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表现(小儿多动症的表现咳嗽)

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5%的儿童患有此病。在我国,ADH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本文将围绕小儿多动症的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展开论述,以期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1. 注意力缺陷

(1)容易分心,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2)做事粗心大意,经常出现错误;

(3)难以记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4)对学习和兴趣爱好缺乏兴趣。

2. 活动过度

(1)坐立不安,经常四处乱跑;

(2)上课或做作业时经常离开座位;

(3)喜欢做危险游戏,缺乏安全意识;

(4)在家庭和学校中难以适应常规生活。

3. 情绪不稳

(1)情绪波动大,易怒、易哭;

(2)情绪难以控制,容易与同学、家人发生冲突;

(3)对挫折和失败缺乏承受能力;

(4)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行为问题

(1)说谎、偷窃、逃学等不良行为;

(2)与同学关系紧张,难以融入集体;

(3)缺乏自律,难以遵守纪律;

(4)在家庭和学校中难以适应常规生活。

二、小儿多动症的成因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ADHD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ADHD病史的儿童患病风险更高。

2.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小儿多动症的发生。

3. 生物因素:大脑发育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生物因素也可能导致ADHD。

4. 心理因素: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引发小儿多动症。

三、小儿多动症的应对策略

1. 家庭支持

(1)了解ADHD相关知识,消除对疾病的误解;

(2)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4)与学校教师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教育干预

(1)针对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其自信心;

(3)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其融入集体;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 医疗治疗

(1)药物治疗:针对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

(3)康复训练:通过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困扰。了解小儿多动症的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关爱和帮助患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及治疗

很多爸妈对“多动症”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大家对“多动症”这个词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字面意思,而多动症并不仅仅是爱动,小朋友都是精力充沛,活泼爱动的,而多动症是和脑神经递质系统紊乱有关,由于后期成长环境的影响也容易诱发儿童多动症,所以看着自己上串下跳的娃发愁的爸妈,赶快来看看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及治疗 吧。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及治疗

一、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1、感知觉异常。小儿多动症的小孩通常都会表现为动作笨拙,就如不能灵活地扣纽扣、系鞋带、用剪刀等简单动作,走路时东歪西倒的,不成直线。有些患儿还会上下左右不分,读错或写错形近字。这些都是很明显的感知觉异常,是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之一。

2、注意力不集中。小儿多动症的小孩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例如不专心学习,上课很容易走神,不能安分,容易被外界影响,做作业字迹潦草,经常出错,效率太慢,做事不能让人放心。

3、学习困难。小儿多动症的人智力虽正常,但可能会存在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学习成绩一直都提不上去,波动性大。

4、丢三落四。小儿多动症的小孩对于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必需物品,都会丢三落四的,如书本、作业本、铅笔等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

5、活动过多。小儿多动症的小孩没有一刻是安静下来的,总是蹦蹦跳跳的,又多话,小动作又多,自制力不强,爱管闲事。

6.情绪不稳。小儿多动症的小孩时常会心神不定,情感脆弱,脾气不怎么好,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恼怒。

二、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1、药物治疗:治疗此病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

2、精神治疗: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

由此可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是非常多的,比如感知觉异常、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丢三落四、活动过多、情绪不稳等。这些症状都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自家的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很可能与小儿多动症有关,建议及时去看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

1、避免轻微脑组织损害:因为有些多动症患儿是因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失调所导致的,因此在做好儿童多动症的预防工作时,要避免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早产、过期产、脑缺氧、剖腹产等所引起的感染以及外伤等。

2、避免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3、心理因素:因为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此期间,家庭关系不和睦,易导致抽动或多动等行为异常的现象。

4、避免微量元素的缺乏,环境污染或中毒等。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5、应密切注意对食物产生变态反应(尤其食物中所含添加剂,人造色素,调味品,防腐剂)。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孩子每日应饮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喝,经常并多吃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为预防或缓解本病的上策。

6、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7、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8、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9、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精彩推荐:

儿童营养食谱 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 矫正视力 喉咙痒咳嗽怎么办 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 宝宝11个月断奶后食谱 宝宝咳嗽能吃甜食吗 宝宝便秘用开塞露好吗 宝宝玩扭扭车好吗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您好:

多动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为了小儿的身体健康,希望家长要多了解小儿多动症的一些症状表现,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介绍多动症症状具体如下:

1.不能安分:常常打断他人的活动或干扰他人学习、工作。

2.丢三落四:学习时的必需物品,如书本、作业本、铅笔等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

3.参加危险活动:往往不顾可能发生的后果参加危险活动,例如,不加观察便跑到马路当中。

4.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易走神,学习困难,成绩差,缺乏时间观念。

5. 活动过多:难以静坐,爱跳爱跑,兴奋多话,小动作多,不能自制,爱管闲事。

6. 冲动任性:惹是生非,不顾后果,随心所欲,缺乏思考,不听劝告,难以管教,行为异常。

7. 情绪不稳:心神不定,情感脆弱,性情急躁,易发脾气。

特别提醒:国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也认为学龄儿童发病者相当多,约占全体小学生1~10%。男孩远较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多动症儿童成年后,反社会人格和犯罪行为风险是正常儿童的5~10倍。家长一定要及时了解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变化。

发现孩子有以上多动症症状,及早干预,及时治疗是关键!

小儿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1)活动过度: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现显著。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

(2)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不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会无故叫喊,无耐心,做事急匆匆。

(4)学习困难: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儿童存在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病程,通常为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济南六一儿童医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36442.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