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推拿手法(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视频教程)

小儿发烧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传统医学中,推拿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绿色疗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儿发烧推拿手法,帮助家长们掌握这一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一、小儿发烧的原因及危害

1. 原因

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中耳炎等。其中,感冒是最常见的发烧原因。

2. 危害

发烧是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反应,但过高的体温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长期发烧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损伤等问题。

二、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1. 推拿部位

(1)头部:百会、太阳、风池、风府、印堂、神庭、攒竹、丝竹空、耳门、耳后高骨。

(2)颈部:大椎、风门、风池。

(3)胸部:膻中、乳根、乳中、乳旁、天池、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鱼际。

(4)背部:大椎、风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委中。

(5)四肢: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

2. 推拿手法

(1)头部:用拇指指腹从百会穴推向神庭穴,往返推30次;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太阳、风池、风府、印堂、神庭、攒竹、丝竹空、耳门、耳后高骨等穴位,每穴揉按1分钟。

(2)颈部:用拇指指腹从大椎穴推向风门穴,往返推30次;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风池、风门等穴位,每穴揉按1分钟。

(3)胸部:用拇指指腹从膻中穴推向乳根穴,往返推30次;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乳根、乳中、乳旁、天池、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鱼际等穴位,每穴揉按1分钟。

(4)背部:用拇指指腹从大椎穴推向肺俞穴,往返推30次;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委中等穴位,每穴揉按1分钟。

(5)四肢:用拇指指腹从曲池穴推向手三里穴,往返推30次;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内关、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等穴位,每穴揉按1分钟。

三、注意事项

1. 推拿前,确保宝宝情绪稳定,避免在宝宝饥饿、疲劳、哭闹时进行推拿。

2. 推拿过程中,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宝宝皮肤。

3. 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推拿时间为15-20分钟。

4. 推拿后,注意观察宝宝体温变化,如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绿色疗法,能有效缓解宝宝发烧症状。家长们掌握这一方法,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在运用推拿疗法的还需注意观察宝宝病情变化,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用小儿推拿来治疗各种儿科疾病,因为许多疗法,特别是药物疗法对患儿身体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大,而用小儿推拿治疗则不会给患儿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有哪些?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1、手指推摸3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家长以食、中指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2、开天门5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3、退六腑2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推100~2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是从肘到腕。

根据患儿病因的不同,应加减不同的手法。

4、外感风寒:证见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可加用揉风池、运太阳以疏风解表。

5、外感风热:证见汗出,鼻流浊涕,咽红咽干。可加用清肺以宣肺清热,揉少商以清咽利喉。

6、内伤发热:证见高热,面红,厌食,便秘,烦躁,口渴喜饮。可加用清大肠、揉天枢以通便泻火,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小儿推拿的禁忌证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精彩推荐:

宝宝长牙的症状

宝宝流鼻涕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常用的手法有:1.开天门,从两眉中间到前发际线成一直线;2.推坎宫,从两眉头分推向两眉梢;3.运太阳,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轻轻按揉。

【拓展资料】

一、发烧是症状名,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37.3℃称为发热。

二、感染性发热

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

三、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包括物理、化学因素或机械性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及创伤或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如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反应等。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等。

4.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慢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输出量降低,尿量减少及皮肤散热减少,以及水肿组织隔热作用,使体温升高。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也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四、稽留热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五、弛张热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六、病因治疗

针对发热的病因进行积极的处理是解决发热的根本办法。例如:感染性发热,根据感染源不同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脱水的患者积极进行补液;发生药物反应时立即停用药物并进行抗过敏治疗等。

七、降温治疗

对于感染性发热而言,发热本身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感染源的表现之一,除非高热以及患者严重不适、强烈要求外,通常可不急于使用解热药等药物,但一定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而对于高热患者必须进行降温处理。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由于宝宝还小,抵抗力还很差,所以难免遇到生病发烧的情况,其实如果宝宝发烧不是太严重,可以不用吃药,而是选择推拿缓解。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1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宝宝的身体需要大人精心的呵护,希望家长们平时要多注意给宝宝添加衣物,防止宝宝感冒发烧,有时间的家长可以用宝宝发烧推拿手法给宝宝增强体质,让宝宝的抵抗力快速上升,也让家长们可以安心的看着宝宝快乐的成长起来。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2

1、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并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3、孩子发烧时不可多吃鸡蛋

孩子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等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可避免体温再度快速升高。

当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4、多穿点还是少穿点?

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

宝宝发烧能吃药吗

宝宝发烧是能吃药的,而且严重的时候是必须要吃药或打针的,不然会把宝宝烧坏。

但是要注意宝宝的抵抗能力和体内抗体都比成年人弱,因此可能在成人身上表现的轻微副作用,在宝宝身上就表现为毒性或者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46080.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