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9个月宝宝的语言发育指标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团,带您一起探索宝宝语言成长的奥秘。
一、9个月宝宝语言发育概述
1. 声音模仿
9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模仿简单的声音,如“爸爸”、“妈妈”等。这时,家长可以通过模仿宝宝的声音,引导宝宝模仿,以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2. 单词积累
9个月的宝宝开始积累简单的词汇,如“球”、“奶”、“抱”等。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引导宝宝学会这些词汇。
3. 语言理解
9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如“给妈妈”、“把球给我”等。家长可以通过重复指令,帮助宝宝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4. 语言表达
9个月的宝宝虽然还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已经开始尝试用声音、手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9个月宝宝语言发育关键点
1. 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是促进宝宝语言发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与宝宝说话、唱歌、讲故事等方式,让宝宝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2. 环境刺激
丰富的语言环境对宝宝的语言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为宝宝提供多样化的语言素材,如绘本、儿歌、动画片等,让宝宝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
3. 适时纠正
当宝宝发音不准确时,家长要及时纠正,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4. 鼓励表达
家长要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即使宝宝的表达不够完整,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9个月宝宝语言发育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纠正
在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家长要避免过度纠正宝宝的发音,以免打击宝宝的自信心。
2. 注意语速和语调
家长在与宝宝交流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尽量让宝宝感受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3. 保持耐心
宝宝的语言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耐心等待,给予宝宝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9个月宝宝的语言发育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通过了解宝宝的语言发育指标,家长可以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助力宝宝语言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宝宝的语言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 婴幼儿语言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 刘燕君. 婴幼儿语言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胡丽芳.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18(2):102-104.
九个月宝宝智力发育标准值
9个月宝宝的智力发育标准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孩子会爬会坐,大人抱着可以站起来,以及开始丫丫学语表情动作比较丰富,大人逗的时候会比较开心的笑,吃饭睡眠状况都是比较好的,所以说如果说这些情况都有异常的话,就需要到医院去做一个相关的检查。
九个月大的孩子可以发出简单的声音,比如父亲和母亲,也可以用手抓东西。
原因分析
婴幼儿的智力和体力发展非常迅速。每个月,婴儿将学习新的东西,他们的身体将经历新的变化。应该注意婴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
举措建议
九个月大的孩子可以站立。如果孩子们受不了,父母应该帮助他们学习。九个月大的孩子可以学会说话,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发音,如父亲和母亲,并且可以通过摇头和挥手来表达简单的拒绝或再见。
当宝宝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时,他会急得喊叫。宝宝开始学习走路一般在12—14月,但有些孩子发育偏早可能提前到9个月。但你一定要注意在9个月前让宝宝爬比开始学走路对宝宝更有好处,因为这时候宝宝的脑神经系统还没发育良好,走路是需要脑神经的指导和协调的。
婴儿语言能力
婴儿语言能力
婴儿语言能力,在婴儿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慢慢的要培养语言的能力了,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以下婴儿语言能力。
