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是新生儿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出生时间过早,其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发育迟缓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将围绕早产儿发育迟缓的表现症状展开讨论,旨在提高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重视,以便早期识别和干预,为早产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早产儿发育迟缓的表现症状
1. 生理症状
(1)生长发育迟缓: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低于同龄正常新生儿。
(2)运动发育迟缓:早产儿肢体协调能力较差,爬行、站立、行走等动作发育迟缓。
(3)呼吸系统症状:早产儿呼吸系统功能不完善,易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浅表、呼吸困难等症状。
2. 智力与行为症状
(1)智力发育迟缓:早产儿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等智力发育指标低于同龄正常新生儿。
(2)情绪行为异常:早产儿易出现焦虑、抑郁、多动等情绪行为问题。
(3)社交能力不足:早产儿与同龄儿童相比,社交能力较差,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感觉与适应症状
(1)视觉障碍:早产儿视力发育不完善,易出现近视、远视、斜视等视力问题。
(2)听觉障碍:早产儿听力发育不完善,易出现听力下降、耳聋等症状。
(3)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适应能力差:早产儿对温度、湿度、气味等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差。
二、早期识别与干预的重要性
1. 提高生活质量:早期识别和干预早产儿发育迟缓,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 降低医疗费用:早期干预可以减少早产儿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3. 促进家庭和谐:早期干预有助于家长了解早产儿发育特点,提高家庭照顾能力,促进家庭和谐。
三、预防与干预措施
1. 家庭护理
(1)关注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定期监测体重、身长、头围等。
(2)加强营养摄入,确保早产儿充足的营养需求。
(3)定期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提高早产儿运动、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
2. 医疗干预
(1)加强早产儿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发育迟缓问题。
(2)根据早产儿发育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
(3)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关注早产儿心理健康。
早产儿发育迟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早产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提高对早产儿发育迟缓的认识,加强早期识别和干预,为早产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刘晓燕,王丽君.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早期识别与干预[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5):361-363.
[2] 陈慧敏,黄晓燕,李丽芳.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护理干预研究[J]. 护理研究,2019,33(5):765-767.
[3] 王芳,张丽华,刘晓燕.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康复治疗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9):1047-1050.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表现症状
第一、不能用手拿东西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典型症状就是运动发育落后,主要表现为不会自己用手拿东西。如果孩子已经满龄9个月,还是不会此动作,就要考虑为发育迟缓。
第二、吸吮能力差 有些发育迟缓的患儿还会出现吸吮能力差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吃奶困难、不会吸吮、喂养困难等。严重的患儿可能还会出现哭声异常、眼神发直、凝视、嗜睡、烦躁、发热、抽搐等。 第三、转头困难 如果早产儿有转头困难的情况,也要考虑为发育迟缓。此时就需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检查,防止发育迟缓病症进一步加剧,影响孩子的健康。 第四、表情呆滞
正常的宝宝都很爱动,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活动少,而且表情经常呆滞、无任何表情,可能也是发育迟缓的症状,需要提高警惕,帮助孩子及时医治,消除隐患。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哪些因素影响宝宝的智力
一、早产儿发育迟缓有哪些症状
1、9个月时不能伸手拿东西
如果你有跟其他宝宝对比的话,一旦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这就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2、哭声异常
有的宝宝会因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时间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尖锐,有的或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如果爸爸妈妈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就知道个中隐含的健康信号了。
(1)如果宝宝突然高声地尖叫、无回声、起声急而消声快。这样的哭声结合其他症状如摇头、眼神发直、凝视、嗜睡、烦躁、发热、抽搐等,可能是有颅脑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
(2)如果宝宝突然不哭也不响,过分安静,也属异常现象。因为有的新生儿病重而哭不动,更应重视去细心观察,耐心找出原因。
3、吸吮能力差
有的宝宝会比较晚才学会咀嚼,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等现象。智力障碍的宝宝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这样就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到宝宝半岁时添加辅食以后,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
4、竖头不起转头困难
有些宝宝满百天的时候竖头不起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抬头的训练,如果没有效果,要立即带去医院检查,询问医生原因,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二、一般影响宝宝智力的因素有哪些
1、母孕期有严重情感障碍,其子女容易发生智力障碍。
2、出生后母亲有抑郁症的,25%以上儿童智商偏低。
3、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母亲,其孩子发生智能障碍会少一些。
