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儿童患者占比超过50%。本文将针对14个月宝宝自闭症表现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一、14个月宝宝自闭症早期表现
1. 社交交往障碍
(1)不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对他人表情、手势等社交信号无反应;
(2)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缺乏依恋,不愿与人拥抱、亲吻等亲密接触;
(3)在玩耍过程中,不与他人分享玩具,不关注他人的存在;
(4)对他人求助、请求帮助等社交行为无反应。
2. 语言交流障碍
(1)不主动发出声音,不会模仿他人的语言;
(2)对父母呼唤无反应,不会用简单的词语表达需求;
(3)语言表达单一,缺乏变化;
(4)不会使用代词,如“我”、“你”等。
3. 行为异常
(1)重复做同一动作,如拍手、转圈等;
(2)对某些物品或声音过度敏感,如对旋转的物体、尖锐的声音等;
(3)对某些物品或活动过度依恋,如对某个玩具、物品或活动情有独钟;
(4)情绪波动较大,易怒、焦虑等。
4. 感觉异常
(1)对某些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过于敏感或迟钝;
(2)对光线、声音等感觉过敏,如对强烈的光线、刺耳的声音等感到不适。
二、如何应对14个月宝宝自闭症早期表现
1. 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家长要关注宝宝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早期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2. 家庭护理
(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关爱;
(2)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饮食等;
(3)引导宝宝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游玩等;
(4)鼓励宝宝与他人交流,如与亲人、朋友互动等。
3. 专业治疗
(1)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2)康复训练:参加专业的康复训练课程,如语言、社交、行为等训练;
(3)心理辅导:为宝宝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建立自信、克服心理障碍。
14个月宝宝自闭症早期表现不容忽视,家长和社会要关注这一群体,共同努力,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这些“星星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李明. 儿童自闭症早期识别与干预[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8):623-625.
[2] 王丽丽,刘芳. 自闭症儿童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0):1257-1259.
[3] 李慧,陈丽华.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策略[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4):345-348.
儿童自闭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孤独症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一般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都是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是天生性的也有的是在后天的时候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诱发的疾病,儿童孤独症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病态的依赖某种物品,而且不会与人交流。治疗自闭症建议去【大米和小米】,为自闭症患者提供社交平台、引发社交兴趣、加强社交融合。
儿童自闭症早期症状有:
1.病态依恋某些特殊物品:孤独症患儿通常会对某些物品发生特殊的兴趣,如积木、收音机、球等,以至于达到依恋的程度。他们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满足,如将这些物品拿走,则会引起哭闹、惊慌。
2.刻板重复动作:患儿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抵抗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如反复给玩具排队;坐的位置不能改变;东西放的地方不能改变;生活内容的顺序必须保持原样等。顽固地保持原样不变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之一;
3.人际交往障碍:患儿常常感到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联系,如新生儿被抱起时不与母亲贴身;7-8个月时被亲人或其他人抱起时反应无差异;患儿对父母的归来和离去无动于衷,没有依恋之情;对亲人和对生人一样,与生人在一起时,他们也不感到畏惧。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自闭症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大米和小米。大米和小米中的综合小组帮儿童建立对人的动机和兴趣,激发主动交往;学习社交行为,沟通简单表达,听懂指令,互动游戏。干预的内容包含观察同伴、听指令、模仿、命名常见物品、主动提要求等,非常全面。
宝宝自闭症的表现是什么
目前,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已经由一种罕见的 社会 性发展障碍转变为一种普遍的儿童发育障碍。在我国适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7%左右,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谈到自闭症的话题,总不免让家长们感到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与同龄孩子相比,自闭症的孩子普遍存在严重的发育落后的情况。而这种现象从孩子的生命早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只是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
那么,自闭症孩子在不同时期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我们说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是社交障碍,同时伴有言语和非言语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并由此产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严重影响。而社交也就成为判断自闭症的主要症状。
重度自闭症孩子完全没有社交,中度自闭症孩子没有主动社交,而轻度自闭症孩子有主动社交但是方式不恰当。
