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8度有小妙招(幼儿38度发烧怎么处理)

宝宝发烧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当宝宝体温升高至38度时,家长们往往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其实,针对宝宝发烧38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小妙招,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恢复健康。

一、宝宝发烧38度的原因

1. 感冒:宝宝感冒时,体温会升高,以38度最为常见。

2. 咳嗽:宝宝咳嗽时,呼吸道受到刺激,体温也会升高。

3. 肠胃炎:宝宝肠胃炎时,体温会升高,以38度最为常见。

4. 肺炎:宝宝肺炎时,体温会升高,以38度最为常见。

二、宝宝发烧38度的小妙招

1. 适当降温:当宝宝体温升高至38度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降温:

(1)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身体,重点擦拭腋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

(2)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3)给宝宝喝温水,帮助身体散热。

2. 观察病情:家长在给宝宝降温的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宝宝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

3. 适当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注意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抗生素。

4. 增强营养:宝宝发烧期间,身体消耗较大,家长要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母乳、配方奶、易消化的食物等。

5. 保持休息:宝宝发烧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 注意保暖:宝宝发烧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家长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避免感冒加重。

三、预防宝宝发烧的方法

1. 增强宝宝抵抗力:给宝宝提供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宝宝抵抗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家长要教育宝宝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3.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细菌、病毒滋生的机会。

4. 避免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宝宝发烧38度,家长不必过于惊慌。通过以上小妙招,可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恢复健康。家长要注重预防,提高宝宝抵抗力,避免宝宝再次发烧。在此,祝愿所有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宝宝退烧的小妙招

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宝宝退烧的小妙招

宝宝的体会一般的成年人的高,那么宝宝发烧39度严重吗?该怎么办呢?请阅读以下文章,跟着pincai我一起来了解。

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_宝宝退烧的小妙招

小孩发烧39度严重吗?

小儿发烧是很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38.5℃以下可不上医院,只需家庭护理即可。当小孩发烧体温并在39度以上时,此时属于高烧,家长应立刻带孩子去看医生,并须及时进行退烧处理。

发烧39度时属于高烧,一般来说,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能盲目退烧,应到医院查明发烧的原因,根据结果做出相应治疗。因为发烧是一种身体的正常防御反应,感冒、白血病、乃至其他疾病都会表现出发烧的症。

39度高烧的确严重,而一般人都会误以为高烧不退会烧坏头脑。其实高温烧坏头脑是和温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关。只有在体温超过42度,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后,人体的蛋白质才会开始变性,对脑部才会造成直接的伤害!

大多数会影响智力和脑部发育的是脑膜炎,或是抽痉不停引起的缺氧性脑病变。这都是疾病本身病程,而不是温度所造成;而这些疾病大都会有高烧不退的症状(即使温度低于42度)。这就形成了一般人见到的高烧会烧坏头脑的错误推断。

两者的基本鉴别方式是看小孩的食欲和活力。脑膜炎,或败血症等严重的感染,小孩的食欲活动力会很差,一直昏睡,脑压升高的话也会有呕吐的症状。因此在孩子发烧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察言观色”,一经发现以上症状,立刻送医。、

小孩发烧39度要去医院吗?

小孩如果长期发烧39度以上一定要去医院。有些时候,更严重的疾病也许只有38度左右,因此,在孩子发烧时家长应观察孩子的脸色、精神状况,以及有无惊厥症状等。发烧只是疾病的的症状之一,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发烧的病因。

当孩子的体温达到以下度数,请立刻上医院就医:

1、3个月(或更小):37.9℃。

2、3到6个月:38.3℃。

3、6到24个月:39.4℃。

4、2岁:40℃。

注意:如果在深夜,孩子的体温高于37℃,但未达到以上罗列的值,可以等到清晨再进行测量,以作决定。

由于小孩的身体对温度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次;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次)。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小孩发烧39度怎么物理降温

有时候在半夜发现小孩发烧39度,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则可以采取温水浴、酒精擦浴、冰敷等物理方法来降温。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温开水,补充体液,并适当减少孩子的衣服,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散热。

