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环

对于生育的控制和规划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避孕环作为我国广泛应用的避孕方式之一,其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备受推崇。本文将深度解析避孕环的历史、作用及使用指南,旨在为广大的女性朋友们提供全面、权威的避孕知识。

一、避孕环的历史与发展

1. 避孕环的起源

避孕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利用各种自然物质作为避孕工具,如树皮、骨头等。直到20世纪,科学家们开始研究避孕环的化学成分,使其成为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

2. 避孕环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避孕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塑料环、金属环,到现在的铜离子避孕环、药物避孕环,避孕环的种类不断丰富,为女性朋友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避孕环的作用与原理

1. 作用

避孕环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避孕效果:

(1)抑制排卵:避孕环中含有铜离子,可抑制卵巢排卵,使女性在一段时间内不排卵,从而避免怀孕。

(2)改变宫颈黏液:避孕环可以改变宫颈黏液的性状,使精子难以穿过,达到避孕目的。

(3)局部抗炎:避孕环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 原理

避孕环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激素作用:避孕环中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局部作用,改变子宫内膜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2)局部细胞免疫:避孕环可以激发局部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从而减少受精卵的形成。

(3)物理屏障:避孕环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实现避孕效果。

三、避孕环的使用指南

1. 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环

(1)了解避孕环的种类:目前市场上的避孕环种类繁多,如铜离子避孕环、药物避孕环等。建议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避孕环。

(2)咨询专业医生:在选购避孕环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生育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避孕环。

2. 避孕环的正确使用方法

(1)避孕环的放置:避孕环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放置,避免自行操作导致避孕环脱落或放置位置不当。

(2)避孕环的取出:避孕环的使用期限一般为5年,过期后需取出并更换。避孕环的取出应由专业医生进行。

(3)避孕环的护理:在使用避孕环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内裤,避免感染。

3. 注意事项

(1)避孕环并非完全避孕,存在一定的避孕失败率,建议在使用过程中,结合其他避孕措施,确保避孕效果。

(2)避孕环的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如腹痛、出血等,应及时就医。

避孕环作为现代女性的一种常用避孕方式,具有安全性高、便捷性好等优点。本文通过对避孕环的历史、作用及使用指南的深度解析,希望能为广大女性朋友们提供有益的避孕知识,助力她们更好地规划生育生活。

女性上环有几种环

你好

很多种,有环形、轮形、盾形等。

宫内节育器是放置在子宫腔内的女用避孕工具。大家熟悉的避孕环就是宫内节育器的一种。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宫内节育器有30多种。从形态看有环形、轮形、盾形、三瓣花形、螺旋形、T形、V形等。由于取材不同有不锈钢丝制的金属单环、双环、麻花环,金属和塑料合制的混合环,塑料含钡节育环,带铜丝的T形和V形节育器,硅橡胶盾形、翼形优生环等。

为了适合子宫的大小和形态、宫内节育器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型号。有的环有环芯,有的在节育器上附两根尼龙细丝,把它留在子宫口外,既可随时观察到节育器是否还在宫内,又便于取出。根据宫内环是否含有相关药物分为普通宫内节育器及活性宫内节育器。普通宫内节育器是含铜,因为铜离子能影响精子的存活,影响受精卵着床。

活性宫内节育器通常含有相关的药物,如消炎痛、或孕激素。放置宫内节育器时医生需要根据妇女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生育史、子宫大小及是否对金属过敏选取相应类型的宫内节育器。

避孕环是什么

阴道避孕环

阴道避孕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阴道避孕工具,它是由医用硅橡胶

管制成的圆形环,环内放入甲地孕酮、炔诺酮或18甲基炔诺酮等孕激素,也有

少数环内加入雌激素。

阴道避孕环按含药种类、释放量及环在阴道内的留置时间,可将其分为3类:

