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作为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在临床医学中备受关注。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脑瘫,人们却知之甚少。本文旨在探讨黄疸与脑瘫之间的关系,揭示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的潜在威胁,以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黄疸的概述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一种现象。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多见于出生后2-3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在7-10天内自然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二、高胆红素血症与脑瘫的关系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表现,其病因复杂,包括新生儿胆红素代谢障碍、感染、溶血等。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可能会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神经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引发脑瘫。
1. 胆红素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权威资料表明,高浓度的胆红素可以导致神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胆红素还能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2. 脑瘫的发生机制
胆红素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细胞凋亡:胆红素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元数量减少。
(2)神经元损伤:胆红素可损害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3)神经递质失衡:胆红素可干扰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影响神经信号传导。
三、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1)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新生儿感染和溶血等病因。
(2)合理喂养,确保新生儿营养均衡,提高胆红素代谢能力。
(3)及时检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治疗
(1)光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常用、最安全的方法。
(2)药物治疗:包括肝酶诱导剂、免疫调节剂等。
(3)换血疗法:对于极少数病情严重的病例,可考虑采用换血疗法。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表现,其引起的脑瘫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了解黄疸与脑瘫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而降低脑瘫发生率。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丽,杨晓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31(3):229-231.
[2] 陈雪,刘红梅,赵志刚.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脑瘫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5):356-359.
[3] 李晓燕,赵文华,陈艳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脑瘫关系的探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11):882-885.
宝宝得了溶血性黄疸会脑瘫吗
在临床上宝宝患上了黄疸的症状,这是很常见的,但由于黄疸症状的类型,对宝宝的健康方面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家长朋友确诊了宝宝患上了溶血性黄疸是很担心的,那么 宝宝得了溶血性黄疸会脑瘫吗 ?
宝宝得了溶血性黄疸会脑瘫吗
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是不会导致宝宝脑瘫的,但是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出现呼吸衰竭和核黄疸等严重疾病,这时候就算治好黄疸,但宝宝的神经系统已经受到永久性的损害,从而导致了脑瘫。因此,妈妈们一定要密切留意宝宝的情况,及早发现是否有黄疸现象,及时治疗,就可以有效避免黄疸导致的脑瘫。
如果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控制黄疸的情况下,宝宝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伤害。极少数发生黄疸的新生宝宝会发展成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会导致宝宝耳聋、发育迟缓,或出现脑瘫,甚至死亡。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1.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黄疸儿居家照顾须知
1、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2、仔细观察黄疸变化。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3、勤喂母乳。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母乳,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 早产儿 婴儿吐奶 乙肝疫苗 婴儿湿疹 母乳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宝宝吐奶带粘液怎么办 香蕉宝宝牙胶怎么样 宝宝第一次吃米粉吃多少
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但你知道吗?这种症状可能会诱发非常严重的后果。临床数据显示,有部分脑瘫患儿早期出现了黄疸的表现。那么,新生儿患有黄疸后是否会引起脑瘫,这种疾病应该如何治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
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引起脑瘫。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危害就是胆红素脑病,如果小朋友黄疸的值非常高,家长又不太重视,没有及时送医,会产生胆红素脑病。严重的胆红素脑病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运动、智力、发育落后,甚至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这种黄疸的小朋友临床经常见到,最终因为抢救或者治疗不及时死亡。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
1、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治疗是利用蓝色或者是蓝绿色的光波来分解,将胆红素从脂溶性的胆红素状态变成水溶性的胆红素状态,通过尿液或者粪便排出体外。但因为蓝色光波的分解效率不高,目前临床上较多使用的是蓝绿色的光波。蓝绿色的光波透过皮肤的效果更好。
2、换血治疗。一些患儿黄疸非常高,会采用换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3、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包括品种丙种球蛋白、白蛋白。
