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湿疹图片和症状(宝宝湿疹图片和症状 脸上)

湿疹,作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困扰着许多新手父母。湿疹症状明显,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渗液等。本文将根据宝宝湿疹图片和症状,详细解析湿疹的特点,为家长们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法。

一、湿疹的症状识别

1. 皮肤瘙痒

湿疹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瘙痒。宝宝在发病期间,常常会抓挠患处,导致皮肤破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宝宝瘙痒较轻,有的则非常严重。

2. 皮肤红肿

湿疹患儿的皮肤会呈现出明显的红肿现象。初期,红肿面积较小,随着病情的发展,红肿范围逐渐扩大。

3. 皮肤渗液

湿疹患儿的皮肤表面可能会出现渗液,尤其在抓挠后,患处会出现水疱。渗液会导致宝宝更加不适,甚至感染。

4. 皮肤干燥、脱屑

湿疹患儿的皮肤表面可能会出现干燥、脱屑现象。这是由于湿疹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水分流失所致。

5. 皮肤纹理加深

湿疹患儿的皮肤纹理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皮肤受损,真皮层增厚所致。

二、湿疹的原因

1. 遗传因素

湿疹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湿疹病史的宝宝更容易患上湿疹。

2. 环境因素

过敏原、气候变化、湿度等因素都会诱发湿疹。

3. 饮食因素

部分宝宝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用后可能引发湿疹。

4. 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也可能导致湿疹。

三、湿疹的护理

1.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露。洗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2. 选用合适的护肤品

为宝宝选择无香精、无刺激性、无激素的护肤品,如保湿霜、润肤露等。涂抹时,轻柔按摩,帮助吸收。

3. 避免抓挠

给宝宝剪短指甲,防止抓挠皮肤。可在宝宝睡觉时,佩戴手套,避免抓伤皮肤。

4. 避免过敏原

观察宝宝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过敏原的接触。如室内保持通风,避免宠物进入卧室等。

5. 调整饮食

观察宝宝对哪些食物过敏,尽量避免食用。如发现宝宝对牛奶过敏,可尝试换成羊奶粉。

6.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了解湿疹的症状和护理方法,有助于家长及时应对。如发现宝宝出现湿疹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加强宝宝的日常护理,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湿疹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秀云,张静,刘晓燕. 婴幼儿湿疹的护理与预防[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29-30.

[2] 谢红梅,张晓红,杨晓红. 婴幼儿湿疹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0):120-121.

[3] 王丽丽,刘芳,赵颖. 婴幼儿湿疹的护理与健康教育[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5):72-73.

新生儿红疹和湿疹的区别图片及症状

“一到晚上,就在床上蹭来蹭去,浑身都是红色风团,看着怪吓人的。”在浙大儿院皮肤科,男孩冬冬的妈妈告诉接诊医生任韵清。

冬冬今年3岁,几天前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到晚上身上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红斑、风团,还一个劲的喊痒。过一会儿,红斑和风团会自己消失,这种情况会反复出现。任韵清看了妈妈拍下的照片结合病情叙述,专科查体后诊断其为

急性荨麻疹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家住杭州的李女士发现2岁宝宝的身上也有大面积的红色疹子。当时正值盛夏,李女士以为是痱子,就给宝宝擦了一些痱子粉。红色疹子非但没有好,还越来越多,小腿上的疹子逐渐结痂连成了片,甚至出现开裂流脓水的现象。这才带着孩子来到医院,专科查体后诊断其为湿疹。

同样是皮肤过敏、泛红、瘙痒,这些看起来大同小异的红点点,怎样区分是荨麻疹还是湿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孩子来说,荨麻疹和湿疹是比较常见的两种过敏性皮肤病,症状非常相似,常常被家长们混淆。今天,我们请浙大儿院皮肤科副主任任韵清来和爸爸妈妈们聊一聊荨麻疹和湿疹。

荨麻疹

说起荨麻疹,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但说到风疙瘩、风疹块,大家就很熟悉了。荨麻疹病因复杂,病程长,容易反复。荨麻疹的定义为“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以突发风团为特征。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 ≥ 6周者。

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病情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状。

湿疹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碰到的疾病之一,它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明显瘙痒,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等;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期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皮疹大多对称分布,瘙痒剧烈,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区别

荨麻疹和湿疹还是有许多差别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辨别:

病因:荨麻疹诱因较多,部分患者有明确的发病因素,比如食物、药物以及感染等;湿疹通常没有明确的发病因素,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持续时间:荨麻疹的皮疹大多数可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不留痕迹;湿疹的皮疹通常持续时间比较长,短时间内难以自行消退。

