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按摩穴位图(孩子咳嗽按摩哪里好得快)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尤其在季节变换时,宝宝更容易受到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困扰。中医认为,按摩穴位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增强宝宝免疫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儿咳嗽按摩穴位的方法,帮助宝宝远离咳嗽的困扰。

一、小儿咳嗽的病因及症状

1. 病因

小儿咳嗽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

(1)感冒:感冒是引起小儿咳嗽的常见原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引起咳嗽。

(2)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3)肺炎:肺炎是小儿咳嗽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2. 症状

小儿咳嗽的症状主要包括:

(1)干咳:咳嗽无痰或痰少。

(2)湿咳:咳嗽有痰,痰液黏稠。

(3)夜间咳嗽:宝宝在夜间咳嗽较为明显。

(4)阵发性咳嗽:咳嗽呈阵发性,持续时间较长。

二、小儿咳嗽按摩穴位

1.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盖下方三寸处。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理脾胃,增强宝宝免疫力,缓解咳嗽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2-3分钟,每日2-3次。

2. 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摩膻中穴可以宽胸理气,缓解咳嗽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膻中穴,每次按压2-3分钟,每日2-3次。

3. 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颈部,喉结上方凹陷处。按摩天突穴可以宣肺止咳,缓解咳嗽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天突穴,每次按压2-3分钟,每日2-3次。

4.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肺俞穴可以宣肺止咳,缓解咳嗽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肺俞穴,每次按压2-3分钟,每日2-3次。

三、注意事项

1. 按摩时,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宝宝皮肤。

2. 按摩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3分钟即可。

3. 如宝宝咳嗽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4. 按摩期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小儿咳嗽按摩穴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缓解咳嗽症状,增强宝宝免疫力。家长们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加强宝宝的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感冒,是呵护宝宝健康呼吸的重要措施。

小儿推拿,孩子受风寒,咳嗽,可按摩这6个穴位

小孩子身体弱,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会生病。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好好照顾孩子。

小儿风寒咳嗽通常是由风寒感冒演变而来的,如果感受风寒之邪,孩子在早期的症状,一般会有发热,鼻塞,流清鼻涕,如果咳嗽症状不严重,那一般会诊断为风寒感冒。

但若是伴有频繁咳嗽,咳嗽加重,流清鼻涕,嗓子不红,也可能诊断为风寒咳嗽,按风寒咳嗽,以清温解表,止咳化痰来治疗,所以会要加一些止咳化痰的这些穴位的推拿按摩。

推拿操作第一步,清肺平肝。 肝经位于食指螺纹面,肺经位于无名指螺纹面,从指根向指端方向,用大拇指同时推食指和无名指指面,1到3分钟。

第二步,按摩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分别按揉、叩击、平推,3到5分钟。

第三步,肃肺法。 抱患儿侧坐于大腿,双掌一前一后夹持患儿前胸后背,从上至下,依次推摩、搓揉、拍振,以上为一遍,操作3~5遍。

第四步,揉外劳宫。 外劳宫穴位于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处,操作时用拇指或食指掐、揉外劳宫穴一分钟。

第五步,拿列缺。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操作时,一手握患儿手腕,一手拇指、食指二指分别卡于列缺穴和手腕尺侧,双手协调用力拿捏,30~40秒。

第六步,拿风池与颈夹脊。 风池穴在枕骨下,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颈夹脊穴位于颈部正中线两侧,第一至第七脊椎棘突下缘旁开0.5寸。操作时,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拿风池与颈夹脊,依次从上至下拿捏至大椎平面,1~2分钟。

回顾: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第一步,清肺平肝;第二步,按摩肺腧穴;第三步,肃肺法;第四步,揉外劳宫;第五步,拿列缺;第六步,拿风池与颈夹脊。

专家提示: 风寒咳嗽注意的话,我们可以把一些穴位的重点选择,你比如像大椎穴除了,揉大椎以外,我们还可以横擦大椎,横擦的话,刺激的作用会强一些,对于风寒咳嗽效果比较好,还有肺腧穴,我们也可以擦肺腧,可以横擦,就是两个肺腧穴可以横擦,有很好的化痰止咳,宣肺的作用。

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吴力群主任医师讲述。

吴利群,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学学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促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

肺不好,总是咳嗽,2个穴位每天推揉3分钟,疏通肺经,清肺止咳

每年到季节交换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出现咳嗽、气短、胸闷、胸痛、咽喉肿痛、或者鼻炎、呼吸不畅等症状。这样的情况,多半是肺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养肺气了。

因为肺上面连着气道、鼻腔与咽喉,所以肺开窍于鼻,候为肺之门户,因此,每当肺感受外邪时,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流鼻涕、咳嗽,或者咽痒咽痛。

中医常说, 肺朝百脉, 就是说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生理机能。

肺主一身之气 ,对全身的气机有调节的作用。

肺主呼吸 ,呼吸不顺、咳嗽,这都是胸膈肺气升降不利。

肺主行水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可推动和调节全身的津液输布和排泄。

肺在志为悲 ,在声为哭,就是说肺不好的人情绪很容易悲伤、特别爱哭。

另外,一个人总是悲伤、忧愁也会伤肺气,忧伤的情绪能令肺咳嗽,令关节疼痛。

可见,调养肺气,对我们的 健康 是多么的重要。

说到养肺气,就离不开肺经。手太阴肺经,主治咽喉、胸、肺部的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症见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选择手太阴肺经的穴位进行针刺、艾灸或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

交给大家一句口诀,帮助大家记住它, “左右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 ,就是说肺经有11个穴位,都在胳膊和手上,非常好找。今天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肺经的起止穴位。

中府穴 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脾和肺合起来的气叫中气,如果经常觉得气不够使,喘不上气来,或者大便的时候无力,以及吃一点东西肚子就胀,这就是中气不足了。中府穴就是专门调治中气不足的。

肺经止于 少商穴 ,在我们的手指大拇指的末端,少商是井穴,而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具体的取穴方法大家可以看配图,或者百度一下!

