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的位置异常,其中横位是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我国大约有5%的孕妇在怀孕晚期会出现胎位不正的情况。如果胎位不正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介绍9个有效纠正横位胎位的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孕妇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横位胎位的危害
1. 产程延长:横位胎位使胎儿无法顺利通过产道,导致产程延长,甚至可能引发难产。
2. 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容易导致胎膜早破,进而引发早产。
3. 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胎位不正的孕妇更容易发生。
4. 胎死宫内:胎位不正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窒息,甚至胎死宫内。
5. 母体损伤:产程延长、难产等情况可能导致母体损伤,如子宫破裂、阴道撕裂等。
二、横位纠正胎位的9个方法
1. 胎位矫正操
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胎位矫正操,如“胸膝卧位”、“半坐位”等,有助于调整胎儿位置。
2. 外力推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孕妇可以尝试外力推动胎儿,帮助其转向。
3. 胎位球
孕妇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胎位球,通过滚动球体,引导胎儿转向。
4. 胎位矫正仪
胎位矫正仪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通过电磁场作用于胎儿,帮助其转向。
5. 针灸
针灸可以刺激孕妇的穴位,调节胎儿的位置。
6.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孕妇可以服用一些药物,如硫酸镁、维生素E等,帮助胎儿转向。
7. 外科手术
对于严重胎位不正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外科手术,如剖宫产。
8. 胎儿监护
孕妇应定期进行胎儿监护,以便及时发现胎位不正的问题。
9. 营养保健
孕妇应注意营养均衡,加强体质,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降低胎位不正的风险。
横位胎位对母婴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孕妇应及时纠正胎位。以上9个方法可帮助孕妇纠正胎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妇在孕期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晓华,杨丽丽. 胎位不正的预防与处理[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36(2):18-19.
[2] 刘慧,张莉,张晓华. 胎位不正的护理与干预[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314-315.
[3] 李红,王芳,刘丽华. 胎位不正的诊治与护理[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35(8):15-16.
纠正胎位有效的方法
纠正胎位有效的方法
纠正胎位有效的方法,实际上,胎位不正不是通过简单的方法能矫正的,当胎儿位置不正确时,女性要定期做产前检查,确定胎儿不正的位置。那么,以下分享纠正胎位有效的方法
纠正胎位有效的方法1
胎位的基本表现
正常胎位
正常胎位,即“枕骨前位”是最能顺产的姿势。头位为了沿着准妈妈骨盆腔轴达到顺利自然的阴道分娩,其头部的姿势会尽量俯往胸前,让胎头的后枕骨做先锋,才能较快速通过产道而生出来,此种姿势称为“枕骨前位”。胎头的枕骨靠近产妇骨盆的前半部,是最能顺利分娩的头位正常姿势。
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分娩时枕前位(正常胎位)约占90%,而胎位异常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有因胎头在骨盆腔内旋转受阻导致的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和因胎头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额先露等,总计约占6%~7%。胎产式异常的臀先露约占3%~4%,肩先露已极少见。此外还有复合先露。
调整胎位的方法
膝胸卧:
方法:孕妈妈跪在床上,采取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脸偏向一侧。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维持此姿势约两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