4、建议患者家长可以多加了解。有很多家长对这种疾病比较轻视,这只是一种较为正常的生理现象,自己就会消退。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黄疸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部分患者由生理性因素引起,部分患者由病理性因素引起。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能够自愈的可能性比较低,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哪些婴儿易患脑瘫
因为儿子出生时才32周,重度窒息,体重才3.2斤,当时最害怕他会脑瘫。因为在分娩情况下,脑瘫的发病率1000人中有1-4人(0.1%~0.4%),而早产儿高10倍,而我儿子正处于比较高危的分界线。
脑瘫在婴儿发育成长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精细运动、大运动智力发育迟缓。
脑瘫程度越重,就越早出现,即使如此,婴儿期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如果没留意很难发现。特别是出生后6个月之前很难注意到。
脑瘫的症状随着成长而变化,身体一点一点地被固化。
例如,四肢变得僵硬,肌张力高,大拇指内扣,用手按摩他的小手也很难打开,身体很难用力,脚趾内扣、尖足。
食欲很差,奶量少
身体出现痉挛
小拳头紧紧地握着,即使家长用手去瓣也很难瓣开,拇指内扣
原始反射 渐失
大运动、精细运动发育严重滞后
姿势不自然(倾斜,身体扭曲等)
四肢僵硬
吞咽食物越来越难
发声异常、不顺畅
妊娠期间:
有妊娠中毒症、病毒和弓形弓形虫感染 、胎盘功能异常、脑部形成阶段发生障碍 、染色体异常(遗传) 、基因异常、风疹、羊水混浊、宫内窘迫或低氧。
生产期间(从阵痛到产后一周):
分娩时出现假死、重度窒息、因呼吸或循环障碍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黄疸高、脑膜炎等。
出生后(大约一个月):
由于癫痫等原因痉挛反复发作的过程中,掌管大脑运动功能的部分会受到损伤,会导致脑瘫。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宝宝早产,或导致宫内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不足5斤的低出生体重儿患脑瘫的几率会比足月儿高10倍。
另外,32周以下的早产儿中常见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也是脑性麻痹的主要原因之一。
列出的来的这些原因只是相对而言发病几率比较高,不用过于担心。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除了必要的检查必须要做以外,养育过程中也要留心观察宝宝的发育情况和状态,每天给宝宝做下被动操、被单操,锻炼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勿错过最佳治疗期。
您好,我是南瓜妈妈,专注科学 育儿 ,很高兴为您解答。
脑瘫全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后一个月以内,因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造成运动障碍的疾病。
脑瘫的主要表现有:
一、运动障碍
二、肌张力异常
三、姿势异常
四、反射异常
一、孕妈妈妊娠期异常情况,如胎儿脑畸形、多胎妊娠等。双胎比单胎脑瘫发生率高6倍以上。
二、胎儿出生时窒息、产伤、新生儿脑内出血
三、胎儿早产、胎儿体重过低。体重越低,胎儿发生脑瘫的概率越高。
四、新生儿严重黄疸引起胆红素脑病也可引起脑瘫
五、新生儿严重感染导致脑组织损伤
六、其他情况
如果患儿发生脑瘫,一定要做到早干预,早治疗。研究证明,越早干预,愈后效果越好。
新生儿早期干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你好,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到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导致的以各种姿势及各种运动动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根据一些调查结果显示脑瘫的发病,男孩要多余女孩。
引发脑瘫的原因至今还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结果,但是有一些原因明显是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具体把这些原因分为三个阶段。
1、出生前
如果母亲在孕期大量的吸烟、酗酒、妊娠感染、先兆流产、乱用药等。还有胎儿期的循环障碍或是遗传原因。
2、围产期
新生儿体重低下或是超重,体重越偏离正常体重的话,孩子患脑瘫的几率就越高。早产也是脑瘫的主要因素。另外胎盘功能不全,生产过程中缺氧窒息也是被认为是患脑瘫的高危因素。
3、出生后
新生儿惊厥、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以及脑部感染和脑外伤等都是容易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
专家建议:脑瘫危害大,若是发现宝宝有脑瘫的症状,家长一定要重视,尽早的干预治疗。
你好!首先,脑性瘫痪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
1、婴儿在出生前、产程中,出生后发生的任何可能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脑瘫。常见的有,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伤、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新生儿严重黄疸等,都易产生脑瘫,家长需要特别注意这些情况出生的宝宝。
2、高龄初产妇、低龄产妇、 饮酒、 吸烟、 吸毒、长期服药、接触化学物质及放射线、伴有孕期感染及患有其他各种疾病的母亲,其所生育的孩子易发生脑瘫,
3、孕妈在妊娠期或者妊娠前患有疾病:凡有心脏及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她们所生的新生儿要按高危儿处理。
4、有急产和滞产等产程异常情况或剖腹产、高位产钳、负压吸引的异常分娩;有羊水过多、过少、发绿、发臭等羊水异常或羊膜早破情况;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等胎盘异常现象;脐带脱垂、过长打结等脐带异常;产程过程中使用药物等。
5、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胎龄超过42周的过期产儿。
6、近亲结婚的父母孕育的孩子常会患各种遗传性疾病,也会因为遗传因素而影响孩子脑组织的发育。因此,近亲结婚的家庭应视为脑瘫儿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且,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史等病史的家庭,脑瘫儿发生率也较高。
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出生的婴儿,妈妈们一定要密切观察,如果发现宝宝有脑瘫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让宝宝 健康 成长!
脑瘫是指,新生儿,婴儿感染,出血,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出现了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中的障碍,而发展成为瘫痪的疾病,严重伴有智力不足,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主要有痉挛型,混合型,强直型等。
哪些婴儿易患脑瘫?
小儿脑瘫是危害宝宝 健康 的头号杀手。
第一。孕妈妈在妊娠期或妊娠前得有疾病。有心脏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等。
第二,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或者出生时胎龄超过42周的过期产儿。
第三,出生体重低于五斤的小样儿,或者出生体重超过八斤的巨大儿。
第四,产程有异常情况。高位产钳,负压吸引等异常分娩。
水过多或过少发绿发臭的羊水异常或胎膜早破情况。
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等异常情况,脐带脱垂过长打结的脐带异常情况。
产程过程中使用药物等情况。
第五,宝宝出生后一个月内,新生儿出现溶血性黄疸,新生儿休克,颅内损伤,脑炎,脑膜炎,肺炎,以及各种感染引起的脑病。
如果发现宝宝姿势有异样,或者行动发育比一般的宝宝慢,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目前脑瘫基本是很难治好的,越早发现,越早治疗。
【格格巫 育儿 日记: 育儿 自媒体, 育儿 达人,专注科学 育儿 、亲子阅读,青云计划获奖者】
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或者出生时胎龄超过42周的过期产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