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症状表现为剧烈咳嗽,持续时间长达数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疾病,科学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揭秘百日咳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一、百日咳的病因及症状
1. 病因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菌主要侵袭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5岁的儿童。百日咳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2. 症状
百日咳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咳嗽,伴有痉挛性咳嗽和吸气时发出的“鸡鸣”声。患者咳嗽时,常伴有面色发紫、呕吐等症状。病程可持续数周,严重者可导致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二、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百日咳的主要药物。常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一般建议在感染初期尽早使用抗生素,以缩短病程。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并非万能,对于重症患者和婴幼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症状治疗
针对百日咳的剧烈咳嗽,可采取以下措施:
(1)止咳药物: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等,可缓解咳嗽症状。
(2)雾化吸入:通过雾化吸入,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缓解咳嗽。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尘埃等刺激性气体,减少咳嗽发作。
3. 支持性治疗
(1)补充营养: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体质。
(2)保持充足水分: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咳嗽。
(3)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
三、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
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手段。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已将百日咳疫苗纳入其中。家长应按照国家规定,为婴幼儿接种百日咳疫苗。
2.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可降低感染风险。
3. 避免接触患者
患者是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尽量避免接触百日咳患者,降低感染风险。
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科学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文从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为您揭示了百日咳的克星。希望广大读者在了解这些知识后,能够更好地应对百日咳,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百日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百日咳虽能自行痊愈,但因病程较长,影响小儿健康。因此必须尽早积极地给予适当治疗,以缩短病程。
首先必须及早隔离患者,不使与其他小儿接触,防止传播。病儿不需要卧床休息,多在户外新鲜空气环境中活动,往往可使咳嗽减轻。尽量避免哭吵、烟尘等诱发咳嗽的不良刺激。饮食宜少吃多餐,呕吐后适当补充一些食物。痉咳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可用氯霉素或无味红霉素治疗,较大儿童可服用禽胆片(百日咳片)或中草药治疗。夜间咳嗽严重的,可服用镇静红,年幼百日咳婴儿,如发生青紫、窒息或抽搐,必须及早住院治疗。
百日咳如何治疗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症状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典型经过分为三期:
(一)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二)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成人及年长儿童可无典型痉咳。婴儿由于声门狭小,痉咳时可发生呼吸暂停,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此期短则1~2周。长者可达2月。
(三)恢复期: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此期一般为2~3周。若有并发症可长达数月。
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分类自发病第一周末开始升高,痉挛期增高最为明显,白细胞总数可达20~40×109/L或更高,由于淋巴细胞促进因子的作用,淋巴细胞分类一般为60~95%。
2.细菌学检查。
1)咳喋法用B—G(Bdet–Gegou)培养基平碟,置患者口部前5~10cm,连咳数声后,孵育3~4日。第一周阳性率可达59~98%,痉咳期常低于50%,第四周以后仅为2%。
2)鼻咽试培养法。在阵咳后,用金属试子从鼻咽后壁取粘液培养,阳性率优于咳碟法。
3.血清学检查。
(1)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等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测定本病特异性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4.荧光抗体检查。用鼻咽分泌物涂片,加荧光标记的抗血清,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早期患者75~80%阳性。但有假阳性。
治疗
(一)一般和对症治疗。按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清新,注意营养及良好护理。避免刺激、哭泣而诱发痉咳。婴幼儿痉咳时可采取头低位,轻拍背。咳嗽较重者睡前可用冬眠灵或非那根顿服,有利睡眠,减少阵咳。也可用盐酸普鲁卡因3~5mg/kg/次,加入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2次/日,连用3~5天,有解痉作用。维生素K1也可减轻痉咳。患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吸痰和给氧。重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或安定等。痰稠者可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重症婴儿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二)抗生素治疗。卡他期4天内应用抗生素可减短咳嗽时间或阻断痉咳的发生。4天后或痉咳期应用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但不能缩短病程。首选红霉素30~50mg/kg/日,连用7~10天,也可用氯霉素(剂量同上),或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
(三)中医药治疗。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百日咳怎么治疗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致病菌是百日咳杆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那么 百日咳怎么治疗 才好呢?
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发病早期即卡他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痉咳期疗效欠佳,但可以缩短排菌时间,首选红霉素30~50mg/(kg·d),用药7~14天。其次可选用氯霉素30~50mg/(kg·d),此外还可选用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2)肾上腺皮激素。能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但要注意该药的副作用。6~9月龄以内婴儿可选用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0.075mg/(kg·d),或氢化可的松30mg/(kg·d),肌内注射,2天后逐渐减量,用药7~8天停药。
(3)百日咳免疫球蛋白(P-IVIG)。2.5ml(400μg/ml),肌内注射,1次/d,连用3~5天,适用于重症患儿,幼婴剂量减半。
2、中药治疗。
治疗多采用润肺止咳之法,用蜜炙百部9克、蜜炙款冬花6克、蜜炙紫菀12克、苦杏仁5克、龙利叶7.5克、法半夏5克水煎服,一日一服,按临床症状需要肺热甚加雪梨干9克、青天葵7.5克、竹茹5克,咳痰不顺加栝楼仁6克、蛤壳6克(先煎),痰多清稀(尤以晚上至早晨)加陈皮6克、茯苓9克、白术6克上药顺症加减。
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采用鸡胆汁加白糖蒸服。半岁以内每日1/3个,半岁至1岁每日1/2个,1至3岁每日1个,直至痊愈。 亦可用猪胆等代替。
痉咳期以清肺止咳、化痰为主,可选用杏仁、冬瓜仁、芦根、桃仁、紫菀、百部、甘草、白茅根、葶苈子等加减。胆汁对百日咳治疗有较好效果,认为能抑制百日咳杆菌,有镇静作用,可以减轻阵咳。新鲜鸡苦胆加白糖,1~5个月婴儿3天服完一只胆;5个月~1岁者2天服完一只胆;1~3岁1个/d,分2次或3次服。
如何预防百日咳
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季节,凡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及早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由于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但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3、提高人群免疫力。目前已用于预防接种的百日咳菌苗有全细胞菌苗和无细胞菌苗,全细胞菌苗为常规菌苗,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DTP)制剂,用量每0.5ml内含百日咳4个保护单位。
4、药物预防。对婴幼儿及体弱小儿,未经预防接种而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2.5ml肌内注射,或恢复期血清10~20ml肌内注射,5~7天重复注射1次,连续3次,可使其暂不发病。
精彩推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婴儿感冒怎么办
宝宝长牙的症状
宝宝缺钙的症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