其次,自闭症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常信号。孩子对母亲的离开没有依恋,与父母没有眼神的交流。对于家人的呼唤没有反应,也不能理解家人的话。
最后,自闭症孩子在3岁之前的表现通常都不是异常行为的出现,而更多的是正常行为的缺失。比如说语言能力的迟缓,运动能力的落后,社交能力的不足等等。
总之,家长们都应该学习一下自闭症的知识,了解普通孩子的发育规律,在养育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带孩子就医。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患有自闭症的人在社交, 情感 和沟通技巧方面存在困难,这些技能通常在三岁之前发育, 并持续到一个人的一生。
自闭症的具体症状包括:
对气味,味道,外观,感觉或声音的反异常。
难以适应日常的变化。
无法重复或复述对他们说过话。
用词语或动作表达自己需求时出现困难。
无法谈论自己或其他人的感受。
表达 情感 出现困难(例如 抱抱)。
喜欢独自一人,回避光接触。
与其他人相处困难。
他人指向一个东西时,不能跟着注意到这个东西。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4:1,男孩比女孩多3-4倍。
中国大约有五十万左右的自闭症患者。男女比例为4:1。自闭症的早期发现很有必要。上海复大儿童医院专家根据国家卫生组织会议的相关总结,归纳出常见的18种自闭症的早期行为表现:
1)对声音缺乏敏感;
2)难以与同龄人相处;
3)不愿意变化;
4)不关心周边环境;
5)喜欢鹦鹉学舌,不断重复;
6)喜欢旋转的东西,如陀螺;
7)不由自主的笑;
8)不按常规的学习方法;
9)玩耍方式异常;
10)动作不协调;
11)对疼痛不敏感;
12)逃避望人;
13)依赖某物;
14)无理取闹;
15)要么特别好动或要么长时间不动;
16)拒绝拥抱;
17)不惧怕潜在的危险;
18)需要时多用动作而不是语言来表达;
部分儿童还会出现自伤、自残的等异常表现,他们与正常儿童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家长可据此推断孩子是否有自闭症倾向,一定要带孩子到相关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所以早期分辨症状十分重要。
应综合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辅助检查的结果予以诊断。
诊断要点包括:
①起病于36个月以内;
②以 社会 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表现;
③除外Rett综合征、Heller综合征、Asperger综合征、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等其他疾病。如患儿起病于36个月之后或不具备所有核心症状,则诊断为不典型孤独症。
现将DSM-Ⅳ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介绍如下: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包括A、B、C三条。
A、在下列(1)、(2)、(3)三项中(共12小项),至少要符合6小项,其中包括(1)小项中的2项,(2)、(3)项中的至少1小项。
(1) 社会 交往有质的损害,表现如下:a. 非语言性交流行为的应用存在显著损害,例如:眼对眼的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等。b. 不能与同龄人交往。c. 不能自发地与别人分享欢乐、兴趣、成就等(例如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不能带给或指给别人看)。d. 在社交与情绪上不能与人发生相互作用。
(2)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表现如下:a. 言语发育完全不发育或延迟,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势或模仿动作)代偿的尝试。b. 有一定说话能力者,在提出话题和维持谈话的能力方面也有明显损害。c. 使用刻板的或重复的语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d. 缺少与其年龄相应的自发的假扮 游戏 或模仿日常生活的 游戏 。
(3)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的或刻板的格式,表现如下:a. 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重复的、局限的兴趣,其程度和内容均属异常,且不易改变。b. 固执地遵循某种特殊的、没有意义的常规或仪式。c. 刻板重复的作态行为,如手指扑动或扭转、复杂的全身动作等。d. 长期持续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B、3岁以前,在下列三方面中,至少有一方面已有发育延迟或功能异常:
(1)社交相互关系。
(2)用于社交的言语。
(3)象征性或想象性的 游戏 。
C、以上症状不能用Rett障碍或儿童期瓦解性障碍(婴儿痴呆)来解释。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检查和测试,以此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得了自闭症。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有很多的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而在日常行为表现上面出现一些问题。这也让孩子的父母非常的担心,那么在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们进行一些检查和相关的注意力测试,这样便能够判断孩子有没有得自闭症。
首先给孩子进行孤独测量表的测量。这个孤独测量表主要是给孩子进行一些项目的测试,也是考察孩子是否得了自闭症的一个参考数据。在测量表上面一共有57个项目,分为几个类别进行,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根据这57个项目分别得给孩子进行测试。在进行完测试之后,如果总的分数大于或等于67分,那么就说明了孩子很可能得了自闭症。
其次是可以给孩子进行智力测试。对于患有自闭着孩子来说,其智力在一定方面是存在正常的趋势的。进行智力测试主要是排除孩子在智力方面有问题。而自闭症的人一般都是表现为在社会交往的时候出现的回避的情况,他们不愿意和社会的人们进行交往,这也是自闭症的主要体现。在进行测试的时候也要注意,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测试。其他的不正规渠道的测试一般都是不准确的,因此要注意。
最后就是要对孩子的注意力进行测试,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对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进行观察,主要是表现在孩子对于一件事情的注意是否会集中,而不是有意的回避。
注意力的集中问题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孩子是否真的得了自闭症,在测试的时候父母也要多加注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行为要多加留意,这样才能有效地观察到孩子是否得了自闭症状,如果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