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的阶段,妈妈们不仅要照顾宝宝,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许多妈妈会遇到回奶的问题,影响乳汁分泌。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调整乳汁分泌,帮助妈妈们顺利度过回奶期呢?本文将为您揭秘回奶食物的奥秘,助力哺乳期妈妈健康过渡。
一、回奶食物的分类
1. 减少乳汁分泌的食物
(1)麦芽糖:麦芽糖具有回奶的作用,哺乳期妈妈在回奶期间可适量食用。
(2)山楂:山楂具有消食、降脂、回奶的功效,适量食用可帮助乳汁分泌减少。
(3)绿茶: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回奶作用,哺乳期妈妈在回奶期间应适量饮用。
2. 增加乳汁分泌的食物
(1)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下奶的功效。
(2)花生: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乳汁分泌。
(3)鸡肉: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适量食用可增加乳汁分泌。
二、回奶食物的食用原则
1. 适量食用:回奶食物并非越多越好,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2. 注意搭配:回奶食物应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以保证营养均衡。
3. 根据个人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对回奶食物的反应不同,妈妈们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
4. 逐步调整:回奶食物的摄入量应逐步调整,避免突然减少乳汁分泌导致宝宝营养不足。
三、回奶食物的禁忌
1.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影响乳汁分泌。
2. 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乳汁分泌。
3. 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回奶食物在哺乳期妈妈的健康过渡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搭配回奶食物,妈妈们可以顺利度过回奶期,保证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在此,提醒广大哺乳期妈妈们,在调整饮食的还需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心态,共同迎接宝宝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赵晓燕,李慧芳. 哺乳期回奶食物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7):965-967.
[2] 刘春梅,张丽君,王秀芳. 哺乳期回奶食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3):426-428.
[3] 李晓红,刘芳,王芳. 哺乳期回奶食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1):1-3.
回奶菜谱有哪些
回奶的食物有哪些?哺乳期的妈妈千万不能
回奶的食物有哪些?一般情况下最好的回奶食物包括有:花椒、大料、味精、豆角、茶叶、山楂、韭菜、马兰头、豆鼓、茴香、桔子、人参、老母鸡、动物肝脏(猪肝)、鸽子、牛肉、冬菇、螃蟹、白萝卜、地瓜、玉米等这些都是经常吃的,要少吃点,不顿顿吃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回奶的。
麦芽是退奶效果很强的食物。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汗郁积。
大家都觉得鸽子汤很补,但鸽肉中还含有丰富的泛酸,食用鸽子汤可以起到回奶,断奶的效果。母鸡体内含有一定的雌激素,因此,产后如果过早过多地喝母鸡汤,就会增强血中的雌激素作用,使催乳素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导致乳汁分泌不足或无奶。
凉性的东西也回奶,所以老人们都不让吃冷饮之类的东西。 而乳汁本来就不多的妈妈,只要停止哺乳,同时再少吃些有下奶作用的食品,乳汁即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
煮饭时炖入花椒喝汤,或者在红糖水中加入花椒炖煮饮用就会回奶。哺乳期妈妈最好先不要吃花椒大料这类食物,需要回奶的妈妈喝两次花椒红糖水即可缓解奶涨。
回奶的食物有哪些?常见的回奶食物有大麦茶、山楂、韭菜、苦瓜等,但是具体的回奶效果可能会因人而异,有部分妈妈的效果可能很好,也有部分妈妈食用后没有明显效果。如果食物回奶作用不大,此时就应去需求医生制定回奶方法。
回奶的食物有哪些
有回奶需求的产妇可适当食用麦芽糖、山楂、麦片、芝麻等食物,效果不佳可寻求医生的帮助。
回奶,又称退乳,是指让乳房不再分泌乳汁,回奶的方法可分为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
⑴自然回奶:一般情况下,哺乳时间已达10个月至1年,婴儿已逐渐添加辅食,母亲可通过减少婴儿吮吸乳房的次数、缩短喂奶时间、延长喂奶间隔等方式来自然回奶。
⑵人工回奶:因身体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时间尚不足10个月时有回奶需求的产妇,需采用人工回奶方法,即通过食物、药物等使减少乳汁分泌。可适当口服麦芽糖、山楂、麦片、芝麻等食物,以减少乳汁分泌;同时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少食含水量大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汤、鱼汤等,以减少乳汁分泌。食物回奶效果不佳时,应积极就诊,寻求医生帮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回奶药物。
哺乳期回奶的食物有哪些
回奶和饮食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回奶的时候吃一些回奶的食物,可以让回奶事半功倍。但是处于哺乳期的宝妈可要注意这些食物。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影响母乳质量甚至引发回奶,猫爸整理了下面这些食物,供各位“奶妈”参考。
一、回奶的食物有哪些?
许多食物回奶的科学性还没有经过证实,比如韭菜、花椒,但临床上确实有不少哺乳期的宝妈吃了而回奶,奶量变少。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哺乳期你可以尝试爱吃的食物,只要发现有奶水变少的迹象,应立即回避可疑食物。
1、蔬菜类
生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马齿苋、黄瓜、冬瓜、苦瓜、菜瓜。
2、肉类
猪心、鸭肉、鱿鱼、兔肉、马奶、蛙肉
3、水果
西瓜、柿子、山楂、桔子、柚子、石榴、橄榄、梅子
4、调料类
桂皮、大蒜、花椒
5、海鲜水产类
田螺、螺蛳、螃蟹
6、茶水、酒水类
炒熟麦芽、菊花茶、烈酒、浓咖啡、浓茶、冰镇冷饮
7、其他
薄荷、人参、梅子等。
宝宝只吃母乳,还拉肚子,是肠胃问题吗?母乳宝宝总是便秘,是宝宝不适合吃母乳吗?很多妈妈向我询问过类似的问题,其实宝宝出现这种问题,多半是妈妈的饮食不当引起的。比如妈妈饮食寒凉、油腻,宝宝易腹泻;妈妈摄入过多蛋白质,宝宝易便秘;妈妈摄入易过敏食物过多,宝宝易出现湿疹等。
那么哺乳期不能吃的东西还有哪些呢?