可以选用推、敲、按揉等方法,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会很痛,把痛的地方给推开,浊气就会散掉,你就会觉得胸口非常舒服。也不用太大的力道,可以用手或者按摩捶轻轻的敲击,对于小孩子肺气的宣发也很有好处。

在凌晨3:00~5:00的时候,肺经的气血最旺,但是这个时间更适合休息,此时拍打肺经,反而会影响 健康 ,一般在上午9:00~11:00的时候拍打肺经,也能够调理人体的功能,使肺经的功能发挥到最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所以祛除病痛也不在一朝一夕,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就医,用药调理,同时养成 健康 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长春广安堂中医院,有着近50年临床接诊经验的孙立志主任提醒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戒骄戒躁、心态平和,这才是最好的 养生 方式!

止咳化痰按摩哪个部位图片 小孩推拿

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运动,可以阻止异物吸入,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

任何引起呼吸道急、慢性炎症的病因均可引起咳嗽。

秋季宝宝为什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秋季宝宝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秋天气候特点,二是宝宝呼吸道的生理特点。

气候干燥

秋天气温开始降低,雨量比夏天要少得多,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气候偏于干燥,早晚温差大。

中医中讲秋气应肺,而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那么对于耐受力较差的孩子来说,一个不注意,可能就会导致患呼吸道疾病。

儿童呼吸道的生理特点

1、儿童的鼻腔短,鼻毛少,且鼻粘膜娇嫩,容易充血,所以抵御病源的能力比较差。

2、儿童的喉部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发生炎症时容易水肿,导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3、儿童下呼吸道右侧气管粗短垂直,异物易入;肺部弹性纤维发育差,易引发感染。

4、儿童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容易感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引发感冒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

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狭义上是指普通感冒)的,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北方地区比率会更高。

而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则会引发病种不同的感冒,产生不同的症状。

风寒感冒,

常发于秋冬季节,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

咳嗽有白痰,

头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等

风热感冒,

常发于春季,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有汗,咽喉红肿疼痛,

咳嗽,痰黏或黄,

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不管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症状都包括

咳嗽有痰

,所以我们可以以

“化痰止咳”

为治则来缓解小儿常见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化痰止咳常用穴位

揉少商穴

(泻热开窍、回阳急救、利咽)

少商穴搭配太渊、鱼际穴使用,对于寒咳和热咳都有很好的止咳效果。

揉太渊

(疏风解表、止咳平喘、宁心安神)

太渊为八会穴之一的脉会,又是肺经的腧穴(原穴),对血液运行失常和肺功能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清肺经

(宣肺解表、止咳化痰)

若是风寒外感咳嗽,可以清肺经搭配补脾、清肝经使用;而对于肺热咳嗽(症见痰黄粘稠),则可以使用清肺经搭配退六腑、补肾阴、清胃、清大肠来泻肺热。

角角温馨提醒:指根推到指尖为清肺经,反之则为补肺经,操作时方向不能混淆。

小横纹

(行气健脾、化湿)

小横纹有开胸散郁,化痰涎的功效,对于修复呼吸道,化痰湿效果好;如果宝宝烦躁不安或者有口疮生成,也可推小横纹。

揉天突

(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喘)

如果宝宝喉咙有痰,说话呼噜呼噜的,可以揉天突穴,还可以配合补脾、揉丰隆、清天河水等。

揉肺腧

(止咳化痰、益气补肺、润燥通便)

在处暑节气养生的那篇文章,我们就已经提到过肺腧穴,它可以作为保健要穴,用来预防感冒咳嗽。

一般风寒外感通过点揉肺俞来宣肺止咳,如痰多,配合分推肩胛。

揉丰隆

(痰涎壅盛,咳嗽痰多)

丰隆穴常与合阴阳、小横纹、逆运八卦搭配使用。

角角温馨提醒:以上穴位仅供参考,具体推拿操作请咨询专业儿推医师。

总体来说,小儿咳嗽既可能是因为外来邪气(如风、寒、热、燥等)侵袭,也可能是因为内在脏腑功能失调,致使肺气上逆,引发咳嗽。

但小儿咳嗽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排异反应,所以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痰多咳嗽时,也不要盲目选用止咳药。

调整饮食加上推拿按摩,来休养脾胃、滋阴润肺,以达到预防咳嗽,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目的。

做好预防是关键

1、饮食均衡,滋养脾胃,要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2、家里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3、早晚温差大,要及时添减衣服。

4、玩公共玩具后一定要洗手清洁,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5、少去公共场所,一定要去时带上口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3491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