Tip:这个动作只适用于孕30—34周的准妈妈调整胎位。
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强观察即可。因为胎儿相对子宫来说还小,且母亲宫内羊水较多,胎儿有活动的余地,会自行纠正胎位。做这个动作之前最好征求医生的意见,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裤带。
艾炙:
方法: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裤带,用艾卷炙双侧至阴穴(小足趾外侧),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阴穴。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钟。当出现胎动时,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转胎。
Tip:同样,这个动作也只适用于孕30—34周周之前的准妈妈调整胎位。每次持续时间不可过长,做这个动作的频率也不要过高。连续做l周,如果胎动增多不明显,表示该法无效。注意艾卷离皮肤不要太近,以免烧伤皮肤。
3、外倒转:
方法: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儿的头、臀。把臀部推上去,再把胎儿的头慢慢转到骨盆腔里。然后用布将腹部包裹起来,维持头位。
Tip:这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如果自己乱来,弄不好,会导致脐带缠在胎儿脖子上或发生胎儿早剥。假如胎儿的臀、足已经伸入小骨盆,倒转困难,或者在倒转时胎心有变化,就不能勉强,那只好让这“固执”的孩子立着生了。
纠正胎位有效的方法2
臀位的描述
在胎体的各部分中,臀围比头围小;头不但大而且硬。在头先露分娩时,由于有充足时间使胎头塑形,以适应骨盆的内腔而娩出,当胎头一经娩出,胎体的其他部分亦随之迅速娩出。臀位分娩则不然,如果臀先娩出,最大的胎头后出,而胎儿的肩部和头部的娩出,又必须按一定的分娩机转来转动,以适应产道的各种不同条件方能娩出,因而分娩时,容易发生难产。
如果脐部娩出后,在8分钟之内仍未结束分娩,使脐带受压时间过长,可致胎儿死亡。因此在臀位分娩时,如果能在子宫口充分开全后,按臀位分娩机转,及时恰当处理,就可减少臀位的围产儿死亡率。
在单臀和完全臀位时,先露部如已下降到阴道口并已外露时,子宫口多已开全,阴道也被充分扩张。相反,在足先露时,如果在阴道口看到胎足时,子宫口未必完全开大,有时只开大4~5厘米,这时接生人员必须戴无菌手套,于每次官缩时用手堵于阴道口,不使胎儿足脱出于阴道口之外。
直到胎儿臀部随子宫收缩逐渐下降进入盆腔时,子宫口及阴道已被胎臀充分扩张,等到胎足与臀均已降至阴道口处,用手再也堵不住时,说明子宫口已经完全开大,这时才可按完全臀位分娩的方法全部娩出胎儿。故堵臀对臀位的顺利分娩至关重要,产妇应与医生很好地配合。
另外足先露破水后脐带随时都可能从胎儿足旁的空隙滑下而发生脐带脱垂,故应经常注意胎心变化,以及早发现脐带受压或脐带脱垂,并予相应处理。
臀位发生的发生率
臀位的发生率和自然回转率,各家报道不一,约占分娩的3%—4%,但臀位是异常胎位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妊娠30周前,胎儿呈臀位不应视为异常,因30周以后往往自然回转成头位,但要求医师要做好指导纠正胎位。
臀位产生的原因
骨盆狭窄、产道肿瘤、腹壁松弛、多胎、羊水过多、胎儿畸形等是形成臀位的主要原因。
1、子宫腔宽大、羊水较多,经产妇腹壁过度松弛、胎儿在宫内活动频繁易造成臀位。
2、子宫畸形,子宫腔小,胎儿在宫内活动受限,致胎头不能向下转动,易成臀位。
3、前置胎盘,骨盆狭窄及骨盆肿瘤阻塞盆腔,均影响胎头下降入盆,易成臀位。
4、羊水少,胎儿两腿不能屈曲呈伸直状,影响胎体弯曲或回转,易成臀位
臀位的危害
臀位不能像胎头那样紧贴子宫下段和宫颈内口,常留有空隙,容易发生胎膜早破;临产后可发生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臀位胎膜早破又易并发脐带脱垂,其发生率约为头先露的10倍左右。
胎膜早破还可导致早产,增加新生儿死亡率。臀位分娩过程中,最后娩出的胎头常易发生娩出困难而发生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及颅内出血等损伤,甚至可因胎头娩出时间过长而发生死产。
纠正胎位有效的方法3
让孕妇容易顺产的方法一、合适年龄分娩
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5~29岁,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顺产可能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升高。首先,年龄过大,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其次孕妇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多,需要剖宫产干预的机会越多。