婴儿语言能力1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与产物,宝宝在降生后通过后天的模仿学习才逐渐掌握。在0-1岁期间,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1、0-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初生时,宝宝偶然会发出最简单的单音节,2个月大可能有m~ma声。出生3个月的宝宝还会有更多的元音,其中还会夹杂少量的辅音。
2、4-8个月——连续发音阶段:宝宝不但会发出更多的辅音,而且还会使用连续音节,如ba~ba,ma~ma。但这不是在叫自己的爸爸妈妈,仅仅是一种本能而已。
3、9-12个月——学话阶段:宝宝开始努力地模仿大人的语言,试图把学得的词汇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并开始探究这些词汇的涵义。
宝宝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所谓发育指标,简而言之,就是宝宝在多大时候能说什么类型的话。通过对大量0-6岁宝宝的研究,正常情况下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将遵循以下的指标:
1个月内
除了哭,宝宝还可以发出简单的单音节,如a。可分辨出父母的声音,喜欢听父母与他人交谈,偶尔发出咿呀声。
2个月
出现反射性的发音,且可以发出a、o、e 3个或3个以上。
3-4个月
3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发出自己觉得舒服的声音,如呵呵大笑,并且会发元音字母的声音,如ou、h、k、ai,或偶尔地轻声长啸。等到4个月大,宝宝们就乐意同大人说话,并经常自言自语。可以用大声地哭、笑来表达情绪,并会模仿音调。
5-6个月
当被大人呼唤时,宝宝会盯着大人看,并微笑;宝宝也会和自己喜爱的玩具说话,会模仿ma~ma之类的发音。这一阶段,宝宝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他可以感知不同语气和不同大小声音,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受到责备,他也可以感知到。
7-8个月
本阶段,宝宝对语言越发敏感了,有更丰富的声音,会说ba~ba、ma~ma了。他已经具备一定地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并试图把某些词语与它具有的涵义对应起来。熟悉的人,如父母,叫他名字时,他会回头,能区分父母与其他人的声音。对于成人不同的语气,他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9-10个月
该阶段的宝宝,不但可以理解成人经常说的一些词语,还能用比较简单的语言和成人进行交流。这时的宝宝,应该已经可以主动叫妈妈了,会时常模拟大人说话,会反复地发出一个词语,并逐步学会了听从父母的命令。
11-12个月
宝宝特别爱说话,滔滔不绝。当不会用语言表达时,往往借助动作,即身体语言。现在他们不但会用词(大约5-10个简单的词语),还学会了造句。(大人可以观察宝宝说:“不”时,是否会摇头,用身体语言辅助声音语言。)
2岁左右
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从以前只会用单双词发展到现在可以使用完整词句,但是发音有不少错误。本阶段,宝宝应该可以在听完一个短小故事后比较完整地复述出来(哪怕是一些情节上有所出入或遗?),或可以背诵简单短小的儿歌或诗词。
3-4岁
宝宝的词汇量已经达到200以上,可以比较完整和流利地和大人说话,或完整地叙述某个事件,有的还会加一点自己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这阶段的宝宝尤其爱说故事,会反复地描述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段落。需要父母注意的是:宝宝对大人的模仿能力与日俱增,他们经常会将大人的一些词语和语气用于与同龄人的交流,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宝宝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辞。
5-6岁
爱听故事,也爱阅读故事。具备相当的归纳能力,能说出某个故事的内容梗概和中心思想;也有一定的语法知识,会理解抽象词汇的含义并试图运用。语言有了时间概念(有点类似英语中的“时态”),会描述“过去”和“将来”的事件,并可以指正他人的语法错误。
宝宝语言能力发育五大关键期
宝宝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存在一种“关键发展期”,在这一时间段内注意培养这种能力,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能力也不例外。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有5个主要的“关键期”,它们分别是:
婴儿语言能力2
如何提高婴儿语言能力?
第一阶段(0~3月) 简单发音阶段
宝宝1个月内偶尔会吐露ei,ou等声音,第2个月发出m~ma声,第3月出现更多的元音和少量辅音,比如a,ai,e,ou,m,h等。
第二阶段(4~8月) 连续发音阶段
这时发出的辅音更多了,而且出现了连续的音节,比如,ba~ba,da~da,na~na等,大人常误以为这时的ma~ma,pa~pa是宝宝在叫妈妈爸爸。
第三阶段(9~12月) 学话阶段
这时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发音,开始把词和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对词义产生理解。
大约从2~3个月开始,当宝宝吃饱了而且身上舒服的时候,就发出一种咿咿呀呀的声音,象ai~ai,ei~ei,a~a~a,e~e~e,ou~ou~ou,hei~hei等等,约到半岁左右,宝宝能发出更多的语音,比如,ma~ma,ba~ba,da~da,na~na等等。