4、健全和睦的家庭会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5、智商高的儿童,75%的儿童以上在生活中没有遭受过打击、外伤、严重疾病和突然变故。
6、子女过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据国外调查证实,第一胎的智力高于第二胎,两胎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其智力高于间隔时间短的。
7、父母的肉体惩罚以及干涉过多会影响孩子智商,破坏小儿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有早产儿的父母,应从孩儿一出生就开始注意观察、了解早产儿的动作、智力发展,以便在问题出现时可以求医,作出适时的补救,将伤害减至最轻。
然而,父母必须谨记的是,早产儿的心智发展,必须以矫正年龄来评估(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都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发挥他们大脑的最大潜力,有效地防治他们智力低下的发生。抓住早产儿出生后头两年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有利时期,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帮助孩子矫正缺陷。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表现是怎样的早产儿智力会低下吗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表现是怎样的,有许多早产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身体发育较为缓慢。有许多妈妈担心早产儿的智力会有损伤,那么,早产儿的智力低下表现是怎么样的呢?下面马上就跟大家介绍一下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表现
新生弱智的表现在早期一般是睡眠时间很长,不活泼,很少哭闹,神情呆滞,长流口水这些都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妈妈要引起重视。新生儿弱智的表现
1,睡眠时间很长,整日安睡,不活泼,很少哭闹,有时伴尖叫,哭声无力;
2,会笑时间延迟,正常婴儿出生后4~6周便会对母亲微笑,弱智儿3~4个月时还不会笑;
3,神情呆滞,面无表情,正常儿一个月时就能注意周围环境,弱智儿对周围人和事物不感兴趣;
4,玩手指活动晚,正常儿3~4个月时躺着时看手玩手,弱智儿一般6个月以后才出现,且动作笨拙;
5,经常流口水、伸舌,1岁后此现象继续发生;
6,2~3岁仍继续将小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而正常小儿1岁后不再将物品放入口中;
7,对言语反应差,不注意大人和他说话,言语发育延迟;
8,不识数,3~4岁时或者更大些还不会数数,更不会简单加减计算;
9,开始抬头、翻身、坐、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均延迟;
10,有特异外貌,与一般小儿长得不一样。如发现以上表现,应让小儿到医院检查确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早产儿智力会低下吗
早产儿为什么需要更多的呵护?
由于早产儿“先天不足”,体温调节功能差、呼吸中枢发育都不成熟,这就更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具体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齐、呼吸暂停、皮肤青紫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脑缺氧等表现。另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形成肺透明膜病,使缺氧加重。早产儿吞咽和消化功能差,易呕吐、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也可加重缺氧。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有助于退黄的酶及蛋白均缺乏,使黄疸不能快速消退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此外,早产儿凝血功能差,加上缺氧,易产生颅内出血。呼吸暂停和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均可导致早产儿脑细胞缺氧、坏死,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还有早产儿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引起惊厥,造成脑细胞损害,引起脑发育障碍,智力低下。
避免智力落后 抓住早产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早期教育应该从早产儿一出生就开始,这样不仅能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还能充分发掘他们的大脑潜能,以防智力低下的情况发生。爸妈应该抓住早产儿出生后的头两年,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帮助孩子矫正缺陷。虽然在早产儿中发生智力低下或是脑瘫的现象较多,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父母,应该在早期就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进行干预,唯有如此,才能够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父母可以在早产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为新生儿做颅脑CT以及脑电图检查,并给与促进新生儿脑细胞新陈代谢的药物。
医生和有关的育儿专家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有效地良性刺激,增强孩子在认知和语言等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早产儿智力发育的干预,父母们应该做到耐心不急进,同时不要灰心。只要早产儿的父母们能够抓住正确的时机,早产儿智力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不会比他们差。
智力低下的症状
孩子有患有智力低下(MR)的可能,该疾病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受损导致神经递质功能传递出现异常引起的。智力低下主要有4种程度的症状表现:
1、轻度MR 精神病学又称愚笨。IQ为50~70,适应性行为轻度缺陷。早年发育较正常儿略迟缓,且不象正常儿那样活泼,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做事或循规蹈距,或动作粗暴;言语发育略迟,抽象性词汇掌握少;分析能力差,认识问题肤浅。学习成绩较一般儿童差,能背诵课文,但不能正确运用,算术应用题完成困难。
2、中度MR 又称愚鲁。IQ为35~49,适应性行为中度缺陷。整个发育较正常儿迟缓。语言功能发育不全,吐词不清,词汇盆乏,只能进行简单的具体思维,抽象概念不易建立。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和片断现象。阅读和计算方面不能取得进步。
3、重度MR 又称痴愚。IQ为20~34,适应性行为重度缺陷。早年各方面发育迟缓。发音含糊,言语极少,自我表达能力极差。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情感幼稚。动作十分笨拙。有一定的防卫能力,能躲避明显的十分危险。
4、极重度MR 又称白痴。IQ低于20,适应性行为极度缺陷。对周围一切不理解。缺乏语言功能,最多会喊“爸”、“妈”等,但并不能真正辨认爸妈,常为无意识的嚎叫。缺乏自我保护的本能,不知躲避明显的危险。情感反应原始。感觉和知觉明显减退。运动功能显着障碍,手脚不灵活或终生不能行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