让孕妇容易顺产的方法二、孕期合理营养,控制体重
宝宝的.体重超过4000克(医学上称为巨大儿),母体的难产率会大大增加。巨大儿的产生与孕妇营养补充过多、脂肪摄入过多、身体锻炼偏少有关。孕妇患有糖尿病,也会导致胎儿长得大而肥胖。理想的怀孕体重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中期怀孕3~6个月和末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左右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
让孕妇容易顺产的方法三、孕期体操让你顺产更容易
孕期运动不但有利于控制孕期体重,还有利于顺利分娩,这是因为:
1、锻炼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关节、韧带松弛柔软,有助于分娩时肌肉放松,减少了产道的阻力,使胎儿能较快地通过产道。
2、运动可缓解准妈妈的疲劳和压力,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当然,准妈妈在练体操时要注意运动时间、运动量、热身准备,防止过度疲劳和避免宫缩。另外,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史、此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或严重内科合并症不宜进行孕期体操。
小提示:四个小运动让你分娩更顺畅
1、普拉提式的侧腔呼吸。
吸气时尽量让肋骨感觉向两侧扩张,吐气时则要让肚脐向背部靠拢。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身体深层的肌肉都获得锻炼,有助于加强腹肌和骨盆底部的收缩功能,对孕妇的自然生产很有帮助。此外,对肺活量的锻炼,也能让她们在生产时呼吸得更加均匀平稳。
2、力量型训练,如蹲举。
随着孕妇体重的不断增加,她们的膝盖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做些蹲举运动了。它不但可以锻炼腿部耐力,还可增强呼吸功能及大腿、臂部、腹部收缩功能。
运动时,双手自然下垂,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正对前方,然后吸气往下蹲,蹲到大腿与地面呈水平,吐气站立。下蹲时,应注意膝盖不能超过脚尖,鼻尖不能超过膝盖。每个动作重复12-15次,一周3-4次。
3、举哑铃、杠铃。
可选择一些小重量的哑铃和杠铃,一边双臂托举,一边配合均匀呼吸。这样不但可以锻炼手臂耐力,加强身体控制,还可以增强腹肌收缩功能和腰部肌肉的柔软性。
4、坐姿划船及坐姿拉背。
坐姿划船:平坐在椅子上,双手向后拉固定在前方的橡皮筋,来回水平运动。坐姿拉背:平坐在椅子上,双手向下拉固定在头顶的橡皮筋。每个动作重复15次左右,每周3-4次。
此运动可以有效增强臂力及背部肌肉力量,令孕妇生产时臂肌和背肌能够均匀用力,有助顺产。
提醒:孕期最好不要做俯卧或仰卧运动,采取坐姿或侧卧较好;瑜伽容易使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孕期最好也不要做。此外,在怀孕3个月内和7个月后,或有流产经历、怀有多胞胎、怀孕期间有不明原因流血现象、孕期高血压的妇女,也不宜做运动。
纠正胎位不正的方法有哪些
多数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都是正常的,但也有少数属胎位不正,约占5%,常见的不正胎位有枕横位?枕后位?臀位;也有因胎头俯屈程度不同的异常头先露,如额先露?面先露,以及横位?复合位先露等不正胎位,但比较罕见?
有些胎位不正是可以纠正的,如枕横位?枕后位?臀位?横位等?一般横位应随时发现及时纠正;臀位在妊娠7个月后纠正;枕横位则需在临产后宫口开大到一定程度或接近开全而产程受阻时再纠正?
妊娠30周前,大部分胎儿为臀位,30周后多数可自动转为头位?故即使是臀位,也没必要在30周前纠正;30周后仍为臀位或横位者,是需要纠正的?
纠正胎位可采用胸膝卧位,艾卷灸至阴穴和三阴交穴?激光穴位治疗?手法倒转?侧卧位等方法?以上方法均为产前应用?若临产后胎位仍无变化,可在消毒情况下采取阴道内手转胎头或内倒转术?
产前纠正胎位要持之以恒,手法倒转胎位等要做到动作轻柔,以免用力过大伤及胎儿和孕妇?
膝胸卧位纠正胎位
妊娠30周前,对于胎位是否属于臀位可以不必管它,但30周以后,如仍属臀位,可利用膝胸卧位方法来纠正?此法藉胎儿重心的改变及孕妇横隔阻力,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7天为一疗程,如没有成功可再做7天,有效率60%~70%,少数孕妇在做膝胸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不能坚持,则需改用其他方法纠正胎位?
分娩后子宫韧带松弛,仰卧过久,子宫因重力关系容易向后倒,如不纠正,日后可引起腰痛?痛经?月经流向腹腔?从产后10天开始做膝胸卧位,每日2次,对于预防子宫后倾位有一定意义?
臀位自行矫正胎位
“臀位自行矫正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纠正胎位的方法,其有效率可达92%,它的做法是这样的:
孕妇平卧床上,腰部垫高20厘米(1~2个枕头),双小腿自然下垂在床沿?每日早晚各做1次,每次10~15分钟,3天为一疗程?