1、咖啡因
咖啡会使人体的中枢神经兴奋。如果你喝咖啡(苏打水或者茶)的话,咖啡因会进入产妇的乳汁中。由于婴儿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快速地分解并排泄咖啡因,从而导致体内咖啡因含量过高,引起烦躁、易怒、失眠等状况。
2、辛辣刺激食物
如韭菜、蒜薹、辣椒、胡椒、茴香、酒等食物哺乳期妈妈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容易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影响宝宝健康,少量的调味品,如胡椒、酸醋等,还是可以的。
3、过于油腻的食物
尽量不要吃油腻或甜的食物,如油炸薯片、糖及蛋糕来代替合理的饮食。因为这些食物通常含的热量较高,但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短暂的能量,对奶水质量有很大影响。而且油炸食物难以消化,宝妈刚刚生完宝宝消化力较弱,吃了对恢复健康不利。
4、巧克力
哺乳期可以吃巧克力,但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过多吃巧克力就对新妈妈和宝宝都有害,巧克力里所含的可可碱会渗入母乳并在宝宝体内蓄积。可可碱会伤害神经系统和心脏,并使肌肉松弛,排尿量增加,使宝宝消化不良、睡眠不稳、哭闹不停。
5、酒和烟
过量的酒,会抑制乳汁分泌,也会影响子宫收缩,故应酌量少饮或不饮。而香烟,哺乳妈咪在喂奶期间仍吸烟的话,尼古丁会很快出现在乳汁当中被宝贝吸收。研究显示,尼古丁对宝贝的呼吸道有不良影响,因此,哺乳妈咪最好能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6、凉性水果
夏天里的水果大部分都是凉性水果,比如香瓜、西瓜、甜瓜、梨、奇异果、芒果、柚子。如果哺乳妈妈过量食用西瓜等凉性水果,容易导致宝宝腹泻。还有橙、柚、桔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但这些水果具有刺激性,可能会导致宝宝呕吐、腹泻、皮疹、流涕等症状。
7、冰镇水果
特别是夏天,很多宝妈喜欢先把水果放冰箱里冰镇了再拿出来,这对哺乳期宝妈是大忌,这类水果吃多了,不仅妈妈容易拉肚子,也容易导致宝宝拉肚子。
8、大蒜
宝宝可一点都不喜欢妈妈乳汁里的大蒜味。吃大蒜会导致乳汁中含有一股大蒜的味道,如果宝宝尝出这种味道的话,可能会龇牙咧嘴的。在意大利,人们吃大蒜吃的最多了,但是妈妈们一般在哺乳的前几个月不吃大蒜。
最后猫爸想说的是,虽然不能吃的东西特别多,很多“奶妈”肯定有意见,但是当你见过由于“奶妈”不忌口导致孩子天天拉肚子不长个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重要性了。还有宝宝不舒服会一直哭的,而且还不分昼夜哦!所以猫爸建议各位吃货妈妈,哺乳期就辛苦辛苦吧!
回奶的食物有哪些
有猪蹄汤、鲫鱼汤、小米、红豆、牛奶、羊奶等。
1、浓汤类。传统上讲究哺乳妈妈每天喝猪蹄汤、鲫鱼汤等下奶,是因为生活艰苦,产妇瘦弱,需要补充脂肪制造乳汁。浓白汤的白色来自脂肪的乳化作用,所以越浓白脂肪含量越高。除非新妈妈身体特别瘦弱,长期营养不良,需要增加脂肪,否则喝汤去油、做菜少油,都不会妨碍分泌乳汁。
2、杂粮类。小米、红豆等都是传统的催奶食物,也是哺乳妈妈的好主食。有些全谷杂豆类食物中的维生素B1、钾、镁、铁、锌等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利于提高乳汁质量。同时,这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既不容易发胖,又有利于预防产褥期便秘。
3、奶类食品。人类的乳汁尽管和其他动物在成分上有区别,但毕竟都是乳汁,富含钙、蛋白质、乳糖和多种维生素,只是各类营养素的比例有差异而已。所以,喝牛奶、羊奶对人类制造乳汁有帮助。
扩展资料:
回奶期间注意事项:
在心理上,父母要把断奶看成是自然过程。当婴儿对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兴趣的时候,应该用适当的语言诱导和强化,使婴儿受到鼓励和表扬,感到愉快,使婴儿在心理上把断奶当作一个自然过程。家里的其他亲人应有意识的多与婴儿接触,如:带宝宝去公园,接触大自然。
断奶应先从减少白天喂母乳次数开始,逐渐过度到夜间,可用牛乳或配方奶逐渐取代母乳,但仍需每天给1-2次牛奶。这期间,婴儿从蹒跚学步到自由行走、玩耍,婴儿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兴趣逐渐增加,与妈妈的接触时间逐渐减少。有利于断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哪些食物有助下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什么回奶最快最有效 回奶期间注意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起点母婴网