(1)释放大量孕激素、间断使用的阴道避孕环。

(2)释放大量雌激素、孕激素,间断使用的阴道避孕环。

(3)释放小量孕激素,连续使用的阴道避孕环。

前两种在每个月经周期中放入阴道内的时间为21-28天,后一种可连续放置3-

12个月,月经期不需取出。目前上海地区使用的阴道避孕环属后一种,呈棕红

色,环外周直径为40毫米,环身4毫米,环中含有避孕药甲地孕酮250毫克,平

均每天释放130微克,每只环可连续使用1年。

阴道避孕药环置入阴道后,不断缓慢地释放环中的避孕药,然后由阴道粘膜吸

收后而发挥避孕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宫颈粘液性质、使排卵期的宫

颈粘液拉丝度下降,粘液变得稠厚,不利于精子通过,因而能产生避孕作用,

避孕有效率在97%左右。

哪些人不适宜使用阴道避孕环

一般育龄妇女均可使用阴道避孕环;但患有严重贫血、阴道壁松弛、膀胱膨

出、直肠膨出,子宫脱垂以及可疑或确诊为生殖器肿瘤者不宜使用。有滴虫性

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重度宫颈慢性炎症者,待治愈后再使用。

怎样使用阴道避孕环

阴道避孕环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初次使用者于月经来潮第5天,由医务人员将

其放置在阴道最深处(阴道后穹窿)即可。目前,上海地区使用的国产阴道避孕

环一次放入阴道可连续使用1年,月经期一般不必取出。

阴道前后壁平时相贴呈闭合状态,所以阴道避孕环在阴道深部一般不易脱出,

但使用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学会自己检查和矫正环的位

置。

由于该环体积较小,又在阴道深处,同房时无明显异物感,对性生活无影响,

如有影响可在性交时将环取出,性交后再放入,并不影响避孕效果。

阴道避孕环的优缺点

阴道避孕环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可以自放自取;避孕环每日释放的避孕药的剂

量较口服避孕药少,所以发生副作用的机会也少;避孕环中的避孕药释放后是

经阴道粘膜吸收,吸收后的避孕药绝大部分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从

而减少对肝脏的影响,对于身体较差,有心、肝、肾疾病以及不能耐受其他避

孕措施的妇女尤为适用;阴道避孕环不抑制乳汁分泌,且从乳汁排出的量微不

足道,不影响婴儿健康。所以,哺乳期妇女也可使用。

使用阴道避孕环的缺点有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周期延长等,其原因尚不

清楚,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发生率会逐渐减少;少数妇女有白带增多现象;

有时阴道避孕环可以脱落。

避孕环的种类有哪些

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很多,国内常用的有金属单环、麻花环、混合环、节育环、T形环等,但以金属单环为最多。

宫内节育器又叫避孕环,是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通常以不锈钢、塑料、硅橡胶等材料制成,不带药的节育器称惰性宫内节育器,如宫内节育器加上孕激素或铜,可提高避孕效果,称之为带药或活性宫内节育器,是目前推崇的节育器械种类。

节育环对全身干扰较少,作用于局部,取出后不影响生育,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采用宫内节育环避孕者在我国占40%以上,有效率约为90%。

“上环”是中国育龄期妇女最常选用的长效避孕措施,往往一个环在体内放置的时间可达十余年。

1、带铜宫内节育环中的铜离子使子宫内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加重,并干扰着床必须的酶系统活性,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及囊胚发育。

2、铜离子还可能改变宫颈粘液的生化特性,影响精子的活动、获能,从而进一步增强避孕效果。铜离子还能直接杀伤精子和受精卵。

3、前列腺素的作用:节育环的长期刺激,使得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一方面可使子宫收缩和输卵管蠕动增强,促使发育及分裂程度不够的受精卵被提前送到子宫腔而影响着床。

4、大量前列腺素又可以加强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在怀孕时的蜕膜反应受到抑制,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5、环能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变化,不利于着床;同时还可影响精子的运送或获能。含高剂量的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还可能抑制排卵,改变宫颈粘液性质,不利于精子穿透等。

人类怀孕的机理是,女性的卵巢排出卵子,卵子在输卵管壶腹处受精,然后在输卵管里发育成胚胎(桑椹胚),然后胚胎被排到子宫里着床生长。而避孕就是阻断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

宫内节育器(节育环)的避孕原理是:当有胚胎欲在子宫内着床时,不断动作的节育环刮擦子宫壁,造成子宫的无菌性炎症,使胚胎无法在子宫内正常着床受孕,从而造成流产,以达到避孕的目的。宫内节育器(节育环)的本质是一种长期温和的刮宫流产术,是中国女性婚后避孕的首选。

惰性宫内节育器:以不锈钢丝或塑料、硅胶制成,如金属单环、麻花环及不锈钢宫形环等。

带铜宫内节育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活性宫内育器,利用铜对精子或受精卵的杀伤作用来增强避孕效果。

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将载于宫内节育器的孕激素缓慢恒定地释放到子宫腔内,提高了避孕效果,并可明显减少出血。

释放止血药物的宫内节育器:可有效控制宫内节育器放置后月经量的增加。

宫内节育器的异物作用可引起子宫内膜的无性炎症,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着床。洗性宫内节育器除上述作用外,含铜宫内节育器除上述作用外,含铜宫内节育释放铜离子,对精子和胚有杀伤作用。

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可长期少量向宫腔内释放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不利于受精卵着床,这两方面的作用均使活性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进一步加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hdoqs.com:443/yuer/5950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