~39℃之间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烧。这并不意味着38℃体温就是高烧。

2. 个体差异:由于个体体质、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在发烧时的体温表现各异。因此,不能简单地以38℃作为高烧与低烧的临界点。

3. 38℃体温的解读:对于38℃体温,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持续发热时间:若体温持续38℃以上,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可能为中度发热。

(2)发热伴随症状:若38℃体温伴随咳嗽、喉咙痛、流涕等感冒症状,多为低烧。

(3)既往病史:有既往发热病史者,38℃体温可能属于低烧范畴。

三、应对38℃体温的策略

1. 观察症状:关注体温伴随的症状,如咳嗽、喉咙痛、乏力等,以便判断病情。

2.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3. 补充水分:发烧时,人体水分流失加快,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4. 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5. 寻求医生帮助:若体温持续38℃以上,并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38℃体温并非一定是高烧,我们需要关注体温伴随的症状、个体差异以及既往病史,综合判断。在面对体温升高时,保持冷静,科学应对,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了解发烧的真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各类疾病。

38度算高烧还是低烧

成年人发烧的标准是根据体温不同,一般分为3个等级,37.3℃-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所以38℃应算低烧。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对于38℃的体温,可以见于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其他的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发烧,也可以见于非感染类的发烧,比如结缔组织病和肿瘤。常见的还是感染类的发烧,其中最多见的是病毒感染,也就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

对于发烧的患者,应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平时应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

38度算低烧还是高烧

38℃属于低热,正常成年人体温是36-37℃。临床上把体温达到或超过37.3℃称为发热,根据发热的程度又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和超高热。低热是指体温在37.3-38℃,中等度热是指体温在38.1-39℃,高热指体温在39.1-41℃,超高热指体温在41℃以上。发热时体温随时间在变化,所以发热的病人每天最好测四次体温,把它记录成体温曲线,在就诊的时候提供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从体温的趋势上来判断发热原因。

38度算高烧还是低烧 引起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发烧的病人会出现一些症状,如头晕目眩、食欲下降、恶心想吐、意识模糊、浑身疼痛等等。小编有朋友量了体温发现是38度,但是不清楚38度算高烧还是低烧?引起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38度算高烧还是低烧

38度算低烧,临床上按照发烧体温的高低分为四级,低热为37.3-38℃,中等度热为38.1-39℃,高热是39.1-41℃,41℃以上是超高热。发热指各种原因所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成人腋下体温在36-37℃之间,腋下体温在37.3℃以上可称为发热。发烧患者处理如下:

1、体温在38.5℃以下:无需应用解热镇痛药,适当应用物理方法降温即可;

2、体温超过38.5℃:应服用解热止痛药以缓解症状,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要积极查找引起发热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引起发热的原因分类

1、感染性发热:较常见,即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如抗原抗体反应、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以及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所致。

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低热一般可由感染性低热(包括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如结核菌感染、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等)、非感染性低热(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其他因素所引起(如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等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中枢体温调节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低热)。

根据测量方式不同,测量温度也不同,临床上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2℃~0.6℃,在健康状态下,人体温度保持在37℃上下(大致为36.2℃~37.2℃),女性体温通常比男性高0.35℃左右,并且经期会有变化。如果以腋窝温度判断发热标准,则人体正常温度为36~37℃区间;低热为37.3~38℃区间;中等度热为38.1~39℃区间,高热为39.1~41℃区间,而超高热在41℃以上。

可引发低烧的原因很多,还包括生理性低烧,可由环境温度过高、过量进食高热量食物、剧烈运动等引起。出现低烧时应尽早就诊明确病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发烧为什么一睡觉温度就升高

发烧一睡觉温度就升高,可能是免疫力差、服药不及时、喝水少和活动少等原因导致的,要针对原因具体治疗。

1、免疫力差:如果身体的免疫能力较差,可能对外界的病毒和细菌的抵抗能力会降低,会出现发热一睡觉温度就升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片,提高自身免疫力。

2、服药不及时:发热药物大多数是在白天服用,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药物的有效浓度会逐渐下降,对疾病的控制能力也会下降,所以发热后一般晚上的温度会比白天相对高一些。因此,需要定时定量地积极服药配合治疗,保证体内的有效浓度。

3、喝水少和活动少:白天的时候可能喝水多,夜间睡觉一般不再饮水,也不再活动,出汗的情况减少,可能影响散热状态,所以体温也会进一步的增高。所以夜间也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同时贴散热贴进行辅助散热。

如果患者有特殊疾病,比如结核病或者肿瘤疾病,也有可能在夜间出现体温升高,反复发热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5006.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