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2、温水擦浴,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度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5、退热贴: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其实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额头贴上一贴,宝宝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6、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我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38.5℃,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宝宝退烧的小妙招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8种睡相透露宝宝的健康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用退热贴: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当然,在退烧方法中,最方便且迅速的莫过于使用退烧药,而每位宝宝家里确实都必须常备退烧药以因应不时之需,免得临时半夜发烧束手无策。退烧药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则,何时用、怎样用,平时宜有正确观念,才不会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烧失控。》》 宝宝上火应该怎么办 孩子拉肚子吃什么最好

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级,阿斯匹灵锭剂退烧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灵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退烧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温,父母不必一时性急,因小失大。

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比较安全。还有,退烧药也不可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以加强退烧的效果。千万要记住,“药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药物(包括退烧药)都有它们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会产生毒性。许多父母因爱儿心切,而把过多的退烧剂给幼儿服用,但却没退烧,反而烧得更厉害,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

总之,宝宝发高烧,父母不必愈来愈紧张,只要按照上述各种建议,观察宝宝活动力、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烧,体温多半可获得降低,翌日再带宝宝就医即可。

如何解决孩子晚上发烧的问题

引导语:日常生活中,引发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发烧会让人头疼,头晕等,让人十分难受。因为孩子比较小,很多孩子不能详细的描述自己的病情,那么家长们就要注意了。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如何解决孩子晚上发烧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如何解决孩子晚上发烧的问题

一、量体温

孩子发烧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量体温,如果38度以下,给孩子喂点水,哄睡就可以了,抗过一个晚上孩子可能就自己好了,或者可以第二天去医院验血看一下是什么原因。

如果38度以下,给孩子喂点水,哄睡就可以了

二、温水擦洗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9度,那么我们就需要给孩子退烧,首先推荐的是物理降温。比如给孩子用温水擦洗一下脸,手心,脚心,脖子,大腿根等地方帮助退烧。

三、服药

如果用擦温水的方式,孩子的温度还是没有退下来,建议给孩子用一点退烧药,比如有贴额头的退热贴,还有口服的退烧药,比如美林,服用之后一般很快会退烧,4至6个小时服用一次,所以可以服了药等医院开门。

四、冰敷

如果孩子服了药还是比较难受,烧一时没有退下来,而且温度还很高,可以用冰袋包在干毛巾里面,垫在孩子的后脑勺上,额头也敷一块,避免高烧烧坏脑子。没有冰袋用湿毛巾包在塑料袋里也可以。

五、手摸体温

宝宝发烧可手摸颈脖后面,此处有主动脉,可感受到热度明显。另外额头也是感知区,还有手掌脚底都可以。

二、孩子发烧的降温方法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三、小孩发烧的.类型

1、稽留热

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温度变动范围在1℃以内,可持续数日或数周,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弛张热

多为高热,体温高低不等,发热时可达39℃以上,昼夜变动范围大于1℃,有时体温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常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严重肺结核、川畸病、晚期肿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不规则热

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亦可见于药物或物理降温之干扰。

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

4、波浪热

体温逐渐升高,数日后又逐渐降至低热或正常温度,经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发作,体温曲线呈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

5、间歇热

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热类型,体温骤升可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又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四、宝宝发烧护理五个小妙招

1、保持室内适宜及空气流通

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 一20 左右,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换气,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利于宝宝休息。

2、饮食以流质、清淡、易消化为主

饮食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待体温下降后,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专家提示,发烧期间暂时不要给宝宝吃鸡蛋,因为鸡蛋清中含有某种致敏物质,可能会引起一些宝宝的过敏反应。平时身体健康时有可能不发作,而发烧时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会有反应。

3、宝宝衣服不宜过厚

宝宝衣服不宜穿的过多,否则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则要预防发生高热惊厥,尤其对于新生儿体温在38。5度以上时,一旦包裹的过紧,容易导致惊厥发作。因此对于新生儿体温升高,要立即打开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热。

4、勤测体温

建议妈妈最好每间隔4个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高温宝宝则需要每1一2小时测一次。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可先喂一些含糖的稀盐水或鲜榨的果汁,为宝宝补充水分。

