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细则最新)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二胎政策”),这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人口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实施细则、影响与展望等方面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进行探讨。

一、政策背景

1. 人口老龄化加剧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压力加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应运而生。

2. 人口结构失衡

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农村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城市地区则出现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

二、政策实施细则

1. 放宽生育限制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具体条件包括:第一胎为单胎,第二胎为多胎;第一胎为多胎,第二胎为单胎;第一胎为双胞胎,第二胎为单胎。

2. 改革生育保险制度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权益得到保障。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生育保险待遇、延长产假、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等。

3. 加强家庭教育支持

政府将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家庭提供更多育儿资源和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育儿环境。

三、政策影响与展望

1. 优化人口结构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据预测,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人口红利逐渐显现。

2. 促进经济发展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增加劳动力供给,推动经济增长。年轻一代的消费能力将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改善家庭生活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利于改善家庭生活,让家庭更加幸福。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陪伴将更加紧密,有利于培养下一代的亲情观念。

4. 政策实施难点与展望

尽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具有诸多利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难点。如:生育成本增加、教育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加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企业和教育部门的扶持力度。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对于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家庭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体系,为全面实现人口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哪一年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在2015年12月27日正式实施的,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随即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2016年开始,所有符合条件的夫妇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不再受“一胎化”政策的限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加劳动力供给,平衡性别比,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人口问题的重新认识和调整,是中国人口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中国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哪一年

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2012年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再度集纳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多年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优生优育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人口质量不断提,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出生率偏低,致使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政策令一小部分夭折子女的家庭成为“失独人群”,老无所依;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为社会治安埋下了潜在隐患。因此,近年来,众多人口专家都先后建议应放开二胎政策。目前,学界部分人士认为,中国的生育水平远低于1.8的官方公布水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按户籍人口计算则出现了低于1的超低水平。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均显示,中国生育水平已经明显低于2.1的更替水平。从高生育率转向低生育率之后,中国的人口矛盾主要集中在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等方面,为此,有学者提出目前应该调整生育政策。二胎要不要放开?国家人口计生委还没松口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一再强调,目前,中国仍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切实把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首要任务抓紧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坚持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看来,放开二胎并不容易。事实上,“要不要放开二胎”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至今还未达成共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现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也未必愿意生育二胎。以当前允许“双独”家庭生二胎为例,据悉,宁夏银川“双独”夫妻申请二胎指标的家庭寥寥无几;安徽合肥每年审批的“双独”二胎指标只有区区几例。而在国外,许多国家以各种补贴鼓励生育,效果却不太理想。松绑二胎政策避免计划生育政策走入误区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指出,调整一胎生育政策与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可并行不悖。计划生育政策可以也应当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与家庭生育选择自由基础上设计和实施,不必以行政或法律力量对公民生儿育女数量选择施加外部硬性管制为前提。往往硬性的管制会扭曲好的初衷。今年发生在陕西镇平的七月堕胎事件和湖北监利七月堕胎事件表明,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偏离轨道之嫌。个别地方政府的计划生育部门,只看到了“政策”,而忽视了“生命”。要知道,计划生育政策的初衷并不是扼杀生命,而是为了让生命活得更有尊严。然而,从目前各地的执行情况来看,这一初衷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反而出现了坏的恶果。因此,重新定位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政策细节势在必行。此外,失独人群的日益扩大。在失独人群中出现的厌世、恐老、孤独;甚至出现失独家庭为了再度生育,不惜花费巨资借腹生子,反而被骗的刑事案件等等都说明,当前实行的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急需改进。白发人送黑发人本身就是难以愈合的伤,如果因政策的偏颇而导致膝下无子,那就应该调整政策,避免这样的悲剧不断放大。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实施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给家庭养老带来了重大的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加重个体家庭的负累,对于整体的社会和谐也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若放开二胎政策,不仅是对当前人口结构失衡的一种纠正,更是有利于社会中的个体——家庭健康的好政策。社科院专家:放开二胎政策百害而无一利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坚持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看来,放开二胎并不容易女性生育率的下降能否促使国家调整生育政策目前官方还未有正式说法。不过,近日,有研究机构建议,应分步放开二胎政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一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下称《报告》)将此话题推向高潮,多位课题组人员明确提出,中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中国应废止独生子女政策,放开二胎政策”。“放开二胎政策,百害而无一利。”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昨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当前公共服务措施不先行、不到位,即便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都不敢生。”放开生二胎政策呼声高专家方面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从1987年开始,甘肃酒泉、广东南海、辽宁长海、山东长岛、黑龙江黑河等全国十多个县市和地区都进行过二胎政策的试点。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增长失控等问题,最后部分地区被撤销甚至不了了之,坚持到现在的也只是有限的几个地区。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是什么时候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从2016年1月1号开始的。

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有:

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_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59562.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