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疫苗千万不要打(手足口疫苗到底打不打看这一篇就明白)

手足口疫苗在我国广泛推广,成为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质疑。本文将深入剖析手足口疫苗的潜在风险,揭示为何千万不要打。

一、手足口疫苗概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手足口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手足口病。我国批准的手足口疫苗主要有两种:EV71型和手足口病四联疫苗。

二、疫苗成分及生产工艺

1. 疫苗成分:手足口疫苗主要成分包括病毒抗原、佐剂等。病毒抗原是从手足口病病毒中提取的,佐剂则用于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2. 生产工艺:手足口疫苗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经过病毒培养、纯化、灭活等工艺流程。

三、疫苗潜在风险

1. 疫苗不良反应:手足口疫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腹泻等。虽然这些反应大多轻微,但仍需引起重视。

2. 疫苗感染风险:手足口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尤其是EV71型疫苗,感染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3. 疫苗免疫逃逸: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部分手足口病病毒可能产生免疫逃逸,使得疫苗保护效果降低。

4. 疫苗与其他疫苗相互作用:手足口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如疫苗相互作用、免疫抑制等。

四、权威资料佐证

1.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CDC指出,手足口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存在感染风险。

2.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UKHSA表示,手足口疫苗对预防手足口病有一定效果,但需关注不良反应和感染风险。

3. 我国疫苗监管机构:我国疫苗监管机构在批准手足口疫苗上市前,对其安全性进行了严格审查。仍需关注疫苗的不良反应和潜在风险。

手足口疫苗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包括不良反应、感染风险、免疫逃逸等。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充分了解疫苗的利弊,谨慎选择。对于婴幼儿等易感人群,可考虑其他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在此背景下,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疫苗的监管,确保疫苗安全有效。

六、启示

1. 提高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认识:家长应充分了解疫苗的潜在风险,理性对待疫苗接种。

2. 加强疫苗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疫苗的监管,确保疫苗安全有效。

3. 探索其他预防措施:在疫苗存在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其他预防措施,如改善环境卫生、提高个人卫生意识等。

手足口疫苗并非万能良药,家长在接种疫苗时应谨慎对待。通过本文的剖析,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各位家长都给自己家宝宝打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了吗

我家孩子还没打,但是打算最近带他去打,春夏季是手足口的高发季节,尤其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容易传染。下面详细介绍下关于手足口疫苗的常识和生活预防。

关于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中国领先研发的疫苗,该疫苗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是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

手足口疫苗有没有必要打?

手足口疫苗还是很有接种必要的。 虽然EV71型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并不常见,尤其北方城市,但这是最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病情危重,可能导致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的病毒。而由柯萨奇病毒所致手足口病虽然所占比例大,但大都病情轻微,过程安全,不做预防接种也不会有较大的危害。

哪些孩子需要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6个月-5岁的易感儿童(中国疾控中心建议) 对于5岁以上儿童,由于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发病率显著降低,目前暂不推荐接种。

哪些孩子不能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 已知对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

· 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孩子都不得接种。

手足口疫苗需要打几针?具体如何接种?

手足口疫苗需要连续打2针,2针间隔1个月。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从胳膊上打。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就不得手足口病了吗?

并不是这样的。 现在上市的手足口疫苗是EV71疫苗,仅用于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16型等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而临床中大部分的手足口病都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的手足口病,现在的手足口病疫苗是没有预防作用的。

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还需要打疫苗吗?

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而不是EV71引起的,或者无病原学诊断结果的,需要接种EV71疫苗。

接种手足口疫苗会有副反应吗?

目前接种手足口疫苗后较多见的副反应与一般疫苗接种后易发生的副反应差不多:红肿、硬结、发热、腹泻、呕吐等,均呈一过性。

生活中如何预防孩子传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性非常强,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均可传染,里面含的病毒可污染手、毛巾、水杯、玩具、餐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帮助孩子预防手足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保证室内通风 。患病孩子咳嗽流涕排出的病毒,弥散在空气中。空气流通,有助减少发病。

2、减少公共场合出入 。如超市、购物中心、餐厅、早教中心等,这些地方常常人口密集,是交叉感染高发的地区,尽量避免带孩子出入。现在天气温暖,可以多带孩子在户外运动。

3、晾晒衣被,消毒玩具 。患儿的疱液可以污染衣被,如家中有其他孩子,接触这些衣被,会造成交叉感染。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毛巾、玩具。

4、饭前便后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小一点的宝宝,照顾者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

5、多喝水、清淡饮食、每日正常大便 。家长多给孩子喝水,饮食适当清淡,鱼肉蛋可以吃,但不要一餐吃很多,或餐餐吃很多。尤其周末,不要带孩子到他们最爱的餐厅大吃。

宝宝已经得过手足口病了,那么手足口病的疫苗还需不需要打

专家共识:5岁以下的孩子应接种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包括感染了肠道病毒71型的孩子。

手足口病:接种的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5岁以下的孩子应该接种手足口病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病毒是什么病毒引起的?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症候群,但其中重症手足口病主要有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

手足口病主要经由胃肠道(粪-口、水、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飞沫、咳嗽、喷嚏)传染。也可以接触患儿的皮肤水泡的液体而感染。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对象

6个月~3岁的肠道病毒71型易感儿童,每次接种0.5ml;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个月前完成接种程序;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此疫苗。

免疫程序:基础免疫程序是2剂,间隔1个月;建议使用同一企业疫苗完成2剂次接种。

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还应接种手足口病灭活疫苗

虽然孩子已经得过手足口病,体内有了抗体,但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多达20多种,小儿最多见的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的是柯萨基病毒,还有其他病毒等等,而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只是针对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该病主要是发生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比例相当大,此病毒主要是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症状:比如发热、抽搐等,并引起心肺功能衰竭,更加严重的是会导致死亡。

如果孩子已经明确了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就可以不再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但是,往往并未明确这些感染原因,因此,专家建议最好,5岁以下孩子应接种手足口病灭活疫苗。

手足口疫苗有必要打么

有必要打。

原因如下:

EV71病毒是危害最大的手足口病病原体之一,接种疫苗是唯一针对病因的预防手段。即使仍有手足口病发病的可能,但可以预见接种后孩子患病及引发重症的风险会大幅降低。

手足口病EV71灭活疫苗是一款新型疫苗,所运用的技术成熟安全,风险可控,接种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但注射疫苗就会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但大部分较为轻微,且多半出现在接种后的48小时之内。另外,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有严格规定,即2至8℃冷链冷藏,否则将失去效力或效价下降,但几乎不会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

扩展资料:

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严重程度达3级以上的所有症状(如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非常安全。

参考资料:人民网-手足口病疫苗打不打?先搞清这十件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43109.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