5、辅助食疗,灵活选择

以下几种食物对宝宝发烧有辅助食疗的功效。妈妈需根据宝宝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蔗浆粥:将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ml,粳米100g,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西瓜汁:将新鲜西瓜,去籽榨汁,让宝宝直接食用。如宝宝只是发烧时并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喝一些西瓜汁帮助降温、利尿。

麦冬粥:麦冬30g,煎汤取汁,加粳米100g。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

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ml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g、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溼毛巾退烧的正确方法 儿童退烧小妙招

发烧是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很多人在发烧的时候会采用溼毛巾敷身体的方法来退烧,但你知道溼毛巾退烧具体要怎么正确操作吗?下面就来介绍建议的溼毛巾退烧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退烧小妙招,赶紧学起来吧。

溼毛巾退烧的正确方法 1、体温在38度以下的

此时为低烧程度,可用溼毛巾热敷,准备一盆温度在40—50度左右的温热水,然后将毛巾打溼,然后拧干至不滴水的状态,放在患者的额头上,另一块毛巾反复擦拭患者的四肢,能够带走患者体内的热气,达到降温退烧的效果。

2、体温在38度以上的

此时为中高烧程度,需用溼毛巾冷敷,准备一盆冷水或冰水,将三块毛巾打溼拧乾,敷在额头、手腕、小腿三个部位上,可快速降温、退烧。

溼毛巾退烧要敷多久

敷到体温正常,退烧为止。

一般根据病情发烧程度,采用溼毛巾冷热敷的方法来降温退烧,通常每敷一次,大约相隔5分钟左右,发现患者温度上升时就要更换一次毛巾,尤其是一开始发烧温度不高,在38度以下的的患者,用溼毛巾热敷后温度继续上升,超过38度的,需改换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危及健康。

儿童退烧小妙招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一般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以下简易、有效、安全的物理降温方法以供学习参考:

1、绑腿溼敷

温毛巾以舒适温度不惊扰孩子为原则,借由毛巾的冷却过程,缓缓带走身体的高温,此方法方便有效,具体做法为:将两条毛巾以接近身体温度的温水浸溼,之后稍微拧干、摊开,再将毛巾逐一缠绕在孩童的小腿上,待二十分钟后解开,接着以干毛巾擦干即可。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此方法也是给儿童降温退烧的常用方法之一,具体做法为:将宝宝的衣物解开,用37℃左右的温水泡澡或毛巾搓揉全身,这样可以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将体内的热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能达到很好的退烧目的,通常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大概每4—6小时进行一次,擦浴后过半小时需测量体温观察。

3、贴退热贴

退热贴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凝胶、纯化水、甘油等,其使用原理是通过凝胶中水份汽化将体内的过多热量挥发出去,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这种退热降温的操作方法适用于三月龄以上人羣,不仅能让儿童健康安全的降温,还不破坏儿童体内的免疫功能系统反应,是目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物理降温用品,可常备家中以防不时之需。

4、推拿 ***

小儿推拿 *** 的降温退烧手法,也是非常管用、安全无副作用的退烧方法,但此方法需要家长有耐性学习,适用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家庭使用,具体操作方法为:

(1)一窝风500次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

操作:顺时针旋揉 *** 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关300次

位置:前臂挠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3)揉外劳宫500次

位置: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中。

操作:顺时针旋揉 *** 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4)清天河水500次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 *** 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5、多喝水

患儿发烧,通过多喝水可有助于人体发汗,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出,也是降温退烧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而且多喝水还有助于预防孩子因发烧出现的脱水症状。

39度多烧一晚上有事吗

因人而异

单纯的从测量体温来看,发烧39度以上属于高热或超高热症状表现,但人体体温的升高程度并不是判断病情轻重的唯一标准,而且发烧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对抗感染病毒的一种症状,一般来说如果患者39度多烧一晚上,但其精神状态感觉良好,那基本无大碍,可在家观察,采用上述物理退烧方法予以恢复。

但若是患者39度多烧一晚上,还伴有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头痛,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的,说明病情较为严重,此时应到医院查明发烧的具体病因,并根据诊断结果做出相应治疗,切勿拖延,以免危及生命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5673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