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紫癜呢?本文将从紫癜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紫癜,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一、紫癜的定义与病因
1. 定义
紫癜是指皮肤和黏膜下出现直径小于2毫米的出血点,呈紫色、红色或紫红色,多见于四肢、臀部、腰部等部位。
2. 病因
紫癜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血管性紫癜:如过敏性紫癜、感染性紫癜等,主要由于血管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
(2)血小板性紫癜: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
(3)凝血功能障碍性紫癜: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主要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引起。
二、紫癜的症状
1. 皮肤出血点:紫癜的主要症状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出血点,多见于四肢、臀部、腰部等部位。
2. 关节痛:部分患者伴有关节疼痛,以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多见。
3. 腹痛:部分患者伴有腹痛,表现为腹部不适、疼痛等。
4. 血尿:少数患者伴有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加深。
三、紫癜的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医生可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紫癜。
2.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状况。
(2)凝血功能检查:检查凝血因子、抗凝血酶等,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
(3)骨髓穿刺:对于疑似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紫癜患者,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4)血管壁功能检查: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血管壁功能。
3.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四、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1)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避免感染: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3)避免药物刺激: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紫癜的药物。
2. 治疗:
(1)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物等。
(2)输血治疗: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进行输血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进行手术治疗。
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变,诊断紫癜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紫癜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紫癜。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紫癜的困扰。
如何判断紫癜
过敏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紫癜呈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等;可有关节痛;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发病前1-2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及体征临床上由于病变的部位不一而有不同的表现
(1) 皮肤症状: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反复发作于四肢臀部
(2)关节症状:可有单个或多发性游走性关节肿痛或关节火炎,有时局部有压痛,多发生在膝踝、肘、腕等关节。
(3)消化道症状:约2/3患者可出现以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为主,同时可伴有呕吐、呕血或便血严重者为血水样大便。
(4) 肾脏症状:一般于紫癜2~4周左右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和管形尿,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通常在数周内恢复重症可发生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和高血压脑病。
还有就是去查一下尿常规,如果有潜血或尿蛋白,也更能确诊,同时结合一下看有没有腹痛或关节痛,这些症状也可以有利于分型;
怎样判断是不是紫癜
紫癜是皮下出血而引起的,因为血液已经从毛细血管当中渗出来淤积在皮下,所以局部按压时是不会褪色的。另外这种溢出的血液是在皮下,多数不会引起局部皮肤的隆起,对于紫癜一般都是比较平的。紫癜出现的头几天里面一般是越来越明显,而后颜色会逐渐浅淡,吸收消散。如果病情没有加重的话,一般会在两周后就逐渐消失了。因为这种紫癜多数就是出血性疾病的征兆,往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多数需要查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如果自己很难判断的话,可以去公立医院挂皮肤科当面就诊。
怎么判断是不是紫癜
皮疹是紫癜或者不是紫癜的判断其实非常简单。因为紫癜是一种皮下出血,所以用手轻轻按一下,马上再把手拿开,如果颜色没有任何变化,有可能是紫癜,也就是皮下出血。如果用手轻轻按压,再把手拿开以后,颜色立马褪去,而且慢慢恢复,这种皮疹就可能不是紫癜,而是一种充血性的炎症性表现。当然,还有一种判断的方法是紫癜一般没有自觉的症状,不疼不痒,但是其它的皮疹有的是疼痛,有的是瘙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