宝宝的这种咿呀语,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在模仿大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还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咿呀语和真正的语言不同,它不需要去教,但父母可以通过微笑和鼓励增加宝宝咿咿呀呀的次数。
大约在宝宝7~8个月的时候,开始对特定的词发生反应。比如,大人常常一面拍手,一面说“拍手、拍手”,经过不断重复后,只要大人一说“拍手”,宝宝就会做拍手的动作。如果当着宝宝的面指着猫说“猫、猫”,经过多次重复后,只要大人说“猫呢?”宝宝就会转头去看猫。实际上,这时的宝宝并不能了解这些词的意义,只是经过大人反复刺激后建立了词和物的一种联系。
当宝宝不仅能听懂词,而且还能在听懂词的基础上会说出词,这时语言才开始成为他与外部交往的工具,一般要到1岁左右出现。而这时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不高,也只能理解20个左右的词。
在婴儿期,父母应该如何去做,来帮助宝宝语言的发展呢?父母要把宝宝当成羽毛丰满的谈伴,耐心并经常同他们交谈。例如一个母亲同她3个月的孩子交谈:
“儿子今天好吗?(停)你好吗?(停)好,你说?/你觉得好吗?/我很高兴那样/是的,我是。你现在想要什么?/你的奶瓶?这是你想要的?好。它在这儿。”
在这个交谈中,母亲假定她的宝宝是有能力回答的。母亲问完后停顿一下,给她的小宝宝回答的机会,然后又接着说。母亲的这种交谈方式,向小宝宝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他们间彼此能够交谈。当小宝宝终于开始说话时,父母仍可继续这种方式。交谈时要注意,父母的语言要简单、短,谈话速度要慢,音调要高一些,抑扬顿挫一些,关键词多重复一下,这样的交谈方式宝宝才会有兴趣。
只有不断地引导及让孩子练习,才能加强孩子的语言能力,所以最后提醒各位父母,要有耐心更要付出时间陪伴孩子不断练习,才能加强孩子语言能力。
婴儿语言能力3
婴儿多看电视妨碍语言能力发育早教
电视每开1个小时,孩子从大人那里听到的词汇量将减少500~1000个。2岁前的婴儿若看太多电视,不仅导致语言表达迟缓,还影响大脑发育。
研究表明,2岁前的婴幼儿若平时太多时间看电视,将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甚至大脑发育。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找到了导致“电视儿童”语言发展迟钝的潜在原因。调查表明,长期暴露于电视环境中的婴幼儿,将减少从父母那里听到或自己学说的词汇量。
华盛顿大学的儿童行为学研究专家团队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专家们说:“在一般的家庭中,显而易见的是,听得到、看得见的电视声音与画面,减少了婴幼儿与其照料者交流与说话的`机会,这对婴儿的语言发育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对美国家庭的调查发现,有大约30%的家庭有开着电视但不看电视的习惯。这种习惯对初学走路阶段的婴儿是非常有害的,会影响婴儿的语言发展能力,进而影响婴儿的脑部发育。研究者警告说,大人不要把电视当作哄婴幼儿的“工具”,电视不仅不能“照顾好”婴幼儿,反而会减少婴幼儿与成人的直接交流,进而影响婴幼儿的认知能力。
研究还表明,除语言表达迟缓之外,过多看电视还会导致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迟钝。克里斯塔基斯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语言发展是婴幼儿脑部发育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房间中电视每打开1个小时,电视前的婴幼儿从大人那里听到的词汇量将减少500~1000个。克里斯塔基斯教授说:“通常情况下,照料婴幼儿的成人每小时对孩子说大约941个单词。但研究发现,一旦儿童面对电视,1小时之内大人的话语减少770个单词,与孩子的对话几乎完全没有了。”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2岁以下婴幼儿不看电视,年龄稍大儿童每天看电视不要超2小时。
研究者表示,那些经常喜欢把电视当作哄孩子工具的家长应该注意,不能让孩子过多沉浸在电视环境中。
目前,看电视多的坏处都被一一批过。比如,孩子长期看电视,会造成近视、远视、斜视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电视会剥夺孩子的思考力;对电视的过度关注,会让婴儿忽略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不愿和他人交流,甚至出现“电视自闭症”。日本的调查结果也表明,2岁以下的婴幼儿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语言表达能力越弱。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要让2岁以下婴幼儿看电视,年龄稍大的儿童每天看电视也不要超过2小时。另外,有专家建议,哺乳和进餐期间应关掉电视,不要在婴幼儿居住的房间里摆放电视机等。还有专家建议,3岁前的儿童每周看电视最好不要超过2次,每次不超15分钟。做父母的应该加强与婴儿的直接交流。
9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 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身长65.0~75.9厘米。牙齿2~4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9个月宝宝发育标准,欢迎阅读。
