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五种原因(孩子发烧五种原因急性脑膜炎)

发烧是孩子常见的症状,让家长们既担忧又焦虑。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很多,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本文将为您揭秘孩子发烧的五大原因,帮助家长们科学应对,守护宝宝健康。

一、孩子发烧的五大原因

1.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均可引起发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感冒、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当孩子出现发烧症状时,首先要考虑是否为感染性疾病。

2. 出汗后受凉

孩子出汗后受凉也是导致发烧的原因之一。在炎热的夏天,孩子玩耍或运动后,身体大量出汗,此时若不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就容易导致感冒、发烧。

3.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也是导致孩子发烧的原因之一。孩子对某些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时,身体会产生免疫反应,表现为发烧、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4.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无法将血液中的胆红素代谢排出体外,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引起皮肤、眼睛发黄。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引起发烧。

5. 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四大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孩子发烧,如疫苗接种反应、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等。

二、如何应对孩子发烧

1. 降温处理

当孩子发烧时,首先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给孩子多饮水,帮助身体散热。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若孩子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热药。

2. 寻找病因

在处理孩子发烧的要尽快寻找病因。若怀疑为感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若怀疑为过敏反应,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3. 观察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如发烧是否持续、体温是否下降、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等。若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4. 健康饮食

发烧期间,孩子食欲可能受到影响,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水果等。

三、预防孩子发烧

1. 增强免疫力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孩子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性疾病。

2. 注意个人卫生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3. 避免接触过敏原

了解孩子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

4. 规律作息

保持孩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了解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家长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科学应对发烧,守护宝宝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关爱他们的成长,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儿童经常发烧什么原因

儿童 因为抵抗力比较弱,身体容易受病毒入侵,造成发烧,为什么儿童经常发烧呢?儿童发烧怎么办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儿童经常发烧的原因:

大多数发热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为是最常见,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儿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细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有些也有发热,如疟疾、黑热病等,但比较少见;非感染性发热有中署、脱水、白血病、肿瘤、外伤或手术后等;还有些散热障碍的疾病,象鱼鳞广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症等。

发烧不会烧坏小脑袋

现在的父母具备较多的育儿医学常识,多半都已经了解发烧本身是不会将宝宝的小脑袋给烧坏的。因为,除非长时间高烧超过42度才有可能伤害脑细胞,而一般发烧很少超过41度,所以,父母不需太担心,而事实上,有可能会伤害小脑袋的原因,则是因为脑炎、脑膜炎等特殊疾病侵犯了脑部所造成,而并非高烧本身导致脑袋或智力受损。所以,当宝宝生病时,家长应该留意病情的变化,如果发现宝宝有嗜睡、活动力不佳、呕吐、高烧不退、持续腹泻等症状,必要时需再次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或并发其他疾病。

儿童经常发烧怎么办:

不要给孩子捂汗

过去老人们总是认为孩子发烧身体怕冷,就给孩子盖很厚的被,想靠捂热来帮孩子发汗,达到退烧的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应该给他少穿衣服,盖薄被,这样才能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用温水擦拭全身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和手脚都很烫,就说明需要散热。这时除了给孩子少穿衣服外,还需要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帮助孩子身体散热,一直擦拭到体温降下来为止。(孩子的皮肤比较嫩,要轻轻擦拭)

把孩子手脚搓热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很烫,手脚冰凉,家长要引起注意了,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所以需要赶紧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家长要不断的为孩子搓手心和脚心,直到把手脚搓热为止。

给孩子洗温水澡

若孩子在发烧期间精神状态还比较好的话,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帮助散热。注意: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防止孩子身体不佳虚脱,洗完澡要赶紧给孩子穿衣,不要着凉。

头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烧不退,手脚也都很烫的话,就可以给孩子枕冰枕。具体做法是在冰枕上铺一个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冻伤孩子),然后枕在孩子头底下,这样可以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马上停止使用。

毛巾冷敷头部

发烧时用毛巾冷敷是家长们比较常用的 方法 ,将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拧干折叠放在孩子的前额上,每五分钟更换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拧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温不可太凉,一般在20—30度为宜。

额头贴退热贴

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也不错,还可以下地活动,家长可以用退热贴直接粘在孩子额头上,起到降温的作用。

发烧相关 文章 :

1. 快速治疗发高烧的有效方法

2. 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3. 大人经常发烧是怎么回事

4. 低烧的原因有哪些

5. 小儿发烧退热方法

孩子发烧有什么原因

孩子发烧有两种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的发烧、非感染性的发烧,具体如下:

第一、感染性的发烧,感染性的发烧也是比较常见的,它可以是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等的感染,还有一些特别的感染引起全身多脏器的疾病所导致的发烧,比如肺炎、结核、脓毒血症、各种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艾滋病、全身反应综合征等等都会引起发烧。

第二、非感染性,常见以下几个类型:

1、风湿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川崎病、血清病、药物热;

2、肿瘤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或各种恶性肿瘤;

3、组织破坏和坏死,大面积的烧伤、大手术术后,还有出血吸收的时候;

4、产热过多、散热过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的亢进、癫痫的持续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亢进,产生过少的见于广泛性的皮炎,大量的失水、失血、脱水,都可以导致发烧;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常见于颅脑的损伤、肿瘤,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可以导致。

最常见的还是以上五种,根据孩子的年龄、伴随的症状、发热的时间,都有助于鉴别诊断。

小孩发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烧,它是患病(炎症)时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小宝宝最主要的发烧的十个情况分别是:

1.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39℃以上高烧的危险。

危险指数:★★★★★(第5名)

2.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39℃以上高烧的危险。

危险指数:★★★(第7名)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危险指数:★★(第8名)

4.打预防针

因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危险指数:★(第9名)

5.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

危险指数:★★★★★★★★(第2名)

6.尿道感染

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危险指数:★★★★(第6名)

7.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是该病好发年龄。最典型也最危险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由专业人士进行,是安全的医疗行为,家长不必担心)。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险性排第一。

危险指数:★★★★★★★★★★(第1名)

8.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这类原因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短暂而无危险,但确是许多家长容易疏忽的。只要宝宝活动力和精神状况均佳,食欲也不错,宝宝身体有发热现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现况,通常就不会再有过热的问题了。

危险指数:无(第10名)

9.肠胃炎合并脱水

分为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有呕吐、拉肚子、尿频、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发烧38.5℃以上(会合并脱水)。此病一定要就医住院,需给予注射添加电解质的点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别隔离。状况轻微的3天可以痊愈,但通常7~14天才好。

危险指数:★★★★★★(第4名)

10.川崎病

1岁~1岁半的宝宝是该病的危险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详。症状颇多,例如持续多日高烧39℃~40℃以上、眼红、口唇有草莓舌、嘴唇干裂、手脚四肢肿、颈部淋巴肿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会红肿等。一定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有无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疗,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愈。痊愈后,四肢和肛门口周围会有脱皮的现象产生。

危险指数:★★★★★★★(第3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60290.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