在做臀位自行矫正法时要注意:矫正方法安排在妊娠30~34周内效果最好;矫正宜在饭前进行,矫正时要平静呼吸,肌肉放松;垫子应柔软?舒适,高度适中;如出现阴道流水?流血或胎儿心音突然改变(有条件者可监听),应停止此法?
孕九个月胎位图
孕九个月胎位图
孕九个月胎位图,怀孕以后都是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的,从怀孕1月到10月,是一个看似漫长又很短暂的过程,一般来说,从第二月开始,我们才能看到宝宝。下面看看孕九个月胎位图。
孕九个月胎位图1
怀孕九个月的胎儿已经发育成熟,已经能够在母体外生存了。这个时候的胎儿长满了头发。体重大约在2.7kg-3.2kg之间,身长大约在50cm或者再长点儿。
怀孕33周
本周胎儿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已经成熟,大约2000-2800克重,从头到脚有43.7厘米长。男宝宝的睾丸已经降至阴囊中,女孩的大阴-唇已隆起,左右已紧贴在一起,性器官内脏已发育齐全。怀孕33周的胎儿应该注意头的位置,胎位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够正常分娩。此时他的大部分骨头都在变硬,但是头骨还相当软。
每块头骨之间还有缝隙,没有完全闭合,这有助于宝宝顺利地通过相对狭窄的产道,此时胎儿的皮肤已不再又红又皱了。生产过程中,宝宝的头部受到强烈的挤压,以至于很多刚出生的宝宝的头部看起来呈圆锥形。但这是正常的,不会给宝宝带来伤害,而且只是暂时性的。
怀孕33周的时候,如果你是初产孕妇,这时候宝宝的头部已经降至骨盆,紧紧的压在子宫颈上;而对于经产妇,胎儿入盆的时间会较晚些。产妇在此时手脚都会出现水肿,因此要注意水的摄入量;对于水肿情况较为严重的孕妇,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怀孕34周
怀孕34周的时候,胎儿座位高约30厘米,体重约2300克左右,从头到脚大概长45.7厘米左右。胎儿的脂肪层正在变厚,让胎儿看上去更丰满。这些脂肪层在宝宝出生后会帮助他保持体温。他的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育,但是肺部现在已经发育得很成熟了。同时宝宝已经做好了分娩准备,头部转向下方,进入骨盆。
怀孕34周的时候,即将做妈妈的你即可与宝宝讲话了。在和宝宝讲话的时候尽量用小孩子的声音与之交流,你的声音会引起宝宝注意与兴趣。怀孕34周的时候医生会对胎位贴别的关注,因为胎位正常与否能够关系到胎儿能否正常分娩。如果是臀部,即胎儿的臀部朝下,既是胎位不正。此时要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纠正,以便利于生产。
怀孕35周
在怀孕第35周的时候,宝宝变得越来越大了,身长约5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0克。此时你的子宫空间越来越小,胎儿已经不是在羊水里漂浮着,也不太可能再翻跟斗了。但是空间更小并不代表他的活动会减少,胎儿活动的`频率应该跟以前一样。
他的肾脏已经完全发育,肝脏也能够代谢一些废物了。现在,宝宝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身体发育,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的体重还将继续增加。同时胎儿也在为分娩做准备了,胎儿的头转向下方,头部进入骨盆,此时宝宝的指甲已经长长了,有的可能会超过指尖。
35周的时候,孕妇可以看到胎儿在腹中活动时的手脚,肘部在腹部凸显的样子,这是因为子宫壁和腹壁已经变得很薄的缘故。而此时光亮照进腹部的时候,宝宝会开始活动;到了晚上的时候宝宝也会开始休息,逐渐地建立起了宝宝的每日活动周期。
从35周开始,孕妇要每周做一次孕前检查。由于此时胎动开始减少了,你要向医生学习如何测试胎心和胎动。在未来的几周中宝宝的体重还会发生变化的,同时孕妇在这几周中身体会越来越沉重,因此要注意小心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等。