9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生理指标(指的是一般情况下)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0~77.6厘米. 女婴体重达6.6~10.5千克,身长65.0~75.9厘米。牙齿2~4颗。
养育要点: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考虑断奶。白天尽量喂鲜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早晨起床后和完善临睡前以及半夜醒来时也可喂母乳。 不必给宝宝果汁了,可直接喂西红柿、橘子、香蕉等水果。 可喂酥脆的点心、饼干、蛋糕等,不要喂糖块,这是危险的。 这个月锻炼的目的仍然是让宝宝学站,能站立的婴儿学会迈步。 每天最好让宝宝有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户外度过。 激发宝宝探索周围环境的兴趣,如捉迷藏游戏就是很好的活动。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练习用便盆,养成入睡、讲卫生的好习惯,训练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鼓励宝宝模仿大人发音,与大人愉快交流。 训练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宝宝按照大人的口令行事。
发育指标: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认知特点:此时的宝宝也许已经学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能够认识五官。能够认识一些图片上的物品,例如他可以从一大堆图片中找出他熟悉的几张。有意识地模仿一些动作,如:喝水、拿勺子在水中搅等。可能他已经知道大人在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会与大人一起做游戏,如大人将自己的脸藏在纸后面,然后露出脸让孩子看见,孩子会高兴,而且主动参与游戏,在大人上次露面的地方等待着大人再次露面。
运动特点:扶立时背、髋、腿能伸直,搀扶着能站立片刻,能抓住栏杆从坐位站起,能够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也能从坐立主动的躺下变为卧位,而不再被动地倒下。
语言特点:现在他能够理解更多的语言,你的交流具有了新的意义。在他不能说出很多词汇或者任何单词以前,他可以理解的单词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尽可能与孩子说话,可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告诉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要让你的语言简单而特别。无论你给他翻阅还是与他交谈,都要给孩子充足的参与时间。提问并等待孩子的反应,或者让孩子自己引导。此时他也许已经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反应,当听到“不”或“不动”的声音时能暂时停止手中的活动,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妈妈说自己名字时就停止活动,并能连续模仿发声。听到熟悉的声音时,能跟着哼唱,说一个字并表示以动作,如说“不”时摆手,“这、那”时用手指着东西。
情感特点:之前一段时期,宝宝是坦率、可爱的,而且和你相处的非常好;到这个时候,她也许会变得紧张执著,而且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容易害怕。他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是因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学会了区别陌生人与熟悉的环境。
本阶段可以预期的焦虑情绪是孩子与你关系健康的证据。对陌生人感到焦虑是孩子情感发育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甚至对以前孩子可以很好相处的亲属或儿童看护者,现在也会表现为躲藏或者哭泣,特别是在他们草率地接近孩子时。这种情况是正常反应,不必感到忧虑。同时,他对你更加依恋,这是分离焦虑的表现。正如他开始认识到每一个物体都是独特而永恒的,他也会发现只有一个你。当你走出他的视野时,他知道你在某个地方,但没有与他在一起,这样导致他更加紧张。他几乎没有时间概念,因此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或会不会回来。稍大一些,过去与你一起相处的记忆将在你离开期间安慰他,他会期望和你重新团聚。情感分离通常在10到18个月期间达到高峰,在一岁半以后慢慢消失。不要抱怨他的占有欲,尽你的努力维持更多的关心和好心情。你的行动可以教授他如何表达爱并得到爱,这是他在未来许多年赖以生存的感情基础。
心理特点:出生9个月的宝宝喜欢和大人一起玩游戏,喜欢听大人对他的言语行动表示称赞和喝彩。宝宝这时候已经会挥手来表示“再见”,拍手表示“欢迎”。有时,他会对物体的不同形状构造发生兴趣而对这个物体进行仔细地观察。
9个月的宝宝在心理上主要有以下特点:尽管9个月的宝宝感觉能力有了进一步地发展,但由于言语和思维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此时宝宝主要还是依靠感知觉来认识事物。他的注意力有所提高,可以集中注意15~20秒左右。记忆力也有所发展,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会回头。另外,宝宝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情绪等的发展后,获得了初步的对事物的一般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示 体重过重的婴儿不要站立太久。坠落、烫伤、吞食异物是这个月婴儿需要防止的主要事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