皮疹类型:荨麻疹的皮肤损害是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湿疹的皮肤损害有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等。

皮疹分布:荨麻疹皮疹分布无明显规律性;湿疹皮疹大多对称分布。

自觉症状:荨麻疹通常在起皮疹时瘙痒,皮疹消退后痒感减轻或消失;湿疹通常瘙痒明显,持续时间久。

并发症:荨麻疹严重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呼吸困难及喉头水肿等全身症状;湿疹如严重可继发局部细菌、病毒感染。

治疗:荨麻疹外用药相对简单,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为主;湿疹则需要根据不同时期来选择不同剂型的外用药,需遵医嘱。

任韵清副主任提醒:如果小朋友出现皮肤过敏,泛红、瘙痒等情况,要尽快到医院诊治。特别是急性荨麻疹泛发全身,如有胸闷、腹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刻就近就医;慢性荨麻疹,往往病因很难寻找,需要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至少1个月以上。湿疹则应在加强保湿润肤护理基础上,遵嘱正规用药,减少复发。

小儿湿疹都要什么症状

您好!小儿湿疹的症状:一般般小儿湿疹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肢、肛门周围、外阴部位等皮肤皱相处,甚至可以波及全身。由于湿疹伴有奇痒,孩子会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躺着时,孩子会在枕头上蹭脑后部,形成枕秃;趴着时,孩子会用床单摩擦面部止痒;抱着时,孩子会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脸部。病儿常因极主瘙痒而烦躁不安,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又由于小儿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你好,湿疹的症状例如:1、婴儿湿疹见于脸上的多。轻的(干性)只有红斑、丘疹。重的(湿性)则有水疱、糜烂、渗水、结痂。2、一般在3~4岁后逐渐痊愈,大部分人不复发,少部分人会反复发作。可以试着停止喝牛奶或原来的配方奶,改用其他配方奶粉就可能减轻湿疹。3、如果想为2岁以上对牛奶过敏的宝宝添加奶制品,可以试试酸奶,酸奶含钙量高于牛奶,而且非常易于消化吸收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湿疹或过敏的症状。轻的(干性)只有红斑、丘疹。重的(湿性)则有水疱、糜烂、渗水、结痂。一般在3~4岁后逐渐痊愈,大部分人不复发,少部分人会反复发作。可以试着停止喝牛奶或原来的配方奶,改用其他配方奶粉就可能减轻湿疹。如果想为2岁以上对牛奶过敏的宝宝添加奶制品,可以试试酸奶,酸奶含钙量高于牛奶,而且非常易于消化吸收。

你好,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常到处瘙痒。由于湿疹的病变在表皮,愈后不留瘢痕。建议: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2、经常修短指甲您也可以带着儿子去当地正规医院门诊检查!

你好!湿疹见于脸上的多。轻的(干性)只有红斑、丘疹。重的(湿性)则有水疱、糜烂、渗水、结痂。一般在3~4岁后逐渐痊愈,大部分人不复发,少部分人会反复发作。可以试着停止喝牛奶或原来的配方奶,改用其他配方奶粉就可能减轻湿疹。如果想为2岁以上对牛奶过敏的宝宝添加奶制品,可以试试酸奶,酸奶含钙量高于牛奶,而且非常易于消化吸收。

婴儿湿疹图片

婴儿长湿疹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湿疹又分很多种类,如果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湿疹也很难更好的给宝宝预防或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婴儿湿疹图片吧。

01

脂溢型:这种症状多见于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常发于婴儿的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的症状情况。

02

渗出型:这种症状多见于3-6个月的较体型肥胖的婴儿,通常是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发作时创口有淡淡的脓水流出的症状情况。

03

干燥型:这种症状多见于6个月-2岁的小婴幼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的症状情况,通常无渗出,但是这种症状的痒痛感会相对前两种病症稍重一些。

04

尿布湿疹:因为尿布的尿液和脏污等物质的积蓄,有些宝宝极易感染尿布湿疹。尿布疹常由于湿尿布对娇嫩的皮肤摩擦而形成,也称之为:过敏性接触湿疹(或皮炎)。尿布疹有时也常在腹泻后出现。因此,尿布应经常更换。

05

摇篮湿疹:这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皮疹。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就可能在他的头皮出现这类皮疹。通常表现为头皮上的鳞状死皮。虽然它看上去并不十分美观,但大多数新生儿不会受到它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www.shdoqs.com/yuer/1079.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