怀孕36周
怀孕36周的时候,胎儿仍然在生长,本周宝宝身长51厘米左右,体重约2800克左右。本周孕妇会感到下腹坠胀,这主要是由于宝宝在妈妈腹中的位置在逐步下降,此前孕妇呼吸困难和胃部不适等症状在本阶段开始缓解。但随着宝宝体重的增加,孕妇在行动上也会越来越不方便,有时孕妇甚至会感到宝宝要出来或有尿意,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而从本周开始你的宝宝就已经可以称之为足月儿了(37周至42周),因此从现在起你要注意休息和保持个人卫生,随时做好准备与宝宝见面吧。
总结:怀孕到第九月的时候,胎儿的发育已成熟,已经能在母体外生活了。这时胎儿已长满了头发,体重大概在2700-3200克左右,身长大约50厘米或者再长一些。在此期间内准妈妈可以与胎儿进行交流,以引起胎儿的注意与兴趣,还要注意休息保持好自己的个人卫生,以免迎接新生宝宝的到来。
孕九个月胎位图2
怀孕九个月时孕妇会有1~2次产检,孕晚期的产检对孕妇和胎儿都非常重要,怀孕九个月产检除了量血压及测体重等常规检查项目外,还有几项重点的检查,主要有胎心率监测、B超检查、心电图等,下面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1) 胎心率监测,主要通过看胎动时胎心率的加速变化,判断胎盘的功能是否良好,防止因胎盘功能减退导致胎儿死亡。
(2) B超检查,可以检测出胎儿双顶径大小,胎盘功能分级及羊水量等,评估出胎儿的发育状况。
(3) 心电图,这个产检项目主要是检测孕妇的心脏功能是否足以承受住分娩,如果发现心脏功能有异常,则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
怀孕九个月时除了在医院进行产检之外,孕妇自己在家也需要进行胎动监测,也就是数胎动,由于每个胎儿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孕妇数胎时需要有耐心,找到胎儿的胎动规律,关于数胎动的方法及技巧。
怀孕九个月胎儿图
五 官:36周时,胎儿的听力已充分发育,对外界的声音已有反应。而且能够表现出喜欢或厌烦的表情。
四 肢:胎儿此时身体呈圆形,皮下脂肪较为丰富,皮肤的皱纹、毳毛都相对减少。皮肤呈淡红色,指曱长到指尖部位。到了36周,手肘、小脚丫和头部可能会清楚地在你的腹部突现出来。
器 官:男宝宝的睾丸已经降至阴囊中,女孩的大阴-唇已隆起,左右紧贴在一起,性器官内脏已发育齐全。第33周,胎儿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已近成熟。第35周,胎儿肺部发育已基本完成,存活的可能性为99%。到了第36周,两个肾脏已发育完全,他的肝脏也已能够处理一些代谢废物。
胎儿姿势:第34周,胎儿应该已经为分娩做好了准备,将身体转为头位,即头朝下的姿势,头部已经进入骨盆。
胎 动:第36周,胎动每12小时在30次左右为正常,如果胎动过少(少于20次预示胎儿可能缺氧,少于10次胎儿有生命危险)
孕九个月胎位图3
9个月的胎儿在肚子里都有什么样的姿势
1,全身蜷缩在一起
通常正常胎位的9个月宝宝都是头朝下,双腿蜷缩成一团,时不时得踢一踢孕妈咪的肚子,可能有些孕妈咪会担心宝宝这样不舒服,但其实子宫空间对于一个9个月的宝宝来说太小了,因此宝宝只能这样蜷缩着。
2,翘翘二郎腿
如果空间有余,宝宝有时还可能会翘翘二郎腿,像个小大人一样,由此可见,胎儿在子宫内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另外,这种姿势只是暂时的,因此孕妈咪不用太担心哦。
3,双手环抱,闭目养神
一般9个月的胎儿基本都是无法完全伸展四肢的,他们的双手基本保持在双耳以及胸部之间,时不时捂捂脸、摸摸耳朵、握握拳头等,真是可爱极了。
9个月的宝宝在孕妈咪的肚子里不管是任何胎位(头位、臀位、横位),他们都只能蜷缩着身体,做一些小幅度的动作,当然,他们还会时不时得踢踢腿。
最后要说的是:胎儿已经9个月了,孕妈咪一定要按时产检,数好胎动,随时做好生产的准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